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档专门针对家庭妇女的电视节目,收视率非常高。一开始,我很好奇,于是我也追看了几期。看完之后,我对这个节目当中的互动环节印象深刻。节目中的主持人,虽然在说话的过程中有时候还会出现语法、修辞的错误,但是他们的演说却是极富感染力的,让人在听的过程中,已经忽略了那些错误,而被他的内容深深吸引。
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我发现,这位主持人在和观众互动的时候,都是在谈自己的故事,无论是难为情的上厕所忘记带纸,还是美好的初恋的回忆,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顾虑什么语法、修辞问题,切身的体会,真实的故事,就已经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演讲的技巧恰恰就在于此。当你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演讲素材时,不妨就从自己下手,在自己的身上找素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做属于你自己的演讲,效果会是你意想不到的。
几年前,我在芝加哥也开设了训练班,一次,训练班的老师们聚集在康拉德希尔顿酒店里开会。在会上,我们鼓励大家想说就说,然后有一位学员站了起来,用洪亮的声音说:“自由、平等、博爱,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没有自由,生命就变得毫无价值。试想,人类的行动若是处处受限,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
当这位学员说完这段话的时候,我们的训练老师立刻就制止了他接下来的演说,因为我们的老师太清楚不过了,这段演说再继续下去的话,只能是悲剧收场。我们的老师温和地问这位学员:“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高论呢?难道你是有什么亲身经历吗?”这位学员听后,支支吾吾地回答说:“没有。我只是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觉得很受鼓舞,就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师点点头,然后对大家说:“这位学员的动机非常好,但是这么宏大的主题,没有亲身经历的事件,或者是你亲眼所看到的事例,是很难继续你的演讲的,这样的演讲也不能够打动人心。不是我们的演讲不能叙述宏大的主题,而是宏大的主题也需要由一件一件具体、真实的小事情来衬托。”
老师的话引起大家的热烈的掌声,那位学员也恍然大悟。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说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值得拿来作为演讲素材的亲身经历。我想说,那是因为你没有仔细地了解审视自己的经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史诗,都充满了传奇,只要你愿意去发掘。著名作家爱默生就非常喜欢听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不管对方的地位、身份是多么的卑微,哪怕他是路边的一个乞丐,爱默生也知道他的身上绝对有值得人听的故事,也绝对有值得学习的东西。
为什么在这里他特别强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的素材,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踏上演讲台的人。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在进行演讲时,难免还是会有紧张、恐惧的情绪存在,可能会存在忘词、磕巴的现象。观众可能因为你是一个新手,而对你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当这个时候,你还在重复别人的素材、选题,那么你是很难说出自己的特色的。
而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演讲的素材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你的故事不可复制,你的亲身经历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你对于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肯定比任何人都更有发言权,也更明白其中的细节,所以你讲起来的时候,也必然会更加的细致、形象,扣人心弦。我的这些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数据调查得出来的。我们做了一个听众喜爱的演讲题目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做为观众喜爱的题目都是从演讲者的个人经历演化而来的。
通常我鼓励大家在演讲时多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素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亲身经历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比如说,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和家人的相处时光,童年时的友情,校园的纯真爱情等等,这些都是大多数人必会经历的,所以如果你的演讲涉及这些内容,你讲述了你在这些阶段中所遇到的烦恼也好,快乐也好,观众很容易就能从中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那么这个时候,你给出的建议、观点,便非常容易直达人心,被大家所接受。
我的训练班上的一个学员的例子可能能够给你一些启示。这位学员在训练班上向我们大家讲述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事情是关于他如何从翻覆的小船上企图游到岸边的经过。他讲得非常细致入微,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然后他的所有的尝试都是多么的错误和无力,最后当他给出建议,那就是留在原地,等待救援时,听者都十分赞同,表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事件,一定会像他建议的那样去做。
这位学员的演讲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的观点成功的到达了听者的心里,原因便在于他那亲身经历过后的发自肺腑的忠告。
不要说你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的经历,那是你根本没有去好好回忆你的经历。人的一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的事情,见过多少的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独特的故事性,可能是一次游乐场之行,可能是一次汽车之旅,都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一些启发。这些就都可以作为你的演讲素材,与人分享你的启发,人们更乐意听,人们更容易接受。
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从发现自己出发,讲你亲身经历的故事,你的演讲必定会吸引更多的人,你的观点必定会被更多的人认同,演讲也就变得容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