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先 yī xiān

飞凫叶令,驾鹤缑仙。 fēi fú shè lìng jià hè gōu xiān.

飞凫叶令:相传东汉时河南叶县县令王乔,为河东人,精通法术,他去京师,不需要车马。皇帝感到非常奇怪,就吩咐太史暗中观察他。不久太史回报说,每次王乔将要到达的时候定会有两只野鸭飞来,于是皇帝就命人捕捉这两只野鸭,结果网到的却是一双鞋子。

驾鹤缑仙: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名晋,经常游憩于伊水与洛水一带,后来跟随一个叫浮邱公的道士上嵩山修炼。三十多年之后,寻找他的人上山求见,王子乔就告诉带队的柏良说:“麻烦你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在缑氏山顶等我。”到了那一天,他当真乘白鹤停在山头上,人们看得到却无法接近他,王子乔举手向众人致谢,几天之后就又乘着白鹤离开了。


刘晨采药,茂叔观莲。 liú chén cǎi yào mào shū guān lián.

刘晨采药:东汉浙江剡县人刘晨与他的好友阮肇一起到天台山去采集药材,迷了路,粮食也耗尽了。恰巧遇到两个美丽的女子,请他们去家中做客,热情款待,后来结为夫妇。半年后,两人想念家乡,两个女子为他们指明回家的路。然而等到他们下山,才发现虽然自己的家还在,可是一个都不认识,经过一问,竟然已经传了十世,再想返回山中寻找两人的妻子,却再也找不到路了。

茂叔观莲:宋人周敦颐,字茂叔,人品甚高,光明磊落。他非常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经常观赏。曾写《爱莲说》赞美莲花高洁的品质,寓意深远。


阳公麾日,武乙射天。 yáng gōng huī rì wǔ yǐ shè tiān.

阳公麾日:鲁阳公是楚国的大夫,骁勇善战,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鲁阳公与韩国发生冲突,于是鲁阳公率兵出击,由于双方势均力敌,战事在胶着中,太阳却快要下山了。鲁阳公心中十分着急,于是举起手中的戈挥向太阳,太阳倒退了九十里之远。

武乙射天:商代帝王武乙敢于蔑视天神。他用皮革袋子装满猪血,高高地悬挂起来,然后用弓箭射击,称之为射天。


唐宗三鉴,刘宠一钱。 táng zōng sān jiàn liú chǒng yī qián.

唐宗三鉴:唐太宗时的大臣魏征常常直言进谏,去指责太宗皇帝的过失。魏征死的时候,唐太宗非常悲伤,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整理自己的衣冠;以历史为镜,可以知道国家朝代的兴亡教训;以人为镜,可以明白自己的优缺得失。我曾经有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死了,我丢失了一面啊!”

刘宠一钱:刘宠是东汉时会稽太守,奉公守法,爱民勤政,十分清廉。在调往京师时,山阴五个老叟各送一百个铜钱作为饯行的礼物,向刘宠表达越中百姓对他的感激、敬重之情。刘宠盛情难却,各选一枚铜钱,过了山阴界后,就把钱投入江中。当时人们把他称为“一钱太守”。投钱的江,叫做“钱清”。如今浙江绍兴还存有钱清镇。


叔武守国,李牧备边。 shū wǔ shǒu guó lǐ mù bèi biān.

叔武守国:叔武,春秋时期卫国成公之弟。晋公子重耳逃亡他国,曹、卫两国对他不礼貌。后来重耳即位,进攻曹国,征讨卫国。卫人献出国君成公,以使晋国退兵,大夫元恒奉成公弟弟叔武守国。叔武为兄守国,事后成公得以归国;叔武出迎,竟遭射杀。

李牧备边:李牧,战国时赵国将领,为赵国镇守北疆,作战未尝失利。他镇守边疆时每当匈奴进犯,马上收兵,保住阵地。赵王不满,把他撤换了。这以后,匈奴入侵,赵国连打了几次败仗。赵王只好再度召请李牧,兵士都愿意决一死战。这一次李牧全面备战,一举击溃匈奴大军,大获全胜。此后十余年,匈奴再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少翁致鬼,栾大求仙。 shào wēng zhì guǐ luán dà qiú xiān.

少翁致鬼:汉武帝的李夫人亡故了,武帝十分想念她。道士方少翁说可以招来她的魂魄,就在晚上点起蜡烛,张设帷帐,摆放酒肉,让武帝住在帷帐里。武帝真的远远地看到李夫人围着帷帐漫步走着,他更加悲伤,作了首诗,叫乐府用弦乐器伴奏歌唱。

栾大求仙:方士栾大与少翁师出同门,少翁死后,武帝为求长生不死药而重用栾大,成为公主驸马,一时富贵惊人。他向武帝鼓吹:“黄金可以炼成,黄河决堤能够堵住,长生不老之药可以采炼,凡人也可修炼成仙。”汉武帝受他的蛊惑,就派他入海寻访神仙。其后因求仙不成,获罪腰斩。


彧臣曹操,猛相苻坚。 yù chén cáo cāo měng xiàng fú jiān.

彧臣曹操:东汉末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听说曹操有雄略,就和他的儿子荀攸一起归顺他。曹操很高兴,军中的事都向他咨询。后来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不赞同而惹怒曹操。荀彧生病,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

猛相苻坚:王猛,字景略,前秦皇帝苻坚的丞相。苻坚重用王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国势壮大;消灭北方各国,统一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对峙。王猛死前,劝苻坚不要与晋国为敌,苻坚不接受,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汉家三杰,晋室七贤。 hàn jiā sān jié jìn shì qī xián.

汉家三杰:汉高祖取得天下后,对群臣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抚百姓,馈饷不绝,我不如萧何;连师百万,战胜攻取,我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我能用之,所以取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所败。”于是后世把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张良、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家三杰”。

晋室七贤:三国魏末,司马氏当政,当时有七贤分别是:陈留的阮籍、谯国的嵇康,河内的山涛,河南的向秀、阮籍的侄儿阮咸、琅琊的王戎、沛人刘怜,他们之间兴趣相投,十分友爱,一同住在山阳,经常在竹林下聚宴,号称“竹林七贤”。


居易识字,童乌预玄。 jū yì shí zì tóng wū yù xuán.

居易识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我才六、七月大的时候,奶娘抱着我,在字画条幅下逗弄。有人指着上面的“之”字及“无”字给我看,我虽还不会说话,但心里已经默默记住了。过后,有人问我这两个字。就算考我十次、百次,我都不会认错。

童乌预玄:西汉扬雄的次子扬信,字子乌,小字童乌。扬雄的《法言》里说:“我家的孩子童乌,九岁就能参与讨论《太玄》了。”


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huáng wǎn duì rì qín mì lùn tiān.

黄琬对日:黄琬是东汉时魏郡守黄琼的孙儿,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黄琼没有亲眼所见,当太后问及他日食的情况时,他答不上来。他的孙儿黄琬,当时只有七岁,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部分,就像上弦月刚出现的样子?”琼深感惊异,就按孙儿说的回答了太后。

秦宓论天:三国时吴国的使者张温访问蜀,蜀国的使者秦宓招待他。席间闲谈中,温偶问秦宓:“天有头吗?”答:“有。《诗经》上说:‘乃眷西顾。’照这句推测,头在西方。”又问:“有耳吗?”答:“有,天居高处来听下面的声音,《诗经》上说:‘鹤于九泉皋,声闻于天。’假如天无耳,那用什么听呢?”又问:“有脚吗?”答:“有。《诗经》上说:‘天步艰难。’假如天没脚,那用什么来走?”又问:“有姓吗?”答:“有,姓刘。”问:“你怎么知道的?”答:“天子姓刘,天必姓刘。”张温感到非常惊异。


元龙湖海,司马山川。 yuán lóng hú hǎi sī mǎ shān chuān.

元龙湖海:东汉下邳人陈登,字元龙。有一次,刘表的谋士许汜与刘备谈论人物,许汜对刘备说:“陈元龙是江湖之士,那种豪气一点没变。”刘备问他原因,许汜说:“之前动乱中,我经下邳,元龙没有主人对待客人的那种礼貌,自己坐上大床休息,让我卧在地上。”备说:“您有国士的美名,却没有救世济民的心,而总是关心田地房产的事。若是我,自上百尺高楼去休息,让您坐地下。”

司马山川: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为收集资料撰写《史记》,曾到处游历。


操诛吕布,膑杀庞涓。 cāo zhū lǚ bù bìn shā páng juān.

操诛吕布:东汉末,曹操出兵讨伐吕布,烧光城外的草木,包围下邳,壅塞沂水、淮水倒灌其城。历时三个月,吕布部将心生叛离,吕布不得已出城投降,被曹操便下令缢杀了。

膑杀庞涓:战国时齐人孙膑和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庞涓是魏国将领,嫉妒孙膑的才能,把他骗到魏国来,并处以膑刑(挖掉膝盖骨),因此叫孙膑。后齐使者载膑归国,威王拜为军师,膑为齐谋划攻魏,庞涓智穷无以应对,被击败后自尽了。


羽救巨鹿,准策澶渊。 yǔ jiù jù lù zhǔn cè chán yuān.

羽救巨鹿:秦兵围攻巨鹿城,项羽带兵在巨鹿城外跟秦兵开战,打了几回合,以一当百,杀声震天。终于取得了胜利,杀了苏角,活捉王离,当时诸侯军来增援的有十多营,但都不敢与秦军交锋。等到楚军攻秦,诸侯将领都在自己军营的高墙上观看。非常惊恐。项羽自此成为诸侯的上将军,诸侯们都归属他了。

准策澶渊:宋真宗时,辽的军队进犯宋的边境,朝廷大为震动。参知政事王钦若请避金陵,陈尧叟则请避成都。宰相寇准全力排除他们的提议,主张请皇上亲临前线督战,来抵抗辽军。真宗到澶州后,宋军英勇作战,大败辽军,辽才派人来求和,结“澶渊之盟”。


应融丸药,阎敞还钱。 yīng róng wán yào yán chǎng huán qián.

应融丸药:东汉时应融担任汲县令。祝恬被征召去京师,途中染病,到了汲县,县令应融前往居舍看望,亲自为他调制丸药,帮他精心治疗,祝恬最终得以康复。

阎敞还钱:阎敞在汉时担任郡中属官,太守第五(“第五”为复姓)尝,曾把俸金一百三十万寄存在他那里,阎敞把它埋藏在堂上。后来,太守第五尝全家病死,只剩下一个九岁的孤孙,听他的祖父说有寄存在阎敞那里。于是便去阎敞处讨回,阎敞立刻拿钱还他。这小孩说:“祖父只说有三十万,没有说是一百三十万。”阎敞日:“恐怕是府君大人病重说错了,你不要怀疑。”


范居让水,吴饮贪泉。 fàn jū ràng shuǐ wú yǐn tān quán.

范居让水:南朝时,梁州人范柏年拜见宋明帝,说广州有贪泉。帝问:“你治下的州也有这种水吗?”范答:“梁州唯有文川武乡,廉泉让(礼让)水。”又问:“卿住在哪呢?”答:“臣所居的地方在廉泉、让水之间。”宋明帝认为他很好,授予他梁州刺史。

吴饮贪泉:吴隐之是晋时人,为人清高廉洁,尽管生活贫穷,非他所有,丝毫不取。他曾担任广州刺史。离广州二十里的地方,有个名叫贪泉的泉水,相传喝了这水的人心中会产生不满足的欲念。吴隐之就取了这泉水喝下,作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在广州任职期间吴隐之始终奉公清廉。


薛逢羸马,刘胜寒蝉。 xuē féng léi mǎ liú shèng hán chán.

薛逢羸马:唐代进士薛逢,被贬为巴州刺史。仕途波折,旬年不得志,曾骑赢马赴朝,正好遇到新进士出游。满朝人等都投以羡慕的眼光。前面引路的官员见薛逢衣衫破旧,便斥责说:“躲开!躲开!”薛逢感慨不已,便对其中一个人斥责说:“你开道的时候不要以衣着打扮取人,老太婆在十几岁的时候,也曾经擦脂抹粉(意思是说,我年轻的时候,也中过进士)。”

刘胜寒蝉:刘胜,东汉颍川阳城人,与杜密同乡,同朝为官。杜密刚正不阿,刘胜明哲保身。杜密曾担任北海相,罢官回家后,每次遇到本郡的太守,多会发表自已的意见。同郡刘胜从蜀回来,闭门不出,不像杜密那样,他什么都不管。太守王昱对密说:“刘季陵是高士。”杜密明白太守是讥讽自已,答道:“刘胜位居大夫,被待以上宾之礼,但认识好人他不推荐,知道坏人他不揭发,隐藏实情以维护自己,像只寒天不鸣的蝉一样,是有罪之人啊。”


捉刀曹操,拂矢贾坚。 zhuō dāo cáo cāo fú shǐ jiǎ jiān.

