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真诚会带来温柔回应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黏稠绵密的社交网中,在生存的基本需求被满足之后,我们追寻着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满足——我们需要与人沟通,需要爱人,也需要被爱,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属性决定的。

自从我决定追求无上的智能以后,都会利用每次外出旅行的机会,四处寻找我命中注定的古茹。可惜期盼的相遇却一直迟迟未至。

我一直在心中暗暗琢磨甚至灰心,难道上帝将我遗忘了吗?

终于,在和阿玛离家逃去喜马拉雅山的两年后,我得到了圣者的开示。

那时,我正静立在圣殿卡力的雕像前祈祷,突然有个深沉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这世间只有上帝才是绝对单纯的,所以不要妄图在相对的世界里寻找绝对价值。”我好奇地转头,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高大清冷,似乎是游走尘世的隐士,那一身的冷光,像是从哪个不沾尘俗的世外桃源里来的仙人。

“哈哈,你居然看透了我的迷惑。自然界里善良与邪恶真假难辨,让多少聪明的人都迷惑不已。”我感激地回应道。

“这本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谜题,多少人付出了生命只为寻找到答案。而今日的苦难仍然深重无期。长久以来,我持续地关照自己内在的思想,充分地自我反省和思考。这种异常艰难且旷日持久的内省,让我最终瓦解了‘我执’。这个世间最强大的敌人,无时无刻不巧妙地伪装自己,并用欲望堆砌成牢不可破的城墙。它制造无数令人厌烦的幻象,让我们深陷在迷惘困顿中不得而出,离真理之路越行越远。”

我静默,思索着如何能够寻求到解脱之道。男子看我眉头微锁,大方地分享起他的见解。“智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内在的探寻,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共性,就是坚定不移地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同时人类可爱的谦卑,发展到一定地步时,就会让他们开始怜悯自己的同类——一群求助于治疗能量的灵魂们。而最终得到解脱的,必然是那些敢于持续省察内心,用满怀怜悯的心体解世间的人。”

当我们俩并肩走出卡力圣庙的殿堂,沐浴在温暖阳光下,这位同伴用一句“心灵只为人类歌诵生命而开”的简短话语跟我道别。

这段偶遇虽然不是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毫无疑问它帮助我开启了向内心探求的旅程。我不再执着于通过行走各地的方式去遇见圣者,而是顺其自然地,去努力发展自己的内在力量从而让我更觉醒和智能。

最初,这个过程可以说是痛苦的。面对被人和事物激发出的各种负面情绪,我常常无法摆脱,然后任由它们把我的心情拽入黑暗的地狱,最终像傻子一般难以清醒,或是疯了一样地将情绪投射在别人身上。有一次,当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家人提出要抛下世俗生活去寻找古茹,我遭遇到了家人朋友的强烈反对,哥哥甚至直斥我愚蠢不堪。因为无法被理解和认可,我陷入了哀怨、痛苦并愤恨的轮回中。恍然中,我仿佛听到了卡力圣庙内飘荡的话语:“只有浅薄的人才会在遭遇痛苦时自怜自哀,遗弃了自己对其他苦难之人的同情心。”

此刻,我那因为剧烈的情绪高温而邻近窒息的大脑,在感受到这股冷厉的寒风时,突然醒悟了。我安抚自己的心情,试着抽脱出来观省本心。我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苦痛在于得不到亲友的支持,而换做他们的角度思考,脱离了物质支持而曲高和寡的精神追求才是会把我推向死亡的魔咒吧。面对我看似无理的要求,反对的态度才是他们应该且必须保持的。慢慢地,因为思考,我理解了亲友的举动,于是平静下来。再渐渐地,当察觉他们精神世界能量的匮乏,我的怜悯之心开始苏醒。那一刻,我意识到留下来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而这也正是我需要去面对的人生课题。那一刻,我真诚地看待自己和生活,做到了心智合一。我终于踏上了最可靠的探求智能之旅。

很多年后,始终对圣人保持极大兴趣的我,有幸得以经常拜访一位名叫巴笃利·玛哈赛的瑜伽行者。这是一位精通古代瑜伽能量控制调息法的神奇圣者,可以制造和控制气息,并保持静止在超意识的状态里。世人皆叹于他能够飘浮在离地面几米的空中,且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从未踏出家门。

