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 齐 bā qí

子晋牧豕,仙翁祝鸡。 zǐ jìn mù shǐ xiān wēng zhù jī.

子晋牧豕:汉代商丘的子晋以养猪为生,年过七十没有娶妻,也没有老迈的迹象。每天食菖蒲根,饮水,除此外什么都不吃。豕,猪。

仙翁祝鸡:晋代祝鸡翁,常年养着几千只鸡,都有各自的名字,早晨放出去,晚上回笼,只要呼喊鸡的名字,它们就能自己回到各自的笼子里。祝鸡,呼鸡时发出“祝祝”的声音。


武王归马,裴度还犀。 wǔ wáng guī mǎ péi dù huán xī.

武王归马:周武王在太公望是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文修武,把战马归放于华山的南面,将牛放牧在桃林的荒野;收藏起兵器,解散军队;向天下人表示从此不再用兵打仗了。

裴度还犀:唐代裴度,有善于相面的人对他说:“你的面相,如果不能大富大贵,就会饿死。现今我实在还看不出富贵之处,不妨过些天再来。”裴度答应了。这之后有一天,裴度在游香山寺时,拾得犀牛带一条,还给了失主。失主是一名妇女,正准备带犀带和其他礼物去救获罪的父亲,因此感激不尽,希望他将带去的礼物留下一件,裴度拒绝了。后来先前的相士再次见到裴度,说:“你一定是做了善事,积了阴德,此后前途不可限量。”后来裴度果然位及人臣。


重耳霸晋,小白兴齐。 chóng ěr bà jìn xiǎo bái xīng qí.

重耳霸晋: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曾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后得以返国。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臣,通商宽农,使晋国国力大大增强。在外交上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小白兴齐:齐桓公,姓姜,名小白。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先于公子纠返国,争位成功。他任用管仲为相,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大兴齐国,最后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景公禳慧,窦俨占奎。 jǐng gōng ráng huì dòu yǎn zhān kuí.

景公禳慧:齐景公三十二年,出现慧星,古代迷信认为彗星当空是国家灭亡的标志,齐景公于是非常惶恐,想祈祷以消灾。晏子大笑说:“灾难可经由求神而消去。但百姓困苦怨恨数以万计,而您只派一人求神消灾,怎能压制呢?”当时景公沉溺声色犬马,奢侈浪费,赋税沉重且刑罚苛刻,所以晏子以此劝谏齐景公。禳:为消除灾祸而祭祀求神。

塞俨占奎:宋代翰林学士窦俨与卢多逊、杨徽之同担任谏官,曾推算说:“丁卯年五星聚在奎星,天下将太平,二位可以看到,老夫看不到了。”后来果如其言。


卓敬冯虎,西巴释麑。 zhuó jìng píng hǔ xī bā shì ní.

卓敬冯虎:传说明代卓敬,十五岁时,风雨夜归,得一物,以为是牛,骑回家,进门后,放走此物,原来是只黑虎。冯,凭惜、依靠的意思。

西巴释麑:秦国西巴在孟孙手下做事,孟孙猎得小鹿,让西巴带回,母鹿跟随不离开,西巴于是将小鹿放生。孟孙大怒,赶走了西巴。后来又将西巴招回,让他作儿子的老师,说:“对小鹿都不忍心,何况我的儿子呢?”麑,小鹿。


信陵捕鹞,祖逖闻鸡。 xìn líng bǔ yào zǔ tì wén jī.

信陵捕鹞:魏国公子无忌,号信陵君,一天他正在吃饭,有一只斑鸠飞入屋子,藏在桌子底下,公子赶走斑鸠,斑鸠于是被屋上守候的鹞吃掉了。公子无忌说:“我有负于斑鸠。”于是捕捉了三百只鹞,按剑说:“谁有罪?”一鹞低头伏罪,公子无忌就杀掉了它,将其它的都放走,于是仁慈的名声大振,士人争相归附。

祖逖闻鸡:祖逖,字士稚,东晋军事家。西晋末年,北方羯人领袖石勒作乱,攻陷洛阳。祖逖立志收复北方失地,报效国家。他和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两人睡一张床铺,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后来晋元帝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奋威将军。他积极备战,短短几年时间,便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


赵苞弃母,吴起杀妻。 zhào bāo qì mǔ wú qǐ shā qī.

赵苞弃母:东汉赵苞担任辽西太守,鲜卑族入侵,劫持其母作人质,赵苞说:“现在我是朝廷的大臣,大义不能顾及私恩,只有拚死一战。”其母说:“各人生死有命,怎能为了顾及我而亏损忠义?”赵苞于是进兵杀贼,击败鲜卑军队,母、妻皆因此遇害。赵苞将母亲、妻子安葬完,自己也吐血而死。

吴起杀妻:战国时代的卫国人吴起,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鲁国做官时,齐国伐鲁,鲁欲任用他为大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宗室女,鲁国不信任他,吴起想要功成名就,于是杀掉妻子以保将位。这种行径为鲁人所恶,所以最终还是被鲁国的国君所辞弃。


陈平多辙,李广成蹊。 chén píng duō zhé lǐ guǎng chéng xī.

陈平多辙:汉代开国功臣之一陈平,年轻时家贫,乡里中有富人张负的孙女,五次嫁人丈夫都死了,陈平想娶他,张负对女儿说;“陈平虽然贫穷,来往的却多是乡中有名望的人,不要因为他家贫你就不恭敬。”

李广成蹊:汉代“飞将军”李广英勇善战,廉洁宽厚,漠北之战中,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而愤愧自杀。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为桃李虽然不会说话,但仍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以此来比喻李广品德高尚,功勋卓著,虽然不善言语,但仍然受天下人的尊敬和爱戴。蹊,小路。


烈裔刻虎,温峤燃犀。 liè yì kè hǔ wēn qiáo rán xī.

烈裔刻虎:秦始皇时,有个神奇的画工叫烈裔,传说他口含颜料喷在地上,立即变成鬼魅、怪物。刻了两只玉虎,却没有给老虎点眼睛。秦始皇于是另派画工画上了眼睛,第二天,玉虎就不见了。次年南郡献来白虎两只,原来是这两只玉虎,胸前还有烈裔刻着的日期。于是挖去虎眼,虎就不能再走了。

温峤燃犀:晋代人温峤任都督江州军事时,过牛渚桥,见水深不可测,相传桥下有怪物,温峤便点燃犀牛角来照看,看见水下灯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状,有乘马车的有穿红衣的。温峤晚上梦见一个人责怪他不该用犀牛角火照。第二天因牙痛拔牙而中风,回到镇上不到十天就死了。


梁公训雀,茅容割鸡。 liáng gōng xùn què máo róng gē jī.

梁公驯雀:唐代狄仁杰,因功封梁国公,他的母亲去世时,居丧期间,居然有白雀飞下来吊丧,就像是被训练好了一样。

茅容割鸡:东汉名士郭林宗借宿在茅容家,茅容晨起杀鸡,郭林宗以为是招待自己,结果却是侍奉他的母亲,而自己和客人一起吃粗茶淡饭。郭林宗认为他是贤士,就劝他就学。当时的茅容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他听了郭林宗的话,还是开始发愤学习,最终成为了大德之人。


九 佳 jiǔ jiā

禹钧五桂,王祐三槐。 yǔ jūn wǔ guì wáng yòu sān huái.

禹钧五佳:宋代居住在燕山的窦禹钧有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他们相继及第,一时传为美谈。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王祐三槐:宋太祖曾经答应提拔王祜做宰相,可是后来王祜不仅没有得到提拔,还被贬官。王祐遭贬后,亲手在院中种植三棵槐树,说:“我虽然不能做宰相,我的子孙必定有担任三公的。”后来儿子王旦果然为相。于是构筑“三槐堂”。


同心向秀,肖貌伯偕。 tóng xīn xiàng xiù xiào mào bó xié.

同心向秀:晋代向秀与山涛、嵇康、吕安交好,志同道合,当世少有。

肖貌伯偕:唐代张伯偕与弟弟张仲偕长得非常像。有一次,仲偕的妻子梳妆完,看见伯偕,以为是自己的丈夫,就问;“我今天的妆漂亮吗?”伯偕说:“我是伯偕。”过了一会儿,两人再次遇见了,仲偕的妻子说:“刚才我错将伯偕认作你了。”伯偕回答说:“我还是伯偕呀。”仲偕的妻子羞愧得不敢出门,后来兄弟俩以衣服相区别。


袁闳土室,羊侃水斋。 yuán hóng tǔ shì yáng kǎn shuǐ zhāi.

袁闳土室:东汉末年朋党之乱,名士袁闳想要隐居,但因为母亲还在,所以不能隐匿于山林中。于是他在家中修筑土屋,潜居十八年不见客,早晚在屋中向母亲行礼。

羊侃水斋: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羊侃生性豪侈,他在衡州做官时,曾将两艘船联在一起,在上面起造三间通梁水斋,以珠玉锦缋来装饰,盛设帷屏,对着水波置下酒宴,侍女穿梭往来不绝,两岸的观看者拥挤不堪。


敬之说好,郭讷言佳。 jìng zhī shuō hǎo guō nè yán jiā.

敬之说好:晚唐著名诗人项斯擅长写诗,但怀才不遇,他听说国子祭酒杨敬之“性爱士类”,喜欢提携后辈,于是带着诗作前去拜谒。杨敬之读后果然大家赞赏,还赠给他一首诗:“几度见君诗尽好,及观标格胜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郭讷言佳:晋代郭讷,字敬言,官至太子洗马,听到伎人唱歌,即说唱得很好,石崇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说不知道。石崇说:“既然不知道曲名,怎么还说好?”郭讷说:“就像看见西施,何必识得姓名才说她美呢?”


陈瓘责己,阮籍咏怀。 chén guàn zé jǐ ruǎn jí yǒng huái.

陈瓘责己:陈瓘为人正直谦和,不苟言笑。在礼部做官时,有一天,与范祖禹聊天,范祖禹说:“像颜渊这样不迁怒别人,不犯第二次错误的品德,只有伯淳才具备。”陈瓘不知道理学大师程颢字伯淳,而因此觉得自己眼界太狭隘,于是写了《责沈文》自我检讨。

阮籍咏怀:晋代名士阮籍相貌奇伟不凡,个性放任不守礼法。晋文帝时,他在压力下不得不出仕,常担心祸患,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以此来抒发他在政治冲突中的孤寂与忧愤。


十 灰 shí huī

初平起石,左慈掷杯。 chū píng qǐ shí zuǒ cí zhì bēi.