捉刀曹操:东汉崔琰,相貌威武,眉清目秀,而且留有四尺长的胡须。有一次,曹操要接见匈奴使者,他认为自己形陋不够威严,于是就让崔琰代替他去接见匈奴使者,他自己持刀站在床头。接见完后,叫人去问匈奴使者:“魏王如何?”答说:“魏王威严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真英雄也。”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做法被使者知道了,所以就命属下追杀匈奴使者。

拂矢贾坚:南北朝的贾坚在燕国做官,列祖知道他擅长射箭,想亲自看看,于是在百步外的地方放了一头牛,让他射。他第一箭射在牛的脊背上,拂脊而过,第二箭射在牛的腹下,擦腹而过,都接近皮肤射落牛毛,两次都是一样。


晦肯负国,质愿亲贤。 huì kěn fù guó zhì yuàn qīn xián.

晦肯负国:徐晦进士及第,授栎阳尉,皆由杨凭选拔及推荐。后来杨凭获罪,从京兆尹被贬为临贺尉,亲友都不敢去送行,只有徐晦独自前往送行,一直送到蓝田。大家感到很奇怪。徐晦说:“我还是平民百姓时就受到杨公眷顾,现在他贬谪到遥远的地方,我怎忍心默默的不去与他话别?”几天后,御史中丞李夷简举荐他为御史,对晦说:“您既然连杨凭都不愿辜负,又怎么会辜负国家呢?”

质愿亲贤:宋范仲淹因指责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而被调往饶州,朝廷里的人都不敢去送行,唯独王质带病去送他。大臣们责备他说:“您何必将自己陷入朋党的罪名中。”王质说:“范公是贤者,被认为跟他一党,那真是我的荣幸!”


罗友逢鬼,潘谷称仙。 luó yǒu féng guǐ pān gǔ chēng xiān.

罗友逢鬼:罗友,晋襄阳人,字它仁。博学能文,桓温辟为部属,但未重用。一天,又有人被任命为郡守,桓温会集僚佐为此人饯行,只有罗友姗姗来迟。桓温问他因何来迟,罗友答:“途中遇见鬼取笑我,说,只见你每次送别人去作郡守,却从未见别人送你去作郡守。我先是害怕,后来又觉得惭愧,伤心落泪,故而来迟。”桓温听了,也觉得怠慢了他而心中不安。不久,罗友就被任命为襄阳太守。

潘谷称仙:潘谷,宋元佑歙县人,一生制墨,精通墨法,写得一手好字。有一次,他饮酒三天,酩酊大醉,跳进一口枯井中,有人下去看,他盘腿正坐,手里还拿着念珠,人们认为他成仙了。


茂弘綀服,子敬青毡。 mào hóng shū fú zǐ jìng qīng zhān.

茂弘綀服:王导,字茂弘,是复兴晋朝的第一功臣。在晋室南渡时,国库空虚只剩下几千匹综布(粗布),又卖不出去,无法应付国内之急。王导十分焦急担忧,就跟朝臣一起把这些布做成综布单衣,于是大家都来效法,综的价格上涨了,就把它卖掉。

子敬青毡:晋代人王献之,字子敬,一夜睡在书房里,一群盗贼潜入房中,将室内东西偷得精光。王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是我家祖辈的遗物,只请你们留下这毡子。”盗贼惊慌而逃。


王奇雁字,韩浦鸾笺。 wáng qí yàn zì hán pǔ luán jiān.

王奇雁字:宋时赣县人王奇,曾是个县吏,县令在屏风上题雁字诗:“只只衔芦背晓霜。昼随鸳鸯入寒塘。”王奇看后接着县令的诗,写道“晚来渔掉惊飞去,书破遥天字一行。”县令看到续诗后感到十分惊异。

韩浦鸾笺:韩浦、韩泊两兄弟都是五代时人,他俩学识渊博,都很会做文章。但是泊看不起浦,说:“我兄为父,绳枢草舍,庇风雨而已,我为之,是造五凤楼。”这是批评其兄为文像绳做的门枢、草盖的房,简陋而没有内涵;自己作文则像高手建造的五凤楼一般华丽讲究。韩浦听到弟弟的这些话,便将别人送的蜀产的十种色彩的纸笺寄给弟弟,并附上绝句一首:“十样莺笺出益州,新来寄至浣溪头。老兄得此金无用,助汝添修五凤楼。”


安之画地,德裕筹边。 ān zhī huà dì dé yù chóu biān.

安之画地:唐玄宗在五凤楼设酒宴款待宾僚,准许百姓观看。于是聚集了许多人,喧喧嚷嚷,秩序混乱。高力士让严安之维持秩序,安之用手画地说:“犯此者死。”于是始终无人敢跨越。

德裕筹边:唐文宗太和四年,检校兵部尚书李德裕,从京城被调到边境去替代郭钊为西川节度使。李德裕一到当地,就在成都府西边建筑了一座筹边楼。将蜀地地形尽画成图,南抵南诏,西到吐蕃。每天观察此图,熟悉边疆的地形。


平原十日,苏章二天。 píng yuán shí rì sū zhāng èr tiān.

平原十日:战国时赵国平原君,收留了秦相范雎的仇人魏齐。秦昭王写信给平原君,请他到秦畅饮十日,果然如约而至后秦扣押平原君,赵国乃以魏齐之项上人头交换平原君。

苏章二天:冀州刺史苏章是汉时人,他有个老朋友在清河担任太守。做了犯法的事,被苏章查出。太守设宴款待苏章,向他讲老朋友的情面,说:“别人头顶上都只有一个天,独独我有两个天!”苏章则说:“今日我与故人喝酒叙旧,这是私人恩情;明天冀州刺史公堂审案,那可是国家法律。”于是依法治他的罪。


徐勉风月,弃疾云烟。 xú miǎn fēng yuè qì jí yún yān.

徐勉风月:徐逸担任南朝梁的吏部尚书。一天晚上他和门人闲坐月下,他的故友虞皓走过来,向他求官,徐逸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便拒绝了老朋友的要求。

弃疾云烟:宋时爱国诗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慷慨有大略,一生力主抗金,遭到主和派的排斥,很不得志。晚年作的《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舜钦斗酒,法主蒲鞯。 shùn qīn dǒu jiǔ fǎ zhǔ pú jiān.

舜饮斗酒:宋人苏舜钦,性情豪爽,嗜饮酒。他住在岳父杜祁公家时,每天夜晚读书,都边读边喝酒,大约要饮上一斗左右。一夜,杜祁公偷偷的观察他,苏舜钦正在读《汉书》,读到“(张)良与客狙击始皇”拍案说:“惜乎击之不中!”就喝了满满的一大盅。后看到“臣始起下邳,与上会于(陈)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拍案说:“君臣相遇,其难为此!”又喝了一大盅。杜祁公笑着说:“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

法主蒲鞯:唐人李密,字法主,文武双全,志气宏远,年幼时常骑一头黄牛,在牛角上挂一本《汉书》边走边翻阅。越国公杨素遇到他,大为赞赏,对孙子玄感说:“你等不如他。”后来,越国公的孙子杨玄感起兵伐隋,请李密当谋主。


绕朝赠策,苻卤投鞭。 rào cháo zèng cè fú lǔ tóu biān.

绕朝赠策:士会是晋国人,因事投靠秦国,得以重用。晋派人到秦,规劝士会回晋。临行前,秦国大夫周绕朝赠策书给士会,并说:“您不要认为秦国没有人才,我的谋略正巧没有被采用而已。”

苻卤投鞭:前秦将领苻坚(符卤)在北平定九州后,打算大举南下。苻融等大臣屡次上书劝阻,他听不进去,说:“我百万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足恃?”然而淝水之战,被晋军击败。


豫让吞炭,苏武餐毡。 yù ràng tūn tàn sū wǔ cān zhān.

豫让吞炭:晋大夫智伯被赵襄子杀死。家臣豫让决心报仇,又怕被赵襄子认出,于是用生漆涂在身上,全身长满癞疮;又吞吃木炭,使声音嘶哑。后乔装打扮成乞丐,等待机会行刺。

苏武餐毡:汉代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卫律劝他投降,他坚决抵抗。便被流放到北海,让他牧羊,说公羊怀孕才能够回去。北海气候恶劣,没有食物,苏武嚼雪吞毡,守节不降。被羁达十九年之久才回国。宣帝赐封他为关内侯,并把他的画像挂在麒麟阁里。


金台招士,玉署贮贤。 jīn tái zhāo shì yù shǔ zhù xián.

金台招士:燕昭王想要招聘贤人治理国家。郭隗说:“昔年有国君想要买千里马,派人前去,马已死,于是那人用五百金买了一副马骨。于是天下人都知道国君在求取千里马,不到一年,已经有三个人带着千里之马求见国君了。大王招贤,可以先从郭隗我始,这样比我贤能的人,自然会无所顾忌地前来投奔!”昭王听后便筑黄金台拜郭隗,像对老师一样对待他。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燕国渐渐强盛起来。

玉署贮贤:宋时人苏易简,才华横溢,是太宗时进士第一,官升至翰林学士承旨。宋太宗曾写“玉堂之署”四字赠予他说:“美卿所居清华之地。”


宋臣宗泽,汉使张骞。 sòng chén zōng zé hàn shǐ zhāng qiān.

宋臣宗泽:宋将宗泽,义乌人,能文能武。李纲把他推荐为东京留守,抗击金兵,十三战都获胜。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都没被采纳。后来因为忧愤成疾,临终前三呼“过河”而卒。

汉使张骞:张骞,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古代著名外交家,曾出使西域各国,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胡姬人种,名妓书仙。 hú jī rén zhǒng míng jì shū xiān.

胡姬人种:阮咸是竹林七贤之一,一生豪放不羁,性情直率。他的姑姑有一个胡人使女,阮咸和她珠胎暗结。姑姑知道了他们的事情,答应把婢女留下来,可走的时候突然改变了主意,把使女带走了。阮咸不顾世俗之道,把胡女追回,说:“入种不可失。”

名妓书仙:长安名妓曹文姬姿艳绝伦,善长书法,为闺阁中第一,当时的人称她为书仙,后来嫁给任生,传说五年后两人都成了仙。


二 萧 èr xiāo

藤王蛱蝶,摩诘芭蕉。 téng wáng jiá dié mó jié bā jiāo.

藤王蛱蝶:唐商祖李渊之子元婴封滕王,他曾在南昌赣江边建滕王阁。他工画,尤擅长画蝴蝶,形似而传神。唐王建《宫词》第六十首有句云:“内(皇官)中数日无呼唤,写得滕王蛱蝶图。”

摩诘芭蕉: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苏轼评论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家中藏有王维所画《袁安卧雪图》一幅,画面上有雪中芭蕉,僧惠洪认为“雪里芭蕉失寒暑”,不符合生活真实。也有人为王维辩解,认为岭南曲江冬日虽雪,红蕉花开自若。


却衣师道,投笔班超。 què yī shī dào tóu bǐ bān chāo.

却衣师道:北宋诗人陈师道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友人傅尧俞见其贫,曾想以金钱接济他,但见他言谈举止一身正气而不敢给。他和赵挺之为姻兄弟,但一向厌恶其为人。一次,他要参加郊礼,天寒衣薄,妻子向赵挺之借皮裘一件给他御寒。当他知道皮袍来路后坚决不穿,送了回去,最后因为忍冻患了疾病而死。

投笔班超:班超是汉代史学家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班彪死后家贫,班超替官府抄书以养母。班超不甘于此,投笔感叹道:“大丈夫应该效仿傅介子、张骞出使西域,以功封侯,怎么能长久地和笔砚打交道呢?”于是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后来,他以平西域之功,封为定远侯。


冯官五代,季相三朝。 féng guān wǔ dài jì xiàng sān cháo.

冯官五代:见冯道痴顽典故。

季相三朝:季孙行父,又称季文子,为鲁国的正卿,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他为鲁国制订了田亩兵赋制度,归还了封地汶阳之田。一生克己奉公,勤俭持家,女仆不穿细布,马不喂粮食。因为没有金玉珍宝,死后只好把家中用器当做陪葬品。


刘蕡下第,卢肇夺标。 liú fén xià dì lú zhào duó biāo.

刘蕡下第:中唐名士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县人(今北京昌平西沙屯村)人。他博学多才,生性耿介,嫉恶如仇。文宗大和二年,参加贤良对策的考试,尖锐地指出宦官擅权祸国,很得主考官冯宿的欣赏,却因惧怕宦官,而不敢录取他。同来应试者、河南府参军李郃为此愤愤不平,说:“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遂上疏,请以所授官职让于刘蕡,被朝廷拒绝。

卢肇夺标:唐代人卢肇在武宗会昌年间和黄颇一同赴京应试,郡守只设宴为黄颇送行。次年,卢肇状元及第归来,郡守出迎,请他观赏龙舟竞渡。他赋诗道:“向道是龙人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陵甘降虏,蠋耻臣昭。 líng gān xiáng lǔ zhú chǐ chén zhāo.