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经过他所在的修道院,决定去拜访这位幽默的大师。在他顶楼简朴的房间里,他带领我进入一个多小时的禅定状态。

已经七十多岁的他,依旧健朗挺拔,如大多数瑜伽行者一样,满脸胡子,高贵平静。当他盘成莲花坐姿,专注于同上帝的沟通时,俨然一副近乎完美的圣者形象。

打坐结束后,他温柔地提醒我:“一般人喜欢加拉瑜伽(与食物合一)甚于禅定瑜伽(与神合一)。看得出来你经常进入寂静。但请不要把手段当作目标。比起打坐,你应该更多地与上帝分享爱。”他的脸虽然严肃,但包含智慧的双眼却闪动着温暖的笑意。

接着,他指着桌上的几个厚信封说道:“这是来自美国的邮件。信中他们都表示对瑜伽有极大的兴趣,并乐于通过这种方式重新认识印度。而先知也体悟到,我们传统的瑜伽修行方式,也同样适用于西方,因此我很乐意去帮助他们。而你,只需要点头,随时都可以免费获得它。”

当时我不知这番话的深意。直到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他这番看似随意的暗示,却隐含了关于我的预言,有一天我会带着印度的精神教导去往遥远的美国。

那天晚上,巴笃利还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演讲,向他的徒弟们和我,娓娓道出了有关圣女密罗跋伊的故事。密罗跋伊是中世纪拉吉普塔尼的一位公主,为了追随圣人的脚步而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皇宫,但一位托钵僧因为她是女儿身,拒绝收她为徒。而她只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就让僧者自愧不如:“伟大的圣者,请告诉我,除了上帝,这世间还有其他的男性吗?在天父的面前,难道我们不都是一样的存在吗?”

现实中的巴笃利也同圣女一样,很早就放弃了庞大的家族遗产,踏上了艰辛的瑜伽修行之路。当众人称赞感叹于他的无畏舍弃时,他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上帝比任何人都懂得安排我们的未来,为了得到这宇宙最伟大而无止境的祝福,我只是离开了没有意义的物质财富和享受而已。看这世间多少缺乏外在安全感的信徒,才是为了那可怜的几卷卢比,放弃了天国无比巨大的财富的傻瓜。”

生活中太多的物质存在让我们落入欲望的旋涡,一边迷惑着,一边麻木着,让我们与自己的本心越来越疏离。而面对围绕自己的人与事,即使把三十六计熟记于心,见招拆招,我们也总是很难开心如意。为什么呢?

忙于奔走在尘世中的人儿,我希望你能在看过这些圣者的言语之后,安静地坐下来,观照一下内心,同你的本我进行一场对话,我相信这于你,将会是一番新奇和无与伦比的体验。而通过这段经历,我相信你也会慢慢接近真理,自己找寻到问题的答案。

我也乐于在此,将我的想法一同分享。

答案其实曾在卡力圣庙的殿堂中被揭示过,即是“我执”。我们关注自身的存在和利益,这没有问题,因它是人类的本性。但智能引导我们,应当掌控自己的关注,而不要反被它所奴役。“我执”就是过度放大了自我的存在感和需求,被自己的欲望左右,走向了一条充斥着不满和痛苦的泥泞之路。

如何破解这个谜咒呢?

请你多试着安住于心,在尘世的纷扰中,尽量守护自己的平静。然后去向内探求自己的所需和快乐之源,得到答案了再向外追寻一切能满足你心愿的东西。当你将注意力完全地放在与自己的精神沟通时,过往你所追求的自我存在感将不再重要,而你的需求,也必将摆脱物质的枷锁,更加接近上帝的指引。最终,你将会变得平和、真诚与美好。这样的你,必将会遇到同样美好的人,彼此珍惜。

所以,请珍藏并传递你的爱与真诚,等待你的会是温柔的回应。 oI8PTh5YQAsi6gqEfTuG6N85o3sNsLFfRr4SbiBiPCwP9WIs9JNbq3Ok0u42Et3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