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私人空间的灵活使用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注意私人空间语言的实际应用。对各种交往距离得体的把握,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成熟和素养,回应给他人的是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否则,会让交往的一方感到不舒服,甚至有被攻击的错觉。

举个例子,如果交往的双方是陌生人,双方的谈话距离保持在一臂之间最为适宜。如果其中一方热情地进入对方的私人区域甚至是密切空间,就会引起对方身体的种种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肾上胰素分泌、脑部血流量加大等,同时伴随着肌肉紧张,甚至产生厌恶、烦躁等负面情绪。

如果你想让与你接触的每个人都感到舒服,要把密切空间、人身空间、社交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不同距离装在脑海中,交往中根据与对方关系的远近,把握得体的交往距离。

譬如,你正在处异性朋友,你很想将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又怕说出“我爱你”后遭拒绝,带来尴尬,怎么办呢?

如果你们的关系正处在社交空间中,你可以找机会试探性地侵入对方的人身空间里,以表示对对方有兴趣。面对你的入侵,若是对方后撤,你就应收敛起你的一厢情愿,退回到原有的关系区域。如果对方没有反感,说明他默认了你的意图,这是情感升级的好兆头,进一步努力可能会心想事成。

此外,对于私人空间距离的把握,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首先,要有场合意识。

比如,你与单位的总经理私下交往很深,在家庭聚会中,或在业余时间打球、钓鱼时,你们彼此可以接近到人身空间或密切空间,但在办公室等公共场合里,要与总经理保持着社交空间,以维持这种社会层次的约定俗成。同样,夫妻在同一个单位,是上下级关系,在公共场合要有角色意识,保持恰当的社交空间。否则,会给对方造成尴尬,对周围人群影响也不好。

其次,要有区域意识。

在拥挤的火车、公共汽车或电梯里,人与人之间时有口角发生,有时甚至传出“流氓”、“不要脸”等刺耳的声音。此时,每个人都在经受着自己的密切空间遭受侵犯,人人存有防备心理,并伴随烦躁、厌恶、焦虑等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没有区域意识,因身体某一部位一时的不舒服,让眼神、手脚有异常举动,又不及时说明,极易让身边人产生反感,进而发生口角。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以下几条是西方人在拥挤的场合,所遵守的不成文规则:不可向任何人说话,包括你认识的人;尽可能避免与他人目光对接;保持着扑克脸,少带表情;有书报在身,就全神贯注地看;挤靠得越近,你越不可以有什么身体动作。要有动作,事先声明;在电梯里,眼睛盯着表示楼层的显示板最合适。

如果在电影院中,你没有选择位于排尾与邻近观众的正中间的位置,那位相邻的观众心里可能就会有想法。如果你离他太远,他会怀疑你是不是讨厌他这个人;如果你离他太近,他又会有受到胁迫的感觉。因此,坚持“正中间法则”这一礼仪,就是为了维持人与人之间融洽的气氛。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对这一行为准则似乎还需要多加练习。 ioR8WIcP9xbEzq7sk4qssoaOvg5NzM4nQG2gyO/d0/0EQ42d6KyZfzgOAdzH2Gr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