陵甘降虏:西汉人李陵字少卿,名将李广的孙子,在武帝时拜骑都尉。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武帝让李陵押运军器,但他自请率五千人马出居延攻敌。三十天后与单于主力相遇,杀敌千余而箭将尽,当匈奴失利正欲退兵时,李陵军中将投降匈奴,将陵军后援已断、粮矢将尽的情报告诉匈奴。单于便集中精锐再攻,陵至兵尽粮绝方降。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蠋耻臣昭:战国时齐人王蠋曾谏齐愍王,不听。他为此辞官退耕山野。燕昭王以乐毅为帅大破齐军,攻下齐都临淄,齐王仓皇出逃。乐毅久闻王蠋贤能,备重礼请见。蠋不去,燕以屠城相威胁,蠋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今国破君亡,吾何以存。”便自杀而死。


隆贫晒腹,潜懒折腰。 lóng pín shài fù qián lǎn zhé yāo.

隆贫晒腹:郝隆,字佐治,东晋名士,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在七月七日人们晾晒冬衣时,他独解衣仰卧在太阳下。有人好奇之下询问他,他回答说:“晒腹中书。”

潜懒折腰:东晋诗人陶渊明早年有济世之志但无法施展,在他任彭泽令八十余日时,郡守派督邮到县视察,县吏让他束带相迎。他感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指俸禄)向乡里小儿折腰?”当天他便解绶辞职。


韦绶蜀锦,元载鲛绡。 wéi shòu shǔ jǐn yuán zài jiāo xiāo.

韦绶蜀锦:韦绶是唐德宗时的翰林学士,甚得信用。一次德宗与韦妃一起来到翰林院,韦绶正睡着。学士郑纲欲过去叫醒他,德宗不许。当时天正大寒,德宗用韦妃的蜀锦袍盖在他身上而去。

元载鲛绡:唐代宗时的中书侍郎元载因先后助代宗杀了李辅国以及后来的鱼朝恩两个掌权宦官而受到皇帝信任,掌权后的元载大兴土木,生活极其豪华奢侈,他在自己的宅院里建造了一座芸辉堂,堂窗帘用紫绡帐,似南海进京来的鲛绡,质地轻疏薄透,冬暖夏凉。


捧檄毛义,绝裾温峤。 pěng xí máo yì jué jù wēn qiáo.

捧檄毛义:东汉有位毛义,以孝顺被人们所称道。南阳张奉仰慕他的名声,特来拜访他。坐定之后,政府的公文送来了,毛义出去拜接公文,原来是任命他为安阳县令。毛义捧着公文走进来,喜形于色。张奉一见,以为他不过是个利禄之徒,心中生了鄙薄之意。后来毛义母亲去世了,毛义就离职回家守孝。三年服丧期满,政府又多次召他去做官,但都被拒绝了。张奉叹息说:“我误解毛义了。他往日做官的喜悦,乃是为了得到薪俸孝敬老母的缘故。贤人的行为有时真难以推测啊!”

绝裾温峤:东晋温峤,任刘琨将军的司马,驻扎在河北一带。有一次,他送公文到首都建康,老母不愿他远离,温峤竟扯断衣袖走了。他到了建康以后,皇帝留下他在身边做官,温峤多次要求回去,皇帝都不准许。后来母亲死了,温峤要去奔丧,但北方已被胡人占领而回不去,造成了终身遗憾。


郑虔贮柿,怀素种蕉。 zhèng qián zhù shì huái sù zhòng jiāo.

郑虔贮柿:郑虔字趋庭,又字若齐,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是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等,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郑虔早年贫困,但他喜欢书法,苦于无钱买纸,便在家乡的慈恩寺里清扫柿树落叶,贮满一屋,每日在红叶上练习。

怀素种蕉:唐朝名僧怀素善草书。相传他曾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代纸练字,因而题自已的书室为“绿天庵”。他练字极勤,写秃的毛笔堆起来像座小土坟。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


延祖鹤立,茂弘龙超。 yán zǔ hè lì mào hóng lóng chāo.

延祖鹤立:晋人嵇绍字延祖,魏时嵇康之子。一次,有人对王戎说:“昨日见到嵇绍,器宇轩昂的样子就像野鹤立在鸡群中那么卓然。”王戎说:“你还没见到他的父亲呢!”晋惠帝时,河间王司马预和成都王司马颖作乱攻进京城,嵇绍拼死保护惠帝,血溅惠帝御袍而死。叛乱平定后,左右要洗惠帝御衣上的血迹,惠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茂弘龙超:王导字茂弘,小字阿龙。他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位居宰相。一天,廷尉桓彝着便装、拄着拐杖在路边看他,感叹道:“人言阿龙超凡不群,其实阿龙原本就是卓然超群。”他边看边走,羡慕之极,竟忘了自己没有穿朝服、戴朝冠,而且不知不觉地走到台门前了。


悬鱼羊续,留犊时苗。 xuán yú yáng xù liú dú shí miáo.

悬鱼羊续:羊续是羊祜的祖父,汉灵帝时任庐江、南阳郡守。他为官清廉正直。一日,府丞给他送来生鱼,他碍于情面收下后,把它悬挂起来。后来那人又送来礼物,看见了上次所送的鱼,于是便打消了再送的念头。后人便以“悬鱼”喻清廉。

留犊时苗:时苗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任寿春令。一天,他驾车的黄牛生下一头小牛犊,他离任时对主簿说:“我来时本无此犊,犊是在这里生下的,应当留在这里。”那些官吏说:“六畜不认父,只认母,自然应该随母,由你带走。”他终究还是把牛犊留下了。之后,“留犊”也成为人们颂扬为官清廉的典故。


贵妃捧砚,弄玉吹箫。 guì fēi pěng yàn nòng yù chuī xiāo.

贵妃捧砚: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擅歌舞,受玄宗宠幸。一天玄宗游沉香亭,见牡丹盛开,他为添兴助乐,特召翰林供奉李白前来作诗助兴。当时李自己酩酊大醉,玄宗让人用水洒其面以醒酒。李白清醒后,要贵妃给他捧砚,援笔立作《清平乐》三章。玄宗立命梨园子弟奏乐唱和。

弄玉吹箫:相传萧(也作“箫”)史是春秋时人,他善吹箫,箫声如凤凰的鸣叫。秦穆公将女儿弄玉嫁给他,并为之修建了一座凤台,两人在上面居住,许多年没有下来。一日,他们吹箫引来了凤凰,两人一同成仙升天而去。


三 肴 sān yáo

栾巴救火,许逊除蛟。 luán bā jiù huǒ xǔ xùn chú jiāo.

栾巴救火:东汉蜀郡人栾巴有道术,官居尚书。一年新年时,皇上赐酒,栾巴举杯将酒含在嘴里,不吞下肚,却朝西南方向喷吐。皇帝闻听大怒,栾巴叩头谢罪道:“我的故乡成都失火,所以用酒化雨去救灭火灾。”皇帝便下诏差人调查,果然如他所说。

许逊除蛟:许逊,江西南昌人,道教著名人物,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晋太康元年举孝廉,出任旌阳令,人称许旌阳,是汉族民间信仰的神仙之一。在江南地区留下了斩蛟龙治水的传说,受历代朝廷嘉许和百姓爱戴,被誉为“神功妙济真君”、“忠孝神仙”,又称许天师、许真君。


诗穷五际,易布三爻。 shī qióng wǔ jì yì bù sān yáo.

诗穷五际:《韩诗内传》认为每遇卯、酉、午、戌、亥这些阴阳终始际会的年头,必定会有比较大的变故。

易布三爻:《周易》里组成卦的符号叫做“爻”,“-”是阳爻。“- -”是阴爻,蕴含交错和变换的意思。八卦中,每卦都由三爻纽成。以两卦两重,生成六十四卦,每卦则有六爻。


清时安石,奇计居鄛。 qīng shí ān shí qí jì jū cháo.

清时安石:晋人谢安,字安石,他四十岁才当官。桓温担任司马。简文帝去世,桓温想篡取晋的政权自立为帝,但是谢安不被他所利用,桓温的阴谋最终未能得逞。谢安后来任尚书仆射,一心辅佐晋室,当时的人把他比作王导。秦苻坚带兵进攻晋国,谢安是征讨大都督,调派他的侄子谢玄带兵在淝水大败苻坚。

奇计居鄛:范增,居鄛(今安徽巢县西南)人,秦末著名政治家。项羽起兵反秦,范增劝项梁立楚国后裔以顺民心。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项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疏远范增,范增于是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


湖循莺脰,泉访虎跑。 hú xún yīng dòu quán fǎng hǔ pǎo.

湖循莺脰:江浙一带有很多湖泊,莺腹湖在江苏吴江县西南,形状像莺腹,因此得名。

泉访虎跑:杭州虎跑山上有个虎跑寺,有泉水自山岩中流出来,称为虎跑泉。相传,唐元和的时候,性空大师在虎跑寺坐禅,因为附近没有水源,便想迁往别的地方。一夜忽然梦见神人告诉他说:“南岳有一童子泉,当遣二虎将其搬到这里来。”第二天,他果然看见二虎刨地作地穴,清澈的泉水随即涌出,故名为虎跑(刨)泉。


近游束皙,诡术尸佼。 jìn yóu shù xī guǐ shù shī jiǎo.

近游束皙:晋时人束皙,为汉太傅疏广的后代,由于躲避战乱离开家乡,改“疏”为“束”。官著作郎,曾作《近游赋》。

诡术尸佼:战国时晋人尸子,名佼,叫尸佼,身为秦相商鞍的宾客。鞍被杀后,他逃往蜀地,作《尸子》二十篇,大部分都讲诡术。


翱狂晞发,嵇懒转胞。 áo kuáng xī fā jī lǎn zhuǎn bāo.

翱狂晞发:宋时的谢翱,号稀发,曾担任文天祥的咨事参军。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捕,坚强不屈,死在敌人手中。听到文天祥被害于燕京柴市的消息,谢翱无比悲愤,常独自行游于浙水之东,见到与文天祥握别时相似的景物,便徘徊顾盼,失声恸哭。

嵇懒转胞:三国时魏国的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他丰神俊逸,学识渊博,在魏国担任中散大夫。那时司马氏掌握大权,嵇康的好友山涛想荐举他代其原职,嵇康拒绝并写了一封信给他,这封信就是流传千古的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嵇康在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


西溪晏咏,北陇孔嘲。 xī xī yàn yǒng běi lǒng kǒng cháo.

西溪晏咏:宋时人晏殊,曾在海陵西盐场当官,种有一棵牡丹,并把诗刻到石碑上。后来范仲淹来到这个地方也题诗一首。当地的人,由于是二位名家写了诗,因此用红漆的栅栏来保护花和碑石,牡丹长得繁茂,每次能开好几百朵花,成为海滨奇观。

北陇孔嘲:南朝山阴人孔稚珪,曾经和周顒隐居于北钟山,后周时出山担任海盐令,途经此地,作了《北山移文》,文章借北山山灵的口吻,嘲讽了周颙故作高蹈而又醉心利禄。


民皆字郑,羌愿姓包。 mín jiē zì zhèng qiāng yuàn xìng bāo.

民皆字郑:郑浑,三国时魏国人,曾担任下蔡长、邵陵令。那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郑浑率领老百姓种田植桑,老百姓才逐渐富足起来,所以百姓都十分拥戴他,男女多以“郑”为字。

羌愿姓包:包拯,宋时庐州合肥人,为官清正廉直。西羌俞龙珂归附宋朝,对前来迎接的使者说:“平生闻包中丞乃朝廷忠臣,我既归汉,乞赐姓包。”神宗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他姓包,名顺。


骑鹏沈晦,射鸭孟郊。 qí péng shěn huì shè yā mèng jiāo.

骑鹏沈晦:在宋人写的《青渚纪闻》中记载:沈晦梦骑大鹏,驾风腾飞,翱翔空中。于是作了《大鹏赋》来记述这件事,没多久,他名扬天下。

射鸭孟郊:《建康志》中记载:元和初,县尉孟郊曾在平陵城建造射鸭堂。孟郊有诗日:“不如竹枝弓,射鸭无是非。”所以由此得名。


戴颙鼓吹,贾岛推敲。 dài yóng gǔ chuī jiǎ dǎo tuī qiāo.

戴颙鼓吹:戴颙,古代琴家,无心功名利禄,遁迹山林,以琴书自娱,常常随身带斗酒外出。人们问他去哪。他说:“去听黄鹂声,这声音能使俗人清醒,鼓动我作诗的心肠。”

贾岛推敲:唐代人贾岛,起初为和尚,勤读诗,也好作诗。曾骑驴赋诗,咏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之句,起先本打算用“推”字,后又改为“敲”字,在驴上作推敲的动作。不知不觉闯入京兆尹韩愈的仪仗中,韩愈问明缘故,停下马深思了好久,对贾岛说:“‘敲’字佳”。两人就骑着马一同研讨做诗的道理。


四 豪 sì háo

禹承虞舜,说相殷高。 yǔ chéng yú shùn yuè xiàng yīn gāo.

