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读书、过日子及其他

我来深圳这么多年,只做了两件事:读书和过日子。读书可从少年时算起,但青葱岁月与生活不沾边,算不上过日子。过日子需要体味、沉淀,像腌咸菜,全须全头全尾地浸泡,滋味方能慢慢透得身心。如此看来,一些人到了四五十岁,仍停留在“混日子”的初级阶段,只有像我这等惜日如命的老人才能说是已经进入“过日子”的最高阶段。

人到七十以后,特别关注社会的发展。读书也常喜欢把古人与今人、古事与今事杂糅在一起,大都贯穿着一个思路:视古今为一脉,把古今综合起来看。我自认为这也是一种史观,叫“古今咫尺间”,这是我对历史与现实之间关系的一个看法。这点大概与20世纪60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的概念相契合。它的意思大概是单独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过程中产生的。比如像我的读书、给报纸专栏写文章,连同过日子本身都在不断重复,形成互文。生活给予人的历练,会影响人读什么,怎么读;读书反过来也会左右人的生活态度。此种“互文关系”须慢慢体会,才嚼得出滋味。

我形成“古今咫尺间”这个思路,与先哲的启发大有关系。比如鲁迅,我最近又读到他说过的这样两段话:

试将记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现在的中华民国也还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华盖集·忽然想到之四》)

现在官厅拷问嫌疑犯,有用辣椒煎汁灌入鼻孔去的,似乎就是唐朝遗下的方法,或则是古今英雄,所见略同。(《伪自由书·电的利弊》)

在鲁迅看来,我们古今人相似或相同的东西太多了!民国就像是南宋明末,酷刑更是古今一脉相传,真仿佛今古就在咫尺之间。不仅是鲁迅,据我观察,自古以来的许多大学者,都总是把古今融在一起思考。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司马光为“资治”而写“通鉴”,陈寅恪以写《柳如是别传》高扬“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垣以写《通鉴胡注表微》传播抗日思想……他们的“发思古之幽情”,都离不开解决当世问题。他们学问大,但都不做死学问,他们的学问与天下兴亡大有关联。

鲁迅引古书,说古事,把游荡在现世的古老幽灵捉出来给人们看,其立意是为了挖掉封建老根,为改造愚弱的国民性,为使我们的民族自醒、自立、自强。我觉得,鲁迅的这种立意和法子,今天还用得着,因为,封建遗毒还在。

关于清除封建遗毒的问题,邓小平有许多警辟的论述。他说:“搞终身制,老当第一书记,谁敢提意见。中国封建主义很厉害,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要把人推向反面。”又说:“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终身制。”(《邓小平年谱》)这方面的例证是极多的,举不胜举。每念及此,便会给我们平常过日子带来某种苦涩。

封建的东西,在我国,韧性是极强的,剪不断、理还乱,纠结一团,至今不绝。马克思曾感叹:“中国真是活的化石。”这话是说清代的中国不长进。话说得有点尖锐,但对我们认识中国社会进步的艰难性,认识封建主义那一套的顽固性,确有启发意义。鲁迅所说的“仿佛时间的流驶,独与我们中国无关”,实际与马克思的观察大体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做长期、坚韧的战斗。 kLskPqX5GREjwkCk1a64FIoraMfJf7mKigbk37ItE8VuiOSDyCHtb2M/pnPKYK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