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对自己不利,甚至招来外力的攻击。而拥有大智慧的人既会藏拙,也会藏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议论“谁更聪明”。但是,一个人是否聪明,并不是那么容易看穿的。事实上,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常常会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而只有那些愚笨的人才会自作聪明,把自己仅有的一点机巧拿出来显摆。
《阴符经》有云:“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伏藏是一种大智慧。善于伏藏是事业成功和克敌制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以战胜敌人。
北宋仁宗年间,宰相丁谓把持朝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与地位,他不允许同僚在退朝后单独留下来向皇上奏事。参知政事王曾知道丁谓的“虎须”拂不得,因此表现得非常乖顺,从没有违背他的意图,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很久。
有一天,王曾突然对丁谓说:“丁大人,我没有儿子,如今年纪越来越大了,我怕老来孤苦伶仃,想把亲弟弟的一个儿子过继过来为我传宗接代。我想乞求皇上的恩泽,但这件事又不好在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向皇上奏请,因此,我想在退朝后留下来向皇上启奏。”
丁谓听了,觉得王曾所言合情合理,便答应道:“那你就自己启奏吧!”
王曾看到丁谓答应了自己非常高兴,谢过丁谓之后,王曾就立刻单独拜见皇帝去了。然而他并没有提过继的事情,而是向皇帝提交了一卷文书,同时揭发了丁谓的行为。
丁谓答应了王曾之后又细细想了想,感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但是已经晚了。 过几天,宋仁宗就把丁谓贬谪了。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必须使用一些手段。有些人对甘于平淡、屈身事下的行为极为不屑,其实,这是没有眼光的看法。“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当时机不成熟或者时运不济的时候,应将才华掩藏起来,收敛锋芒。这样做,一来可以麻痹对手,使他骄傲轻敌,以为自己软弱无能;二来可以保护自己,使别人不注意自己。事实上,一个人是否能成大事,不在于能够开拓多少疆土,而在于是否能够守得住。
一个人过于显露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往往会对自己不利,甚至招来外力的攻击。而拥有大智慧的人既会藏拙,也会藏巧。他们常常会有效地把自己的实力和意图隐蔽起来,然后暗中预测动态,根据时空变化,思考具体的行动。他们懂得该进的时候就进,该退的时候就退,既不贻误时机,又不轻率冒进。遇到时机就会大展宏图,时机未到则会显拙藏巧,甘居平民。但低调伏藏不是要你成为奸诈小人,而是你要学会一些手段保护自己。
当然,如果想要进取的话,就不仅需要低调,还要学会使用心机。不急于攻取时,应该以恭维的言辞和丰厚之礼示弱,使其骄傲,让他的缺点暴露,然后从他的缺点入手进行打击。这样,你就可能收获全功。
明朝奸相严嵩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放下其历史功过不说,就其个人发迹过程而言,他实在可以说是一名厚黑高手,其手段之高超,心机之工巧,实非常人可比。
嘉靖中期,严嵩在翰林院担任低级职务。严嵩打听到当时的朝廷重臣礼部尚书夏言是自己的同乡,就想接近夏言,套套关系。结果,他几次前往夏府求见,都被夏言轰了出来。尽管受了几次窝囊气,但严嵩并不死心。他准备了酒筵,亲自到夏言府上去邀请夏言。但夏言随便找了个借口就回绝了他。
“无赖”严嵩见这样还不行,就开始使出了绝招:他在夏言的堂前铺上垫子,跪下来一遍一遍地高声朗读自己带来的请柬。
这么一读不要紧,硬是把这个刚直的夏言感动了。夏言以为自己真是严嵩的偶像,于是就慨然赴宴了。
从此,夏言对严嵩越来越器重,并一再提拔他。几年后,已任内阁首辅的夏言又推荐严嵩接任了礼部尚书,甚至透露要让严嵩接替自己的位置。
事实上,严嵩早就想让自己的地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他一直在寻找机会,不过,在没有找到机会之前,他只有藏好自己的欲望。没多久,他就找到了机会。
当时,嘉靖皇帝迷信道教,而夏言极力反对皇帝的迷信活动,彼此之间冲突不断。皇帝把五顶香叶冠分别赐予几位宠臣,夏言不肯接受,反而对皇帝的行为大加批驳,令皇帝十分恼火。
严嵩看准皇帝憋着一肚子气的时候去拜见皇上。他把香叶冠戴在头上,外边还郑重地罩上轻纱。结果,皇帝对严嵩的行为大加赞赏,对夏言更加不满。严嵩眼看时机已到,便一改往日的谦卑,开始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地说了夏言许多坏话。
一天,当严嵩单独去见嘉靖时,谈及夏言,严嵩突然全身颤抖,匍匐在地痛哭不已。嘉靖见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竟然哭得如此伤心,怜念之情骤生,动情地安慰他:“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有朕为你做主,有话尽管说,不要害怕。”
听了皇帝的许可,严嵩便将平时搜集到的夏言的种种所谓罪状添枝加叶、无中生有地一一哭诉出来。嘉靖闻言,对夏言的不满立刻变成了恼怒,第二天就把夏言的所有官职罢免了。随后,严嵩就取代了夏言。
虽然严嵩的人格为后人所不齿,但是他的厚黑手段却不得不令人佩服。事实上,为人处世时必须会一点手段,否则就难以成功。
当时机不成熟时,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潜伏着等待猎物出现;当你的对手强大时,就要隐藏自己的锋芒,让对手充分表演,彻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数,然后再抓住其要害给予致命打击。
伏藏自己的巧拙,不轻易暴露自己的虚实,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还有助于进取。若不隐藏,就会有危险出现;若不欺骗,就可能被敌人消灭。深藏不露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精明的处世方式,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掌握。
才高不应自诩,位高不可自傲。才高而自诩自夸只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而自骄自傲只会自贬其尊,自谪其位。
常言道:“出头的椽子易烂。”一个人如果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处世的话,迟早会失败。唯有谦恭才能让人在静默中屹立不倒。稻穗因其丰满而低首,大海以其最低而成就伟大。为人处世要懂得谦恭,放低姿态,勤勉做事,这样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他人的敬仰。
羊祜是东汉蔡邕的外孙、晋景帝司马师的舅弟,为人谦恭,根本没有官宦人家的骄横。他年轻时就被举荐,州官也三番四次征召他,但都被他谢绝了。
羊祜经历了两朝,掌握机要大权,却从不钻营权势。他筹划的良计妙策和议论的稿子过后都焚毁了,世人也不知其中的内容。
有人认为羊祜这样做没有必要,他说:“入朝与君王促膝谈心,出朝则佯称不知,这是古人的训示。”
羊祜无疑是成功的,上至国君,下至黎民百姓都对他十分敬佩,羊祜的参佐们也常赞扬他位尊而谦恭。
一个人若有谦恭的态度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相反,如果过于傲慢,喜欢时不时地显露自己的本事,则常常不得人心。才高不应自诩,位高不可自傲。才高而自诩自夸只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而自骄自傲只会自贬其尊,自谪其位。事实上,如果过于显露个人的才能,张扬本性,就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前途,更有甚者还会伤及自己的性命。
三国时的祢衡因恃才狂傲、感情用事而被杀,年仅26岁;杨修恃才傲物,不把他人放在眼中,因而不容于曹操,成为“食不甘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被杀害;清代的年羹尧更是因为不可一世、居功自傲而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稍有名气就到处洋洋得意地自夸的人迟早会吃亏的。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无论是处于主动的地位,还是陷入被动境况,都要藏锋敛迹,千万不要将自己抛到风口浪尖上或趾高气扬、威风八面地在别人的眼前晃动,以免遭万箭穿心的结局。
古今中外,那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也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
吴王乘船游于长江之中,听说附近有一座猕猴山,便决定登山游玩。吴王登上山,看到一群又一群的猕猴聚在一起戏耍,便感叹猕猴山果然名不虚传。猕猴看到吴王前呼后拥地来了,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与荆棘丛中去了。只有一只猕猴没有迅速逃走。
那只猕猴一直在那里卖弄灵巧,它一会儿在地上得意地旋转,一会儿又纵身跳到树上攀援腾荡。
吴王看到猕猴肆无忌惮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就弯弓搭箭射它,但那只猕猴从容地把射来的利箭拨开了。吴王接着射去第二支箭,猕猴更加猖狂了,它竟然把箭接住了。吴王的脸都被气红了,于是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法脱逃,立即就被射死了。