禹承虞舜:鲧治水不得法,水患不止,故被舜处死,舜又叫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经验,采用疏导法,历经十三年,三过家门不入,终平水患。舜因此把帝位禅让给他,舜姓虞氏,故称虞舜。

说相殷高:傅说,是殷高宗武丁之相。传说,武丁听说傅说是个贤者,举荐他为相,傅说辅佑武丁使殷商王室强盛起来。


韩侯敝袴,张禄绨袍。 hán hóu bì kù zhāng lù tí páo.

韩侯敝袴:韩昭侯有一条旧的裤子,叫手下收藏。手下的人问他:“为何不赐与左右?”韩昭侯说:“我听说英明的国君对自己的一颦一笑都十分谨慎,赐裤子给人岂只是一笑一皱眉?我一定要赏赐给一个有功的人。”

张禄绨袍:范雎和须贾受命出使齐国。须贾怀疑范雎私通齐国,便密告丞相魏齐。魏齐派人用鞭子打范雎,范雎装死,被丢在厕所时,才得到逃脱。到秦国后改名张禄,任秦昭王之相。有次,须贾出使秦国。范雎穿破烂衣服去见他,须贾大吃一惊说:“你还活着?怎么贫穷到这种地步了?”就脱下绨袍送他。后知他就是范雎,肉袒谢罪。范雎因绨袍之情,放过了他。绨,古代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


相如题柱,韩愈焚膏。 xiàng rú tí zhù hán yù fén gāo.

相如题柱: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辞赋家。他从成都到长安时。成都的北边有一座升仙桥,相如在这座桥的柱子上题诗,日:“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意思是不乘四匹高头大马拉的官车,就不再从此桥过,表达了一定要功成名就的决心。

韩愈焚膏: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愈十分勤奋,也曾写过许多关于学习之道的文章,在《进学解》中,有一句“焚膏油以继晷”,意思是每天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捐生纪信,争死孔褒。 juān shēng jǐ xìn zhēng sǐ kǒng bāo.

捐生纪信:项羽把刘邦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刘邦束手无策。这时,他的部将纪信身形及样貌恰似刘邦,于是乘汉王黄幄车,伪装刘邦出去投降,刘邦乘机逃走。项羽见纪信忠心,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项羽大怒,于是把纪信烧死。

争死孔褒:孔褒,东汉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的哥哥。孔褒有个叫张俭的好友,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的家人所犯的罪恶,却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张俭逃往孔褒家避难,刚好孔褒不在家,其弟孔融把俭藏在家里。后被发现,张俭逃走,孔融、孔褒被抓。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我甘愿抵罪。”兄弟争死,后来,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


孔璋文伯,梦得诗豪。 kǒng zhāng wén bó mèng dé shī háo.

孔璋文伯:东汉末的陈琳,字孔璋,曾著《武库赋》、《应机论》,张立玄见其著作后,写信赞扬他是文章之伯。陈琳回答说:“自我在河北,与天下隔。这里的人很少写作文章,易称雄伯,才使我受到这样过分的美誉。”

梦得诗豪: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因诗风雄浑豪迈,因此有“诗豪”之称。


马援矍铄,巢父清高。 mǎ yuán jué shuò cháo fǔ qīng gāo.

马援矍铄:茂陵人马援,东汉军事家,开国功臣之一。他曾对宾客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还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仍然南征北战,精神矍铄,后死于军中。

巢父清高:巢父,尧时隐士,德高望重,因筑巢而居,因有此称呼。尧曾想把帝位禅让给他,他不接受。于是又让给许由,许由认为帝尧和大臣的那些话污染了他的耳朵,跑出山洞,来到颖水河边清洗自己的耳朵。巢父正牵着牛犊饮水,嫌弃许由不是真的隐逸,而是四处游荡换取好听的名声,因此牵着牛犊去上游饮水去了。


伯伦鸡肋,超宗凤毛。 bó lún jī lèi chāo zōng fèng máo.

伯伦鸡肋:刘伶,字伯伦,晋时人,“竹林七贤”之一。他体弱消瘦,有一次跟一粗汉口角,粗汉伸出臂膀要打他。刘伶和气地对他说:“鸡肋不足当尊拳。”粗汉才没打他。

超宗凤毛:谢超宗,陈郡阳夏人,南北朝宋著名的文人,勤奋好学,颇有文才。宋孝武帝大为赞赏:“超宗殊有凤毛,灵运复出矣!”这是拿他和他的祖父谢灵运相比。


服虔赁作,车胤重劳。 fú qián lìn zuò chē yìn zhòng láo.

服虔赁作:服虔,东汉经学家。他想注《春秋》一书。听说崔烈在讲解《春秋》,就隐姓埋名请求崔家雇用他。当烈讲解时,服虔就隐在一旁偷听。听了有一段时间,他觉得崔烈不能胜过自己,就跟诸生议论起来。崔烈这才知道他原来就是服虔。

车胤重劳:晋时的车胤以谢公兄弟为师,向他们学习,好学勤问,大有长进,他也曾向袁宏请教,言语间颇有些不好意思,袁宏鼓励他说:“可曾见到过镜子因为频繁被照而感到疲劳,清澈的流水害怕风的吹拂。?”


张仪折竹,人末燃蒿。 zhāng yí zhé zhú rén mò rán hāo.

张仪折竹:张仪是战国时纵横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年轻时家中贫穷,曾经替人家抄书,遇到没见过的好句,就把它写在掌中或大腿上,晚上回到家后,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

人末燃蒿:任末是宋代学者,他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曾经编茅草,在竹木间建起小草屋,削柴做笔用。到了晚上就燃蒿以照明读书,有感触就写在衣服或手心上,常常有人慕名而来,用干净的衣服来换取他写满读书心得的衣服。


贺循冰玉,公瑾醇醪。 hè xún bīng yù gōng jǐn chún láo.

贺循冰玉:贺循,字彦先是晋代的儒宗,善属文,博览群籍。晋室南渡后,宗庙制度都是由贺循规定的。晋元帝曾经赞赏他说:“循冰清玉洁,行为俗表。”

公瑾醇醪:三国时吴军都督周瑜,字公瑾,庐江人。当时的副都督是程普,他以年长自居,多次凌侮周瑜,他却从不与其计较,程普大为感动,因而赞叹地说:“与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庞公休畅,刘子高操。 páng gōng xiū chàng liú zǐ gāo cāo.

庞公休畅:庞德公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为友,交往密切。有一天,司马徽来庞德公家,恰巧德公不在,他竟直入屋内,把庞德公妻子儿女叫来,并要求他们快点做黍饭招待自己,并说:“徐庶曾说有客人要来与我和庞德公谈论。”庞德公的妻子儿女急忙准备饭食。不久,庞德公回家,和司马徽见面,朋友之间竟像家人一样亲密无间,没有主客之分。

刘子高操:南朝梁刘訏与族兄刘歊及阮孝绪皆不出仕,他们情操高洁,隐匿于山间,当时人们号为“三隐”。


季札挂剑,吕虔赠刀。 jì zhá guà jiàn lǚ qián zèng dāo.

季札挂剑:季札是春秋时期的外交家,吴国人,他出使鲁国时,路经徐地,徐君喜欢季札的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心里知道,只是因为有公务在身,所以没赠送给他,想等到回来时再将佩剑赠与徐君。然而当他从鲁国回来又经徐地时,徐君已去世。季札解下剑挂在他坟前的树上而去。后以“挂剑”为怀念亡友或对亡友守信的典故。

吕虔赠刀: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吕虔有一把佩刀,工匠观看后,认为佩有此刀的人一定会登上三公之位。吕虔对别驾王祥说:“我不是可以做三公的人,这刀对我说不定还有害。而您有公辅的器量,所以送给您。”王祥坚决推辞,吕虔强迫他才接受。后来王祥官至太保。王祥临终前,又将这把刀送给其弟王览,说:“你的后代一定兴盛,足以配此刀。”果然,王览的后代之中便有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其琅琊王氏家族从东晋开始贤才济济,成为其后光耀几百年的望族。


来护卓荦,梁竦矜高。 lái hù zhuó luò liáng sǒng jīn gāo.

来护卓荦: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来护儿自幼便卓荦不俗,后读《诗经》,在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时,叹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就应该这样,为国家消灭贼兵,以取功名,怎么能够专门从事小小的笔墨工作呢!”众人为他的话感到惊奇,认为其志向豪壮。

梁竦矜高:梁竦,东汉文学家,作《七序》数篇。他有次登高远望,感叹地说:“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读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后朝廷多次召他做官,都辞而不受。


壮心处仲,操行陈陶。 zhuàng xīn chǔ zhòng cāo xíng chén táo.

壮心处仲:王敦,字处仲,是晋时荆州刺史,常常在喝醉酒后用铁如意敲壶,口诵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操行陈陶:陈陶是唐代人,他操行高洁,为人正派。当时的节度使严撰与陈陶相熟,曾派小妾莲花去试探他是否名副其实,陈陶任凭莲花百般挑逗而不为动心,严撰于是更加敬重他了。


字荆爽迈,孝伯清操。 zǐ jīng shuǎng mài xiào bó qīng cāo.

字荆爽迈:孙楚,字子荆,晋代人,史称其“才藻卓绝,爽迈不群”。他少年时想要隐退山水之间,就告诉王济说自己将“枕石漱流”,但在表达时误说成“漱石枕流”。王济听后,问:“水流可以枕着、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说:“我之所以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之所以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

孝伯清操:王恭,字孝伯,是晋时人,善于畅谈,很有才华。他常说:“做名士不一定需要特殊的才能,只要能经常无事,尽情地喝酒,熟读《离骚》,就可以称为名士。”


李订六逸,石与三豪。 lǐ dìng liù yì shí yù sān háo.

李订六逸:开元二十五年,李白到山东与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州的徂徕山竹溪隐居,酣歌纵酒。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

石与三豪:石延年宋代人,善于写诗,石介曾经写过《三豪诗》,说欧阳修豪于文,石延年豪于诗,杜牧豪于歌。此为“三豪”也。


郑弘还箭,元性成刀。 zhèng hóng huán jiàn yuán xìng chéng dāo.

郑弘还箭:东汉郑弘,在白鹤山砍柴,拾到一枝箭。不一会儿,有位老翁来讨箭,郑弘就还给了他。老翁很感激,问他有什么要求。郑弘说:“这里从若耶溪运柴出山很困难,希望早晨吹南风,送我进山,晚上吹北风,好运柴回家。”老翁答应了。

元性成刀:三国时蒲元性在斜谷口给孔明铸了三千把剑,剑成后等待淬火。元性说汉江水钝弱不能用,锦江水爽利刚烈,含有金的元气,便派人去取。水运到后,蒲元性说水不纯,掺了涪江水。取水人说没有。蒲元性用刀在水中一划,说:“你掺了八斗涪江水。”取水人叩头认罪,说路上洒了八斗,取沿江水补上了。于是命他重新取来锦江水,淬成了刀。蒲元性把铁丸装在竹筒里,举刀砍下去,铁丸被劈成两半,因而称它为“神刀”。


刘殷七业,何点三高。 liú yīn qī yè hé diǎn sān gāo.

刘殷七业:刘殷,晋代人,生有七个儿子,五个儿子授《五经》,一个儿子授《史记》,另一个儿子授《汉书》。一家之内,七业俱备。

何点三高:何点,南朝宋人,人们称他为“游侠处士”。宋、齐好几次请他做官,他都拒而不去,梁武帝也想请他当官,把他召到华林园,他仍以有病辞归。他的哥哥何求,弟弟何胤,都隐居不当官。人们称其“何氏三高”。


五 歌 wǔ gē

二使入蜀,五老游河。 èr shǐ rù shǔ wǔ lǎo yóu hé.

二使入蜀:东汉和帝,曾派两个使者出使蜀地,观察当地的风土习俗。两个使者到了益州,遇到李合,问二人说:“二君从京师来,可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来益州吗?”两位使者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李合指着天上的星星说:“有二使星向益州方向移动,所以知道。”

五老游河:《竹书纪年》中记载:尧选择吉日良辰,带着舜等游览首山,观光河渚,有五老游于河,此即五星之精,预示舜的受禅天下。五老,即古代传说中的五星之精。


孙登坐啸,谭峭行歌。 sūn dēng zuò xiào tán qiào xíng gē.

