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个经得起搜索的人

我是1998年2月接触网络的,当时我还在中国银行工作,开始是使用行里的电脑和网络,但也不能下班后总赖在行里,7月,请行里电脑科的同事帮我买了电脑,家里也安装了拨号上网,那时候上网费用非常高昂,有时候达到一个月五六百元,占到我当时工资的一半。

网络的确改变了我的生命轨迹。如果不是网络,我也许现在仍然待在曲阜,仍然在中国银行工作,直到退休,和我的很多前同事一样。我每次回家乡时,也会到行里看望同事们,觉得他们变化不大,基本上无风无浪,仿佛时光停滞了一样。即使是办公楼,很多年间似乎也只经过一次装修,外观没有多少变化。

在15年的上网生涯里,我在很多地方活动过。网易、商都信息港、南京精灵社区、天涯、侠客岛、清韵书院、金蝶社区、畅享网等,网络上至今也还有我过往的痕迹,虽然大部分都湮灭了。

我有时候也会搜索一下,偶而会看到还有人提起我。在回顾的过程中,可以确定的是:没有恶名。

由于职业的转换(从金融到IT,IT业中又做过不少岗位),经常会进入和离开一些圈子,而性格上也在不断转换,以前的确是偏感性和文艺,所以会在清韵书院停留10年之久,后来是偏理性和专业,所以活动地点以畅享、金蝶社区这样的专业社区为主。

我从来不在网上与人粗口相骂,生活中我也从不喜欢粗口,我有时候会对最好的闺蜜说“滚”,那是一种极亲密的状态下才会有的撒娇方式。我推荐别人的文章肯定会署作者名字和尽可能提供原链接,从来不盗用别人的作品,微博和微信图文的图片,取自网络,但都不会商用,所以也不算违反相关规定。

许多年来,我在成长、变化,根本的价值观却从未改变过。也许以前曾经偏执,毕竟我所受的还是传统教育,也被成功地洗过脑,但现在的感觉,是越来越清明和简单。比如我以前坚拒日货,自己从来不买(但没办法做到不用,因为亲友有时候送的礼品是日货,出于礼节,也不好拒绝),后来我去日本,小范围改变了这一做法。

我是在2007年初真正接触到个人品牌的概念,因为当时读了麦克纳利的《个人品牌》一书。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我都很注重个人品牌:做人做事,出于本心,不矫饰,不夸张,不欺骗,不人前人后一套。

这也许更多得益于我自幼所受教育:君子慎独。生长在儒家发源地、孔子故乡的曲阜,那种影响,纯粹是潜移默化。我一直记得当年父亲督促我们姐妹练钢笔字,他自己写得一手好字,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都很棒,他用钢笔抄了一副对联让我反复抄写: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我目睹过太多是非,而很多是非,往往是因为人前人后的表现不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记得有一年去给深圳某家银行讲危机公关,我的建议非常简单:最好的危机公关策略,是“不做恶事”。

这是一个网络时代,只要做了,就一定会被人知道。就像微博私信,你说了不得体的话,就有可能被人截屏发出来。即使当事人不会发,也有可能被黑客揭出来。身为知识管理研究者,尤其是研究过竞争情报和信息安全的人,我的安全意识一直算是比较好。当某些朋友盛赞微博上的某位女性,如果现有的信息不足以解释她的一些行为,我就不会盲目盛赞,即使朋友要求转发,我也不参与。我不清楚,当朋友们了解到,那位所谓的女性不过是头像和性别显示为女性而已,实际上却是男的,而且是营销号,会怎么想。因为劝说未必会被相信,所以沉默,但是我不会参与“造女神运动”。

人往往会对信息做出倾向性选择,喜欢的就多加注意,不喜欢的人所发的信息,就会忽略或者反感,我的做法是:即使我反感那个人,我也会注意其所发信息,这是一种纠偏机制,避免陷入个人好恶而失去了相对客观的判断。

当对某个人或某些人、某个事件好奇时,我会做大量搜索,包括原原本本地看完相关视频、各种维度的描述和分析,把相关信息填列进思维导图并做长期跟踪。时间线、空间线、人物、关系、事件……这是知识管理研究者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我会透过蛛丝马迹,进行信息组合,得出结论。

当然,很多时候我都不写、不说。我并不认为我掌握了足够信息,所以谨言慎行,不轻易下结论。在这个纷纭的网络社会,要说看清、看透,谈何容易?何况人、事、物都在发展中。

像我这样的人,如此冷静、理性、克制,注定了不会有大的成就,不过我也安于如此。我的确更满足于内心的宁静,不失必要的热忱。看得太多,有时候,也难免厌倦。

我只知道,对我来说,如果成就是靠出位言行博来,那不是我想要的,而且,我一直相信,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这 一 生,静 待 时 光 检 验qmzZOjA/xRt4KR5SVR6OECdgQ9Uppl08KV3oAFVB7ymwaX/JVSRNGESbiwSxAQa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