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编的话

周宪

文化研究在这块土地上已经走过了许多年头。从引进这一方法或知识系统,到生根发芽,形成不同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培育本土化的中国文化研究,国内同人做了不少值得钦佩的努力。也许是某种学术兴趣使然,文化研究一直在文学理论和社会学领域比较热闹,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文化社会学”。回顾这些年文化研究的历程,其实这个具有跨学科和跨界的研究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在更多领域得到推广。对本刊多年来的作者稍加统计会发现,他们的学术背景大多是文学或美学研究。针对这一情况,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非文学领域的文化研究者加盟,专注于其他领域的文化问题,展现文化研究在中国语境中的丰富关联性和生产性。

杨燕迪先生所组织的专题着眼于现代音乐文化,内容涉及广泛,从对流行歌曲的争论到音乐家传记研究问题,再到19世纪欧洲音乐的文化生态,以及钢琴与中产阶级女性的关系等,且作者均是有专业音乐训练的青年学人。以音乐专业人士的眼光来审视音乐的文化研究问题,无疑拓宽了文化研究的视角,引入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思考。管建华先生所组织的专题则偏重于中国传统语境中的传统音乐文化问题,作者来自不同高校或研究机构,重点讨论了传统音乐的传播、品评及礼乐、俗乐之纠缠。音乐研究本是一个极具技术性和专门性的领域,囿于专业性,一般的文化研究者很难深入其内。而音乐研究者又往往洋洋自得于其专业性甚至技术性,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常常被排斥。这两组音乐领域的文化研究专稿有助于打通音乐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通道,推助音乐领域的文化研究。除了两组音乐文化研究的专题讨论外,另有一篇讨论中国茶文化的专稿也值得一提。作者是茶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考察茶文化自有一些给人启迪的发现。与已经广泛渗透我们日常生活的音乐相比,茶文化更是具有显而易见的日常性。作者由此入手直击茶艺的文化问题,再次体现了文化研究宗师雷蒙·威廉斯的断语:“文化是日常的。”不过,我们有必要对此加以补充:日常文化的问题能引发我们超越日常性的文化反思,这就是文化研究耐人寻味之处。

另一个专题是关于“微文化”的讨论。奉稿者均为今年上半年首都师范大学一次“微时代”研讨会的参加者。这些青年才俊身处“微时代”,亲历亲为了“微文化”,既有个人参与的切身体验,又有对这一新的文化形态的理论考量,论点之犀利、思考之丰富,颇有些冲击力。当然,“微文化”是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它尚处在发展变动之中,对它的分析和考察也还是一个过程中的产物,我们需要从某种长时段视角来看待“微文化”,将它置于一系列技术变革的历史脉络中来把脉,进而彰显“微文化”的独特文化意蕴。

最后一组专题是对空间景观的研讨。论及问题很是广阔,从购物空间到城市纪念性景观,从场所的空间记忆到中外电影。空间和景观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域,是晚近文化研究最抢眼的话题之一。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空间经历巨大的变迁,历史遗迹一方面在萎缩,另一方面越来越博物馆化;而新的城市空间景观层出不穷,将越来越多的空间与景观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其实本刊最近几期一直有这方面的来稿来进行讨论,这一话题的可持续性是显而易见的。

本期除了一些其他来稿外,在显著位置我们发表了美国学者海尔斯的一篇特稿,该文自2008年发表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揭橥了一个当代技术变革所导致的人们认知模式的深刻转型,即注意力模式从深度注意向过度注意的转型。将这篇特稿和“微文化”的问题结合起来,会有更多的启迪和思索。

本刊也许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一个以文化研究为主题的专业集刊。作为该刊主编之一,我想说这个刊物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转变。虽然在中国官方的学科目录中尚没有“文化研究”这一学科,但是文化研究的知识生产和批判性思考从未间断。本刊从不定期出版到现在一年四期,就是一个明证。“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文化研究的事业需要学界同人的参与,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问题和新的领域。我相信它的跨学科和跨界性可云集各路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因此,作为主编,我期待着有更多学者参与到我们共同的文化研究事业中来。

2014年7月9日 P3zNjNrhMmUfS7zmKQxqD1XNwEL0xzU2q1QXy2qI1c1zVMWiainxo29i1Fy5zd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