孙登坐啸:孙登是三国时魏国人,隐居在汲郡山,住在山窟里面。谈论《周易》,弹奏弦琴。有次他与阮籍相遇,两人都不说话,阮籍长啸而去,到半山时,突然听到像鸾凤的声音在谷中传响,正是孙登的啸声。

谭峭行歌:五代时的谭峭喜好黄老之术,曾隐在嵩山、衡山,后一心学仙。他曾经咏诗道:“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在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他拜嵩山道士为师,学会辟谷养气丹的道术。道家把他称为“紫霄真人”。


汉王封齿,齐主烹阿。 hàn wáng fēng chǐ qí zhǔ pēng ē.

汉王封齿: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大封同姓兄弟为官,诸将有所不满。刘邦想了解情况,就问张良:“他们在说什么?”张良说:“在谋反。”刘邦问原因,张良说:“你封的都是亲近的人,杀的都是你所怨恨的人。那些气愤不能被封和担心被杀的人只有谋反。”刘邦问计,张良说:“你最恨的是雍齿,只要现在封赏他,人心就安定了。”刘邦于是封雍齿为什方侯,诸将都说:“齿且封侯,我们不用着急。”大家的愤慨才平息下来。

齐主烹阿:齐威王的时候,有人诽谤即墨大夫,于是威王就派人到墨地去巡察了解情况,结果发现即墨治理得非常好。另有人称赞阿城大夫,威王又派人去察看,却发现阿地治理得乱七八糟,原来是阿城大夫巴结了齐王左右。于是,齐王封赏即墨大夫食万家。而阿城大夫只知巴结,政事废弛,齐王就烹杀了他。齐国因而繁荣,无人再敢文过饰非。


丁兰刻木,王质烂柯。 dīng lán kè mù wáng zhì làn kē.

丁兰刻木:曹植《灵芝篇》中写道:“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诗中的丁兰,相传是汉代河内人,小时候母亲就过世,他用木头刻成母像,像活着的母亲一样侍奉她。邻居家的张叔常常醉酒后辱骂木人,用手杖击打木人的头,丁兰愤而杀之,于是获罪。丁兰被抓时,木像流下了眼泪。

王质烂柯:相传晋代衢州人王质有次上山砍柴,走到途中看到一石室,两个小孩子在里面下围棋。王质就放下斧子观着他们下棋。一会儿,一童子问:“你怎么不走?”王质回头一望,那斧柯(斧柄)已经腐烂了。回到家中,发现已过了一百年,亲戚都不在了。所以把围棋也称为“烂柯”。


霍光忠厚,黄霸宽和。 huò guāng zhōng hòu huáng bà kuān hé.

霍光忠厚:汉光禄大夫霍光,在宫中任职二十多年,做事小心严谨,从没犯过错误。武帝想把年幼的弗陵立为太子,询问诸臣,他们都觉得霍光忠厚,能够胜任辅政大臣,于是武帝就命画师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赐予霍光。不久,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助少主。

黄霸宽和: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汉大臣。他在担任河南太守丞时,为官清廉、外宽内明,以宽容仁厚出名,深受时人的拥戴。后来他做了丞相。


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huán tán fēi chèn wáng shāng zhǐ é.

桓谭非谶:桓谭,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师、天文学家。字君山,沛国相(今淮北市)人。光武帝时,任议郎给事中。因坚决反对谶纬神学,“极言谶之非经”,被光武帝目为“非圣无法”,险遭处斩。后被贬,出任六安郡丞,道中病故。

王商止讹:王商,字子夏,西汉大臣。建始三年秋,京城长安城中盛传有大水将至,百姓惊恐,城中大乱。大将军王凤劝说太后和成帝登船避难,命令官吏和百姓登上长安城墙来躲避水灾,王商却说:“这一定是谣传,不宜惊吓百姓。”经查实,的确是讹言,成帝大赞王商。王凤因此事而十分羞惭,后悔自己莽撞失言。


隐翁龚胜,刺客荆轲。 yǐn wēng gōng shèng cì kè jīng kē.

隐翁龚胜:龚胜字君宾,西汉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哀帝时征召为谏议大夫,屡次上书抨击刑罚严酷、赋敛苛重。王莽篡权之后。他归隐家乡,自称为隐翁。王莽曾好几次派人去请他出来担任上卿。他都拒绝了,并对门人说:“旦暮人地,岂以一身仕二姓!”绝食十四天死去。

刺客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荆轲,为燕太子丹的门客,荆轲受命到秦国去刺杀秦始皇,借说要献樊于期的头和燕国的地图,并把匕首藏到地图里面。临行前,太子以及宾客们都穿白衣,戴白帽把他送到易水。这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激昂悲壮。荆轲到秦后,他用地图里的匕首刺杀秦王,失败,并被秦王杀害。


老人结草,饿夫倒戈。 lǎo rén jié cǎo è fū dǎo gē.

老人结草:春秋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后来,魏颗同秦将杜回作战,一个老人结草让杜回仆倒于地,于是魏颗活擒杜回。到了晚上,魏颗梦到那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妇人之父,感君恩德,今结草相报。”

饿夫倒戈: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一次,他看见一人面黄肌瘦,就去询问他那人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宣子就将食物送给他吃,又准备了一篮饭和肉给他的母亲。后来那人做了晋灵公的武士。灵公想杀赵盾,那人在搏杀中反过来抵挡晋灵公的手下,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那个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家居时,他不告而退。


奕宽李讷,碑赚孙何。 yì kuān lǐ nè bēi zhuàn sūn hé.

奕宛李讷:唐代人李讷,特别喜欢下棋,性情十分急躁,但是下棋时却非常宽缓。有时急躁,家里的人把棋具摆在他的面前,他也就开心地拿起棋子布算,忘了一切,也忘了恼怒。

碑赚孙何:宋汝阳人孙何,喜好研修古文字。在任转运使的时候,性情急躁,要求严苛,州县的官吏都畏怕他。因此各州县投其所好,拿磨灭不清的古碑帖送给他,孙何一来,就会去读碑辨认文字,常常遗忘一切。


子猷啸咏,斯立吟哦。 zǐ yóu xiào yǒng sī lì yín é.

子猷啸咏:晋时人王徽之,字子猷,东晋名士、书法家,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徽之指着竹子啸咏道:“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啸咏,犹“歌咏”。

斯立吟哦:崔立之,字斯立,唐时元和初担任蓝田丞。县府庭院里有四行竹树,在围墙的南面有高挺的大竹子。他又种了两株松树,每日吟哦在竹树之间。假如有人问事,他总会说:“我方有公事,你且去。”


奕世貂珥,闾里鸣珂。 yì shì diāo ěr lǘ lǐ míng kē.

奕世貂珥:金日磾(di,一声),字翁叔,是匈奴休屠五太子,武帝时归顺于汉,因此赐他姓金。起初他担任马监,后来迁侍中,因为笃实忠诚,被武帝所喜欢和信任。武帝去世后,跟霍光同得到皇帝的遗诏所示辅助朝政,封为秺(du,四声)侯。他的两个儿子:金赏和金建,昭帝时都成为侍中,同张安世都赐获七世貂珥。奕世,累世。貂珥,指侍中、常侍之冠。

闾里鸣珂:唐时人张嘉贞,被武则天任命为监察御史,也担任过梁、秦州都督,至开元中时拜为中书令。他的弟弟张嘉祜担任金吾将军,每次上朝,侍从轩盖塞满闾巷,装饰的响声充耳。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


昙辍丝竹,裒废蓼莪。 tán chuò sī zhú póu fèi liǎo é.

昙辍丝竹:羊昙是晋谢安的外甥,谢安特别赏识他。谢安去世后,他几年辍乐,出行也不超过西州路。有一次,由于有事路经金陵,到州门前哭得十分厉害,用马鞭叩门,诵曹植诗:“生存华屋处,寒落归山丘。”触景生情,痛哭离去。

裒废蓼莪:王仪是三国魏人,他由于直言而被司马昭杀害。他的儿子王裒为父亲死于非命而悲伤不已。对朝政不满,归隐山林,设馆教书,读到《诗经·小雅·蓼莪》中“裒哀父母,生我劬劳”这句诗时,常常哭泣不止。


箕陈五福,华祝三多。 jī chén wǔ fú huà zhù sān duō.

箕陈五福:周武王灭掉商后,把箕子放回镐京。传说箕子曾为谢武王写过《洪范》,书中记述了过去所讲的五种幸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这即为“五福”。后来成为古代汉族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

华祝三多:尧帝在华封巡察,华封人祝尧帝多寿,多福,多子,后人把此称为“华封三祝”,也叫“华祝三多”。


六 麻 liù má

万石秦氏,三戟崔家。 wàn dàn qín shì sān jǐ cuī jiā.

万石秦氏:东汉秦彭,曾任颍川太守。当时其堂兄弟俸禄达到二千石的有五个人,所以京城人称秦家为“万石秦氏”。石,重量单位,此处指禄米。

三戟崔家:唐代崔琳,开元年间为宰相,弟弟崔珪任太子詹事,崔瑶任光禄大夫。`他们外出,都有武装仪仗队为前导,由武士手持兵器在前面开路,当时人称“三戟崔家”。


退之驱鳄,叔敖埋蛇。 tuì zhī qū è shū áo mái shé.

退之驱鳄:唐朝韩愈,字退之,到广东潮州任刺史,非常关心百姓疾苦。老百姓向他诉苦说:“水里鳄鱼很多,把人和牲畜快吃光了。”于是韩愈设立祭坛,写了一篇《祭鳄鱼文》,亲自祭祀神灵,请求把鳄鱼撵走。当天夜里,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鳄鱼都迁移到潮州西面六十里之外去了。从此百姓安居乐业。

叔敖埋蛇:春秋时楚国宰相孙叔敖,小时候在外面玩耍,看见一条两头蛇。当时人们都认为,谁见了两头蛇就会死。孙叔敖为了不让别人再看见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回家后哭着告诉母亲说:“我快要死了,不能孝敬你了。”母亲说:“你埋了两头蛇,为别人做了好事,积了阴德,就会有好报应,不会死的。”


虞诩易服,道济量沙。 yú xǔ yì fú dào jì liáng shā.

虞诩易服:虞诩,字升卿,小字定安,东汉时期名将。任武都太守时有羌兵犯境,一万多羌兵围赤亭。虞诩兵将不满三千,为迷惑羌人,虞诩令所部从东门出,从北门入,反复多次改换服装。羌人不知有多少部队,于是撤退了。

道济量沙:檀道济,南朝宋名将,官至征南大将军。元嘉八年北伐,到历城时粮尽南撤。有一小兵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就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檀道济却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当天晚上,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量沙,把仅有的余粮洒在沙上。天明时,魏军见宋军粮食有多余的,以为中计,就杀了投降的小兵。檀道济的军队得以全身而退。


伋辞馈肉,琼却饷瓜。 jí cí kuì ròu qióng què xiǎng guā.

伋辞馈肉: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孔鲤之子。孔伋生活很贫穷,朋友送米给他,他收了二车。鲁穆公送他酒肉,他却谢绝了。于是有人说他贪多嫌少,他答:“我不幸居贫,怕断绝了先人的享祀。受米是缓解这种忧虑,酒肉却是用来享乐的,正居于贫因而贪求享乐,是不义的啊!”

琼却饷瓜:苏琼,北齐人,为官廉正。他任南清河太守六年,从未受过别人的礼物。郡中人赵颖曾是乐陵太守,已经八十多岁了,佩服苏琼的为人。便亲自送了两颗新瓜给苏琼。苏琼碍其年高情重,便收了下来,但一直挂在屋梁之下。百姓听说苏琼受瓜,便纷纷带水果来送礼,到门前一问,了解到那两颗瓜仍挂在屋梁下,就又都回去了。


祭遵俎豆,柴绍琵琶。 jì zūn zǔ dòu chái shào pí pá.

祭遵俎豆:祭遵,字弟孙,东汉开国将领,为人清廉恭俭,克已奉公。每有赏赐,他从不私留,都分给部下。祭遵身为武将,却笃好儒学。虽在军旅,但从不忘俎豆之礼,确实是一个好礼悦乐,守死善道之人。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柴绍琵琶:柴绍字嗣昌,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他在抵御犯边的吐谷浑、党项时,被围困在一山谷中。敌居高临下,万箭齐发,形势十分危急。而柴绍稳坐军中,让人弹奏琵琶,两个美貌女子翩翩起舞。敌人感到很迷惑,于是停止射箭驻足观看。柴绍暗遣精骑绕到吐谷浑军背后,突然袭击,斩首五百,大败敌军。


法常评酒,鸿渐论茶。 fǎ cháng píng jiǔ hóng jiàn lùn chá.

法常评酒:法常,宋僧人,性情非常豪爽,酷爱饮酒。喝醉了就熟睡不醒,醒来就大声呤道:“优游曲世界,烂漫枕神仙。”曾对人说:“酒天无虚,酒地绵远,酒国安恬,没有君臣贵贱之分,没有财利之所图,也没有刑罚狱讼之苦恼。乐陶陶,坦荡荡,无忧无虑,像蝴蝶一样忽而翻飞,在浩渺神思中不复觉醒。”

鸿渐论茶:鸿渐,即陆羽,唐代人。着有《茶经》,论茶之功效以及煎煮之法,被人奉为“茶神”。


陶怡松菊,田乐烟霞。 táo yí sōng jú tián lè yān xiá.