初平起石:皇初平,又称黄初平、黄大仙、赤松子,东晋金华丹溪人。传说他十五岁那年外出学道,他的哥哥后来找到了他,两人叙起当年的事,哥哥问及羊群的下落,初平在山上大叫“羊起”,满山白石应声而起,变成千万只羊。

左慈掷杯:左慈 ,字元放,东汉末方士,传说有仙术。曹操屡次想杀左慈不成.后来为他践行时,左慈将杯子用道簪划成两半,酒却没有洒出,他将酒饮尽,将杯子掷出变作飞鸟,宴席上的客人都抬头看那酒杯,好半天杯子才落下来,左慈却突然不见了。


名高麟阁,功显云台。 míng gāo lín gé gōng xiǎn yún tái.

名高麟阁:汉宣帝时,将有功的大臣画在麒麟阁中,写下姓名、官爵。

功显云台:东汉明帝追念中兴功臣,命人画了其中功勋最为卓著的二十八员名将的画像。并把它们悬挂在南宫云台阁中。


朱熹正学,苏轼奇才。 zhū xī zhèng xué sū shì qí cái.

朱熹正学: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被认为是儒家正统的传人。

苏轼奇才:宋代苏轼任翰林学士时被召见入对便殿,宣仁太皇太后称赞他有“奇才”,并说这是先帝神宗的意思。


渊明赏菊,和靖观梅。 yuān míng shǎng jú hé jìng guān méi.

渊明赏菊:晋代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一生只做了八十多天官便因不肯趋炎附势而辞去,从此隐居栗里,种菊东篱。陶渊明酷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表达着自己决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隐逸之情。

和靖观梅:宋代林逋,字君复,谥号和靖。曾在孤山上建宅隐居,宅中有一株梅树,林逋号称以梅为妻,他所作《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


鸡黍张范,胶漆陈雷。 jī shǔ zhāng fàn jiāo qī chén léi.

鸡黍张范:张劭,字元伯,与山阳金乡人范式交好,两人曾同在大学学习,分手时范式约定在来年某日拜访张劭的双亲。到了这一天,张劭告诉母亲杀鸡煮黍准备,母亲说:“二年之约何必当真。”张勋说;“范式必定不会失约。”到期范式果然来到。后来人们把他们的故事被称为“鸡黍之交”。

胶漆陈雷:汉代人陈重与雷义是非常好的朋友。太守张云举荐陈重为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前后写了十几封信,但张云不肯。雷义回郡,被推举为茂才,想让给陈重,刺史不答应,雷义便假疯,后来二人同时被征召。茂材和孝廉一样都是汉代选拔人才的科目。茂才重才能,孝廉重德行。关系到做官前程的机会也能推让,可见两人关系亲密。当时人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陈与雷。”


耿弇北道,僧孺西台。 gěng yǎn běi dào sēng rú xī tái.

耿弇北道:耿弇是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汉光武帝兵至邯郸,耿弇进见,与光武帝一同到蓟州。后来,汉光武帝听说邯郸派兵来蓟,欲要南下,召集官属商议。耿弇道:“渔阳太守彭宠,是您的同乡;上谷太守,是我的父亲。发动这两郡人马,有万骑之众,邯郸是容易夺取的。”官属都不愿北行,汉光武帝却指着耿弇道:“这是我的北道主人。”

僧孺西台:唐朝河南府伊阙县前的大溪,每回属官有人進入御史台任职,溪水中就预先有小沙滩露出。牛僧孺(唐穆宗、唐文宗时宰相)担任伊阙县尉时,有一天忽然传报小沙滩露出来了。有位老官员说:“如果是西台御史(在京师长安任御史),小滩上应当有一对紫鸳鸯。”牛僧孺便在水边祝拜说:“既然有了小滩,何必吝惜一双紫鸳鸯呢?”结果飞出一双紫鸳鸯。后来他果然被任命为西台监察御史。


建封受贶,孝基还财。 jiàn fēng shòu kuàng xiào jī huán cái.

建封受贶:唐代张建封,不得志时,穿着破衣坐在树下,偶遇尚书裴宽,得到了他的赏识,临行前将船中的钱帛奴婢都赠与了他,张建封毫不推让。贶,赏赐。

孝基还财:宋代张孝基的岳父因为儿子不肖,于是将全部家财赠给了孝基。后来他的儿子沦落为乞丐,孝基将他带回家中,考察他已经痛改前非,就将全部家财还给了他。


准题华岳,绰赋天台。 zhǔn tí huà yuè chuò fù tiān tāi.

准题华岳:宋代宰相寇准是华州人,八岁时曾作华山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他的老师非常惊讶,对寇准的父亲说:“您的儿子将来一定能做宰相。”

绰赋天台:晋代孙绰,字兴公。博学能文,听说天台山神秀.就让人画了一幅画带回来,凭借着画中的景色做了一篇《天台赋》。


穆生决去,贾郁重来。 mù shēng jué qù jiǎ yù chóng lái.

穆生决去:汉代穆生少时与楚王刘交相交,因穆生不喝酒,刘交每次宴会,都要准备甜米酒专供穆生享用,后来刘交的孙子刘戊继位,也经常准备甜米酒。后来有一次忘了准备,穆生说:“王已经不再尊重我了。”于是决意离去。

贾郁重来:五代贾郁担任仙游县令,任满时,有官吏醉酒,贾郁说:“如再来必定要惩治这种人!”这名官吏扬言说:“您想再当这里的县令,犹如造铁船渡海。”后来贾郁果然再任,当时喝醉酒的官员被发现偷盗官府钱币,贾郁判他杖打流放的刑罚。


台乌成兆,屏雀为媒。 tái wū chéng zhào píng què wéi méi.

台乌成兆:汉代朱博担任御史大夫,府中种植有柏树,树上有乌鸦栖息,后称御史台为乌台。唐代柳仲郢担任谏议大夫,每次升官,都有乌鸦聚集,五天才散。兆,预兆。

屏雀为媒:唐高祖的皇后窦氏的父亲,在嫁女时曾在屏风上画二只孔雀,说谁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将女儿嫁给谁,结果唐高祖李渊二箭各中一目,于是娶了窦氏。


平仲无术,安道多才。 píng zhòng wú shù ān dào duō cái.

平仲无术:宋代寇准,字平仲,年少时才智超群,精通《春秋》三传(左氏、公羊、谷梁),十九岁就考取了进士,之后受到皇帝器重,官至宰相,在成都听说寇准入朝为宰相,就跟他的部属说:“寇公是位奇才,可惜学问不够。”后来寇准有次宴请张咏,分别时,张咏对他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不解,回去拿《霍光传》来读,读到霍光“不学无术”时才明白过来,笑着说:“这是张公在说我呀!”

安道多才:宋代张方平,字安道,少时聪明绝伦,读书过目不忘,因为家境贫困无书可读,便向别人借了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十天就全部记了下来。他作文从不打草稿,都是一挥而就。宋绶、蔡齐等学者都认为他是天下奇才。


杨亿鹤蜕,窦武蛇胎。 yáng yì hè tuì dòu wǔ shé tāi.

杨亿鹤蜕:北宋文学家杨亿出生时,胎盘中裹着的是一只雏鹤,全家人非常惊骇,于是将他弃之江中。杨亿的叔父说:“有这样异象的一定是奇人。”过后到江中,打开襁褓看时,鹤已经蜕变为婴儿,身上有紫色细毛,三月才蜕光。

窦武蛇胎:汉代窦武的母亲分娩时,同时生出窦武和一条大蛇,大蛇随即被送入林中。后来窦武的母亲去世了,有一大蛇从林中出来,用头撞棺,血流如注,就像是在哭泣,很久才走。


湘妃泣竹,鉏麑触槐。 xiāng fēi qì zhú chú ní chù huái.

湘妃泣竹: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了舜。舜南巡时死于苍梧,两个妃子跟随,死在江湘之间,成为湘水神,世人称之为湘妃。两个妃子因为思念舜而在江边痛哭挥泪,泪水落在竹子上成为点点泪斑,后世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鉏麑触槐:鉏麑是晋国力士,当时赵盾直谏惹得晋灵公记恨,晋灵公便让他刺杀赵盾。鉏麑进到赵盾家中,赵盾正要上朝,因时间尚早.因此穿着朝服在打盹。鉏麑退出来叹息说:“杀了为民做主的人不忠;违背了命令不守信。”于是在槐树上撞死了。


阳雍五壁,温峤一台。 yáng yōng wǔ bì wēn qiáo yī tái.

阳雍五璧:汉代阳伯雍的父母死后葬于无终山,他便在山上为行人提供免费的茶水,如此三年。后来有一个喝茶的人送给他一包种籽,说:“种下可以得到好玉,并可以得到好妻子。”北城的徐家是名门望族,他们家的女儿德行出众,很多人去求婚,都看不上。阳伯雍试着去求亲,徐家人戏弄他,就说:“聘礼要白壁一双。”阳伯雍就到种玉的地方取了白壁五双,徐家人大为惊讶,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温峤一台:晋代温峤博学能文。他的妻子去世了,从姑母有一个女儿才貌兼备,拜托他给寻一门好亲事。温峤想娶这位姑娘,便问道:“好女婿难以寻得,差不多像我这样行吗?”姑母说:“哪里敢奢望找您这样的?”没几天,温峤回报说:“已经找到结婚的人了,门第大略可以,女婿的名声、官位都不比我差。”随后以一枚玉镜台下聘。成婚时夫妻行礼完毕,新娘揭开纱扇(六朝隋唐时新娘以扇遮面),笑道:“我就怀疑是你这个老家伙。”


十一 真 shí yī zhēn

孔门十哲,殷室三仁。 kǒng mén shí zhé yīn shì sān rén.

孔门十哲: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颜渊)、子骞(闵子骞)、伯牛(冉耕)、仲弓(冉雍)、子有(冉求)、子贡(端木赐)、子路(季路)、子我(宰予)、子游(言偃)、子夏(卜商)的合称。

殷室三仁:指殷商纣王时期的微子、箕子、比干三个大臣,孔子称赞他们说:“殷有三仁焉。”微子,名启,是殷纣王的同母兄弟;箕子,名胥馀,曾任殷代的太师,他和比干均是殷纣王的叔父。殷纣王暴虐,微子便去劝说纣王,纣不听,微子想到终有一天会亡国,就逃到民间隐藏起来。比干说:“作大臣不能不冒死劝谏国君。”于是直言劝谏,被纣王挖了心脏。箕子很害怕,假装颠狂,扮成奴隶,纣还是把他关押了起来。


晏能处己,鸿耻因人。 yàn néng chǔ jǐ hóng chǐ yīn rén.

