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的话

苏联在1940年出版了儿童科学读物《元素的故事》一书,向读者介绍自18世纪中期到近年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和发展,如:18世纪中期瑞典化学家舍勒怎样发现了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氧、氮两种气体的混合物;接着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怎样推翻了燃素说,把氧、氮以及磷、碳、氢等列入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名单;19世纪初期,英国化学家戴维利用电流怎样分解了当时普遍认作是元素的两种氢氧化物和几种碱土金属,而发现了钾、钠两种碱金属和四种碱土金属;19世纪中期,在元素名单上已经有了57种元素,当时认为再难找到新元素的时候,德国科学家本生和基尔霍夫怎样利用光的性质,造成了分光镜,发明了化学元素的光谱分析术,使元素名单再行扩大;19世纪下半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怎样总结了数百年来化学家们研究的成果,创造了元素周期表;19世纪末期英国的科学家怎样发现了惰性气体,充实了元素周期表;最后,20世纪初期,居里夫妇怎样发现了钋和镭,推翻了元素永恒不变,原子不可再分的旧观念,掀起了一场化学史上的大革命。

就此看来,这本书似乎只是一部平铺直叙的科学史。但出版后,竟博得了苏联广大读者的热烈喜爱。在二十多年以后,苏联儿童读物出版社又发行了它的增订版。

原来这本书中几篇真人真事的故事,叙述生动,情节曲折,且有不可动摇的科学根据,的确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艺作品。所以书一出版,苏联科学院院士谢妙诺夫就撰文推荐,说它是一本趣味浓厚的探险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人类的思想,探险的场所是科学家的实验室。并对书中的科学内容作了如下的具体分析:

此书着重于描述科学家的劳动经过:谈新的实验时,总要详述具体实验的发展,也就是谈科学家进行探索的路线;谈新的理论时,总要尽力描写推理的自然过程,也就是谈科学家在完成新理论以前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谈分光镜等仪器时,不是简单地谈谈它所依据的原理,还要详述它是怎样创造成功的,以及科学家曾怎样用它来进行探索……犹如领着读者进入科学家的实验室,与科学家同尝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一种豪迈的劳动情趣,而不是把科学家的成就拿来向读者夸耀。

至于本书作者文艺手法之巧,著名的科学文艺作家伊林也早有定评。他说作者善于使谈科学的书脱离枯燥的讲义和教材型而自成一格。书中常把元素当作有人格的东西来描写。例如,把氩描写成“隐士”“不吭声的家伙”等,说“它总是悄悄地跟着氮气走而丝毫不露锋芒,它行动异常轻捷,叫人觉不出它的存在来”。这样描绘了氩的性格,再说到它是如何如何地难以捕捉,结果就把氩的发现史写成了一篇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

这本书的作者尼查叶夫是一位青年作家,原名雅可夫·潘。他在开始写作科学文艺以前,曾经参加过苏联推广新技术的宣传运动。在这个历时数年的运动中,他先后担任过特约通讯员和编辑。他笔锋犀利,说理详明,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而他本人也在这一运动中,锻炼成了一位具有党性的战斗作家。

这位党的战斗作家转入革新后的《知识就是力量》月刊以后,就为扩大青少年的科学视野这一新任务,作不懈的努力。在编辑工作中,他一丝不苟地使刊出的文章篇篇确实而且精彩。公余之暇,又抽空写《元素的故事》,在月刊上分期发表,以响应高尔基的号召:“不要把科学书籍当作装现成的发现和发明的仓库,而应该表现为一个斗争的场所,在这里,真正的、活跃的人在克服物质和传统的反抗。”

他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忘我劳动着,难怪他的同事们说:“雅可夫对工作十分热情,可他并不是用热烈的言语,而是用暴风雨般的工作态度来表达他的热情的。”

然而这位青年作家却没有机会为读者多写几种新颖有趣的科学文艺读物。当希特勒匪帮于1941年攻入苏联时,他已积劳成疾,不能参加正规红军。可是杀敌卫国的决心使他隐瞒重病,加入了民兵队伍,不幸在莫斯科前线壮烈牺牲。

雅可夫是一个埋头工作不求名望的青年,却因《元素的故事》一书而跃入优秀作家的行列,这是“人以文传”。这位具有党性的战斗作家已经为国捐躯多年,现在又把他的书增订发行来纪念他,这又是“文以人传”了。 yXBszFK61cyEZElq9yX/TAMU3mm7d8hw+V0zIx/qjDQ8vN7qy0c3qxemjn5C2b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