这时,吴王回头对那些陪同自己的大臣说:“这只猴子夸耀自己的聪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视本王,以为有几分能耐就肆无忌惮地卖弄。丢了性命完全是它咎由自取,你们也应该以此为戒。”
有人喜欢奉承,一旦被别人奉承就沾沾自喜,肆意卖弄,其结果必定不妙。因为锋芒毕露的人早晚会成为别人的靶子。人要像刀一样静时收敛锋芒,战时锋芒毕露。
诸葛亮刘备死后,诸葛亮似乎失去了原本拥有的才智,再也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了。其实,他的才能并没有失去,只是聪明的诸葛亮将过去的锋芒收敛了起来。因为他知道在刘备的开明政策中,自己不用担心受猜忌,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然而,刘备死时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刘禅是块材料,你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吧。”诸葛亮何其聪明,他知道刘备再仁义,也不会将国家让与外姓人,刘备这番话分明另有深意。
诸葛亮一听,不由地手足无措,虚汗淋漓,当即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完,叩头至流血。
刘备死后,诸葛亮一方面保持着谨慎的行事作风,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另一方面则常年在外征战,以防止给人留下“挟天子”的把柄。他收敛锋芒,故意表现出自己老而无用,从而减少他人猜忌之心以避祸患。这一收敛锋芒的韬晦之计其实是诸葛亮的大智慧。
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聪明不在于表面,也不在于一时的能耐,那些口若悬河、高谈阔论、逞一时威风的人并非聪明人。他们也许富有才华,但不知道藏锋,因而往往遭人嫉妒和暗算,常常是难以成功的。
如果糊涂一点,大智若愚,藏巧于拙,如孙膑装疯卖傻、司马懿装傻充呆,则不仅能保全身家性命,也能为自己最后取得胜利奠定基础。
做一个收敛自己的锋芒和盛气、善于全身而退的人不仅能让自己免遭暗算,走上人生坦途,还能为未来的成功一跃蓄下充分的能量。
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
老子曰:“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最巧妙的就像笨拙的样子,最有辩才的就像口讷的样子。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识人的智慧。
我们日常说的大智若愚就是这样一种智慧。大智若愚是“若愚”,并不是真的愚笨。大智若愚者其实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而且也只有大智者才能做到“若愚”。一个人可以利用这种所谓的“笨拙”、“愚蠢”来完成在“智慧”、“巧妙”的情况下不容易办成的事情。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可是,在他执政的最初3年中却没有发过政令,也没有处理过国家大事。在当时很多人眼中,他就快成为一位昏君了。
看到楚庄王一直都 “不务正业”,大臣们着急了。有一次,在边上侍候楚庄王的右司马忍不住规劝楚庄王。右司马很会说话,他说:“有一只鸟停在南方的一座山上,3年啦,不展翅飞翔,也一声不叫。请问这种鸟叫什么鸟?”
楚庄王听出了右司马的意思,便回答道:“那只鸟3年不展翅飞翔,是在用这段时间生长羽毛翅膀;不飞也不叫,是在用这段时间观察臣子的办事原则。你别看它没有飞,一旦飞起来必定会冲天而去,你也别看它没有叫,一旦鸣叫起来必定十分惊人。”
这就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成语故事的来源。
过了半年,楚庄王一开始亲自听政就废除了10件旧事,兴办了9件新事,诛罚了5位大臣,提拔了6个隐士,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国力迅速强盛起来后,楚庄王就不再掩饰自己了,他开始显露自己的实力。他进攻陆浑之戎,陈兵周郊,并派人去问象征天子权威的九鼎的轻重。
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来源。
楚庄王后来许多国家,像鲁、宋、郑、陈等都归附楚国,楚庄王成为了一代霸主。
楚庄王明明是个治国高明的国君,但是他开始时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装作很不能干、很不会执政的样子,这就是大巧若拙。他把自己的智慧潜藏起来,让一切问题都显露出来,这样就能看得更清楚,等到一切都弄明白了之后,他就采取迅速的行动击中要害。
老子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意思是说最贵重的器物最后制造成,最好的音乐很少奏出声音来。楚庄王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可以3年不声不响,默察静观,研究楚国的国情、政事、官吏、民心以及天下的形势,然后一锤定音,可谓深得大巧若拙精髓。
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和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才算是更大的才华,这种才华对社会、对人、对己才有真正的用处。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就不仅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家,还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洞察先机而随机应变。
安禄山起兵谋反的事情初露端倪时,颜真卿就有了相应的准备。他在自己的守城内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加以防备。然而,他表面上不露半点声色,每天和宾客在河里湖上泛泛舟,饮饮酒,不问时事。
颜真卿颜真卿管理的平原郡是属安禄山管辖的地方,因此,安禄山时常派密探暗查颜真卿的举动。但是,密探屡次回来报告说:“没事,一介书生,不用担心。”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颜真卿就在这样的瞒天过海中积极备战,预防着安禄山的谋反。
果然,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谋反。一时之间,河朔地方的许多城池纷纷被安禄山攻下,只有颜真卿把守的平原城因为提早做了准备而没有被攻下。
在人际交往中,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本领和修养对人是极有帮助的。
在人际交往中小聪明要不得。小聪明不仅为人所厌,而且还不安全。如果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时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余,时不时地显示一下自己的小聪明,日久天长,就连自己迈一步能走多远都让人掌握得一清二楚,自己一点底气都藏不住,最终就很容易被他人抓到把柄。
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是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护自己,少一点棱角,多一些圆融通达,这样才能在各种场合下应付自如、左右逢源。谙熟世事、机智圆滑不是奸诈,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乾隆皇帝十分喜欢卖弄自己的才情,他曾经写过数万首诗,但真正写得好的却没有几首。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卖弄。
乾隆上朝时经常出些词、联考问大臣。大臣们明明知道有些对联很粗浅简单,也不说破,而是故意苦思冥想,并且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难道满朝文武真的无能人吗?非也,这其实是免招是非的处世技巧。其实大臣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让乾隆自己说出来,然后使他接受赞美。果然,每次乾隆都非常开心。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这是大辩若讷的意思。
“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实际意义。所以,如果你想证明什么,就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要很巧妙地去做,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能耐与功劳的,相反,他们会用谦虚的态度面对世人,用自知之明去看待自己。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大环境也瞬息万变,过分张扬和暴露自己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下祸患。锋芒毕露并非好事,如果一个人处处锋芒毕露,不给别人留点余地,就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嫉妒,这样他的路就会越来越难走,而其成功的梦想也特别容易夭折。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就因为在做人上的无知而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了赫赫战功。雍正二年入京时,年羹尧得到了雍正帝的特殊荣宠,时人称之为“年大将军”。
然而,由于年羹尧恃功骄傲、专权跋扈、乱劾贤吏、苛待部下和任人唯亲,对全国的官员任命都产生了影响。对各地要职官员的委派,年羹尧也常常用自己的想法影响雍正皇帝,当时的人把这种情况称为“年选”。