晏能处己:三国时的名士何晏从小聪颖可爱。他的母亲在他小的时候改嫁给曹操,曹操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宠爱何晏,甚至想收他为义子。何晏七岁时,在曹府的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读书坐卧都待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这件事,随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鸿耻因人:东汉名士梁鸿性情孤傲,不把有钱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友好地请梁鸿用他的热炊具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说:“我不用它,请把火熄灭吧。”然后另外生火做饭。因人,依靠别人。


文翁教士,朱邑爱民。 wén wēng jiào shì zhū yì ài mín.

文翁教士:西汉文翁是景帝时的蜀郡太守。他在蜀郡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兴办学校,成绩好的人直接被任命为郡县的官员。蜀郡从此改变风俗,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汉代郡国办学,文翁是第一个,后来才有人仿效。

朱邑爱民:汉代朱邑,先担任北海太守,后来升迁到大司农这个要职。他在桐乡为官时只是个掌管诉讼和赋税的低级官吏,但是对百姓很有恩惠。临终前,他嘱咐儿子把自己葬在桐乡,后来桐乡的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太公钓渭,伊尹耕莘。 tài gōng diào wèi yī yǐn gēng shēn.

太公钓渭:姜太公,本名吕尚,姜姓,字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商朝末年社会黑暗,纣王暴虐无道,姜子牙不愿归附殷商朝廷,便西行至西周领地,每日在渭水上钓鱼。后来遇到游猎至此的西伯姬昌,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是不可多得的贤能之士,便拜他为太师。

伊尹耕莘:商朝大臣伊尹,姓伊,一说名挚,小名阿衡。曾在莘国的田野耕作,是商汤的妻子有莘氏之女的陪嫁奴隶,虽然地位低下,却喜好尧舜之道。后来汤见他很有才能,就让他管理国事,他帮助汤灭掉暴君夏桀,建立商朝。


皋惟团力,泌仅献身。 gāo wéi tuán lì bì jǐn xiàn shēn.

皋惟团力:唐朝曹王李皋,为江西道节度使时,恰逢李希烈作乱。他训练自已的部队,向士兵们传授团力之法,随后率军进讨,收复黄、蕲等州。

泌仅献身:李泌,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唐代宗时的一年端午节,文武百官纷纷向皇帝献礼,只有李泌没有献。代宗对李泌说:“为何唯独先生没有东西进献呢?”李泌回答:“臣住在宫中,从头到脚都是陛下所赐,剩下的就只有我这个人了,拿什么来进献呢?”代宗说:“我所需要的正是你这个人啊。”


丧邦黄皓,误国章惇。 sàng bāng huáng hào wù guó zhāng dūn.

丧邦黄皓:三国时蜀国后主刘禅,在诸葛亮死后,非常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专权放肆,胡作非为,甚至将姜维赶出成都到偏远的地方去,使得蜀国朝中无人应敌,因此而灭亡了。

误国章惇:北宋章惇帮助王安石推行新法,他用人不当,加上新法也有弊病,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保守党的矛盾日益激化。因此后世有人认为北宋的灭亡是因为革新派对保守党的排挤,章惇的行为实属误国。


鞅更秦法,普读鲁论。 yāng gēng qín fǎ pǔ dú lǔ lún.

鞅更秦法:战国中期,卫国的公孙鞅(又称卫鞅),到秦国求见秦孝公,以强国之法说服了孝公,他在秦国进行两次变法,使秦国逐渐富强起来。鞅因功被封在商,号为商君。

普读鲁论:宋赵普当了宋太祖、太宗两朝的宰相。他年少时学问浅薄,直到担任宰相。宋太祖经常劝他多读书。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天朝罢回府,就关起门来,打开书箱取出《论语》研读。他曾经对太宗皇帝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定太平。”


吕诛华士,孔戮闻人。 lǚ zhū huà shì kǒng lù wén rén.

吕诛华士:姜太公吕望被封在齐国。齐国隐居之士名叫狂矞、华士,他们二人不肯向周天子称臣,也不跟各国诸侯往来,十分不驯,姜太公因此派官吏捉拿并杀了他们。周公从鲁国听说这件事,连忙派人来询问, 姜太公回答说:“世间贤士不能为君主所用,就像不可左右的千里马,所以杀了他们。”

孔戮闻人:孔子曾一度在鲁国代理宰相,他才当权七天就把鲁国的一个大夫少正卯杀了。他的学生子贡问他:“少正卯是鲁国有名望的人,为什么要杀他?”孔子解释说:“天下大恶有五:心一是内心通达却阴险狡诈,二是行为诡异又不肯改变,三是言语虚伪又善于狡辩,四是专记丑恶之事又非常博学,五是赞同错误且加以润饰。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杀啊!”


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bào shèng chí fǔ zhāng gāng mái lún.

暴胜持斧:汉武帝天汉二年,关东地区混乱,泰山、琅邪群盗依山自固,武帝派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身穿彩色刺绣的丝绸衣服,手持斧钺兵器,奋勇追捕盗贼,以战时的法令制度诛杀不听从命令的人,威振州郡。

张纲埋轮:东汉顺帝时,外戚专权,政治腐败,贪污受贿之风盛行。顺帝派张纲、杜乔等八位廉洁正直的大臣出京巡查,惩治贪官污吏。大臣张纲走到洛阳都亭就不走了,他把车轮掩埋,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朝中奸人掌权,何必问外边那些小人!)回京后他便上疏弹劾国丈兼国舅,当时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梁冀和梁冀的弟弟河南尹梁不疑。奈何当时梁冀恩宠正盛,又权势滔天,顺帝虽然知道张纲所言正直,但始终不采用。


孙非识面,韦岂呈身。 sūn fēi shí miàn wéi qǐ chéng shēn.

孙非识面:宋朝孙抃,在皇祐年间当御史台的首长御史中丞。他向皇帝举荐唐介和吴敦复为御史。孙抃和这两个人没有什么交情,甚至还不知道他们长得怎样。于是有人问孙抃说:“听说你们彼此不认识,您却突然推荐他们,为什么呢?”孙抃回答说:“古人以‘呈身御史’(毛遂自荐担任御史)为耻,我怎么能做‘识面台君’(推荐熟识的人)呢?”后来唐介、吴中复二人都以刚正风骨名扬天下。

韦岂呈身:唐朝韦澳,武宗时就中了进士,但等了十年都没官做。高元裕当时当御史中丞,和他的哥哥韦温关系很好,便想让韦澳当御史。韦澳拒绝了,说:“恐无呈身御史。”


令公请税,长孺输缗。 lìng gōng qǐng shuì zhǎng rú shū mín.

令公请税:晋朝裴楷当了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他每年都督促梁王、赵王缴纳几百万的租税钱,用这些钱救济亲族中贫困的人。有人讥刺他说:“为何用乞讨来的财物施以恩惠?”裴楷说:“减损有余,以弥补不足,这是天之道啊!”。

长孺输缗:宋代杨长孺为官清廉,不贪别人财物,他曾治理番禺,将要调任的时候,已经积存七千贯薪水,全都用来替贫民缴纳租税。输,缴纳税贡。缗,古代计量单位,通常一千文为一缗。


白州刺史,绛县老人。 bái zhōu cì shǐ jiàng xiàn lǎo rén.

白州刺史:白州刺史,纸的别名雅称。唐朝画家,书法家薛稷有次做了一个梦,梦见“有神以纸封其九锡,拜楮国公,白州刺史,统领万字军”。

绛县老人:鲁襄公三十年,晋悼公夫人到杞国修城的工匠食物,看见一个绛县老人也在其中,年纪已经很大了。她便把这情况告诉晋国正卿赵武,赵武就召见这位老人,向他赔礼承认自已的错误,让这位老人当“绛县师”,而罢免主持征役官员的职务。


景行莲幕,谨选花裀。 jǐng xíng lián mù jǐn xuǎn huā yīn.

景行莲幕:南北朝时,南朝齐国有个瘐杲之,字景行,宰相王俭用他当幕僚。王俭府里有莲花池,种很多莲花,景行有个朋友很羡慕景行能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工作,写信说:“瘐杲之在湖中行舟,依傍莲花,多么美好啊!”莲幕,即“莲花幕”,幕僚的雅称。

谨选花裀:唐朝许慎,字谨选,为人旷达,不拘小节。他跟亲友们在花圃里举行宴会,不设帐幕,也没椅子,只叫仆人把树上落下的残花扫在一起铺成坐垫,请客人坐。还颇为自得地说:“我自有花瓣铺就的褥垫,何须坐具?”


郗超造宅,季雅买邻。 xī chāo zào zhái jì yǎ mǎi lín.

郗超造宅:晋朝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喜欢交游,善于清谈。他听说有高尚之士想要退隐,常常会替这些人准备一大笔钱财,甚至替他建好宅院。名士戴安道(戴逵)要到刻县隐居,郗超就替他盖了一座很好的房子。

季雅买邻:南朝宋季雅为官卸任后,在重臣吕僧珍家旁边买了一座房子。吕僧珍问他花费多少,季雅说:“一千一百万。”僧珍很奇怪:这房子哪里值这么多钱!季雅告诉他:“一百万买宅,一千万买邻。”好邻居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座大房子的价值。


寿昌寻母,董永卖身。 shòu chāng xún mǔ dǒng yǒng mài shēn.

寿昌寻母:宋朝朱寿昌是小妾所生,七岁的时候,他父亲就迫他母亲改嫁。寿昌长大后当了官宦,但是一想起母亲,就不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当官了。他弃官回乡,依靠刺血抄佛经(佛经有用血写的)赚钱做路费,外出寻母。后来终于在四川中部找到他的母亲。

董永卖身:汉朝董永为了葬父,愿卖身为奴,向乡里姓裴的富翁借了一万铜钱。父亲丧事办完,他忽然遇见一个女子,表示愿意做他的妻子。他们一起到债主家中,债主可怜董永,便只叫他们织三百匹缣抵债。董永的妻子只用一个月就织好了。原来她是天上的织女,因董永孝顺,上帝便令她帮助董永还债。


建安七子,大历十人。 jiàn ān qī zǐ dà lì shí rén.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年间的七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除孔融外,其他皆为曹氏父子的僚属,聚集魏都邺下,又称“邺中七子”,为三国时期的文学代表。这七位作家都活跃在建安时期,后人便把他们合称为“建安七子”。

大历十人:唐代宗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卢纶、吉中孚、韩劣、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多在郭暧门下,号称“大历十才子”。十才子在艺术方面都有一定修养,擅长五言律诗。


香山诗价,孙济酤缗。 xiāng shān shī jià sūn jì gū mín.

