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才骗子杜华欣

引言:天才骗子杜华欣不仅骗了普通老百姓,还骗了真记者、大官员,真是一个奇迹啊?

杜华欣不仅是骗子,还是个天才般的骗子。

辽宁丹东市某乡镇发生了这样一起案子。

养虾专业户高兰在1991年承包了某电厂的一个养虾池,投入了18万元的资金。眼看要收获的时候,她的虾池却被电厂征用扩建,当时合同尚未到期,厂方不顾承包方的利益,擅自强行捞虾填平虾池,致使高兰一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年逾花甲的高兰老太太上访告状4年,一直没有得到公正的结果。在绝望中有人对她讲,只要让中央电视台给曝曝光,事情就好解决了。

1994年7月,已被案子拖得筋疲力尽的高兰,带着全套上访材料来到北京,住进了中央电视台对面的某设计院第二招待所。正当高老太因苦于没有关系而发愁的时候,同住所的人告诉她,本所有8号屋就住着一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找他也许有门。走投无路的高老太眼里顿时现出希望的亮光。

住8号的“记者”就是杜华欣。他有几分才气,曾被曲阜人民广播电视台聘为农民记者,1991年因违反采访纪律而被解聘。曲阳阜人民广播电视局为照顾他的生活,同意他开办了一个广播器材服务实体,但是买卖并不景气,连续两年亏损。1994年4月他手持伪造的曲阜人民广播电台“介绍信”,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部,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混入了新闻部开办的培养地方台记者的实习班。在实习期间又因为表现不好被除名。杜华欣并不气馁,他为了获得做一名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荣耀与价值。他干脆抹掉“实习”的头衔,大摇大摆地当开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他选择了中央电视台对面的某设计院第二招待所作为据点,很快获得别人信任。

招待所里,从领导到服务小姐都为所里住着这样一位中央电视台大记者感到荣耀。凡到过这个房间的客人也无不投以敬畏的目光。

然面,自从他精心设计自己的形象一个多月以来,还没有遇到施展“记者”角色的舞台,他为此而焦虑不安。因为他需要的不仅是敬畏,更多的是金钱。

高老太的到来,给杜华欣注入了一支兴奋剂。杜华欣听完老人所遭遇的一切之后,显得有些激动。他愤愤不平的说:“这事也太欺人了,我一定尽力为你办到底。”

老人眼睛一亮,有如旱逢甘露临危遇救星,猛地要往地下跪。杜华欣一把扶起老人再三表白:“我完全是出于正义感和同情心,不图任何报答。”他又翻了翻老人递上的材料,若有所思地说:“不过这件事情办起来难度比较大,暂时还是不要在电视台曝光为好,等我找法院弄清情况再决定如何?只是以后官司真打起来得准备一些钱。”老人听着,句句动心,眼泪巴巴地说:“我豁出这把老骨头拼上了,只要能打赢这场官司,钱我花!”高老太回到家乡不久,杜华欣就打电话给老人的女婿,让准备2万元钱备用。高家东拼西凑,凑齐了2万元钱,盼着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救星”。

这时的杜华欣心里也明白,靠他这个假记者的力量,还不足以将错案翻过来,他需要调动真记者助阵,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又没下一个局。

先以丹东市领导特邀他组织记者团采访该市开发区为借口,把曾和自己有过一些交往的几家中央新闻单位的4位知名记者骗上北上的列车。继而在列车上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慷慨陈辞抨击当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说到激昂他搬出了高老太这个典型的例子。应该说记者们大都具有鞭笞腐败、伸张正义的职业责任感和正真的品格。当杜华欣提出大家一起去采访这位遭遇不幸的老人、计回公道时,记者们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采访计划的临时改变是杜华欣精心设下的圈套。

一切搞定以后,杜华欣一方面通过省电台记者通知了丹东市有关部门安排了接待事宜;另一方面又通知高家,他已组成最高规格的采访团专程去采访她。

到达丹东的那天中午,杜华欣把记者们安排好以后,自己便来到了高家,骗走了8000元活动经费杜华欣接过钞票,在高家又大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才回到住所。

然后,杜华欣将高老太太的材料复印了几份,分发给了几位记者。

还是一位大报记者比较认真,他打电话核实了一下高兰的有关材料,便匆匆回到了北京,不久这几名记者在某大报上的内参上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披露了这个案件的事实真相,引起了有关领导及正法部门的重视。后来又经交涉,人民法院终于作出改判,由电厂偿高兰9万元损失费。一起拖了多年并不复杂的错案,在一名假记者连骗带蒙的周旋下,还了当事人一个公道。这件事对我们的法律尊严是一个小小的讽刺,而骗子却因此而名声振。

高兰胜诉的消息传到京城的当天,杜华欣怡然自得,便想起了从高兰身上放血。于是,他列出了一张让高兰酬谢的有关人员名单,附在信中寄出。名单上排列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秘书长等6名高级官员且注明:每人应付酬金1万元;另有6名记者编辑每人应付酬金5000元。在信中他再三声明名单上没有列入他的名字,他本人绝不收受一分钱的好处。

信发出不久,杜华砍又结识一名叫王丽的妇女,杜华欣一见如故,喋喋不休地对她讲述着自己打赢官司的故事,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说:“高老太要酬谢记者,你跟我一起去东取钱吧!”

她说:“行!”