更加糟糕的是,年羹尧在皇帝面前“无人臣礼”,还藐视并威胁皇权。年羹尧在西安总督府时,令文武官员逢五、十在辕门做班,辕门、鼓厅画上四爪龙,吹鼓手着蟒袍,与宫廷相似。他还令雍正帝派来的侍卫前引后随,牵马坠镫。按清代制度,凡上谕到达地方,地方大员须迎诏,行三跪九叩全礼,并跪请圣安,但雍正帝的恩诏两次到西宁,年羹尧竟然不守规矩,直接“宣读晓谕”。他在与同级的督抚、将军往来的咨文中,语气模仿皇帝。更有甚者,他曾向雍正帝进呈其出资刻印的《陆宣公奏议》,雍正帝欲为此亲撰序言,但年羹尧以不敢“上烦圣心”为借口,代雍正帝拟就序言,并要雍正帝颁布天下。
如此僭越无度的行为令雍正皇帝寒心不已。最终,年羹尧被一再降职,并赐予自裁,结束了他风光无限的一生。
尽管对年羹尧的真正死因有很多争论,有人说是因为他想造反,又有人说年羹尧当年参与了雍正与诸兄弟的皇位之争,雍正这样做是为了杀人灭口,但暂且抛开雍正决心除掉年羹尧的真正动因不说,从年羹尧自身而言,他的死也确实咎由自取。
试问一个皇帝如何能够容忍自己的臣子功高震主呢?年羹尧自恃功高,妄自尊大,丝毫不知谦逊自保,不守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这已经为舆论所不容。更糟糕的是,他结党营私,贪赃受贿,“公行不法,全无忌惮”,为国法所不容,这就更为雍正皇帝所忌恨。一个人犯了这样的大忌,势必难得善终。
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其实,在人生道路上,一个人不仅要积极进取,还要适时收敛。否则就会显得自己才大气粗,甚至盛气凌人,让人有压迫感,从而产生对抗之心。
贺若弼是隋朝著名将领,他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但因为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其自杀。临死前,他曾嘱咐儿子贺若弼说:“我因为说话不慎而死,你要引以为戒。”说完,还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希望他能记住这个教训。
隋朝元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称帝,是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了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想法,他询问大臣:“谁可以胜任镇守江淮的职务?”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论文武才干,没有能比得上贺若弼的人了。”
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做灭陈准备。贺若弼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命令,并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诗中的傲然之气已经隐隐可见。
后来,他参与灭陈,立下了赫赫军功。灭陈以后,贺若弼更加显贵了,不仅自己进位上柱国,进爵宋国公,还惠及家人。其兄贺若隆为武都郡公,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
然而,此时的贺若弼早已忘记了父亲的教训和教诲,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他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所以常常以宰相自许。
当时,杨素为右仆射,而贺若弼还只是个将军,因此贺若弼心中很是不平。但由于他常常把对人的不满表现在言语和神色上,因此最终招致贬官。结果,贺若弼并不以之为教训,怨恨反而更深了。
隋文帝对他的表现感到很失望,便责问他说:“朕以高颎、杨素为宰相,你每次都散播言论,说他们两个人是吃白饭的,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故人,杨素是我的舅子,我清楚他们的为人,所以才会说实话。”
结果,很多达官都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应该处以死刑。隋文帝犹豫了好几天,但考虑到他的功劳,还是决定免除他的死罪,消除官职贬为平民。一年后,隋文帝恢复了他的爵位,由于不欣赏他的为人,所以便不再委任官职。但每次宴请群臣的时候,隋文帝还是待贺若弼很好。
有一次,隋文帝赐宴王公。席间,隋文帝要群臣作诗,贺若弼作了一首五言诗,诗中充满了怨恨,不过,隋文帝看后还是宽容了他,并没有对他治罪。
这时,正好有突厥使者来朝拜,还表演了百发百中的箭术。隋文帝看后大为惊叹,说道:“除了贺若弼,还有谁有这样的箭术呢!”于是,他命令贺若弼引弓射箭,果然也是每发必中。隋文帝非常高兴,对突厥使者说:“此人天赐我也。”
尽管隋文帝如此宽容,但也没有让贺若弼了解到自己的弱点——“才”大气粗,居功自傲。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是有名的良将,他们的优劣在哪里?”贺若弼就说:“杨素有勇无谋;韩擒虎只会打仗,不会带兵;史万岁只会骑马,不是大将之才。”杨广又说:“那么谁是大将?”贺若弼回答说:“那就看殿下你的眼光了。”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堪称大将。
这番话不仅伤了同僚们的感情,也让隋炀帝杨广对他产生了戒心,最终,贺若弼死在了杨广的手里。
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一个人即便有非凡的才干,也不能过分招摇,否则,只会遭人嫉恨。才干与智慧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智慧是才干,才干却不会是智慧。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能耐与功劳的,相反,他们会用谦虚的态度面对世人,用自知之明衡量自己。才大不气粗,居功不自傲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做人的手段,它能帮助自己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权势过高、名望显著就很容易招他人嫉恨,如果不懂得收敛,就可能会被名声所连累,枉受无妄之灾。
东汉李固《遗黄琼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作者对所谓名士的名不副实作出的批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道出了一个普遍而又实在的道理:一个人的名声太大,他的实际情况与他的名声就很难完全符合。
古往今来,名实相副的人和事实在不多。尽管如此,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人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出人头地。这种进取向上的精神本来是可贵的,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情况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对此若是有所忽视,只怕你不仅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功名和利益,还会为人所不齿。
《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和尚与一个贵公子同乘一条船。贵公子一上船,就高谈阔论,显出一副满腹经纶的样子,这让和尚顿生敬畏。由于船上空间小,和尚生怕侮慢了贵公子,因此蜷缩着自己的身子,抱膝而卧。
哪知那个贵公子越说越离题,其学问的深浅就被和尚摸透了。和尚知道贵公子的学问不怎么样后,便问道:“请问相公,澹台灭明(孔子弟子)是一人,还是两人?”贵公子答:“当然是两人。”和尚又问:“那么尧舜是几人?”贵公子答:“是一人。”
听完贵公子的回答,和尚笑了笑说:“这等说来,老僧该伸伸脚了。”
真正聪明而有能耐的人不会张口闭口地说自己多么有本事,更不会说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因为有大智慧的人都知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道理。
其实,无论是否声名显著,也不管是否名副其实,都应该注意掩藏自己。
高处不胜寒,名头太大总会有人不服,甚至惹人憎厌。一旦行为有所偏差,就会落人话柄。正所谓:“树大招风”。权势过高、名望显著就很容易招他人嫉恨,如果不懂得收敛,就可能会被名声所连累,枉受无妄之灾。不过,如果懂得收敛自己,那么盛名之下,其实就并不难副。
西汉建国,张良可谓一大功臣,被列为“汉初三杰”之一。汉高祖刘邦赞美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在“汉初三杰”中,他是唯一一位得善终的人。
张良之所以没有成为“韩信第二”,这与他功成名就后的谦恭不无关系。年轻时就以谦恭、好学、聪明闻名的张良有“桥下拣鞋,拜师学艺”的经历,并以自己的谦恭得到了《太公兵法》,获得了真才实学,又因谦恭获得了赏识和安全。人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拥有聪明,并时刻记得谦恭。尤其在功成名就之后,更应该注重细枝末节。
张良一心一意追随刘邦打天下,经常在危急时刻扭转时局。平定天下以后,刘邦赐给张良三万户百姓,张良辞谢说:“我与陛下相会,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陛下用我的计策并万幸成功,这不过是我的运气好,没有陛下就没有张良。”后来官拜大司马的张良选择了辞官归隐。
同样身为“汉初三杰”的韩信和萧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韩信的下场人所共知,因为锋芒毕露而丧命。而萧何则因为名气太大,自己又不通权变,不得不自毁名声,以至于弄得晚节不保。
萧何计诛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封外,还派了一名都尉率500名兵士做萧何的护卫。
众宾客纷纷道贺,萧何也非常高兴,在府中摆酒席庆贺。突然,有一个门客身着素衣白履,昂然进来吊丧。萧何见状,勃然大怒道:“你喝醉了吗?”
