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预料到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获得如此成功。它荣登伦敦《星期日时报》畅销书榜达四年之久,比任何一本书都长,尤其是对于一本不易读懂的科学书而言,更加令人印象深刻。随后,人们不断地询问我何时写一本续集。由于我不想写《简史之子》或者《时间的稍长历史》,也由于我忙于研究,所以没有顺从。但是,我已意识到,有必要撰写一本也许更易理解的有别于《时间简史》的书。《时间简史》是具有线性方式结构的书,其大多数章节在逻辑上依赖于前面的章节。这很符合一些读者的口味,但是有的读者在阅读时,一旦在前面章节停顿,就无缘领略后续的更激动人心的内容。相反地,本书的结构更像一棵树:第一章和第二章是主干,从主干上分支出其余各章。
分支的各章相互之间比较独立,在主干的两章之后可以随意选读。它们对应于我在《时间简史》出版之后研究或思索过的领域。这样,它们呈现了当代研究的某些最活跃领域的图像。在每一章中我也尽力避免单独的线性结构。如同1996年出版的《时间简史》插图本,本书插图及其说明形成了正文之外的另一个脉络,而且框中文字或者边注,将给读者提供深入了解某些课题的机会,这单靠正文是无法做到的。
当1988年《时间简史》初版时,万物的终极理论似乎已经在望了。从那时开始情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是否更接近目标?正如在本书将要描述的,从那时到现在我们又走了很长的路。但是,这仍然是一条蜿蜒的路途,而且其终点仍未在望。正如古老谚语所说的,充满希望的旅途胜过终点的到达。我们追求发现,不仅是在科学中,而且是在所有领域中激起创造性。如果我们已经抵达终点,则人类精神将枯萎死亡。但我认为,我们将永远不会停止:我们若不更加深邃,定将更加复杂。我们将永远处于可能性的膨胀的视界之中心。
我愿意将我对正在进行的发现,以及正在涌现的实在的图像之激情和大家分享。因为情感上的直接我更专注于自己研究的领域。这研究的细节是非常技术性的,但是我坚信不需要数学理论即可以传达其广阔的观念。但愿我能成功。
我在撰写此书时得到了大量帮助。托玛斯·赫托格和尼尔·席尔勒帮助我作图、撰写说明和框中文字;安·哈里斯和吉蒂·佛古逊为我编辑手稿穴或者更准确地讲,应为电脑文件。因为我所写的一切都是电子的雪;还有书籍实验室和奔月设计公司的菲利普·丹创作了插图。此外,我要感谢所有让我能过上相当正常生活并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没有他们此书便不能问世。
史蒂芬·霍金
2001年5月2日 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