香山诗价: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在当时广受欢迎,遍及王公贵族、贩夫走卒,而且老少咸宜,无远弗届,当时新罗国商人也喜欢带白居易的诗回国,因为他一篇诗在新罗国可换一两银子。

孙济酤缗:三国时吴国孙济是孙权的叔父。这人嗜酒如命,不会营生,经常欠酒钱,别人常常嘲笑他,而他一点也不在乎,还曾经说:“平常随处欠人酒债,想要典当身上这件袍子偿还酒钱。”酤缗,买酒钱。


令严孙武,法变张巡。 lìng yán sūn wǔ fǎ biàn zhāng xún.

令严孙武:孙武,春秋时代齐国人。著名兵法家,曾助吴王称霸诸侯,着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初时吴王想试试他的兵法,就让他训练宫中180名美女。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以吴王的两名宠妾为队长,命她们手持兵戟。孙武对她们进行训练,三令五申,她们都视同儿戏,孙武便按军法斩了两个队长,这些美女就听指挥了。

法变张巡:唐朝张巡用兵不死搬古代的兵法。他统帅部队作战,要各自随机应变。有人问他,他说:“胡人善马战,速度快,变化百出,所以我只让兵知将意,将知兵情,上下配合,人人各自为战,就可以获胜了。”


更衣范冉,广被孟仁。 gēng yī fàn rǎn guǎng bèi mèng rén.

更衣范冉:范冉年少时和同郡的尹包是好友,他俩家里都很穷,出入只有一件红色的衣服。每次外出访友,年长的尹包先穿那件红衣服进门,出来把衣服脱下给范冉穿去作客。

广被孟仁:东汉孟仁年少时跟随南阳李肃学习。他母亲给他做了床又大又厚的被褥,有的人觉得奇怪便问及,他母亲说:“小儿无德招致客人,求学的人多贫寒,所以做大被子,也许可以和气味相投的朋友多接触啊!”


笔床茶灶,羽扇纶巾。 bǐ chuáng chá zào yǔ shàn guān jīn.

笔床茶灶:晚唐陆龟蒙,字鲁望,曾先后任苏、湖两个郡的知事,后来隐居在甫里,号甫里先生。他不骑马而坐船,船上设置船篷和席子,带著书籍、茶灶、笔架、钓具。或煮茗,或书画,或钓鱼,棹船而游,常自比为涪翁、渔父、江上丈人。当时人称江湖散人,或号称他为“天随子”。

羽扇纶巾: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跟司马懿在渭水边对阵。司马懿全副武装,戴盔披甲在军中管事。诸葛亮则乘坐无防御力的白色木车,头戴葛布头巾,手持羽毛扇,指挥三军作战。探子向司马懿报告了诸葛亮的情况,司马懿感叹道:“诸葛亮可谓名士矣。”


灌夫使酒,刘四骂人。 guàn fū shǐ jiǔ liú sì mà rén.

灌夫使酒:汉代灌夫,字仲孺,颍川郡颍阴人,为人刚直勇鲁,不愿阿谀奉承,喜欢打抱不平,可惜有勇无谋,常发酒疯闹事。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田蚡、程不识和灌婴本家的灌贤看不起他与窦婴,灌夫借着酒劲痛骂诸人,因此论不敬之罪,被斩杀,更因族人横暴被灭族。

刘四骂人:隋炀帝时的秘书监刘子翼,因在家中排行第四,故称刘四。他为人刚直,朋友有什么过错,他都要当面责备,但是从来不在背后议论别人。刘子翼的朋友李百药就对人家说过:“刘四虽然又骂人了,但人家都不气恨他。”


以牛易马,改氏为民。 yǐ niú yì mǎ gǎi shì wéi mín.

以牛易马:三国魏的后期,司马懿掌握朝政,当时有一本书叫《玄石图》,里面有”牛继马后”的谶语,所以司马懿对姓牛的十分疑忌,便用毒酒毒死他手下的将领牛金。传说晋元帝司马睿是西晋末年恭王妃夏侯氏私通所生,生父正是姓牛,真的应了“牛继马后”这句谶语。

改氏为民:三国时期吴国官员是仪,本来姓“氏”,孔融曾取笑他说:“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民。”意思是说“氏”字是“民”字没有上面那一横,有民无君上之意。于是改名为“是仪”。


圹先表圣,灯候沈彬。 kuàng xiān biǎo shèng dēng hòu shěn bīn.

圹先表圣:唐朝诗人司空图,字表圣,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唐亡,绝食而死。他生前就预先为自己开好墓圹,准备了棺木。老朋友来访,便带他到墓穴中作诗喝酒,十分豁达,不惧生死。

灯候沈彬:唐代才子沈彬,曾隐居云阳山学道。他临终前向自已的亲属指明他的葬地,按照他的指示寻找,果然挖到一个空坟,墓穴中灯火光明,有石制莲花灯三盏,坟前立着一块铜制雕版,上有篆文:“佳城今已开,虽开不葬埋。漆灯犹未灭,留待沈彬来。”


十二 文 shí èr wén

谢敷处士,宋景贤君。 xiè fū chǔ shì sòng jǐng xián jūn.

谢敷处士:晋朝谢敷,会稽人,生性清静寡欲,入太平山隐居十多年,朝廷多次征召他去做官,他都不应召。

宋景贤君:宋景公时,上天出现了许多异常的现象,人们惶恐不安,生怕有灾祸发生。子韦说:“灾祸可能会降临到您身上,但是也可以转移到丞相、百姓或者年景上。”景公说:“宰相是我依仗治理国家的人,臣民是国家的根本,年景不好发生饥荒,人就会饿死,都不能转移。”子韦说:“您有这样仁德的想法,祸相一定会消退的。”


景宗险韵,刘煇奇文。 jǐng zōng xiǎn yùn liú huī qí wén.

景宗险韵:曹景宗,梁武帝时为右将军,以武勇出名。一次,武帝设宴,席上群臣联句作诗,限韵,曹景宗也加入其中。联到最后韵字快要用完了,只剩“竞”、“病”两个非常难用的字,景宗便拿起笔来,即刻写出一首诗:“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用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在场的人都大为赞赏。

刘煇奇文:宋朝刘煇,字之道,写文章喜欢用不规范的辞句和不常用的词语,因此他的文章很奇涩。欧阳修十分厌恶这种文风。后来欧阳修主考时,恰逢刘煇应试,阅卷时他的文章被欧阳修认出,将整篇试卷用红笔涂抹得一片红,于是名落孙山。


袁安卧雪,仁杰望云。 yuán ān wò xuě rén jié wàng yún.

袁安卧雪:东汉袁安,字邵公,东汉汝南汝阳人,官至司空、司徒。他曾旅居于洛阳。有一年下大雪,洛阳县令亲自出外巡察,看到袁安家门口积雪很厚,使得大家无路可走,便认为袁安已经冻死了。县令命人扫除积雪进入屋内,见袁安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县令问袁安为何不出去, 袁安答道:“大雪天人们都饿坏了,不应该干扰别人。”洛阳令听了心中很欣赏他,后来就举荐他当孝廉。

仁杰望云:唐朝狄仁杰在武后朝当了相国,由于有功,被封为梁国公。仁杰刚做官时,担任并州法曹参军,双亲还留在河南。他前往并州的途中,登上太行山,看到白云在空中飞,便感叹说:“我亲人当在这片云下面。”


貌疏宰相,腹负将军。 mào shū zǎi xiàng fù fù jiāng jūn.

貌疏宰相:宋朝王钦若相貌丑陋,举止粗鲁,脖子上长有一颗肉瘤。他曾拿着文章求见钱易,钱易看不起他,对他很冷漠。有个看相的对钱易说:“此相乃人中之贵。”钱易不相信,没几年,王钦若果然位居宰相。

腹负将军:宋朝有个将军,叫党大尉,性格鲁莽、直率,肚子里没什么学问,缺乏智谋,打起仗来,靠的是一股勇气。这位党将军特别能吃,每次进餐,都吃得大饱,然后拍肚自语:“我可没亏待了你(指肚子)。”同僚便开玩笑道:“将军不负腹,此腹负将军。”意思是说,将军没有亏待肚子,而肚子里不长学问,可亏待了将军。


梁亭窃灌,曾圃误耘。 liáng tíng qiè guàn zēng pǔ wù yún.

梁亭窃灌:战国后期,梁国大夫宋就做了边县的县令。这个县与楚国交界,两国的边亭都种瓜。梁亭这边梁国人经常浇水,瓜长得又大又甜;楚亭那边楚国人不浇水,瓜长得非常小。楚亭人嫉妒梁亭的瓜比自己的瓜好,夜晚偷偷去搅坏梁国边亭的瓜,梁国人发现后就想报复。宋就为了避免边界冲突,劝梁亭的人说:“晚上帮楚国边亭灌溉他们的瓜,别让他们知道。”梁人悄悄地去替楚人灌瓜,瓜长得一天比一天好,让楚亭人深受感动,于是楚王认为梁国人诚信,以重金酬谢梁王,请求与他结交。

曾圃误耘:孔子的学生曾参为瓜园除草,一不小心将瓜根弄断了,父亲大怒,用大杖打他。曾参趴在地上让父亲打,被打得晕过去,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孔子得知这件事便责备曾参,教导他说:“舜侍奉自己的父亲瞽叟,小棍棒就等待责罚,大木杖就逃走。所以瞽瞍不致犯下失于父道的罪过,而舜也不失孝道。如今你拿自己的身体去等待父亲的暴怒,如果死了,就是陷父于不义。”于是曾参向老师承认自己错了,表示从此改过。


张巡军令,陈琳檄文。 zhāng xún jūn lìng chén lín xí wén.

张巡军令:张巡是唐朝时的一位将军,军令严明。安禄山的部将令狐潮围攻雍丘,张巡的偏将雷万春站在城上和令狐潮对话,脸上被射中六箭还是丝毫不动,令狐潮手下的人甚至怀疑这是木雕的假人。后来令狐潮对张巡说:“不久前见到雷将军,已知您的军令严明了。”

陈琳檄文:汉末文学家陈琳,早年跟随袁绍,官渡之战爆发时,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袁绍败,陈琳归顺曹操。曹操爱慕其才,让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为陈琳和阮瑀所作。


羊殖益上,宁越弥勤。 yáng zhí yì shàng nìng yuè mí qín.