那个门客昂然不惧,说道:“萧公不要高兴得太早,否则就会后患无穷啊!”萧何听了,心中十分不解,问道:“我进位为丞相,荣宠有目共睹,而且我行事小心谨慎,没有任何疏虞,你为什么这么说?”门客说道:“皇上南征北伐,亲冒矢石。而萧公安居在都城之中,根本就不用冲锋陷阵,反而加封食邑,我揣度皇上的意思,恐怕是在怀疑萧公。难道萧公没有见到淮阴侯的下场吗?”萧何恍然大悟,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早晨,萧何便急匆匆地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自己的家财充实国库。果然,刘邦对萧何的表现十分满意。
同年秋天,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
刘邦身在前方,心在都城。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
使者回报萧何,萧何对使者的回答大加赞赏。有一天,萧何偶尔与门客谈及使者为自己美言的事情,心中颇为得意。
可是,一个门客听完后,大声说道:“萧公不久就要被满门抄斩了。”
萧何听后大为惊骇,忙问为什么。
那门客说:“萧公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您还在想尽方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可是,您现在是百官之首,已经没有更大的官位可以封赏您了。如今皇上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
萧何听了,顿时明白门客所说并非虚言,连忙向门客问道:“那么为今之计,我该如何是好呢?”
门客说:“萧公,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不得民心了,自然就会对您放心。”
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
为了释去主上的疑忌,保全自己,萧何最终还是不得不以侵夺民间财物来自污名节。不久,萧何的所作所为就被人密报给了刘邦。果然,刘邦听后,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并不查问。
不久,萧何看到长安一带耕地狭小,百姓缺衣少食,可是天子的上林苑中却有许多闲着的荒地用来放养禽兽。萧何便上奏请皇上把这些荒地分给百姓去耕种。谁料,刘邦见此奏章后大怒,恼恨萧何再次取悦于民,就立刻下令将萧何逮捕入狱。
满朝文武以为萧何必犯了大逆不道之罪,怕连累自己,都不敢替他申辩。幸亏有一个名叫王卫尉的人,平日素敬萧何的为人,在服侍刘邦时顺便向刘邦探问:“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
刘邦余怒未消,道:“休要提他?提起他朕就生气。当年李斯为秦相时,做了好事都归君主,出了差错就揽在自己身上。现在萧何要求朕开放上林苑给百姓耕种,这分明是想取悦于民,自己得个好名声。他可曾将朕这个皇帝放在眼中?”
王卫尉闻言奏道:“陛下未免错疑丞相了。丞相如有野心,当年陛下在外征战数年,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据关中,何至于要用区区御苑示好百姓,收买人心呢?陛下若疑忌萧丞相,不但浅视了萧丞相,也看轻了陛下自己呀。”
刘邦听了王卫尉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虽然心里不大高兴,但还是感念萧何的为国之心,当天就命人放了萧何。
当时,萧何已经六十多岁了,见刘邦开恩释放了他,他诚惶诚恐。虽然身上带着刑具,而且蓬头赤足,污秽不堪,但又不敢回府沐浴后再朝拜天子,只得马上上殿谢恩。
刘邦见到萧何狼狈的样子,心中未免有些过意不去,便安抚萧何:“相国不必多礼!这次是相国为民请愿,朕不允许。朕不过是个无道天子罢了,而你却是个贤德的丞相。朕之所以关押相国,就是要让百姓知道你的贤能和我的过失啊!”
尽管这番话说得大度,但是此时的萧何已经能够听出其中酸溜溜的味道了。从此以后,萧何对国事就一直保持沉默了。
事实上,人站在高处,应该有求低的心态,把自己的位置摆低反而更得人心。名人如果屈身,人们就会觉得他伟大,相反,如果他始终都高高在上,就只会让人鄙薄,嘲笑其名不副实。
常言道:“人的名,树的影。”求名并没有错,但是要有技巧,尤其是在维护自己的名声时不要固执地认为“身正不怕影子歪”,有句话叫做“积毁销骨”,如果别人对你的评议不好,而且越来越多,就足以令你身败名裂。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就会惹人讨厌。过分地强调自己的才能,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
在人群中,如果你能以别人为师,除了可以增进自己的能力之外,还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与虚荣心。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贫富贵贱,还是聪明愚鲁都有其长处。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别人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才能让自己更进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学会拜人为师。
然而,在现实中要做到甘拜他人为师并不容易,因为人的天性中都有排他性,这就使得人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往往从自身出发去思考问题。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人们很难心甘情愿地虚心向别人学习,相反,“好为人师”倒成了一种习惯。
“好为人师”是一种自显高明的表现行为,无形中抬高了自己,可是,“好为人师”的行为往往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不适以及反感,甚至被他人鄙视。
宋朝奸臣钟弱翁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但是他却偏偏喜欢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他常常以大师自居,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每次出去游玩,遇到榜额字画,他都要批驳评论一番,然后把那字迹除掉,重新书写并署上自己的大名,以示自己的高明。可是,他的书法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人们看了都摇头叹息不已。
有一次,钟弱翁经过庐陵的一个寺庙,看到寺庙里有一座很壮丽的阁楼,便决定进去看看。钟弱翁与同僚以及部下来到那座阁楼下时,只见阁楼上面挂了一个匾额,上面题了几个字:“定惠之阁”,但是题字人的姓名看不清。
钟弱翁看了那字,觉得定是个无名之辈写的,于是,他“好为人师”的毛病又来了。他肆无忌惮地评论,把那题字批得一无是处。但众人觉得那字写得清俊非常,因而对钟弱翁的评论不以为然。
钟弱翁看批评得差不多了,就叫寺庙里的和尚把匾额取下来,准备自己重新题写一遍。匾额取下来后,众人擦去那些浮尘后发现,原来这块匾额竟然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写。钟弱翁一看,竟面不改色地对左右说:“这样的好字应该刻在石碑上。”说罢,他便命令部下把这几个字刻在了石碑之上。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钟弱翁就成了人们的笑柄。
一个人若没有知识,就得有常识;若没有常识,怎么也得懂得一点掩饰,若是不学无术还不知羞耻,这样的人若还不被人鄙薄,那就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在生活或工作中,“好为人师”显然不是上上之策。有些人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指点、纠正、教导他人,尤其是指出别人的不足,或许这种行为不是有意的,而是纯粹想帮助他人,然而,即便如此,这样直接地提出意见都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
其实,与其“好为人师”惹麻烦,还不如“拜人为师”求成长。古语说得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以为是的人是可悲的,自作聪明的人是可恶的,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为人是低调而谦逊的。
孔子是著名的大思想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经在去晋国的路上被一个7岁的孩童挡住了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童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
孔子一看,发现是用碎石瓦片摆成的一座城。
孩童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
孔子觉得这孩童很懂礼貌,便问他叫什么名字。孩童说:“我叫项橐!”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这么小就懂礼,我应该向他学习!”