陶怡松菊:东晋陶潜,又名渊明,字元亮。弃官归田以后,赋《归去来辞》,文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句。唐代韦表微进士及第以后,任监察御史,心中不乐,曾说:“愿为松菊主人,不愧对陶元亮就可以了。”

田乐烟霞:唐代田游岩,三原人,先隐居太白山,又入箕山,隐居在上古隐士许由的祠庙旁边。自认为是许由的邻居,朝廷多次召他做官,都不愿出山。后来唐高宗游嵩山,曾亲自登门访问他,田游岩穿着山野人的衣服出来拜见皇帝。皇帝命左右人扶他起来,问他说:“你觉得这样生活快乐吗?”田游岩说:“我已是泉石膏育,烟霞痼疾。”意思是说对泉石烟霞有一种特殊的癖好。于是皇帝把他请到京师长安,任他为崇文馆学士,居住在奉天宫东面,并在他的大门上面亲自题了匾额:“隐士田游岩宅”。


孟邺九穗,郑珏一麻。 mèng yè jiǔ suì zhèng jué yī má.

孟邺九穗:南北朝时北齐人孟邺,字敬业,任东郡太守,对百姓宽大仁慈。郡内有的麦子一茎五穗,后来又出现了一茎九穗的嘉禾,人们都说是德政感化的结果。

郑珏一麻:五代时后唐有郑珏和李愚同为学士,郑珏的堂下突然长了一株麻。李愚说:“你要当宰相了。”到了秋后,麻成热了,原是一株白麻。后来郑珏果然任为宰相。唐代的制度规定,任命宰相的诏书用白麻纸。


颜回练马,乐广杯蛇。 yán huí liàn mǎ yuè guǎng bēi shé.

颜回练马:孔子与颜回一起登上鲁地的泰山,看见吴地苏州的阊门外拴着一匹白马。便让颜回看,问:“你看见阊门了吧?”颜回答:“看见了。有一匹白练样的东西。”孔子说那是一匹白马,二人下山后,颜回仍将信将疑。找人去验证,果然如孔子所说。

乐广杯蛇:晋人乐广,字修辅,在河南做官。他有一个朋友许久未来,乐广问原因,那人说:“前次在你这里喝酒,见到杯子里有一条蛇,喝了那酒回去就病了。”乐广便又一次在先前的地方设宴,问:“酒中还有些什么吗?”朋友说:“又有一条蛇。”于是,乐广告诉他,杯中的蛇其实是墙上挂着的弓的投影。朋友恍然大悟,病一下子好了。这就是“杯弓蛇影”的来历。


罗珦持节,王播笼纱。 luó xiàng chí jié wáng bō lóng shā.

罗珦持节:罗垧是唐人,为官清廉,坚持操守,以治行闻名,修官学,施教化,颇有政绩。

王播笼纱:王播是唐人,贫贱时曾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人吃饭。后来僧人都厌烦他,故意将开饭敲钟改为饭后才敲。王播听到钟声后再来,饭已开过了,受了戏弄的王播感到十分难堪,于是饿着肚子在墙壁之上题诗云:“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而后离开了寺院,从此发奋读书。他显贵后,重游故地,发现以前自已的题诗都被僧人恭敬地用碧纱罩上了。如此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令王播感慨不已,于是他在当年那句诗的下面补写道:“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能言李泌,敢谏香车。 néng yán lǐ bì gǎn jiàn xiāng chē.

能言李泌:安史之乱后期,广平王收复两京,让李泌入朝报捷。因广平王立大功,为皇后所妒忌。李泌乃借高宗的事,谏诫肃宗不能听信谗言。广平王因而得到平安。

敢谏香车:香车,战国齐大夫。齐王建大堂,百亩之广,堂上有屋三百间,三年还没建成,无人敢谏。香车于是仗义谏言。齐王接受了他的进谏,放弃了继续修宫室的念头。


韩愈辟佛,傅奕除邪。 hán yù pì fó fù yì chú xié.

韩愈辟佛:唐宪宗崇佛,曾遣使去凤翔迎佛骨,韩愈上表谏止,劝宪宗把佛骨付之水火,永绝根本。因此触怒宪宗,被贬潮州。

傅奕除邪:唐时傅奕,极力反对佛教,斥其无补于百姓而有害于国家。曾有一胡僧能以咒术令人死生,太宗问傅,傅说:“此邪法也。臣听说邪不犯正,若使咒臣,必不得行。”太宗召僧咒傅,果然傅一如平常,而僧倒地自绝。


春藏足垢,邕嗜疮痂。 chūn cáng zú gòu yōng shì chuāng jiā.

春藏足垢:南朝梁人阴子春,懒于修饰,衣物多年不洗。脚也是长久不洗,他认为每洗则失财败事。梁州之战大败,阴子春认定是洗脚所致,遂终身不洗脚。

邕嗜疮痂:刘邕是南朝宋开国功臣南康文宣公刘穆之之孙,喜食疮痴。一次到孟灵休家去,灵休先时因艾炙灼伤落下疮痂,疮痂掉到床上,刘邕便把它拾起来吃。孟灵休大为惊讶。刘邕回答说:“这是我的生性所喜好。”孟灵休疮痂还没有脱落的,全都剥取下来拿来送给刘邕吃。刘邕离去后,灵休写信给何勗说:“刘邕前些时候来看我,剥我身上的疮痂吃,导致全身流血。”


薛笺成彩,江笔生花。 xuē jiān chéng cǎi jiāng bǐ shēng huā.

薛笺成彩:成都西南有浣花溪,相传有位女子,看见一位和尚落水,袈裟脏了,就为他在潭中清洗。顿时水上开满各种鲜艳的花朵,从此这里就叫浣花溪。成都名妓薛涛,住在浣花溪近旁,曾以溪花制成十色彩笺,人称“薛涛笺”。

江笔生花:南北朝时有位江淹,字文通,他在任蒲城县令时,有一天睡在城外孤山的寺中,梦见有位高大英俊的神人送给他一支五彩笔。从此以后,他的诗文写得非常华美,真是笔下生花。过了十多年,有一晚,他又梦见那位神人,自称是东晋文学家郭璞,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这里,存放了多年,请归还我吧。”于是,江淹从怀里取出那支五彩笔,还给了他。其后他写的文章就日渐失色。时人谓之“江郎才尽”。


班昭汉史,蔡琰胡笳。 bān zhāo hàn shǐ cài yǎn hú jiā.

班昭汉史:东汉班昭,是班固的妹妹。丈夫曹世叔死后,她作《七诫》让女儿诵读。班固着《汉书》未成而死,汉和帝下诏书请班昭补作。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蔡琰胡笳: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她六岁就通晓音律,后嫁为卫仲道妻,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匈奴入侵被俘,留居匈奴十二年,与匈奴人结婚,并生有二子。后来蔡邕的好友曹操,痛惜亡友没有儿子,就派使者带上重金把蔡琰赎回来。蔡琰思乡心切,又舍不得匈奴的家人,一时间心情复杂,于是做琴歌《胡笳十八拍》。


凤凰律吕,鹦鹉琵琶。 fèng huáng lǜ lǚ yīng wǔ pí pá.

凤凰律吕:律吕,古代汉族乐律的统称。据说伶伦奉黄帝之命作律,他在嶰溪谷找到适合的竹管,截下一段,拿它作标准,制成制成十二管的排箫。他又到阮隃山听凤凰的鸣声来校正它们,雄鸟六律,雌鸟六吕(雌声高些),作为音律的标准音。

鹦鹉琵琶:宋代蔡确,字持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后被贬到新州任职。蔡确被贬时,只有一个叫琵琶的爱妾相随,琵琶养了一只能学人语鹦鹉,每当蔡确呼唤琵琶时,只要敲一下小钟,鹦鹉就会呼唤琵琶的名字。不久,琵琶死于瘟疫,从此蔡确再没敲过小钟。一天,蔡确因事误将小钟击响,鹦鹉闻声,又呼琵琶名字。蔡确触景生情,大感悲怆,赋诗一首:“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堪伤江汉水,同去不同归。”


渡传桃叶,村名杏花。 dù chuán táo yè cūn míng xìng huā.

渡传桃叶:相传东晋王献之有个名叫桃叶的爱妾,王献之出门,桃叶送至江边渡头,舍不得离别。王献之为她写下三首《桃叶歌》。

村名杏花: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称小杜,晚唐著名诗人。他曾在秋浦郡做官,清明那天,他写了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 阳 qī yáng

君起盘古,人始亚当。 jūn qǐ pán gǔ rén shǐ yà dāng.

君起盘古:传说盘古生于天地混沌之时,后来他开天辟地,天每天长高一丈,地每天往下增厚一丈,就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所有的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草木、金石,全是他死后身体各部分变成的。因此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人。

人始亚当:按照《圣经》的记载,亚当是耶和华创造的第一个人类。是神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尘土而造有灵的活人。神又用他的肋骨造了夏娃,成为他的妻子。因此说亚当是人类的始祖。


明皇化萼,灵运池塘。 míng huáng huā è líng yùn chí táng.

明皇化萼:唐睿宗长子李宪将储位让与弟弟李隆基,李隆基即位后感念哥哥的德行义举,在兴庆宫里专门修建了“花萼相辉楼”,他携弟兄们时时登临,一同饮酒谈天、赏歌观舞,他还制作了长长的枕头和宽大的被子,与弟兄们同床共寝。

灵运池塘: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有一个族弟叫谢惠连,十岁就会作诗,谢灵运曾对人说:“对着惠连就会想到好诗句。”他在永喜西堂想写一首好诗,一整天也没写成,突然梦到惠连,便得到“池塘生春草”这样好的句子。


神威翼德,义勇云长。 shén wēi yì dé yì yǒng yún cháng.

神威翼德:汉末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英勇威武,刘备长坂坡败退,他率与曹操的追兵相敌,曹兵不敢接近他。

义勇云长:汉末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以“忠义”名垂青史。早年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跟随刘备辗转各地,为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羿雄射日,衍愤飞霜。 yì xióng shè rì yǎn fèn fēi shuāng.

羿雄射日: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方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相传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一起升到天空,烧得草木,庄稼枯焦。后羿为了救百姓,射掉九个太阳,剩下一个,从此万物得以生长。

衍愤飞霜:邹衍是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代表人物与五行学说代表人物。被燕昭王姬平请来治理国家,昭王去世后惠王听信谗言,把邹衍逮捕下狱。衍无法申冤而仰天痛哭,当时正值暑夏,居然天降大霜。


王祥求鲤,叔向埋羊。 wáng xiáng qiú lǐ shū xiàng mái yáng.

王祥求鲤:晋代琅琊人王祥,为人和善,非常孝顺父母。母亲早丧,继母朱氏不慈,常常向王祥的父亲说他坏话,因而失去父亲的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但是他仍旧对继母非常孝顺。冬天,继母想吃活鲤鱼,王祥便解开衣服爬在冰上,使冰融化,结果真的跳出两条鲤鱼。

叔向埋羊:春秋时晋国人叔向,曾有个偷羊的人,把羊头送给他,他没吃。他的母亲把羊头埋起来。过了三年,偷羊的事被发现了,叔向遭到牵累,就连忙把埋掉的羊头挖出来。骨头、肉全没了,只剩下舌头,借此为据,叔向才获释,之后就用“羊舌”为姓。


亮方管乐,勒比高光。 liàng fāng guǎn yuè lè bǐ gāo guāng.

亮方管乐: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时曾作《梁父吟》,把自己比作是管仲、乐毅这样能辅佐君王的贤士。

勒比高光:石勒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他的臣子徐光恭维他才能胜过汉高祖(刘邦)、魏太祖(曹操),三皇五帝以来没有比得上的,也只有轩辕黄帝能一较高下。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决雌雄,较量高下,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世南书监,晁错智囊。 shì nán shū jiàn cháo cuò zhì náng.

世南书监:唐代余姚人虞世南,字伯施,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不仅德行出众,而且极富才华。有一次,唐太宗外出,有司请求带书随他一起出去。太宗说:“不需要,出行有虞世南在,就是此行的秘书监(专掌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的机构和官名),何用载书?”

晁错智囊:颍川人晁错,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曾担任太子家令,因能言善辩,善于分析问题,深得太子刘启的喜爱和信任,被太子誉为“智囊”。


昌囚羑里,收遁首阳。 chāng qiú yǒu lǐ shōu dùn shǒu yáng.