羊殖益上:羊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晋国正卿赵简子问大夫成抟:“我听说羊殖是位贤德的大夫,他的品行如何呢?”赵简子说:“他十五岁时就能够不隐瞒自已的过错;二十岁,就喜欢讲仁义;五十岁,在边关当大将,能够让身边的人发自内心的与他亲近,让远方的人想归附他。如今我已经五年没见到他了,恐怕他又变了,所以不敢说知道。”赵简子称颂他说:“果然是贤大夫,每次改变都变得更好了。”

宁越弥勤:战国时期,齐国人宁越向他的朋友请教做学问的问题,朋友对他说:“勤学三十年就行了。”宁越说:“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十五年就足够了。”于是勤奋苦学了十五年,学业大有长进,成为齐威王的老师。


蔡邕倒屣,卫瓘披云。 cài yōng dào xǐ wèi guàn pī yún.

蔡邕倒屣:东汉王粲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技艺超群,下笔成文,是当时有名的才子。蔡邕是个有名的学者,成名已经很久了,然而他也十分敬重、仰慕王粲。听到王粲在门外,蔡邕急忙出来迎接,鞋子都穿反了。屣,鞋子。

卫瓘披云:晋朝乐广,善于言谈,每次都能以简要的言论分析事理,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当时的人非常推崇他。卫瓘就曾说过:“此人的见识清明如水镜,见到他就好似揭开云雾而见青天。”


巨山龟息,遵彦龙文。 jù shān guī xī zūn yàn lóng wén.

巨山龟息:唐朝李峤,武后、中宗、睿宗三朝宰相。以诗闻名天下。他的哥哥和弟弟们全都是在三十岁的时候死的,只有李峤已经长大成人,所以他的母亲很担心,就去拜访袁天罡。袁天罡趁李峤熟睡时观察他的鼻息,都从耳中出入,和长寿的乌龟一样,便向他的母亲恭贺说:“这是龟的呼吸方式,能贵显长寿但不富有。”

遵彦龙文:南朝杨愔,字彦遵,儿童时期好似不能说话,但沉稳庄重。六岁的时候就能读历史书,十一岁时能读《诗经》、《易经》。长辈们都很器重他,都觉得这是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们说:“此儿乳牙未落,已是我家龙文(骏马名),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长大后果然清雅卓绝,言辞高妙,在梁武帝时做了太子少保,进爵开封王。


十三 元 shí sān yuán

傲倪昭谏,茂异简言。 ào ní zhāo jiàn mào yì jiǎn yán.

傲倪昭谏:罗隐原名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唐代文学家。他恃才傲物,尤其为公卿大臣所厌恶,所以六次进士举荐都落第,也因此有些愤世嫉俗。他的诗文好谐谑讽刺,《唐才子传》称他“诗文大多以讥刺为主,即使是荒祠木偶,都不能幸免”。

茂异简言:吴简言,字若讷,宋代人,学问渊博,十二岁就以才智出名,后来以茂才异科累官至礼部郎中。


金书梦珏,纱护卜藩。 jīn shū mèng jué shā hù bǔ fān.

金书梦珏:相传唐朝宰相李珏出任淮南节度使时,梦入洞府,见石壁金书中有李珏的名字,正在高兴时,来了两个仙童说,这是江阳部民李珏。这个李珏是广陵江阳人,因为和新任节度使同姓名,极为惊怕,便改名李宽。他世代住在广陵城市,以买卖粮食为业。每斗只求二文钱的盈利,以奉养父母。李珏便找到了这位李宽,将他拜为道兄,全家敬奉,早晚参拜。

纱护卜藩:李藩字叔翰,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宪宗朝官至宰相。他曾经住在岳父家,年近三十岁还没有官位,很被人瞧不起。后来有一个善于预测的葫芦生说:“你是纱笼中人也。”李藩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一个新罗(今朝鲜)僧说:“当宰相的人,地府必暗中以纱笼保护,恐怕被异物所侵扰,其他官员就没有。”他这才明白胡芦生所说。


童恢捕虎,古冶持鼋。 tóng huī bǔ hǔ gǔ yě chí yuán.

童恢捕虎:童恢字汉宗,东汉时人。相传他担任不其县县令时有虎害民。他令人捕虎,捉到两只。他对虎说:“根据王法,杀人者死。你们中间哪只是杀人的赶快低头认罪,自认为清白的,就号叫喊冤。”其中一只虎低头闭目,立刻就杀了这只老虎。另一只虎哀号,童恢就下令把它释放了。

古冶持鼋:古冶子是春秋时期的力士。一次齐景公渡黄河时,突然有一只鼋衔了车驾左边的马,沉入河中。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不知所措。但古冶子却独自持剑跃入水中,斜游了五里,又逆水游了五里,终于到了砥柱下面。他左手拿了鼋头,右手挟了左骖马,像燕雀一样腾跃而出,仰天大呼,河水为之倒流三百步。四周观看的人都把他比作河神。


何奇韩信,香化陈元。 hé qí hán xìn xiāng huà chén yuán.

何奇韩信:楚汉相争时,韩信最初投奔项羽,但未得重用。他又另投刘邦,也没有受到重用,拜为治粟都尉。萧何与他谈了几次,大为赏识他的才能,但他等了很久也没有得到重用,恰好当时汉军人心惶惶,很多人出逃,韩信于是又一次离开了。萧何听说后,来不及报告刘邦,就亲自前去追赶。刘邦觉得很奇怪,萧何解释说:“别的逃跑者易得,他则是国士无双。汉王若想长居汉中,不需用到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再没有人能与之共商大事。”

香化陈元:仇览又名香,东汉人,曾任蒲亭长。一天陈元母亲起诉儿子不孝,他劝老人说:“守寡养孤,实属艰难,怎么让儿子受法律制裁呢?”老人感悟后离去。他便亲自到陈元家,用为子的道义开导陈元,陈元最终成了孝子。


徐干中论,扬雄法言。 xú gàn zhōng lùn yáng xióng fǎ yán.

徐干中论:三国时学者徐干,字伟长,是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论》,主要内容是弘扬圣人教化。

扬雄法言:西汉著名辞赋家扬雄好古乐道,尊儒宗孔,希望以文章传世,他见各家学说彼此背道而驰,大多诋毁圣人,于是仿《易经》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法言》尊圣人,谈王道,宣扬传统儒家思想。


力称乌获,勇尚孟贲。 lì chēng wū huò yǒng shàng mèng bēn.

力称乌获:乌获是战国时的秦国的力士,与力士任鄙、孟说(即孟贲)一起受秦武王的宠用。据说他能举起千钧的鼎,并因此位至大官,享年八十余岁,后因扛鼎折断肱骨而卒。

勇尚孟贲:孟贲是战国时齐国的勇士,相传他能将活牛的牛角拔下来。听说秦武主好力士,他便去投奔秦国。据说他在水中不避蛟龙,在陆上不避兕虎,勇气过人。


八龙荀氏,五豸唐门。 bā lóng xún shì wǔ zhì táng mén.

八龙荀氏:东汉桓帝时为朗陵侯相的苟淑,遇事明理,有“神君”之称。他为人耿直,博学而不拘泥于一字一句的雕琢,常在对策中讥讽权贵。他有八个儿子,个个都有才名,当时的人称八兄弟为“八龙”。县令范康说:“古代的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李淑的八个儿子就像他们一样。”于是,人们就把淑所居隹的西豪里称为高阳里。

五豸唐门:宋代的唐肃、唐询、唐垌祖孙三代及唐介(垌之叔)、唐淑问父子相继担任御史,人称“一门五豸”。古代御史官服上绣有象征公正的豸的图案装饰,所以古人以豸指代御史。


张瞻炊臼,庄周鼓盆。 zhāng zhān chuī jiù zhuāng zhōu gǔ pén.

张瞻炊臼: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江淮有个王生善于占卜,有个名叫张瞻的商人在回家前做了个梦,梦见自已用臼做饭,就请教王生。王生说:“臼中炊,没有釜(谐‘妇’音),你这次回家肯定见不到妻子了。”张瞻回到家时,果然然妻子已死。

庄周鼓盆:庄周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往吊唁,见庄子正坐在地上敲击瓦盆唱着歌。惠施说:“你与妻子共同生活这么多年,养大孩子自己也老了,如今死了不为她哭泣就算了,你还敲盆唱歌,不是太过份了吗?”庄子回答说:“她刚死时,我怎么能没有感伤呢!但一想,这世上最初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气体,后来交杂变化中产生了气体,产生了形体,产生了人的生命。如今她死了,就是安息于天地之间,而我却嚎啕大哭,对于生命的认识未免太不通达了。”


疏脱士简,博奥文元。 shū tuō shì jiǎn bó ào wén yuán.

疏脱士简:张率字士简,南朝梁人,性嗜酒疏狂,不拘礼法又粗心。他在任新安太守时,派遣僮仆押运三千斛米回吴,结果运到时损耗了一大半。张率问原因,僮仆答道:“一路上鼠雀消耗的。”他只说了句:“壮哉,鼠雀!”就不再深究了。

博奥文元:萧颖士字茂挺,唐代兰陵(今山东枣庄)人。因不依附李林甫而几次罢官。他的文章极佳,以喜欢举荐后进见称于时。但据说他性严酷,有仆名杜亮,侍奉他已十几年了。他每次鞭打杜亮,都多达百余下。有人劝杜亮择木而栖,杜亮说:“我并非不能离去,之所以留下,只不过是爱他博学多识罢了。”


敏修未娶,陈峤初婚。 mǐn xiū wèi qǔ chén qiáo chū hūn.

敏修未娶:宋人陈敏修,高宗绍兴年间进士。高宗问他年纪,他回答说,今年七十三了。又问他有几个儿子,他回答说尚未娶妻。高宗便把三十岁的施氏官女嫁给他,陪嫁十分丰厚。当时曾流传着这样的一则笑谈:“新人若问郎年纪,五十年前二十三。”

陈峤初婚:陈峤字景山,宋代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如愿,年近六十才进士及第。有读书人家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成婚之夜,文人争相聚集,都作催妆诗,陈峤自成一章,末尾说:“彭祖尚闻年八百,陈郎犹是小孩儿。”


长公思过,定国平冤。 cháng gōng sī guò dìng guó píng yuān.

