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资本性支出陷阱

资本性支出是指通过所取得的财产或劳务的效益,可以给予多个会计期间所发生的那些支出。因此,这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先计入非流动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开发支出等),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转入适当的费用科目。

由于目前资本性支出金额认定主要依据是采购发票,一旦采购发票造假,则极有可能导致入账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涉嫌注水,图1-1是绿大地的主要造假手法,绿大地上市前后虚增了3个多亿元的无形资产。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方式虚增收入、隐瞒费用是常见的传统造假手法之一,因此2013年证监会财务专项核查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列为六大规范动作之一,实际上这传递出监管部门对于非流动资产的造假关注度甚于流动资产信息。

图1-1 绿大地造假过程

会计上将支出按受益期的不同,分为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资本性支出形成长期资产,也就是俗称的“资本化”开支。尽管理论上从受益期限长短可以划分清楚,但实务中,仅从受益期限来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是不现实的,因为它还得服从“重要性”原则、“配比”原则及“稳健性”原则的修正。按照会计理论,如果没有对应可靠的收入配比,支出就要直接进入当期损益,这可能是研发支出、广告支出作为收益性支出的理论依据,但事实上,广告与研发费用具有滞后效应和长期效应。所以,美国会计准则允许在一定条件下这两者资本化,但这样一来就乱了,我们已分不清楚哪些广告和研发费用要资本化以及哪些不需要。美国在线曾一度将广告费用作为“递延订户获取成本”,因此导致美国在线1994~1996年虚盈实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后来对此会计处理提出指控,由于将广告费用资本化导致以后年度推销稀释其利润的压力非常大,美国在线于是顺水推舟,在交了350万美元罚款与SEC达成和解后,一次性注销3.85亿美元资本化的广告费用。但世通公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其将20亿美元的线路租赁费用资本化,尽管财务总监力劝审计委员会以计提巨额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方式将这20亿美元泡沫固定资产冲掉,但审计委员会仍然向SEC报告了这一情况,最终导致它成为继安然之后美国证券市场又一惊天丑闻。

美国上市公司除了在研发支出及广告支出做文章外,还在其他一些支出上做文章,如世通公司将线路成本资本化。世通公司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美国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而美国废物管理公司则把诸如维护、整修以及利息这些成本作为厂房设备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中,然后把这些成本在长达40年的时期内折旧,拒绝冲销已经放弃或已经减值的废物填埋地的开发成本,等等。各项会计程序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当期的经营成本,从而增加当期的经营性收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安然、世通、废物处理公司的审计师都来自安达信,最后发现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安达信不但从这些公司收取了巨额的审计费用,还收取了巨额的咨询费用。

笔者发现,目前保荐工作底稿对资本性支出关注不够,与固定资产相关的工作底稿只有“6-10固定资产的折旧明细表和减值准备明细表、在建工程明细表及减值准备明细表”,目前工作底稿第六章“财务与会计调查”偏重流动资产,对非流动资产关注甚少,而事实上“收益性支出资本化”是常见的会计陷阱,如果不关注非流动资产发生额及余额真实性,则可能会直接导致三大财报失真。

2011年有一家二次上会并过会的生物公司IPO财报受到媒体强烈质疑,称其“整容过会”。根据该公司招股书,2008年和2009年,公司二次上会净利润数据大幅缩水,分别从前次的1432.89万元和2693.08万元大幅降至此次的709.48万元和1441.69万元,分别缩水723.41万元和1251.39万元,缩水率高达50.49%和46.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554.28万元和1889.38万元调整至480.28万元和555.13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3422.23万元和-4717.40万元,调整至-2348.23万元和-3383.25万元。

该公司财务数据大幅“变脸”,源于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的变化。据披露,2010年,这家生物公司将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时点,从产品注册检验的产品标准制定阶段调整为开始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进行了追溯调整。

实际上,该公司2010年第一次预披露时,笔者就对其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提出强烈质疑。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2006年发行人实现盈亏平衡之后,2007年微利,但2008年、2009年业绩井喷。但事实上,这个井喷的业绩与新会计准则密切相关,新会计准则规定开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发行人近三年资本化了大量的研发支出,2007、2008、2009年度分别资本化研发支出420万元、1224万元、2262万元,如果将这些资本化的研发支出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则发行人IPO业绩将变得非常难看,甚至陷入亏损困境。

媒体就此现象采访审计该公司的签字会计师,会计师告诉记者,前后数据的巨大差异主要与公司会计政策调整后进行业绩追溯有关。其坦言,IPO过程中,一家公司会计政策调整如此巨大确实罕见,因为资本化支出比较敏感。此次过会公司将资本化支出的时点推后,主要是基于谨慎性原则考虑。因为资本化支出太靠前,不利于公司的稳健经营。不过,对于公司经营现金流量表项下的巨大变化,媒体称相关资深券商保荐人士表示很难理解。“现金流动出和流入应该与会计政策调整关系不大。这样变来变去,未免也太过随意。”

这位资深保荐人士对“收益性支出资本化”理解存在很大偏差,“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会对三大财报产生直接影响:对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显性的,因为将本来应放入利润表的支出挂到资产负债表上,导致报告期虚增利润、虚增资产;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也是显性的,因为将经营性现金支出当成投资性现金支出,同时导致经营性净现金流流入虚增、投资性净现金流流入虚减。

实际上,会计数字游戏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提前确认收入,二是推迟确认费用,应收账款增长过快就是提前确认收入的征兆,而开发费用资本化则可能隐藏收益性支出资本化问题。尽管从2007年年报开始开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但证监会强调的是会计一致性原则,尽管会计上符合资本化条件,但因为IPO报告期内2006年不能资本化,因此在判断成长性质量时当然要剔除开发费用资本化影响,所以在2009年上会呈报的前三年报表中要涉及因会计政策(估计)不可比问题产生的调整,只有在同一个口径下,才能有可比性。所以提醒申报企业关注的是,不仅会计上尽可能符合成长性要求,实务中更要遵循一致性原则,是在假设开发支出都费用化的情况下的IPO报告期成长性,因此那些对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的企业,如果有可能,尽量不要资本化。开发支出资本化极易给人造成会计激进的印象,且在计算成长性时,还是要扣除开发支出资本化的影响,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资本化,免得审核时进行一致性调整。

实务中如何发现“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征兆,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点:

·关注资本化政策,如借款费用资本化、开发支出资本化会计政策。

·关注固定资产周转率,如果周转率慢,小心固定资产有虚增可能。

·关注固定资产结构,如果内部结构不合理,小心固定资产有虚增可能。

·关注资产结构,如果固定资产占比畸高,小心固定资产有虚增可能。

·关注支付职工薪酬,如果支付职工薪酬偏低,小心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可能。

·关注购买非流动资产,如果支付金额畸高,小心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可能。

·关注毛利率、费用率,如果毛利率畸高、费用率畸低,小心收益性支出资本化可能。

法律上强调“证据链”,财务分析也强调“证据链”,如果从以上多个角度发现公司存在“收益性支出资本化”甚至直接虚构资本性支出征兆,则存在资本性支出陷阱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实务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行业及公司个性化特征导致实际情况千变万化,相当多情况下,上述异常是伪异常,即实际是正常的。财务分析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从来就不是机械的。 6m+a2kbLcgzaUQaLiHCSbJUmHa2wWzFK76avhC5waI3S/Udt/aTH0Et/a4xVupY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