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题3
互联网带来的冲击

1969年,美国诞生了一件日后对全球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格局产生持续深远影响的大革命利器,那就是互联网。当时美国在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ARPA制定的协定下,首先将互联网用于军事连接。然后又在1969年12月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就是早期的互联网雏形。

平时,除了互联网之外,我们还经常听到“因特网”“英特网”,早期一些专业人士还用了“网际网路”这个名词,其实这些名词都是英文Internet一词的音译或者意译。

互联网在早期发展十分缓慢,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都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只是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而且除了直接为研究部门和学校服务的商业应用之外,其他的商业行为是不允许的。这种情况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发生重大突破,那时独立的商业网络开始发展起来,这就意味着一个商业站点可以不经过政府资助的网络中枢就能够发送信息到另一个商业站点。

要实现网络的计算机之间准确传输数据,必须要作两件事,一是保障数据能够传输,二是保障数据的这种传输是可靠的。为此,人们用网间协议I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来提供保障,其中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有了TCP和IP这两项保障,有了独立商业网络的发展,就意味着互联网是全球性的,更意味着不管是谁发明了它,它都平等地属于全人类。因为互联网的结构是分布式的,而它的连接方式又是“包交换”的,所以不会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不可能存在某个国家或利益集团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控制互联网。虽然从技术角度来说,每一台主机都需要一个名字来确定这台主机在互联网上的“地址”,然而,这种确认地址的“命名权”也仅仅是给个名字而已,并不意味着任何其他的控制权,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管理完全与“控制”无关,而仅仅与“服务”有关。互联网就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中,人们会不断地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互联网的根本价值提出新的理解。

从大众角度来说,我们感恩互联网的出现,因为它让我们获取知识更加便捷,时间成本更加低廉,大家之间的知识交互也更加频繁,思维具有了跨界的可能。从行业角度来说,互联网使得行业间交互频繁,能够互相启发,这就激发了更多创意的产生,传统意义上那些明确的行业边界和组织边界也开始逐渐模糊化。互联网的出现让知识共享、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让知识流动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技术的外溢性大为增强,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

后福特主义的后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部分信息开始对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都开始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时代的真正到来标志着后福特主义的终结。

那什么叫作互联网时代呢?我们不妨借鉴熊彼特关于创新的三要素来跟后福特主义时代做个对比,这样就会发现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三个明显特征。首先,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时代使得交叉科学研究的合作更加具备物质化的基础,学科边界也趋于模糊化,新兴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次,从研发角度来看,推进研发的企业内部、行业内部和行业间知识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路径创造的可能性越来越强,这就大大提升了研发的速度和质量;最后,从“企业家才能”上来说,企业家越来越具备新知识获取的基础、跨行业学习的基础和综合运用各种生产要素的基础。

记得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大卫·克拉克曾经说过,把网络仅仅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是在技术层面,而是在于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我们的沟通、信息传播方式所产生的深刻变革。

互联网必将进一步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创新方式,甚至会全方位地影响大众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组织的建构和生长模式,这大概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ARPA始料未及的。 nmQDRCTQymymomFFIt1QDyAVTvH1K6tbEf2aXefGi2cFI49WQBi5q9z1PtaK92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