长公思过:西汉韩延寿,字长公,以治德闻名。一次,下高陵县巡视,遇见兄弟二人为了争田地打官司。韩延寿为没有治理好辖区而深感内疚,说:“我不能宣明教化,致使人民百姓有骨肉争讼,罪过啊。”于是,韩延寿闭门思过。高陵县的官吏听说了,都自行来请罪。打官司的两兄弟也都很惭愧,主动认错,愿以田相让,再也没有发生纠纷。

定国平冤:于定国,汉宣帝时任掌刑狱的廷尉长达十八年之久。他断案审慎决断,从轻发落疑案,治狱公平宽简。时人称颂道:“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为不冤。”于定国担任廷尉十八年,升任御史大夫。后为丞相,封西平侯。


陈遵投辖,魏勃扫门。 chén zūn tóu xiá wèi bó sǎo mén.

陈遵投辖:西汉哀帝时人陈遵,以功封奋威侯。他性好客,每次聚会宴饮,就把来客所乘车的车辖投人井中,客人虽有急事,也不得离开。辖为车轴两端的键,即车轴铁辖头。

魏勃扫门:西汉人魏勃,想谒见齐相曹参,因为他贫贱,无人为他通报,于是常常早起,打扫齐相舍人的门庭。舍人感到奇怪问他原因,他说:“没有别的原因,想谒见相君,特意为你打扫门田,借以通报。”于是舍人把他引见给曹参,曹参让他作舍人。后世将“扫门”作求谒权贵的典故。


孙琏织屦,阮咸曝裈。 sūn lián zhī jù ruǎn xián pù kūn.

孙琏织屦:宋朝孙琏善于吟诗,但他不想通过科举考试而平步青云。他自食其力,亲自种田、织麻鞋维持生活,活到一百岁。

阮咸曝裈:晋朝阮咸,旷达不羁,不受礼教束缚,跟他的叔叔阮籍齐名。古代风俗,七月七日要晒衣服。阮咸家贫,没有什么衣服可晒,就用竹竿挂了一条布裤晾在外面。裈,裤子。


晦堂无隐,沩山不言。 huì táng wú yǐn guī shān bù yán.

晦堂无隐:宋朝名诗人黄庭坚想诠释“吾无隐乎尔”的意思,冥思苦想也找不出恰当的解释。便去找晦堂禅师请教。晦堂禅师说:“只如孔子所言,你们以为我有所隐瞒吗?‘吾无隐乎尔’(我毫无隐藏啊)!”有一日桂花盛开,馨香触鼻。晦堂问:“闻到桂花香了吗?”黄庭坚说闻到了。晦堂说:“我毫无隐藏啊!”黄庭坚顿时领悟,他叹服晦堂的学问和解经的方法。

沩山不言:唐朝香岩禅师参见沩山禅师。沩山对香岩说:“我听说你在百丈先师那里,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你聪明伶俐,觉察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着为我说一句看看。”香岩茫然不知,要求沩山说破。沩山始终一句话都不说,僵持了一阵子,香岩哭泣着向沩山辞别。有一天,清除草木时,香岩不经意地抛了一块破瓦片,打在竹子上发出声响。这时香岩恍然大悟,懂得了禅机。这时他便沐浴焚香,向沩山遥遥礼拜,他心里感谢沩山,说:“和尚大为慈悲,大恩逾越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


十四 寒 shí sì hán

庄生蝴蝶,吕祖邯郸。 zhuāng shēng hú dié lǚ zǔ hán dān.

庄生蝴蝶:庄周为了诠释他的哲学思想,阐明人生变幻无常的道理,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栩栩如生的一只蝴蝶,上下翻飞如此的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吕祖邯郸:唐朝开元年间,神仙吕洞宾云游邯郸,住在客栈里。客栈里正在煮黄粱,有个姓卢的年轻书生也在座,他喋喋不休地诉说考不中进士的苦闷。吕洞宾就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瓷枕,说可以让他如愿。书生枕着睡着了,梦到自已中进士、当官、被提拔,一路春风,仕途得意,出将入相,享荣华富贵五十年。醒过来后,眼前还是那家客栈,吕洞宾还坐在身旁,而店主人的饭还没蒸熟呢。


谢安折屐,贡禹弹冠。 xiè ān zhé jī gòng yǔ tán guān.

谢安折屐:东晋时,谢安为丞相。派他的侄儿谢玄率八万人马在淝水打败了苻坚的九十万大军。捷报传来,他依然和朋友下棋,不露一丝惊喜。下完棋进入内室,经过门槛的时候,由于太高兴了,居然摔了一跤,连木屐底上齿都折断了。

贡禹弹冠:汉宣帝时,琅琊人王吉和贡禹是很好的朋友,贡禹多次被免职,王吉在官场也很不得志。汉元帝时,王吉被召去当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多年布满的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因此当时人说:“王阳在位,贡禹弹冠。”意思是说他们意气相通,取舍一样。


顗容王导,浚杀曲端。 kǎi róng wáng dǎo jùn shā qū duān.

顗容王导:晋朝王敦作乱,他的堂兄王导也受到连累。周颉(字伯仁),在元帝面前一再为王导辩护,王导才转危为安。这件事周颉从来没提起,王导也完全不知。后来王敦兵到京,问王导:“周颉如何?”王导不答,王敦就把周颉杀了。之后王导见到当日月颉申救自已的表章,特别愧疚,哭泣说:“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实因我而死。”

浚杀曲端:宋朝曲端为威武将军,英勇善战,深得将士拥戴。他与宣护使张浚意见不合,张浚便诬赖他造反,曲端被逮捕入狱,随后便被冤杀了。


休那题碣,叔邵凭棺。 xiū nà tí jié shū shào píng guān.

休那题碣:明朝姚康,字休那,原名士晋,今会宫乡老桥村人。明亡后,姚康不再出游,隐居于会宫西边的黄公山下的竹影庵,七十岁寿辰那天,他自己作墓碑联,写道:“吊有青蝇,儿见礼成徐孺子;赋无白凤,免得书称莽大夫。”

叔邵凭棺:明朝方叔邵,豪放不羁,豁达乐观,平日诗酒自适,有名士之风。有一天突然患了重病,便整理衣冠,坐在棺材里,靠在棺材边上写遗书。写完后,躺在棺材里,去世了。


如龙诸葛,似鬼曹瞒。 rú lóng zhū gě sì guǐ cáo mán.

如龙诸葛:诸葛亮的朋友友庞德公以“卧龙”称呼他。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在他的辅佐下建立了蜀国,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和族弟诸葛诞分别是吴、魏两国的臣子,于是当时有人说:“蜀得龙,吴得虎,魏得狗。”

似鬼曹瞒: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年幼时叔父不喜欢他,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缺点,曹操对此怀恨在心。有一次,他故意装作痉挛疯癞不省人事的样子,让叔父向他父亲报告,等父亲赶到时,他又恢复正常。父亲问他,他反诬是叔父诅咒他。这样父亲便不相信叔父的话,从那以后他更加肆无忌惮了。苏东坡曾评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


爽欣御李,白愿识韩。 shuǎng xīn yù lǐ bái yuàn shí hán.

爽欣御李:东汉末年,李膺个性高傲,不随便与人交往,但他很欣赏荀淑的学识及为人,遂以荀淑为师。荀淑的儿子荀爽也是当时的名士,他很钦慕李膺,有一次他要求为李膺驾车。回来以后,非常开心,对人家说:“我今天帮李君驾到车了哎!”以荀爽的才德,当李膺的马夫都那么开心,可见时人对他的尊崇。

白愿识韩:唐朝韩会,玄宗朝时为荆州刺史,人称韩荆州。大诗人李白当时流落江汉,敬慕他的为人,作《与韩荆州书》说:“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黔娄布被,优孟衣冠。 qián lóu bù bèi yōu mèng yī guān.

黔娄布被:战国时齐国的隐士黔娄子,坚守正道,从不更改自已高洁的品行。他家里很贫寒,死的时候只有一床短短的布被。他的妻子用布被给他盖尸,要么露头要么露脚。曾子说:“斜着盖上吧。”他的妻子不接受,认为他一生德行端正,怎么能在死后斜着被子盖他的遗体呢?

优孟衣冠:楚国的丞相孙叔敖,为官清正廉洁。他死后不久,家里生活就十分艰苦。他的儿子只得替人挑柴维持生计。优孟得知后感慨万千。他便把自已化装成孙叔敖去见楚庄王,楚庄王以为孙叔敖复生,要他做楚国的丞相,他拒绝了。他说楚王无情,孙叔敖做了多年丞相,为楚国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如今他的儿子还以为人担柴养活自已,楚国的丞相不能做。楚王听了后就召见孙叔敖的儿子,赐给他一块封地。


长歌宁戚,鼾睡陈抟。 cháng gē nìng qī hān shuì chén tuán.

长歌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宁戚,由于家里穷,就替人赶车到齐国。夜间他给拉车的牛喂食,敲着牛角拉长声音歌唱,被齐桓公听到。齐桓公从歌词中听出这是个贤士,便令管仲去接他,并把他封为上卿。

鼾睡陈抟:宋朝陈抟,在后唐时没有考中进士,就先后隐居在武当山、华山,修炼神仙术。他有辟谷术,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而长期睡觉,时常一睡就是一百多天。到了宋朝,太宗皇帝赐予他“希夷先生”的称号。


曾参务益,庞德遗安。 zēng shēn wù yì páng dé wèi ān.

曾参务益:曾子生病,曾元、曾华分别抱着他的头和脚。曾子对他俩说,自己没有颜回的才学,没什么可拿来告诫他们的,但他知道,一个君子应在增益自己的事上努力。

庞德遗安:东汉庞德公隐居在岘山,从不进城。荆州刺史刘表曾多次礼聘他,他都不接受。刘表亲自登门请他,他和妻子正在田里劳作,刘表对他说:“先生不愿受高官厚禄,能留给子孙什么呢?”庞德公说:“世上的人都留危险给后代,如今只有我留安全给子孙。”后来庞公带着他的妻子登鹿门山,说是去采药,从此再也没回来。


穆亲杵臼,商化芝兰。 mù qīn chǔ jiù shāng huà zhī lán.

穆亲杵臼:汉朝公孙穆,年轻时到太学学习,缺少粮钱,就受雇到吴祐家为他家舂米。吴祐跟他谈话,发觉他学识渊博,谈吐不凡,感到十分惊讶。一问之下才得知他的家世,便和他交了朋友。由于是在舂米的地方交的朋友,因此就称为“杵臼交”。

商化芝兰:卜商和端木赐都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我死后,商会越来越进步,赐会越来越退步。”曾子问他原因,孔子说:“商喜欢跟比自己好的人在一起,赐喜欢交往不如自己的人。不了解那个人,那就看看那人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与好的人同住,就像进入有香草的屋子,呆久了闻不出香气,就是自己已经融入到那种香气里了。与不好的人同住,就像进入卖鲍鱼的市场内,时间长了就闻不出臭味,也是因为自身已融入到那种气味里了。”


葛洪负笈,高凤持竿。 gě hóng fù jí gāo fèng chí gān.

