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读过鲁道夫·佛列的《流畅的写信艺术》这本书,在这本书中,鲁道夫提出来这样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即“只有故事才真正具有可读性。”这话说的真是一点都没错。鲁道夫还举了《读者文摘》和《时代》这两本杂志的例子,这两本雄踞杂志销售量排行版前三甲的杂志,他们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纯粹的记叙性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奇闻轶事。读者们对此是非常买账,读得津津有味。
其实演讲和这个的道理差不多,演讲需要吸引听众,而吸引听众最好的方法之一便是给他们讲故事,在故事的中间穿插进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立场,夹叙夹议,大家听得才有兴致,这样,你才能牵着听众的耳朵走。
当我们夸奖一个人的演说水平非常高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很会讲故事。讲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可能知道很多的故事,但是却不一定能够把一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讲得扣人心弦。怎样才能讲好一个故事,抓住听众的耳朵和心,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实用性比较强的技巧。
第一、我们要做人性化的演讲。换位思考一下,你是否喜欢听一个人唠唠叨叨地给你讲些大道理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人愿意听别人给自己说教,所以单纯地讲事实或者是你的观点,那会非常的枯燥,听众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没有代入感,觉得你说的内容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不会有任何的兴趣。
所以,当我们演讲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做到人性化。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听众,那么更想听到什么样的演讲呢?什么样的演讲会让你感兴趣呢?是不是那些风趣幽默,有具体事例的演讲呢?因为听众更愿意从真人真事中得到人生的启发。
第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用无名氏,而是用具体的名字,具体的地点,这样会增添故事的真实性,会让听众听起来更有兴趣。即便是想要保护当事者的身份时,也可以使用杜撰假名的方式来继续你的演讲。没有人喜欢听虚假的故事,没有人喜欢听无名氏的事迹,所以,尽量在演讲过程中点名道姓,让你的演讲更具有个性化。
第三、好的故事不是有一个漂亮的开头和劲爆的结局就可以了,这样的故事往往不会给你深刻的印象,因为故事没有亮点,没有记忆点。所以,演说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叙述细节。可能你会有疑问,在演讲过程中说太多的细节,听众不会感到厌烦吗?他们会喜欢听一些细枝末节吗?但是,细节不能过多,啰嗦的人自然不招人喜欢,但是在这里所说的细节是故事中重要的细节。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新闻记者写作时的“五何公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你只需要在故事中详细说明白这五个细节,就能够给人简洁明了,清晰流畅的感觉了。
第四、人们都爱看戏剧,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戏剧中充满了人物的对话。所以,在你的演讲中,利用对话,往往能够产生戏剧化的效果。比如你想要讲述一次你和某个上司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之道,那么你不妨把上司的话就用上司当时的语气表现出来,就好像是一人分饰两角,这样就会像是戏剧一般,引起听众的兴趣,他们听的认真,自然就会对你的演讲印象深刻。
第五、为什么人们爱看戏剧,爱看电影?因为这些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了人们的听觉、视觉,视听结合,往往能够极大的抓住观众的心。视觉的冲击力,往往是数倍于听觉的。因此,在演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所演讲的内容视觉化,那必将带来更棒的效果。说话,实际上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就像你花费几个小时向人们讲述乒乓球的技巧,也不如你实打实地现场用肢体动作给大家展示一遍来的一目了然,而且还会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参与性。
第六、在讲故事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生僻、晦涩的语句,这样会给听众带来一种距离感。反之,如果你能够在演讲过程中,说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语句和谚语的话,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眼球。说那些能够让听众产生画面感的通俗的话语。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事例,爱德文·史洛森在《每日科学新闻公报》上,对尼加拉瀑布所产生的能量问题进行了报道。在报道中,他描述说:“相信我们都知道,美国境内,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有几百万人之多。然而尼加拉瀑布所产生的能量,却大都被浪费掉了,它浪费的能量平均每小时相当于25万块面包。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去,在漩涡中制成一个大蛋卷;如果印花布不断从一架像尼加拉河那样宽达4000英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我国图书馆放在瀑布底下,大约在一两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或者,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家大百货公司每天从伊利湖上游漂下来,把它的各种商品冲落到160英尺下的岩石上。”这是一段非常形象化的文字,每一个字,每一个比喻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文章是令人过目不忘的。
当你把你的演讲内容以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你的演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你把你的故事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的演讲已经成功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你的演讲必定会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