昌囚羑里:周文王姬昌,为殷时的诸侯,住在岐山下,他深得诸侯的拥载,引起昏庸的纣王的疑心,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今河南汤阴)。

收遁首阳:薛收,字伯褒,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因父亲被隋炀帝缢死,遂不仕隋。李渊太原起兵后,薛收入首阳山,聚集人马,准备响应。薛收归李渊后,受到房玄龄的赏识,担任秦王府主簿,随高祖征讨王世充和刘黑闼,战绩卓著,屡建战功,被封为汾阳侯。唐太宗即位后,曾对房玄龄说:“薛收如在,当以中书令之职任之。


轼攻正叔,浚沮李纲。 shì gōng zhèng shū jùn jǔ lǐ gāng.

轼攻正叔:宋代人程颐,字正叔,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在哲宗时,以布衣受诏,一跃成帝王之师,也因此引发一部分人的反感,以苏轼为首的蜀派同程颐为首的洛派互相攻击,引起了在京城两派对立局面,后了程颐受到谏议大夫孔文仲的奏劾,被罢去崇政殿说书之职。

浚沮李纲:李纲,字伯纪,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他在宋钦宗时当宰相,组织了开封守卫战,却因反对议和而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御史张浚以专权之名上疏弹劾他,李纲于是被贬。不久,金兵再次围攻开封。宋钦宗在被俘前夕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北宋因此灭亡。


降金刘豫,顺虏邦昌。 xiáng jīn liú yù shùn lǔ bāng chāng.

降金刘豫:金兵南下,进攻济南府,知府刘豫从城墙上用绳子坠下来,投降金兵。金兵使他担任京东西路、淮南路安抚使,还册封他为“皇帝”,国号“大齐”。他多次配合金兵攻宋,无功而返,后被金人废黜而亡。

顺虏邦昌:张邦昌,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北宋末年,金兵围开封,他力主议和,为河北路割地使,与康王赵构赴金作人质。以求割地赔款议和。靖康二年金兵陷汴京,掳去徽、钦二帝,金封他为帝,建国号楚,统治黄河以南地区。后金人北还,高宗即位,数其诸罪,赐死。


瑜烧赤壁,轼谪黄冈。 yú shāo chì bì shì zhé huáng gāng.

瑜烧赤壁: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曹操带兵百万攻打吴国,孙权命周瑜及程普等领三万人抗曹,途中在赤壁两军遇上,双方对峙。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曹操果然中计,船舰全被烧毁,曹操北还南郡。

轼谪黄冈:元丰二年,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为此苏轼被捕入监牢,遂成“乌台诗案”。后因太皇太后曹氏、章惇等人出面力挽,神宗于是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免除一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马融绛帐,李贺锦囊。 mǎ róng jiàng zhàng lǐ hè jǐn náng.

马融绛帐: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他是当时的通儒,教授门徒,常有千人之多。他的房屋器用衣物,都崇尚奢侈,常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授门徒,帐后设置女乐。他的弟子按顺序传授,很少有能进入室内的。

李贺锦囊:唐代诗人李贺有“诗鬼”之称,其诗作想象极为丰富。李贺在长安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偶得佳句,就写好投入囊中,回到家中再完成全篇。


昙迁营葬,脂习临丧。 tán qiān yíng zàng zhī xí lìn sāng.

昙迁营葬:南朝人释昙迁,与范晔的关系非常密切,称得上是好朋友。范晔犯罪处以死刑,亲戚朋友都不敢靠近。只有昙迁挺身而出将其安葬。宋孝武帝得知这件事,赞誉不已,并嘱咐徐奚说:“卿撰写《宋书》时,不要遗漏此人。”

脂习临丧:东汉末年的脂习,与孔融交情很好。魏武帝之时担任司空,名声显赫。孔融仍保留着从前交往时的态度,书疏极其傲慢,脂习经常责备他。后来孔融被处以死刑,许昌百官中与孔融交好的人很多,却都不敢为他收尸,只有脂习伏在尸体上痛哭,说:“文举!你舍我而死,我还能再与谁说话!”


仁裕诗窖,刘式墨庄。 rén yù shī jiào liú shì mò zhuāng.

仁裕诗窖:后蜀王仁裕,字德辇,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一生著作甚多,有诗万余首,被时人誉为“诗窖子”。

刘式墨庄:宋时人刘式,在太宗时担任财政大臣,任职十几年,尽管掌管财政,但是死后家贫如洗,只有藏书数千卷,他的妻子陈氏指着这些书,告诉几个孩子说:“这是你父亲的墨庄,今送给你们。”此后,刘式的儿子们遵从母训,刻苦攻读,最后都学有所成。此事在当地民间和士大夫之间传为美谈,陈夫人教子有方,被人们尊称为“墨庄夫人”。


刘琨啸月,伯奇履霜。 liú kūn xiào yuè bó qí lǚ shuāng.

刘琨啸月: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他与祖逖都是以豪雄而闻名于世。永嘉初,刘琨担任并州刺史,曾有数万匈奴兵围困晋阳,援军未到,粮草不济,刘琨于是乘月登楼清啸。胡兵听到后,都凄然长叹。又在半夜时奏胡笳,匈奴兵怀念家乡,皆泣泪而回。

伯奇履霜:伯奇,相传为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长子。他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继母常常在他父亲面前诋毁他。父亲偏听偏信,把伯奇赶往野外。伯奇认为自已无罪而被逐,十分哀伤,作琴曲《履霜操》以述怀。


塞翁失马,臧谷亡羊。 sài wēng shī mǎ zāng gǔ wáng yáng.

塞翁失马:边塞上有个老翁,他的马逃到了胡地,人们去宽慰他。他说:“这或许是件好事。”几月后,这只马居然带了一匹胡地的骏马回来。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他说:“这可能不是件好事。”不久他的儿子骑骏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又来安慰他。他说:“这何尝不是好事?”后来胡人大举入侵边塞,青年壮士都应征赴前线作战。大多都战死沙场,只有他的儿子因为腿瘸而活下来。

臧谷亡羊:依《庄子·骈拇》记载: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下棋游戏。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


寇公枯竹,召伯甘棠。 kòu gōng kū zhú shào bó gān táng.

寇公枯竹:寇准为宋真宗时拜相,由于当面训斥丁谓谄媚逢迎,而被诬赖遭贬。临走前剪竹插在神祠前面,祷告说:“我寇准如果没有辜负朝廷,请枯竹再生。”他走后,枯竹当真活了过来。

召伯甘棠:召公在周宗室任职,施行仁政。到南国巡视时,路上曾在甘棠树下审理案件。他去世后,老百姓作《甘棠》来悼念他,那棵甘棠树也不忍心砍伐。


匡衡凿壁,孙敬悬梁。 kuāng héng záo bì sūn jìng xuán liáng.

匡衡凿壁:西汉经学家匡衡,小时候家境贫寒,但非常好学。得知同县有个大户人家藏书丰富,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不要他们的报酬。主人感到很惊讶,就问为什么,匡衡说:“我希望能把主人的书都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藏书给他看。匡衡家中贫穷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进来,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孙敬悬梁:孙敬,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他年轻时好学不倦,常常读书读到废寝忘食。为了防止瞌睡,凡是夜晚读书,都要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一旦睡熟,头低下来,头发就会被绳子拉住继而清醒过来。这样,就能够继续读书了。


衣芦闵损,扇枕黄香。 yī lú mǐn sǔn shàn zhěn huáng xiāng.

衣芦闵损:春秋鲁国人闵损,字子骞,幼年丧母。继母虐待他,只偏爱自己的两个孩子,冬天自己的孩子穿棉衣,闵损只穿芦花絮的。父亲得知这情况后,想把继母赶走。闵损劝止父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他的父亲听后觉得很有道理,接受了他的意见,继母也为之感动,从此改过。

扇枕黄香:东汉时期官员黄香是古代著名的孝子。他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非常孝顺父亲。夏天时用扇子扇凉枕头席子,冬天时用自已的体温先暖被褥,然后再让父亲入睡。长大之后,他博学多识,京城里的人都称颂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婴扶赵武,籍杀怀王。 yīng fú zhào wǔ jí shā huái wáng.

婴扶赵武:程婴,春秋时晋国义士。他同公孙杵都是赵盾的门客。晋国的权臣屠岸贾杀害了赵盾的全家。赵盾的妻子生遗腹子赵武,屠岸贾听说后四处搜寻赵氏孤儿,程婴与公孙杵臼商量后,故意告发令诸将杀死杵臼及冒充孩儿,而抱赵氏真孤匿养山中,十五年后,赵武长大成人,杀了屠岸贾,终于为家人报仇雪恨。

籍杀怀王:项梁反秦,范增建议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怀王,用来收服人心,项梁采纳了这个建议。秦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派人把义帝迁徙到长沙来,后密令九江王英布遣将将其杀死。


魏征妩媚,阮籍猖狂。 wèi zhēng wǔ mèi ruǎn jí chāng kuáng.

魏征妩媚:唐太宗的宰相魏征,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他进谏唐太宗,若太宗不肯听从,他便不回应皇上的话。太宗说道:“你答应了我之后,再来劝谏,又有什么关系呢?”魏征就说:“从前舜帝警戒他人表面服从,现在做臣子的对皇上口是心非,这就是表面服从。这难道是贤臣事明君之法吗?”太宗笑着说道:“别人家说魏征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却越觉得妩媚可爱了。”

阮籍猖狂:阮籍天赋异禀,极具才华,但性格孤僻。他处在魏晋易代之时,社会动荡不安,司马氏专权,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心怀不满,却又无能为力,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他总是纵酒谈玄,酣醉不醒,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从不去谈论时事。有时心中没目的也没方向地驾车,到了无路可走了才痛哭而回。


雕龙刘勰,愍骥应玚。 diāo lóng liú xié mǐn jì yīng yáng.

雕龙刘勰: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人,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撰有《文心雕龙》五十篇,为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在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到今天仍具有参考价值。

愍骥应玚:应玚字德琏,东汉末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他正逢董卓之乱,宦途坎坷不得志。曾写《憨骥赋》,以哀叹良骥来寄寓自已怀才不遇的心情。


御车泰豆,习射纪昌。 yù chē tài dòu xí shè jǐ chāng.

御车泰豆:西周人造父,嬴姓。其祖先伯益为颛顼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最初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泰豆三年都不教他,造父并不因此不高兴,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泰豆被他感动,于是将驾车之术悉数传授给他。

习射纪昌:《列子·汤问》记载:纪昌想和飞卫学习射箭之术。卫告诉他:“学射须先学会不眨眼。”纪昌回到家后,每天躺在织布机下,睁着眼看梭子来回穿动。三年之后,锥尖要触碰眼晴他也不会眨眼。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飞卫对他说:“要练到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马尾把虱子悬挂在窗户前面,每天看它,虱子渐渐变大了。三年后,再看虱子就像车轮一样。看别的东西则大得像山一样。此时,他能够射虱心而马尾不断。飞卫高兴地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异人彦博,男子天祥。 yì rén yàn bó nán zǐ tiān xiáng.

异人彦博:文彦博,字宽夫,号伊叟,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他担任宰相时,有一次,契丹派耶律永昌来朝觐,见到彦博,吓得后退了儿步。站立着,然后改变脸色说:“此潞公耶?何其壮也!真天下异人!”

男子天祥: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带兵抗击元的入侵,兵败被元所俘。元主想任文天祥为相,他拒不接受,坚强不屈,后被杀害。元主临朝叹息说:“文丞相可称为‘男子’,本朝将相都不及他,真是太可惜了!”


忠贞古弼,奇节任棠。 zhōng zhēn gǔ bì qí jié rén táng.

忠贞古弼:北魏官员古弼,以忠直闻名。有一次,他想向皇帝上书请减苑囿,来赐给贫困的人。恰巧太武帝和给事中刘树在下棋。古弼坐着等了很久,不能得到机会报告。于是起身揪住刘树击打他说:“朝廷不理事,实在是你的罪过!”太武帝脸色难看地放下棋说:“不听取奏事,实在于我本人,刘树有什么罪?放下他!”古弼将事情详细报告。太武帝于是同意了他的上奏,将土地赐给百姓。

奇节任棠:任棠,东汉隐者名。因其曾诱导太守庞参清明理政而闻名。当时庞参拜访他,任棠不和他说话,只把一大把薤、一盂水放在户屏之前,自己抱着孙子伏在户下。庞参思考了很久,才突然醒悟过来说:“水,是要我清廉为政;薤,是鼓励我不畏豪强;护儿当户,是要我开门体恤孤儿。”于是叹息而回。庞参在职时,果然能抑强助弱,广施惠政。


何晏谈易,郭象注庄。 hé yàn tán yì guō xiàng zhù zhuāng.

何晏谈易:何晏,字平叔,三国时魏人,自称精通《易经》。一天,与管辂一同谈论《易经》,那时邓玄茂也在坐,说:“您擅长《易经》。为何言谈不及《易经》中辞义?”辂说:“擅长《易经》者都不谈《易经》中辞义。”何晏面带笑容地称赞道:“真可谓要言不烦。”意思是说话简明扼要,不繁琐。

郭象注庄:“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曾注《庄子》,精致玄妙,大畅玄风。其中《秋水》和《至乐》两篇还没有注完,便过世了。郭象窃为已有,自注《秋水》,又更换《马蹄》一篇,其他的只是点定一下文句,没做注释。


卧游宗子,坐隐王郎。 wò yóu zōng zǐ zuò yǐn wáng láng.