葛洪负笈:晋代葛洪,是古代有名的思想家、医药学家。他家贫,又多次遭受火灾,家里的藏书都被焚烧光了。他只好背着书箱,徒步求师,碰到好书就留下来抄写。着有《抱朴子》一书。

高凤持竿:高凤,汉代名儒。有一次,他的妻子在庭院里晒麦,让他拿着竹竿赶鸡。他一手持竹竿,一手拿书,念念有词地读着。突然乌云密布,就要下雨了,高凤依旧没有发觉。等到暴雨来临,也来不及收麦了,结果很多麦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释之结袜,子夏更冠。 shì zhī jié wà zǐ xià gēng guān.

释之结袜:东汉张释之担任廷尉一职,权位很高。他有一个好朋友王生,是个隐士。有一次,王生的袜带松了,袜子滑落下去,他竟然呆头呆脑地回过头来叫张释之:“为我结袜。”张释之当真走过去跪在地上为他把袜带结好。从此,人们都认为张释之礼贤下士,张释之的名气也就更大了。

子夏更冠:汉朝同时有两“杜子夏”。一个是杜钦,字子夏;一个是杜邺,字子夏。两人都以文才而出名,以致世人常常混淆。杜钦便想了个办法,他给自已做了一顶帽子,高宽都只有两寸,人们便把他称为“小冠杜子夏”。这样一来杜邺自然就被称作“大冠杜子夏”了。


直言唐介,雅量刘宽。 zhí yán táng jiè yǎ liàng liú kuān.

直言唐介:宋仁宗时御史唐介忠诚正直,不畏权势,他曾上书弹劾宰相文彦博“结交后宫,窃取相位”。仁宗皇帝看了他的奏疏后龙颜大怒,把他贬为英州别驾,但文彦博也因此被罢免宰相之职。仁宗担心唐介会死在途中,令自己背负杀害忠直之臣的恶名,于是派人一路保护,唐介直言的名声也因此流传开来。

雅量刘宽:汉朝刘宽,为人仁慈宽厚。在南阳做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做了错事,他只是让差役用蒲鞭责打,以表羞辱。他的夫人为了试丈夫是不是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下属集会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把肉汤倒在他的官服上。结果刘宽不但没发脾气,后而问婢女:“肉羹烫了你的手吗?”还有一次,有人曾错认了他驾车的牛,硬说这牛是他的,刘宽也不争辩什么,叫车夫把牛解下交给那个人,自已走路回家。后来,那人找回了自已的牛,便把牛送还给刘宽,并且向他道歉,刘宽反而还安慰那个人。


捋须何典,捉鼻谢安。 luō xū hé diǎn zhuō bí xiè ān.

捋须何典:南朝何点,相貌方正儒雅,学识渊博,宋、齐两朝都多次征召他出来当官,他都不接受。他与梁武帝是老朋友,梁武帝即位,要封他做侍中,他捋住皇帝胡须说:“想要老夫做侍候你的你的臣子吗?”于是就告辞离开了。

捉鼻谢安:晋朝谢安年轻的时候名声就很大,却迟迟不愿去当官。兄弟们都做了官,只有他宁静淡泊,依旧是个平民百姓。他的夫人跟他开玩笑说:“大丈夫不当如此耶?”他捏住鼻子做了个牵牛的姿态说:“正恐不免耳!”直到四十多岁,为了家族利益,谢安不得不应征出来做官。孝武帝时官升至宰相。


张华龙鲊,闵贡猪肝。 zhāng huá lóng zhǎ mǐn gòng zhū gān.

张华龙鲊:晋朝文学家陆机曾给博物学家张华送腌鱼,张华说:“这是龙肉啊!”大家都不相信。就把苦酒浇到腌鱼上,果然散发出五色光芒。陆机回家后询问这腌鱼的主人,那人说:“在园子里白茅丛生的下方得到一条白鱼,形状非常特别,就拿来腌制,十分美味,所以拿来进献给您。”鲊,本指用盐、红曲等调料腌渍过的鱼,可久藏不坏。后来腌肉也称为鲊。

闵贡猪肝:汉朝闵贡,是人们公认的有节操的士大夫。他旅居安邑时,家中非常贫困,一天仅买一片猪肝。卖肉的有时不肯卖他。后来安邑县令知道了,就传令给管市场的小吏,此后,每次都可以买到猪肝。闵贡知道了叹气说:“我闵仲叔怎么可以因为口腹之欲麻烦安邑呢?”于是搬离安邑,到沛县去住。


渊材五恨,郭奕三叹。 yuān cái wǔ hèn guō yì sān tàn.

渊材五恨:宋朝彭渊材个性天真烂漫,他曾说自已平生有五件恨事:“一恨鲋鱼多骨,二恨金橘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巩不能作诗。”听到的人都哈哈大笑,渊材睁大眼睛很懊恼地说:“你看你们真的随随便便不把我的话当回事!”

郭奕三叹:晋朝郭奕在野王担任县令,羊祜则从荆州调回洛阳,到了野王县界,派人邀约郭奕。会面后,郭奕赞叹道:“羊叔子不比郭太业差呀!”其后他又跑去羊祜那儿,一会儿回来了,他又赞叹道:“一般人较之羊叔子,那差得远了!”羊祜已经离开野王县境了,郭奕跑去送他,同行了一整天,结果因越出边境被免去官职。他却再次地赞叹道:“羊叔子不比颜回差呀!”


弘景作相,延祖弃官。 hóng jǐng zuò xiàng yán zǔ qì guān.

弘景作相:南朝陶弘景字通明,齐高帝时担任诸王侍读。永明年间,他弃官归隐在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和他是好朋友,两人关系密切,要征召他出来当宫,他也不答应。朝中有什么大事,梁武帝都派人向他咨询,当时人把他称为“山中宰相”。

延祖弃官:唐朝元延祖立志发哲决不当官。四十岁出头,上级调派他担任春陵县县丞,他弃官而去,说:“人的生活可以温饱就好了,不当再有别的需求。”


二疏供帐,四皓衣冠。 èr shū gōng zhàng sì hào yī guān.

二疏供帐:二疏指的是东汉的两位学者:叔父疏广,字仲翁;侄子疏受,字公子;东海兰陵人。汉宣帝时,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太子少傅。叔侄俩在位五年,之后向皇帝请求归养,皇帝赐黄金一百斤,高官显贵们都设宴为他们饯行,送行车马好几百辆,连站在路边观看的人都说:“贤哉二大夫!”

四皓衣冠:汉高祖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而改立戚夫人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吕后很担心,便向张良请教对策,张良建议请商山四皓入宫。吕后便在宫中设宴请四皓,并让太子作陪。高祖看到这四个老人胡须眉毛全白了,穿载整齐,很有派头。知道是商山四皓后,很惊讶地问他们,以前请他们为什么不来,如今为什么却来了。四人说:“陛下看不起读书人,臣等宁死不受辱;听说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人没有不盼望为太子效命的,所以我们就来了。”刘邦听后,便打消了换太子的想法。


曼卿豪饮,廉颇雄餐。 màn qīng háo yǐn lián pō xióng cān.

曼卿豪饮:宋朝石延年,曾在海州担任副职。他非常喜欢喝酒。有一天一个朋友来访,他把朋友留下喝酒。一直喝到半夜,酒喝完了,剩下一斗多的醋,他把醋也喝了,喝尽了才罢休。

廉颇雄餐:战国时,赵国的大将廉颇威震齐楚,被封为信平君。悼襄王即位后,便把廉颇撤换下来让乐乘接替他的位置,廉颇大怒,便投奔魏国。后来赵国被秦兵围困。悼襄王束手无策,便想起廉颇。他派人到魏国去请廉颇。廉颇的仇人郭开担心廉颇回到赵国,便贿赂使者,让使者诋毁廉颇。使者到魏国见到廉颇,赵王使者见到廉颇,廉颇为了想回赵国,在使者面前一餐吃下一斗米饭、十斤肉,穿上战甲跃马奔驰,显示自己还有用。使者回报悼襄王说:“廉将军虽然年纪大了,还很能吃饭,只是跟臣才坐会儿,没多久就失禁三次。”悼襄王认为廉颇老了,便打消了廉颇回赵国的念头。


长康三绝,元方二难。 cháng kāng sān jué yuán fāng èr nán.

长康三绝:晋朝顾恺之,字长康,学问广博精深,绘画尤为出色。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

元方二难:陈寔与他的两个儿子,陈纪与陈谌,皆以德行闻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并称“三君”。陈寔曾评价自己的儿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季方那么杰出,元方作为季方的哥哥是不容易的;元方也那么出色,季方身为元方的弟弟也着实不易啊。


曾辞温饱,城忍饥寒。 zēng cí wēn bǎo chéng rěn jī hán.

曾辞温饱:王曾,字孝先,宋真宗咸平年间,解试、省试、殿试都名列第一,连中三元。翰林学士刘子仪和他开玩笑说:“状元试三场,一生吃不尽。”王曾见他讲得这么庸俗,有些不愉快,就说:“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城忍饥寒:唐朝人阳城是位有道之士,他为人谦恭,生活简单朴素,在中条山隐居,天下人仰慕他的品行,来向他求学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年当地闹饥荒,很多人没饭吃,阳城也隐匿自已的行踪,将榆树皮磨成碎屑煮粥来充饥,依旧坚持讲学论道,一天也没停止过。


买臣怀绶,逄萌挂冠。 mǎi chén huái shòu páng méng guà guān.

买臣怀绶:汉代朱买臣,字翁子,西汉会稽吴县人,家中十分贫困,以卖柴为生,常依随着看守会稽郡邸的人借住饮食。后来他去长安游历,被授予会稽太守的官职。回到会稽,买臣仍旧穿着以前的旧衣服,怀中揣着印信和绶带,徒步走回太守官邸。正值上计(上报帐簿)时,会稽的上计吏正群聚饮酒,看都没看他一眼。后来见到他露出来的印绶,大家才明白他就是新太守,都来参拜他。

逄萌挂冠:汉朝逢萌曾经做过亭长这个小官,有一回县尉经过县亭,他感慨地说:“大丈夫怎能供人差遣呢!”就舍弃亭长这个差使,到长安找官做。当时王莽杀了儿子王宇,逢萌便跟朋友说:“三纲(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绝矣,若不离去,将大祸临头。”于是就把官帽挂在东都洛阳的城门上,携带家眷渡海到辽东旅居去了。


循良伏湛,儒雅儿宽。 xún liáng fú zhàn rú yǎ ní kuān.