当孩童知道他就是孔子后,便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回答出两个问题,他就自动让路。孔子欣然答应了。
孩童高声问道:“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听了,微笑答道:“因为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童反问道:“那么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
孔子一听,想了半天也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低调谦逊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哲学。低调的人能做到谨言慎行,即使自己才华满腹,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谦逊的人能让人感觉到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能通过自己的魅力去影响别人,如同春风化雨,根本不会纵口谈论别人的过失。
在人群中,如果你能以别人为师,除了可以增进自己的能力之外,还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与虚荣心。甘拜他人为师可谓一种提高自己能力的手段,更是深得人心的手段。
“聪明反被聪明误”,因此做人不能太过精明。“精明的人”往往凭借自己的强势凸显于整个群体,从而破坏了整体的和谐,造成了“鹤立鸡群”的尴尬局势。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清高的人:他们血气旺盛、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咄咄逼人,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十二分地表露出来。他们看不起其他人,大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架势。这种人处世的特点是高调。
表面上,高调之人如同天之骄子,然而,这种人在人生旅途中往往会遭受大挫折,甚至酿成悲剧。有一点聪明和成就就趾高气扬,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必定会受到打击。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再聪明,总会有人更胜一筹。
“聪明反被聪明误”,做人不能太过精明。“精明的人”往往凭借自己的强势凸显于整个群体,从而破坏了整体的和谐,造成了“鹤立鸡群”的尴尬局势,使自己受到孤立。一个人若是太精明,有时甚至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三国时代名士杨修天资聪颖,才学过人,深得曹操器重,然而这个聪明人以善于体察曹操心计为荣,最终被曹操一声令下,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例子。
低调做人,不耍小聪明,让自己始终处于冷静的状态,在“低调”心态的支配下兢兢业业,才能做成大事业。事实上,真正的聪明是不外显的。
有一个小孩子很可爱,大人们就都喜欢逗他玩。大人在地上放两枚银钱,一枚面值大,一枚面值小,然后让那个小孩子去挑其中的任意一枚。结果,每次这个小孩子都是拿那枚面值小的。
很多大人都说这个小孩子傻得可爱,就经常用这样的方法逗他,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
有一天,一个大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这个小孩说:“你为什么这么傻呢?怎么不去拿那个面值大的呢?”
小孩仰头对这个大人说:“那样的话,以后谁还和我这样玩呢?”
善于装傻的人才是聪明人,整天表现出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往往是不够聪明的行为。有聪明也要学会藏起来,这样才能让别人失去戒心,而对你产生好感与兴趣。如果你总是一副很能干的样子,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自以为是,不好相处。聪明人不是“鹤立鸡群”“特立独行”,而是要在客观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后,在兼顾平衡的前提下突出自己的优势。
在中国,含蓄谦修、内敛沉稳、大智若愚,自古以来就被奉若真理,人们主张有时候聪明,大多数时候糊涂,偶尔也会揣着聪明装糊涂。
春秋时期,楚庄王大宴群臣,不仅有大小文武官员,还包括楚庄王的宠姬妃嫔。这场酒宴一直进行到日落西山,楚庄王觉得不够尽兴,便吩咐点烛继续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臣子们敬酒。
谁料得,就在此时,一阵大风突然吹来,殿内所有的蜡烛都被吹灭了。漆黑一团之中,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摸了一下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这位官员的帽带,然后附耳对楚庄王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看谁没有帽带?”
楚庄王听了,大声向臣子们说:“先不要点燃蜡烛,寡人今晚定要与诸位同醉,来,大家都把帽子摘下来痛饮。”
于是,大家都把帽子摘掉了,楚庄王方才命人把蜡烛点燃。
宴席散了之后,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笑道:“此次宴会的目的是狂欢,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又何必伤了和气呢?”
三年后,楚晋交战中,有一位将军总是奋不顾身冲在前面,他表现得异常勇猛。楚庄王极为欣赏那位将军,便把他召到跟前,对他说:“我平日并没有特殊优待你,你为什么如此舍生忘死地战斗呢?”
那个将军回答:“三年前在宴会上被扯断帽带的那个人就是我。蒙大王不杀不辱,愿誓死以报大王之恩。”
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宽容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这样才能从容行事。相应地,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明知故昧”,不斤斤计较,其气度必定令人折服。
在人际关系上,装糊涂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大多数人都不希望别人比自己聪明,就算他知道你真的比他聪明,在他面前装作没有他聪明,他也会有捡到便宜的满足感。
人生在世很难逃脱世间的是是非非,因此,要想在尘世中立足,就必须学会生存之法。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平衡点,要糊涂一些,以免过于聪明破坏了和谐,要知道,微妙之事必有微妙之法。
做人不可太精明,有时还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藏巧露拙。不要以为这仅仅是“演戏”,更不要感到不屑,要知道,装糊涂“演戏”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别人信以为真,从而放弃对你的戒心。如果自己的才能突出,也没必要总想表现,应该适时隐藏自己的锋芒,这样才会更安全。
有能耐,别人自会欣赏,用不着拿出来显摆,强出风头只会让人反感。锋芒毕露固然会因耀眼的光芒而让人崇拜,但也免不了遭人暗算。
老子的“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就说明争强斗胜的害处。他又说:“强梁者不得其死”,直接道出了好胜者必败的道理。无数事实证明老子的这些话堪称至理名言。
隋炀帝在位时立杨暕做太子。在立太子前,隋炀帝觉得杨暕要强,有冲劲,会是个有作为的人,但是立了太子后,杨暕过去的优点就变成了缺点。原来,杨暕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一直都没有改变“处处好表现”的习惯。
有一次,隋炀帝父子同猎,炀帝一无所获,太子却满载而归。炀帝本来就感到太子对自己不够尊重,这一下被儿子比得更加抬不起头来。不久,隋炀帝就寻了个罪名把杨暕的太子名号给废了。
在古代,皇子有能力,自然是顺利当上太子的一个条件。但是,如果成为太子,却不知道收敛自己,隐藏好自己的实力,就等于天上同时有两个太阳。对此,在位的皇帝自然是难以接受的,太子也就会遭到父皇的猜忌而被废黜。
唐顺宗刚刚做了太子不久就豪言壮语,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他曾经对东宫幕僚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
他的幕僚听了,便告诫他:“作为太子,首先要尽的是孝道,殿下应该多向陛下请安,问些起居饮食冷暖的事情,而不应该过多地理会国事,尤其是改革这类敏感问题,就更加不能提了。如果太子过分热心,别人就会以为殿下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假设陛下因此而猜忌你,你将如何证明自己呢?”