卧游宗子:宋宗炳字少文,南朝人,曾作《山水画序》,是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宗炳喜好游览山川美景,曾西面乘船去过荆江、巫峡,南面登过衡山,把自已的房屋建在庐山。后来因为有病才返回江陵。感叹地说道:“年老多病,天下的名山恐怕不能都游遍了。就躺在家里“卧游”吧。”于是将他游历过的名山大川都画在墙壁上,整日坐卧面向墙壁观看。

坐隐王郎:王坦之,字文度,东晋名臣。他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时人谓之:“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围棋盛行,尤为受到士人阶层的喜爱。王坦之称围棋为“坐隐”,而支道林则称围棋为“手谈”。


盗酒毕卓,割肉东方。 dào jiǔ bì zhuó gē ròu dōng fāng.

盗酒毕卓:毕卓,字茂世,东晋官员,是个嗜酒如命的人,他曾夜间醉后盗邻人之酒被绑在酒坛边,天亮时主人见是毕吏部,大惊,连忙解绑谢罪。他却大笑道:“让我闻一夜的酒香,多谢了。”并让其打酒再饮,大醉而归。

割肉东方: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 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东方朔为人滑稽多智,很有才华,却并不得汉武帝的重视。有一次,汉武帝祭祀完后,赐肉给随从官员,可是奉诏主肉的官员却迟迟不来。东方朔擅自割肉而回。有司上书皇帝,帝叫他自我反省,东方朔再拜说道:“东方朔啊,东方朔啊!受赐不受诏,你为何如此无礼?拔剑去割肉,你为何如此鲁莽?只想割一块,你为何如此廉俭?回家献妻儿,你为何如此仁爱?”汉武帝笑着说:“要你批评自己,却表扬起自己来了。”于是又赐酒和肉给他。


李膺破柱,卫瓘抚床。 lǐ yīng pò zhù wèi guàn fǔ chuáng.

李膺破柱:汉朝司隶校尉李膺,疾恶如仇。当时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长,贪婪残暴,杀害孕妇,他畏怕李膺,于是逃回京城,躲在他的兄长张让家的夹柱中。李膺得知后,就带吏卒破柱,捉拿了张朔,送到洛阳监牢关押起来,录供完后,便将其正法。从此以后内侍才畏惧而有所收敛。

卫瓘抚床:卫瓘,字伯玉,西晋时重臣、书法家。晋惠帝是个痴呆儿,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大臣们都认为他不堪重任,不愿让他继承皇位。但又畏怕贾后,因此也都不敢说。在陵云台摆宴,卫瓘假装喝醉,跪在武帝床前,手抚床说:“这个座位可惜了!”武帝才恍然大悟,说:“您真的喝醉了吧?”从此以后卫瓘没有再提起过此事。


营军细柳,校猎长杨。 yíng jūn xì liǔ jiào liè cháng yáng.

营军细柳:汉文帝时的将军周亚夫,驻军细柳,以防御匈奴。汉文帝亲自去犒劳他们,到门口时,先导告知:“天子将至。”军门都尉说:“军中只听将军令,不听天子之诏。”文帝就派人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就下令开门。门卫又说:“将军有令,营中不得跑马。”文帝就按辔慢走。走到军营当中,周亚夫说:“甲胄之士不能拜。”文帝对随从的人说:“真将军也!”

校猎长杨:汉成帝外出打猎,把捕捉到的野兽送往长杨村,用来向胡人夸耀,但是老百姓却不得安宁。扬雄因此写了一篇《长杨赋》嘲讽他。


忠武具奠,德玉居丧。 zhōng wǔ jù diàn dé yù jū sāng.

忠武具奠:宋爱国将领岳飞,字鹏举,谥号忠武。他曾随北宋末年的武术大师周侗学习射箭,能左右开弓。周侗去世后,每到朔望日,卖衣备酒肉前往周侗家祭奠,并泪流满面,非常悲伤。

德玉居丧:唐朝学者顾德玉,字润之,他向俞观光学习。俞观光没有儿子,曾经说:“我生病时润之服侍我汤药,情若父子。我老了,必将托他处理我的后事。”俞观光去世后,德玉便把他安葬在自己的祖墓旁边,每年和家人一起来祭扫。


敖曹雄异,元发疏狂。 ào cáo xióng yì yuán fā shū kuáng.

敖曹雄异:高昂字敖曹,北朝齐人,姿态雄异。年轻的时候不听从老师的教诲,经常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北齐神武帝时担任西南道大都督,渡河祭河伯时,他说:“河伯是水中之神,高敖曹是地上之虎。”

元发疏狂:滕元发,原名甫,字达道,为范仲淹外孙,性豪爽,不拘小节,自幼能文,嗜酒成性。有一天,范仲淹点亮蜡烛读书。他酒醉后走了进来,看到范仲淹就不停地作揖,问范仲淹读什么书,范仲淹答:“《汉书》”。又问汉高祖是什么人。因为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年少时也是酒色之徒,后来终成大事。范仲淹没想到滕元发这样问,无话可说,只能转身走进内室。


寇却例簿,吕置夹囊。 kòu què lì bù lǚ zhì jiá náng.

寇却例簿:宋朝真宗时宰相寇准,不以门第资历任派官员,不依照惯例。所以同僚颇为不悦。侍从曾进例簿(按照等级、界限录用官员的准则和条例),寇准对此严肃地说:“宰相的职责是进贤退不肖,如果是使用例簿,这仅是一个小吏的职责!”于是,把例簿废除了。

吕置夹囊:吕蒙正,字圣功,宋时河南人,淳化、咸平时都居于相位。他任宰相时,在夹囊中放一本册子,每遇来人谒见,都必定询问是什么人才,立刻记下来,并分门别类,以备选用。朝廷选拔好人才,能够从其中选用,所用的人都很合适。


彦升白简,元鲁青箱。 yán shēng bái jiǎn yuán lǔ qīng xiāng.

彦升白简:南朝人任防,字彦升,曾担任齐太学博士,后来在梁武帝时担任御史中丞,以善作表、奏、书、记而著称。每奏弹劾,必说:“臣谨奉白简。”白简,古时指弹劾官员的奏章。

元鲁青箱:王淮之,字元鲁,了解江左旧事,所以封地为青箱,由于世代相传,因此被人们称为“王氏青箱”。从他祖父开始,四代担任御史中丞,百官特别惧怕他。


孔融了了,黄宪汪汪。 kǒng róng liǎo liǎo huáng xiàn wāng wāng.

孔融了了:东汉人孔融,十岁时随他父亲到了洛阳。那时李膺享有盛名,因此造访者络绎不绝。孔融对门人说:“我与李府君为通家之好。”进去坐定后,李膺问:“尊祖、父与我是旧交吗?”孔融答道:“我先祖仲尼(即孔子)与您的先祖李伯阳(即老子)有师徒之谊,因此我们是累世通家只好啊。”李膺和宾客听了他的话,都觉得很诧异。在座的大夫陈韪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必佳(小时候聪明长大后就不一定聪明)。”融接着他的话,回答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那么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黄宪汪汪:汉代汝南人黄宪,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位列三公的太学生首领郭林宗少时游历汝南,先探访袁阆,稍作停留就走了。再探访叔度,却住了好长时间。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奉高之才譬如汜滥,虽清而易浊。叔度汪汪如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估量啊。”


僧岩不测,赵壹非常。 sēng yán bù cè zhào yī fēi cháng.

僧岩不测:赵僧岩,南朝齐人,胸怀旷达,不乐仕进。他有个朋友担任青州太守,想推荐他为秀才,他知道大为震惊,拂袖而去。他不想当官,便入佛门当和尚,隐居在山谷中,同酒壶做朋友。

赵壹非常:东汉人赵壹,字元叔,东汉辞赋家。是东汉时期与书法家敦煌人张芝,思想家镇原人王符齐名的陇上三大家之一。他体格魁梧,美须豪眉,相貌超群,性格耿介狂傲,举止独特。他曾到京城送计簿,见到司徒(宰相)袁滂,不断地作揖,就是不拜。袁滂责怪他没礼貌,赵壹说:“昔郦食其不停地向汉王刘邦作揖,今我揖三公,有什么奇怪呢?”袁滂听到后走下座位,握住他的手以表尊敬。


沈思好客,颜驷为郎。 shěn sī hào kè yán sì wéi láng.

沈思好客:唐时人吕岩,号洞宾,传说得道后长生不老,于宋朝熙宁九年曾游览湖州东林。当地有个叫沈思的人,能酿造十八仙酒,洞宾向他求饮。自上午到晚上,洞宾面无酒色,题诗壁上:“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颜驷为郎:汉时人颜驷,到了年老才出仕,做了郎中官。有一天,汉武帝巡察郎署,问他缘由。驷答:“文帝喜欢文,但我习武;景帝好美男,而我却貌丑;陛下喜欢提拔年轻人,但我却老了。因此三世不遇。”武帝听过后,为他感叹,就把他升为都尉官。


申屠松屋,魏野草堂。 shēn tú sōng wū wèi yě cǎo táng.

申屠松屋:东汉时人申屠蟠,字子龙,隐居钻研学问,遍读经典,精通“五经”。他发觉汉朝即将动乱,多次拒绝朝廷请他出山做官的诏书。躲到梁山、砀山之间,依松建房,闭门谢客。那时董卓专权,很多官员被杀字,只有申屠蟠免遭此劫,人们佩服他具有先见之明。

魏野草堂:宋时陕州人魏野,字仲先,他曾经在城东边的郊外建草堂,引水种竹,还凿了土洞,外出时骑坐白驴,号“草堂居士”。


戴渊西洛,祖逖南塘。 dài yuān xī luò zǔ tì nán táng.

戴渊西洛:陆机,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返回洛阳时,带了许多行李。有个叫戴渊的人,擅长武功,唆使一些年轻人抢夺他的行李。陆机知道戴渊,就在船中远远地对他说:“你有如此才能,为何做贼?”戴渊听后流下了泪水,把剑抛到地上。陆机上了岸,与其交谈,最终结成了好朋友。后来陆机为他作书推举,让他成为征西将军。

祖逖南塘:西晋时,祖逖渡江路过南塘,同船的大臣突然发现祖逖船上有很多裘袍珍饰,就很诧异地问他。祖逖说:“昨夜复南塘一出”。原来祖逖在还没有出来当官时,曾经在南塘唆使那些年轻力壮会武的人去抢夺富户。


倾城妲己,嫁虏王嫱。 qīng chéng dá jǐ jià lǔ wáng qiáng.

倾城妲己:纣征讨有苏氏,有苏氏实施美人计,把自己貌美的女儿妲已进献给他。纣王相当宠爱她,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所以亡国。后来人就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女子美貌。

嫁虏王嫱:汉元帝派画工画后宫美女,然后照图画选召宠幸。美人们为了入选都贿赂画工。王嫱(即王昭君),姿容动人,但因为不愿贿赂画工,就被画工毛延寿画得十分丑陋。匈奴单于入朝求亲,元帝就把王嫱许配给单于。临行前辞别元帝,元帝看见王嫱非常美丽,悔恨之余便杀掉了画工毛延寿等。


贵妃桃髻,公主梅妆。 guì fēi táo jì gōng zhǔ méi zhuāng.

贵妃桃髻: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官中设宴娱乐,此时正值桃花繁盛之时,唐玄宗亲自折一枝桃花插到贵妃的发髻上说:“此花亦能助娇态。”

公主梅妆:南朝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含章殿的房檐下躺卧着。一朵梅花落到她的额头上,显得极其妩媚动人。于是,宫中女子纷纷仿效公主,做成一种面饰,称为“梅花妆”。


吉了思汉,供奉忠唐。 jí liǎo sī hàn gōng fèng zhōng táng.

吉了思汉:秦吉了(鸟名),又称吉了、了哥、八哥,舌头很灵巧,可学人语。有个夷人曾买回家一只,吉了说:“我汉禽,不入夷地”。它受到惊吓,拒绝进食,所以死了。

供奉忠唐:因为黄巢造反,唐昭宗逃到蜀中,随从御驾的有个养猴的人。他教猴子像皇帝他们一样生活,皇帝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就让猴子也同时起床和吃饭。唐昭宗赐它红袍,号“供奉”。后来,朱温篡位,用猴子命令殿下的起居。猴子见到朱温,就直奔过去,冲撞了他。朱温十分生气,于是将猴子杀掉了。


TCOR8TSKThTn9XNYoJzuJBXu1T0dg/7J/pfDIGfdasNP7aiBv3KWmrNSKJw7xIE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