循良伏湛:汉朝更始年间,天下各路英雄豪杰起兵征讨王莽,民众惶恐不安。这时伏湛担任平原太守,他对妻子说:“收成不好,国君就会自责而减少膳饮,如今百姓饥饿,我怎么能独自饱食?”于是把自已的俸禄都捐出来救济饥荒,保全了平原境内的百姓。

儒雅儿宽:汉朝倪宽曾在同州担任太守。他仁厚儒雅,不求名声,官吏与人民对他非常信任及爱戴。他曾因为不忍心催缴租税,解送到上级的钱粮少,而差点被免职。老百姓知道这消息,纷纷献粮缴租,最终还是倪宽这个州送的公粮最多,他的考核成绩从最低一跃成为最高。


欧母画荻,柳母和丸。 ōu mǔ huà dí liǔ mǔ huò wán.

欧母画荻: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庐陵人。为当时文坛领袖,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他的父亲在他四岁时就过世了,母亲郑氏决心守节不再嫁,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苦,没有钱买纸笔,郑氏就用芦荻杆在地上写写画画,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也非常勤奋刻苦,后来他考中了进士,文章名冠天下。

柳母和丸:唐朝柳仲郢,字谕蒙,唐代京兆华原人,他的母亲韩氏,教导孩子十分严厉,为了让儿子们深夜学习有精神,她用苦参、黄连、熊胆磨成粉末,做成药丸,让孩子含在嘴中以提神。


韩屏题叶,燕姞梦兰。 hán píng tí yè yàn jí mèng lán.

韩屏题叶:唐僖宗时的中书舍人卢渥参加科举考试那一年,偶然走近流经御苑的沟渠,见到一片红叶,上题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渥大为感叹,也在红叶上题诗一首。后来卢渥娶了一个姓韩的宫女,一日,韩氏在卢渥书箱里发现了那一片题诗的红叶,嗟叹良久,说,当时我只是偶然题诗放在水中,没曾想到却在郎君的箱子中收藏着。卢渥对照韩氏书迹,果然分毫不差。

燕姞梦兰:春秋时期,郑文公有个名叫燕姞的妾,曾经梦到一位上帝派来的使者送给她一株兰花。燕姞后来生了个孩子就把他取名叫兰,这孩子就是后来的郑穆公。


漂母进食,浣妇分餐。 piǎo mǔ jìn shí huàn fù fēn cān.

漂母进食:汉代韩信年轻时曾在城下钓鱼,漂母(浣纱妇女)见到韩信经常挨饿,便把自已的饭分给韩信吃。韩信很感谢她,对她说:“我如果富贵了,一定会报答你的。”漂母很生气,说:“我可怜你给你饭吃,难道是为了要报答吗?”

浣妇分餐: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至吴国,到了溧阳,伍子胥饥渴难耐,看到一个妇女在岸边洗衣服,身边放的竹筐中有饭,便向她讨要,她就把自已的饭分给伍子胥吃。伍子胥吃完要离去时,妇女说道:“我送饭给男子,是逾越了礼仪的事,我不能忍受啊!”于是投河自尽了。


十五 删 shí wǔ shān

令威华表,杜宇西山。 lìng wēi huá biǎo dù yǔ xī shān.

令威华表:令威,即丁令威,相传是东汉辽东人。据说令威在灵虚山学道成仙,变成白鹤回来,栖息在城门华表上。有个少年举弓想要射他,白鹤飞走,在空中徘徊并作人言说:“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杜宇西山:杜宇,传说为古蜀帝,遇水灾,自认为自已没有仁德,就把位置让给丞相,自已去西山隐居。死后,他的魂化为杜鹃鸟,俗称子规。


范增举玦,羊祜探环。 fàn zēng jǔ jué yáng hù tàn huán.

范增举玦:范增,西楚霸王项羽的重要谋臣,鸿门宴上给项羽献计杀刘邦,数次举身佩玉暗示。项羽不听,使刘邦得以逃脱。

羊祜探环: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西晋开国功臣。五岁时,羊祜让乳母去取他所玩的金环,奶妈不解,于是羊祜自己跑到邻人李氏东墙的桑树中找到金环。主人惊讶地说:“这是我死去的儿子所失之物啊!”奶妈告知详情,李氏悲叹。当时人们都说李氏的儿子就是羊祜的前生。


沈昭狂瘦,冯道痴顽。 shěn zhāo kuáng shòu féng dào chī wán.

沈昭狂瘦:沈昭,即沈昭略,字茂隆,南齐人,个性狂放不羁,喝酒就任性使气,毫不谦让。有一晚酒醉遇王约时说:“你是王约吗,为何又肥又痴?”王反唇相讥:“你是沈昭略吗?为何又瘦又狂?”沈昭略拍手大笑说:“瘦已胜过肥,狂又胜过痴,怎么办呢王约?你这痴傻该怎么办呢?”

冯道痴顽: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五代人,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侍奉过十个君王,始终位列三公。契丹灭了后晋,冯道在京师见契丹主耶律德光。耶律讥讽他:“你是个什么样的老头子?”冯道回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德光很高兴,任冯道为太傅。


陈蕃下榻,郅恽拒关。 chén fān xià tà zhì yùn jù guān.

陈蕃下榻:陈蕃,东汉人,任豫章太守时,闭门谢客,只有郡中名士徐孺子来,陈蕃才会特为他设榻,徐孺子一走就把榻挂起来。后称接待宾客处为“下榻”。

郅恽拒关:郅恽,汉光武帝时任东门侯。有一次光武帝刘秀外出打猎,车驾夜间返回,郅恽拒不开门,皇帝只好从中东门入。第二天郅恽上书谏道:“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日,置宗庙社稷于何地呢?”后来光武帝奖赏了郅恽,而将放他进来的中东门侯贬为尉官。


雪夜擒蔡,灯夕平蛮。 xuě yè qín cài dēng xī píng mán.

雪夜擒蔡:唐将李愬有谋略,擅长骑马射箭。他讨伐叛将吴元济时,并没有急着打仗立功,而是先安抚吃了败仗的军士,鼓舞士气,抚慰降兵。直到第二年冬,乘晚上下大雪突袭吴元济的蔡州,吴元济下城请罪,押送京师。申州、光州二万士兵都投降了,李愬不杀一人。

灯夕平蛮:北宋时,狄青任广西宣抚使。当时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据守昆仑关。狄青到宾州时,逢元宵灯节,利用这个时机,狄青故意张灯结彩设计麻痹敌兵,乘机将昆仑关守敌一举歼灭。


郭家金穴,邓氏铜山。 guō jiā jīn xué dèng shì tóng shān.

郭家金穴:郭家,指的是郭况,他是东汉光武帝郭皇后的弟弟。家中积金以亿计算,以黄金为器具,以玉器盛装食物,故东宫太子谓郭家为“琼厨金穴”。

邓氏铜山:邓氏,指邓通,西汉人。曾经有个算命先生说邓通将来会被饿死,文帝说:“能让邓通富贵的人是我,怎么会贫穷呢?”于是赐给邓通蜀郡严道的铜山,可以自己铸造铜钱,“邓氏钱”于是广布天下。


比干受策,杨宝掌环。 bǐ gān shòu cè yáng bǎo zhǎng huán.

比干受策:何比干是汉代人。汉武帝时,他曾是汝阴县的狱吏、决曹掾(郡的司法官叫决曹掾,掌决狱),平反冤狱,救活几千人。之后任丹阳都尉时,狱中没有受冤的囚犯,淮汝的百姓号称他为“何公”。相传有一老婆婆到何家,给他九十九枚简策,说:“您积有阴德,今天赏赐您封官授爵的策书,以遍及子孙。”

杨宝掌环:杨宝,汉代人,相传他九岁时曾救一只黄雀,经过他的精心照料,黄雀得以痊愈。一天夜里有个黄衣童子向杨宝拜了又拜,自称是西王母使者,为报恩情,送了四枚白色玉环给杨宝,可保佑他后代廉洁清白,位列三公。


晏婴能俭,苏轼为悭。 yàn yīng néng jiǎn sū shì wéi qiān.

晏婴能俭:晏婴,字仲,尊称晏子,谥平,又称晏平仲,春秋齐国莱地夷维人,任齐国三朝(齐灵公、庄公、景公)宰相。执政五十多年,节俭力行。每顿饭只吃素菜,有一回晏子正吃饭时,齐景公派使者到来,晏子分饭食给他吃,使者吃不饱,晏子也吃不饱。使者回去告诉齐景公。

苏轼为悭:北宋苏轼在《与李公择书》:“我到了五十岁,才知道怎么过日子,主要是悭吝,说好听一点,叫做节俭朴素。然而我们所为,则不像庸俗之人,真可称得上是淡而有味。口腹和身体的欲望哪有止境呢?每天多加节俭,也是惜福延寿的方法啊!”


堂开洛水,社结香山。 táng kāi luò shuǐ shè jié xiāng shān.

堂开洛水:堂指的是宋人文彦博所建的耆英堂。他曾以太尉之职留守在酉都洛阳,把居住在洛阳的德高望重者聚集在一起,名“洛阳耆英会”,并且还建造了耆英堂。

社结香山: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号为香山居士。晚年,在故居香山与胡杲、吉旼、刘贞、郑据、卢贞、张浑及李元爽、禅僧如满八位耆老集结“九老会”。这些志趣相投的九位老人,退身隐居,远离世俗,忘情山水,耽于清淡。


腊花齐放,春桂同攀。 là huā qí fàng chūn guì tóng pān.

腊花齐放:传说天授二年冬,大臣想谎称花开,请武则天亲临上苑(皇家园林),而有所图谋。武则天想要试探群臣对自已的态度,便派使者宣诏说:“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凌晨,上苑竟然真的百花齐放。

春桂同攀:相传明代仪真地方有蒋、王二书生,未及第时共居一舍,元旦一起游庙,闻到桂花香,二人分别到左右树下各折桂花一枝。二人手持桂花出门,一群小孩拍手唱:“一布政,一知府,掇高魁,花到手。”众人问小孩为什么唱这些,小孩说:“我哪知道呢,随口唱着玩而已。”后来蒋、王二人同中进士,蒋官至知府,王官至布政。


l+t6K65S1Hj7f7ZGCTtgSKFInCW+ILSKfU2ahWynRjmUdftxBaotP3N9yf3rdg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