太子听得如雷贯耳,此后就闭口不谈国事。尽管父皇德宗晚年荒淫而又专制,但是作为太子的唐顺宗始终都没有发言,直到他自己真正继位后,才开始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对有大志向的人来说,低调做人并不是苟且偷生,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谋略。真正有才华的人要善于审时度势,隐藏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待时机成熟时成就自己,而如果不知道隐藏,再能干也不免夭折。
真正聪明的人常常被误以为是傻子,能够酿出甘甜花蜜的花朵往往没有浓香,很多有才能的人喜欢深藏不露。尽管张扬个性、展示自我有利于推销自我,但是,对张扬的声音与行动,人们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很难接受。大部分时候,要让人买你的账,就要谦虚一点,不要锋芒毕露。
唐朝李泌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曾几度匡扶唐廷,力挽狂澜,立下了卓著功勋。李泌自幼聪敏,博涉经史,小小年纪名气就非常大,唐玄宗夸他为“神童”,宰相张九龄呼他为“小友”。唐玄宗曾要授李泌官职,李泌固辞不受。唐玄宗没有办法,只好让他与太子结为布衣之交。尽管太子与李泌结交,但是太子不称他姓名,而称之为先生。
自小就名震天下的李泌没有因此而骄傲,反而更倾向于隐世修仙,极力想隐藏自己的才华。他经常游历于终南山,不过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天下安危,时不时还会出山做一些事情。
天宝年间,李泌看到天下的危机形势,遂赴朝廷论当世时务。杨国忠听说李泌的议论后非常嫉恨他,正想找个机会下手除掉他时,他又潜遁于名山。
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唐肃宗即位,特召李泌陈述天下成败之事。之后唐肃宗要授给李泌官职,李泌再次请辞,说:“陛下屈尊对待臣下,把臣当成贵宾和朋友,这已经比宰相显贵多了。”后来,李泌实在请辞不过,便做了银青光禄大夫,虽不是宰相,不过权力却超过了宰相。
李泌规劝唐肃宗俭约示人,不念宿怨,选贤任能,收揽天下人心。在李泌的出谋划策之下,唐肃宗终于收复了长安、洛阳。
李泌见唐廷转危为安,便立即要求辞归山林。唐肃宗坚决不同意,说:“我和先生同忧,也应该与先生同乐,如今终于收复了河山,您为什么就想着离开呢?”
李泌说:“我有四个不能留下来的原因,一是我遇到陛下太早;二是陛下任用我过重;三是陛下对我的恩宠太深;四是我的功劳太大了。因此,我不可以留下来。”
经过一番劝说,李泌终于说服唐肃宗,归隐衡山。
到了唐代宗时,唐廷再次出现危机,皇帝又特召李泌出山,要拜他为宰相,然而,李泌一再请辞。代宗没办法,只好在宫中筑了一个书院,让李泌居住,一遇到军国大事就找李泌商量,李泌又成了事实上的宰相。当时局好转后,李泌又一次辞归山林。
李泌可算是一位布衣宰相,更可算是一位道士宰相,以一个道士的身份独得巨大的荣耀,李泌可谓千古一人了。
李泌能适时地收敛自己,规避风头,他以“好谈神仙,颇尚诡诞”为幌子,国家危亡时就出山全力辅佐朝政,功成之后则归山养性,这种隐藏自己的手段实际就是他始终能够在危局中自保乃至前进的关键。
明太祖朱元璋初起时,四方豪杰势力强过他的有很多。论资历他不如徐寿辉早,论粮多地广他不如张士诚富,论兵勇马壮他不如陈友谅强,朱元璋所占根据地又处于包围之中,但天下最终还是姓了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在前期采取了一个策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是积蓄力量,“高筑墙”是做好积极的准备,最为重要的是一条是“缓称王”,其目的是不让自己成为别人攻击的目标,这个不露锋芒、隐藏实力的策略让朱元璋获得了充足的准备时间,最终使他获得了天下至尊的位置。
即使拥有再多的真才实学,表现得再好,也要懂得收敛。如果一个人过于重视自己,就会忽略他人的存在,从而变得骄傲自大,容易成为孤芳自赏的人。当然,不强出风头并不是要你畏首畏尾,只是要把握好张扬与内敛之间的度,以免使自己陷于困境。
古语云:“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与其和狗争道被狗伤,还不如让狗先走,因为即使你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有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做人做事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若能低调一下,也许就会峰回路转了。自我克制便是一个低调做人的方法。
唐代宰相娄师德有个弟弟被任命为刺史,在赴任之前,娄师德觉得有必要提醒他一些为官之道。
娄师德问弟弟:“身居高官,如何才能不遭人妒忌?若被人妒忌,又如何保全自己呢?”
弟弟说:“从今以后,就算有人把口水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不会有怨言,我会把口水默默地擦掉。”
娄师德听了之后语重心长地说:“人家朝你吐口水,就是对你有意见,如果你把口水擦去,就表示你厌恶人家,这样做无异于火上加油。不如不擦掉它,让口水自己干,并用笑脸接受对方。”
娄师德的弟弟至此才真正明白了忍耐与克制的意义,在以后的仕途中也走得更为顺利。
在待人处世中要低调,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险之时,暂时隐藏自己的实力,冷静下来往往可以审时度势,从而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驻扎于五丈原,直面曹操军队。曹军统帅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物。司马懿深知自己的韬略不如诸葛亮,便采取拖延战术,一直按兵不动。
诸葛亮见此情况,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服和一封信,信上说:“你如果不敢出战,便应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假设你还有点男子气概,那我们就开战。”
见到诸葛亮如此猖狂,司马懿的左右非常气愤,纷纷请战,可是司马懿却没有答应。不久,诸葛亮积劳成疾而死,司马懿这才开始大张旗鼓地进军蜀地。
古语云:“一忍,可以当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与其和狗争道被狗伤,还不如让狗先走。因为即使你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
隋末,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朝廷中很多官员也纷纷倒戈对抗隋炀帝。这样的状况使得隋炀帝的疑心病越来越严重,对大臣也有诸多猜忌。
那时,唐国公李渊声望很高,由于他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皆悉心结交当地的英雄豪杰以树立威望,因此,投奔他的人非常多。
隋炀帝对此深为忌讳,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听说皇上召见,知道隋炀帝此时的疑心病很重,不宜轻易犯险,于是称病推辞。
隋炀帝听说李渊病了,很不高兴。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便向她问起李渊没有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他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个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听后更加谨慎了。
为了不引起隋炀帝的注意和加重他的疑心,李渊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不思进取。
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但李渊却借此机会暗地里扩充自己的实力,最终在合适的时机起兵反隋,建立了大唐帝国。
古语有云:“三思方举步”,凡事都要能沉得住气。当你听到了不好的消息时,要冷静下来思考,让自己的眼光更宽更远。千万不要因为失去理智而显露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只会导致功败垂成。深藏不露的人不仅能够藏起自己的聪明和笨拙,还能藏好自己的不良情绪。
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赵、韩、魏四家势强力盛,瓜分了晋国。可是,四家中力量最强的智伯野心最大,他想要得到更多的土地。
一次,智伯仗势向魏宣子索取土地。对此,魏宣子很愤怒,打算回绝智伯的无理要求。
这时,谋士任章劝他说:“主公为什么不满足智伯的要求呢?智伯很容易就得到了我们献纳的土地,他就会变得骄傲起来。诸侯见智伯无缘无故向别人索要土地,一定会加强戒备,这样下去,智伯的寿命也就不会长了。假如我们不答应他的要求,仅仅是以一家的力量与智伯对抗,力量不敌就会伤己,这是何苦呢?”
