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天底下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

我爱读书。读大学那几年,为着多读点书,差点被当作“白专典型”批判。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也还是喜爱读点书,即使出差在路上,也总要找一本相宜的书翻看。读书似乎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需要,不,一种乐趣。曹孟德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不会饮酒,我只喜欢读书。我觉得读书是一件解忧寻乐的好事。

每当我四处去淘书的时候,就像是去寻找朋友。在风风雨雨的人生途中,为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购书、读书是我人生的一大乐趣。对我来说,书是这样一件事物:于其人也,犹如吃饭穿衣。不读书的人,肉体上虽然活着,精神上却是死寂凝固的状态。而只要有书读,即便老之将至,也一定不是空虚、落寞的。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自吟道:“江淮飘零客,老来依然穷。藏书近万册,从中可淘金。”我们中国有个传统叫“书贵久藏”,我以为藏且读才会使书斋的生活充盈着生机。读书如同与朋友促膝谈心,这是人间至乐之事。因此,书房从一定意义上说,不仅保存了我的藏书,而且也记录了我的生活,实际上成了我做人的一个支点。

古人有“读书得间”的说法,大概是说要读出书中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于无字处看出字来,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读书犹如“读人”,“读人”很难,但“不知人,无以知言也”,“知人”正是“知言”和“知书”的重要前提。比如说,我读林语堂的《武则天传》,认识到武则天当朝时的暴虐和蔑视人性;但她稳固江山之后又陆续迎接被贬斥的老臣归朝,而且自己死后又立下一块令人迷惑不解的“无字碑”,这不能不让人发出惊叹,又多少消弭了几许我对那位荒淫残忍的女皇所投下的鄙夷。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发现苏轼因写有柏树“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只有蛰龙知”的诗句而为小人所谗——说皇帝在位,只能说有龙在天,不能说在九泉之下。中国的皇权是不可挑战的,但是皇帝再圣明,也架不住围绕他的佞臣贼子日进谗言。这就是为什么从屈子到苏子都逃脱不了因谗被逐的命运。特别是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我最为欣赏的是陈先生为王国维所撰《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的一段话:“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陈寅恪是一位博览群书者,后学没有不佩服其卓识的。他的一生,基本上是足不出户、谢客读书的。如说中国真正的读书人,陈先生可列第一。他在史学界冠绝群伦,这是没有异议的。我们作为庸鄙之辈,当然不能望其项背。不过,通过“读书得间”之法,我们能从这位中外罕见的国学大师身上看到中国学人最难得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

通过读书,可以调整自我的步调,用更长远的目光来定义成功;通过读书,可以认清世间的美好和丑恶,使我们失去对某种低级趣味的欲求;通过读书,我们还可以随时面对生命中的冲击,调整心态,找到新的方向。总之,通过读书,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一种向上的理想,一种人生的乐趣,一种生活的勇气和智慧的力量。因此,我说,天底下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 T8D/nkI23Q3Xy0fOUqtqQS9Ufz5LcDZ8z8hQNXDD6EPdD8OgqwKEM3aB+oasOS3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