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最好的胜任,是一种“现在进行时态”

现在与未来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很多放弃现在赌未来的例子。实际上,一个优秀的集体,应该让自己每时每刻都保持强大。

先来看历史上有名的金融诈骗手段“庞氏骗局”。抽象状态下的“庞氏骗局”包含布局者、参与者甲和参与者乙3方。整个庞氏骗局的运行流程如下:布局者以高额利润为诱饵,向参与者甲借来资金,等到还贷日期将近时,再向参与者乙借款,并许以厚利。得到参与者乙的资金之后,他再将其中一部分账目拿去支给参与者甲,充抵所谓的利息。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一个布局者不出一分钱,所有的流动资金都来自投资者的状况。虽然由于向别人许诺了高额的利息,给自己的将来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是只要这个“良性”的循环链不被打破,那么一切危机都是不存在的。换到胜任这个话题上来说,这个骗局也是成立的。很多职场新人都觉得自己只要稍微锻炼一下就可以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但实际上,老板在选择下属时,很少会将赌注押到一些什么都不会的菜鸟身上。老板认为,只有每时每刻都保持竞争力才能够让公司快速发展,未来的空缺是可以由“未来的未来”补充上去的。

在20世纪初期的足球场上,阿森纳一路高歌猛进,联赛、欧洲赛事屡屡奏凯,赞助商也挥舞着钞票,对阿森纳眉目传情。按理说,这就是一个俱乐部良好的运营模式了,但事情随后发生了变数。球队管理者认为,要想保持球队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地提拔新人、物色天资出众的年轻球员,现在平均年龄稍大的球队是需要着力改造的。按照这样的理念,球队高层一边制订了“30岁以上球员续约一年一签”的计划,一边通过内部大清洗驱逐了不少战斗力犹存的老将。

当时,欧洲顶级中卫罗伯特·皮雷在是否留守阿森纳的问题上也受到了类似的困扰:他是球队的二号人物,竞技状态也不错,但年龄稍微大了点——和老板谈判时候,皮雷已经32岁了。对此,球队管理层很痛快地否决了皮雷续一份长期合同的提议,任由对方转会去了比利亚雷尔。

洪水一旦开始倾泻,想要关闭阀门就非常困难了。短短3年时间里,曾经叱咤风云的冠军班底被砸了个稀巴烂,加上此前经验丰富的后防大闸帕特里克·维埃拉被甩给了尤文图斯、队史第一球星蒂埃里·亨利被贱卖到了巴塞罗那,阿森纳一夜之间就由从前的夺冠热门变成了“中产阶级”。当然,有出必有进,在送走了这些战力过人的老将之后,球队管理者又提拔了一批年轻球员,试图将这批潜力惊人的年轻人锻炼一番,用作将来夺冠的班底。

乍一看,大换血之后的阿森纳确实朝气蓬勃,潜力十足,队中潜力新星塞斯克·法布雷加斯16岁就登台献艺,主力阵容当中年龄超过24岁的人都为数寥寥。或许通过几年培养,这些人就可以称霸英超,甚至扫荡欧洲赛场。最后的结果是,失去了老球员的阿森纳,虽然还能保持些许强队的本色,但离冠军越来越远。几个赛季过去了,原本那一批潜力惊人的球员也该成熟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年那支“青年近卫军”中的很多人最终都没有成材,真正能够力挽狂澜的,也就只有法布雷加斯了。

常年的积弱,人心思变,这些打出名堂来的球星极其厌恶闲散慵懒的富农生活,面对其他球队的诱惑,他们纷纷转投别处。到2010年,球队“未来15年的核心”法布雷加斯也被巴塞罗那挖走,留给阿森纳的只剩下了无休止的“青训工程”。

胜任就是一个“现在能否完成自己任务”的话题,目光长远也是有道理的,关键是所谓的潜力最终能不能转化为战斗力。眼前的牺牲是否可以通过未来去弥补?年轻的阿森纳显然无法胜任高水平的足球比赛,曼联主帅弗格森曾经说过:“靠一帮孩子,你什么都赢不了。”

建立一个球队的目标,就是全力争胜,这也是考量球队管理者优劣与否的标准。阿森纳由夺冠热门沦落为伪豪门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失败案例。一支成功的球队需要长时间保持竞争力,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胜任状态。显然,阿森纳的管理者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只是一味地追求未来,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球队几年之后的“胜任”之上,忽视了现阶段的重要性,这恰恰是非常不可取的。最好的胜任就是一种“现在进行时”,只要每时每刻都能保持一种胜任状态,即便看不见未来存在的些许风险,也是于事无碍的。

>>喜欢空头支票的人要承担大风险

我们和别人做交易自然希望能够收取现金。如果有买主对你说:“我出高过现在1倍的价钱,但是要先赊个账,下次来一块儿算。”相信很多人是不会将自己手中的货物交给对方的。胜任其实也一样,如果有人说“再过5年,我会将这个工作做得非常好”,有哪个老板会真的相信呢?未来是不确定的,把握好现在才是硬道理。对于那位“5年后完美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谁又能保证他几年之后不会跳槽呢?谁又能保证通过几年时间的培养,这个人真的可以胜任将来的工作呢?

未来是存在很大变数的,未来的胜任实际上就等于搭建一座空中楼阁。赔了现在赌未来,无疑会使人们承担很大的风险。

>>老板需要的是一种“庞氏骗局”

在一些人看来,自己的老板只顾眼前得利,完全没有做长远打算。实际上,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未来的矛盾自然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就好比说灾荒年间,老农一家为了生存不得不吃了为来年储存的粮食,这造成了接下来的时间里全家人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现状。但是没有人质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现在都保证不了,又如何讨论未来?老板招募职员,大多也看重这个人的即战力如何,他是否一上岗就能马上胜任自己的工作,没有人会上幼儿园去预订“神童”。从理论角度分析,老板这种不顾及将来的做法实际上也陷入了“庞氏骗局”当中,但他们通过不断地推迟、拖延最后的“还贷日期”,是根本不会受到危害的。

所以说,职场新人在求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有将重点集中在评估自己现阶段的工作能力上面才是王道。所谓的潜力在老板眼中都只是镜花水月,在他们看来,马上就能工作的人价值远远要比培养起来之后战斗力惊人的员工强。

最好的胜任,是一种立即投入战斗的状态,不存在任何借口。人的创造能力是非凡的,将眼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向后顺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问题势必会被顺利“解套”。然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现阶段排疑解难的能力,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胜任”。 i9LA/aZ4yRGC5s0VCbOQsJ6rEjD4aRJw3c8N9ptlKuZ7vkf5HqL7xIHSIN3TjDw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