听了任章的话,魏宣子觉得很有道理,便顺从地割让了一块土地给智伯。
果然,智伯得到了土地之后就变得越来越自负了,他甚至自以为是四家中的霸主。不久,智伯又向赵襄子索取土地,遭到了赵襄子的违抗,智伯便兴兵讨伐。
这时候,魏宣子借机向韩康子说明利害,便联合韩康子、赵襄子把智伯消灭了。
魏宣子不仅克制住了自己的坏情绪,而且通过顺从的方法诱导对方,让对方变得更加骄奢,等到对方恶贯满盈、引起公愤之时,再举起“正义”大旗诛杀战胜之,这种深藏不露的手法可谓高深莫测。
如果人不能克制自己,不能藏起自己的不良情绪,就不仅不利于成事,还容易被人抓住弱点,从而伤及自身。《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骂死王朗,都是利用他人情绪的弱点进击的例子。
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能够沉住气的人才是大智大勇的人,即使面对侮辱、讽刺、嘲笑、欺凌甚至被围困,他们也能够保护好自己,并等待恰当的时机重新上阵。总之,能够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就能够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所有高明的赌徒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离开赌桌,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即使没有更多的成功,他们也会见好就收,因为他们知道,过多的好运永远都会伴随着更大的危险。
范蠡有的人选择在功成名就之后享受随之而来的好处,而有的人则会选择功成身退。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手下有两位极为出名的文臣武将:文种和范蠡。借此二人的帮助,勾践最终不仅报了受辱之仇,还成就了一番霸业。
这两个人都是足智多谋的人,但是二人的个性却截然不同。文种对功名富贵的追求之心非常迫切,他从一个小县令做起,直至越国大夫,因而对自己的成就非常看重,而范蠡却恰恰相反,他觉得盛名之下难以久居。
灭吴之后,勾践就置酒大宴群臣,然而,群臣欢腾跳跃之时,勾践却面无喜色。范蠡见此,心中不由一动,他突然想起“敌国破,谋臣死”的古话,心中暗自思量:莫非越王也是这样?难道我将会有性命之忧?于是,他便去找文种相商,想告诉文种“兔死狗烹”的道理,劝说文种和他一同退隐。文种听了却不以为然,范蠡见此,只好摇头叹息,离开了文种的府邸。
两天之后,范蠡就向勾践辞行:“我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年大王受辱于会稽,而我却没有死,就是为了等到今天的成功。现在应该是我为大王受辱而死的时候了。”勾践一听这话,就知道范蠡想要离开,就恳切地对范蠡说:“当年你与我一同前往吴国受苦,卧薪尝胆,现在国家兴旺了,你是一个大功臣,可以免去死罪。”
但范蠡去意已决,他叹息道:“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七策治国之计,用了五策就已经使越国富强了。如今,功成名就,国富民旺,我想把剩下的计策用在我自己的家业上,为子孙积下一份产业。”
勾践听了,再三挽留道:“你如果能够留下来的话,我就分一半国土给你作为酬谢。如果你执意要走,我就会杀掉你的妻子儿女及家人。”
范蠡依然坚定不移地说:“君子应该识时务,顺势而为,我的妻子有什么罪过?”
勾践含泪说:“如果你离开了,以后我还靠谁治理国家?”
勾践以范蠡全家人的性命相逼,范蠡也只好答应留下来。
从越王宫出来,范蠡的心情特别沉重。他想起了吴国伍子胥的悲剧下场,功成身退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就决定效法孙武弃官归隐,离开越国。
当晚夜深人静之时,范蠡就携上爱妻西施及家人、奴仆以及一些金银细软,乘着浓重的夜色,驾上一叶早已准备好的扁舟泛舟五湖。
临行之际,范蠡仍然惦记着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文种,便派人给文种送去了一封加急信函,信中写道:“良友文种,见函如斯,此时吾已踏上离越之行。古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共患难,不可共享乐,子待何不去?汝若执迷不悟,不早做准备,蒙害之日将不远矣。”
范蠡遗书文种文种看了书信后大惊失色,然而,他依然无法看破世事,不愿意就此离去。最终,执迷不悟的文种因为权高势强而被人诬告有谋反之心,勾践闻听大怒,便赐给文种一把剑令其引颈自杀。
一个人要识时务,懂得收手。功成名就自然可乐,但是要想保全自己就要学会适时隐退,急流勇退就是一种明智的生存方法。
在名利场上,过河拆桥、饮水塞井的事情司空见惯。正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此一时,彼一时,每个人在人生路上有所斩获时都应该懂得收手。所有高明的赌徒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离开赌桌,一旦获得足够的成功,他们就会见好就收,因为他们知道更多的好运永远都会伴随着更大的危险。知退是一种成熟,是一种眼光,是一种睿智。当你还在那份幸运中悠然自得时,就很可能会摔倒并把所有的东西撞得七零八落,只有知机而退,见好就收才能保证自己的平安。
范蠡急流勇退之后,就和妻子西施隐姓埋名,带领儿子在海边结庐而居。
范蠡亲自垦荒耕作,努力经商,几年之后,就积累了数千万的家产。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请他做了齐国的相国。
三年后,范蠡仰天长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他再次急流勇退,不仅辞去了相国之职,还散尽家财。
范蠡一身布衣迁徙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业,没出几年,范蠡再次成为巨富,自号陶朱公,成为中国儒商之鼻祖。
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进退者是英雄,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要及时收手,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才不至于引来他人之怒,祸害己身。
唐时名相姚崇也是一个极聪明的人,他曾参与了推翻武则天的谋划,不过,他又看到武则天退位后,宫廷内必定会经历一场腥风血雨,而己方阵营中,李显昏聩懦弱,不值得为他卖命,张柬之等人又强直而缺少变通,思来想去,他决定暂避一时,先保护好自己再说。
可是,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如果贸然提出要退出,恐怕有10个姚崇也不够死的。姚崇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当中宗和文武百官欢欣鼓舞,相互庆贺时,姚崇突然独自呜咽流涕,哭了起来。张柬之与桓彦范等人很是诧异,对他说:“如今新君刚刚登基,你却偏偏要哭武则天?你安的是什么心?你不知道这天下是从谁手里夺回来的吗?”