两人便开具了伪造的“夫妻关系证明信”,于1996年1月10日,以因公出差的名义,再次踏上了北上丹东的旅程。其身份分别是“曲阜电视台台长”和“曲阜电视台办公室主任”。

一到高家,王丽便煞有介事地掏出杜华欣平日用的微型录音机,摆上桌子上,让高老太谈谈胜诉后的感想,其实高兰心理清楚,这一趟他们是冲着钱来的,所需要的“感想”无非是那9万元钱。她打了这么这年的官司打出了见识,知道该如如对付这类事情。她什么“感想”,也没有说,急忙跑到邻居家里借了5000元钱,给了杜华欣,好歹将两人打发出了门。

杜华欣回到北京,到处宣扬自己打赢官司的“功德”,贬斥丹东人小气,打赢了官司就不认人。一天饭馆里来了一个丹东人,席间他听说杜华欣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便对他所讲的离奇故事信以为真。他说,丹东人不全是这样。他还说,他在丹东的生意很红火,而且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女儿,微机打字的速度很快,在国际上得了金奖,他欢迎杜“记者”到他那里去采访。于是,一场新的骗局又开场——

杜华欣准备三上丹东了,这次他更加精致的对自己做了一番包装,临行前,他在小摊贩处又非法印制了大量的中华人民共国中央电视台介绍信,私刻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等印章,并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名义,自己给自己下了一道临时“调令”“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特借调杜华欣同志在国务院办公厅工作,借调期间,该同志仍然能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参加党和国家的各种会议及各项新闻采访活动。这样,杜华欣摇身一变由“中央电视台记者”成了“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一切就序,他该组团出发了。很快他就挑选到5位“自己信得过的记者”,组成了“采访团”,在北上丹东的列车上,这位“国务院领导”组织的记者采访团特别引人注目。本来这趟列车就是红旗车,在开展优质服务竞赛、争先创优活动中颇有佳绩。此番车上来了这样一些高层次的记者,更引起了乘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的热情有加。临走时,通过列车长的介绍,列车段的领导也结识了这一行真、假记者。他们真诚地发出邀请,欢迎“杜主任”带记者们到单位来采访,杜欣满口答应一定来”。

话还得先说回来。真假记者走下列车,丹东老板的接待与高兰相比的确是慷慨的。在丹东的日子里,记者们生活得开心够味。即将离开的那天晚上,丹东老板才把“杜主任”叫在一边,塞一把早以准备好的材料外加1万元现钞,不几天,某女童荣获世界金奖、企业家经营有道之类的新闻相继在报纸、电视台出现,丹东老板高兴不已。

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杜华欣记起了车上对列车长的许诺,又顺带领“记者团”采访了列车段的庆功会,而后在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应该说列车表彰的先进事迹是名副其实的,但新闻媒介的宣传无疑也他们增添了新的光彩。领导们对这些高级记者“深入基层”备加赞赏,临上车时,分别交给每记者一个别有洞天的“小信封”。

记者们待列车徐徐开动后,才各自悄悄地从口袋里摸出小信封撕开一角,点了点:500元。“杜主任”的信封里与其他记者有点区别,额外多了1000元,但他没有笑。他觉得这样还有点亏待自己这位“领导”,但转而又想自己需要这些记者,有了他们的“兴趣”才能有自己的财源。眼前记者们正在兴头上,又是他利用的一个好机分。他灵机一动,又引出了一个三下名州的骗局。

一下名州:个体老板施小费

还是他南下“淘金”的时候,认识了这个市某镇农副产品采购站的程经理。这位经理为提高知名度,准备开一个高档次的新闻发布会。这个消息早就传到了杜华欣的耳朵里,他夸下海口要组织庞大的首都采访团前去助兴。从丹东回到北京,杜华欣马上和程经理电话接上了头,当得知发布会即将举行时,他又召集他的采访团马不停蹄直奔名州,不过这支记者队伍除了原有的5人之外又扩大了3人,浩浩荡荡!

由于杜华欣的到来,新闻发布会开得很成功,多家报社、电台、电视台作了报道,他在名州人以及老朋友面前露了脸。老朋友没有亏待他,给了他8000元钱的好处费,杜象征性地给了每个记者三两百元不等,其余装进了自己的荷包。

二下名州:政府专车远迎宾

因为新闻发布会的成功,给这个市某镇的农副产品带来了兴隆的生意,当地人尝到了新闻宣传的甜头。名州市领导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也想请些记者来作点报道。适逢杜华欣正带着一邦记者在名州附近的一个城市采。市政府知道后,派专车将8位真、假记者一起接到名州,派专人陪同游览了名州市的名胜古迹、热情地招待一番,临走给他们买了回北京的飞机票。记者们回京不久,几家大报以及电视台几乎在同一时间,对名州的企业发展作了专题介绍,为这个市添了不少光彩。

三下名州:公安局长大酬宾

名州市公安局长是一位30多岁的年轻干部,他特邀“杜主任”再次来名州采访,他要让记者们看到,一个年轻公安局的果断、干练与气度远胜于前3次的主人。他安排记者团游览了微山湖“碧波千顷,群山浮渺”的黄山胜景。临别时,别具一格地给每个记者送上两个高级花瓶、一束鲜花,显示出现代派局长的风格。同这些与众不同的接待相对等,不久这们局长年轻有为、开进取的形象也铺天盖地跃然于报上。又过了不久,这位局长便被选为“跨世纪干部”培养形象,调出该市到更高一级的岗位上任职。

在审讯室里杜华欣谈起这段经历时,他承认他的行为荒唐,但他说被骗者也未必不荒唐。因为“他们需要我的程度并不亚于我地需要他们。当时我的身份也很难说他们一点也未察觉,但我心里也明白,出于需要他们不会戳穿我,在那我生活得很安全”。

点评::能骗得到真记者的假记者让我们不得不有所感吧,但仔细分析骗子的招术,无非是以名骗名,以利骗利请问,在名利面前,又有几个人能不怦然心动? sUUGVtAmSmDet3kXqy+3dISHV797koR0ArPcfW/bMpZU1/38sa0FxYDtKqmGMw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