姚崇坦然地说:“侍奉则天皇帝年代久了,突然离开她,这发自内心的感情实在控制不住啊!昨天参与你们组织的诛杀凶逆之举,是尽做臣子的常道;今天与旧主告辞而悲泣,也是做臣子应有的节操。”
果然,姚崇当天就被调离朝廷,贬为亳州刺史,就这样,姚崇安然走出了这个是非之地。不久,朝廷之中果然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风波。
许多时候,大多数人更喜欢表现自己,却不懂得保护自己。功成名就,知机而退是天道,做人应该低调,识时务、知进退、藏锋不露以待时机的人才能成事,否则只会失败。
可以隐藏实力,让别人永远搞不清楚你的深浅,而这就是你在必要时求胜的最好本钱!事事都胜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反而会影响你追求大胜利,所以要宁可在小事上求败。
追求胜利是人上进的表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事事求胜却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适当表现自己的无能,适当让自己失败一下,也许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
求败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胜利。在纷扰的小事中,为了更好地理清思路,看清楚自己的目标,就可以用求败的方法避开尖锐的争斗,保存好自己的实力。
除此之外,求败还可以照顾别人的面子。记住,你的胜利就是别人的失败,而失败者的心情极端复杂,他可能真正臣服认输,也可能在心底埋下一粒复仇的种子。胜利给你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与满足感,还有很多人际关系上的变化及负担。如果一味求胜,你就将为胜利付出过多的代价。
宋太宗很喜欢下围棋,棋艺也不错,宫里有一个叫贾玄的侍诏,是一个围棋奇才。在没有入宫之前,贾玄就每弈必胜,不过进宫之后,就很少胜了。
贾玄深知,宫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专横跋扈惯了,他们都有极强的好胜心,即便是弈棋,如果输得没了面子,也会恼羞成怒。因此,他很少去赢别人,尤其是和皇帝弈棋时,他更是每次都输。
贾玄把握得很好,既不赢宋太宗,又不让太宗赢得太多,这样,宋太宗就看不出自己是故意输棋,这样,他就既不至于触怒皇上,也不会落个欺君之罪,这让宋太宗很高兴。
但是时间长了,宋太宗还是产生了怀疑,他对贾玄说:“我听人说你的棋天下第一,从没有输给别人,为什么你会盘盘输给朕。”
贾玄听了忙说:“陛下棋艺高超,取胜不足为奇。愚臣全力以赴,争取不再输棋。”
结果,二人再下一盘,贾玄就没有输棋,却是一局和棋。宋太宗有些哭笑不得,但又毫无办法,便故意发怒地对贾玄说:“再下一盘,如果你赢了,朕重重赏你,但如果你输了,朕把你投到护城河中去。”贾玄点头称是。
可棋下完一数子,竟又是一盘和棋,宋太宗哑然失笑,道:“棋王果真是棋王。”
事事求胜的人是不明智的,事先,你需要考虑这个“胜利”对你来说意义多大?求胜就要承担求胜之后所产生的种种副作用,如果没必要求胜,那么就求败吧。
不过,求败也不可不战而败,那样只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与怀疑,你必须“假装”拼命,然后再“狼狈”落败,否则对方就会觉得自己的胜出不够光彩、不够豪迈,得不到胜利的满足感,从而产生被轻视的感觉。
想要横渡江河,只有远离旋涡。人人争胜的时候,聪明者就要学会从求胜中抽身。胜利周围多是非,要得到最后的胜利,就不要与陷阱和旋涡搏斗,而应该避开它们。
示人以弱,既可以保全自己,更可以隐藏自己的实力,同时还能够让敌手放松警惕,变得骄傲轻敌,这都是于己有利的。
《老子》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意思是说:委屈自己才能保全自己,先弯曲了才能伸直,有低洼才能有充盈,先破除旧才能产生新……在追求成功的人生征途上,人应该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有时还要向对方示弱,甚至削弱自己的实力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如此才能保证成事之基不腐,才能为未来的成功留下希望的火种。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而立、建立北宋王朝以后担心皇权旁落,便处心积虑地思索如何保住赵家王朝。开国功臣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太祖赵匡胤的故交旧友,因此被宋太祖任命为禁卫军统领,成为掌握军权的重臣。当时大臣赵普就屡次向赵匡胤提及此事,认为兵权旁落会危及皇位。赵匡胤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削弱禁军兵权,宋太祖就亲手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
有一天,赵匡胤宴请石守信等,席间君臣开怀畅饮,就在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对石守信等人说:“如果没有你们的拼死相助,就没有我今日的地位,但是做天子太难了,远没有做节度使自在快乐,最近我整晚都睡不好。”
石守信等人听了,忙问其中的缘故,并表示要为皇上分忧。
赵匡胤微微一笑说:“这不很明显吗,谁不想坐皇位呢?”
石守信等人不由惶恐万状,慌忙离开座位,跪拜叩头道:“陛下多虑了,现在天命已定,天下归心,谁还能有取而代之的异心呢?”
赵匡胤解释说:“你们对我是一片忠心,但是假使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即使你们不想接受,恐怕也不行。”
石守信等人哭泣着说:“臣等愚笨,没有料到这一步,希望陛下哀怜我等,给下臣们指出一条生路。”
这时赵匡胤才毫不客气地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就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追求富贵也不过就是想多积蓄点钱财,享受快乐美好的生活,使子孙后代过上好日子。诸位爱卿,释去兵权,到地方上多置良田美宅,多买歌儿舞女颐养天年岂非人生美事?”
石守信等人听了,连忙叩谢道:“陛下能够如此体恤臣子,真是再生父母啊!”第二天他们便集体称病,请求罢免军务职权,赵匡胤欣然同意。
假如石守信等人不愿削弱自己,不愿意将兵权交出,片刻间性命就将不保,但他们以削弱自己的方式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可谓明智之举。一个人聪明与否不在于强中取,而在于弱中求。
充满智慧的人为了保存身家性命往往可以舍弃各种优待,削弱自己的实力,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为求保全不妨削弱自己。
示人以弱不仅是保全之法,也是进取之道。
西汉时期,项羽和刘邦起义反抗暴秦,二人曾经以楚怀王为尊,并与诸侯立下“先入关者王之”的誓约。后来刘邦先破咸阳,但他知道自己的实力不如项羽雄厚,便随后退出了咸阳城,让项羽成为西楚霸王,自己接受偏远之地的分封。为了赢得项羽的信任,他还将妻子作为人质留在了项羽身边,这些示弱的做法让项羽看到了刘邦的一颗臣服之心,同时也让刘邦成就了一颗霸者之心。后来在垓下之战中,刘邦逼得项羽自刎乌江,他自己也终于登上了皇位。
真正的强者不会依靠匹夫之勇去夺取胜利,而是采取计谋去争取成功。示人以弱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隐藏自己的实力,同时还能够让对手放松警惕,变得骄傲轻敌,这都是于己有利的。
当自己处于弱势或者力有不逮时,可以示弱;当自己比对手强时,也可以示弱。示弱可以隐藏自己,为自己赢得时间,走向强盛;也可以迷惑对方,让对方轻敌,即强在弱中取,进在退中求。
战国时期,魏韩两军交战,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决定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兵出战。魏国统帅庞涓是孙膑的师弟,也是残害孙膑的人,二人战场相逢,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生死较量。
战役之初,孙膑的计策是,齐军不前往韩国解围,而是长驱直入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国的都城大梁。庞涓听说齐军进击魏国都城,连忙放弃攻打韩国的计划,回师救援大梁。
孙膑得知庞涓回师都城的禀报,便对田忌说:“魏军一向自恃骁勇,现急于同我军决战,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这种心理,诱使他们上当。”
田忌疑惑地说:“军师的意思是?”
孙膑接口道:“我们可以装出胆小怯战的样子,用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
田忌一听大喜,立刻依言做好了部署。
庞涓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本土,并立刻下令追击齐军主力,誓死与其决一雌雄。不料,齐军不肯交战,稍一接触即向东退去。庞涓见状,挥师紧追不放。
第一天,庞涓见齐军营地有10万人的饭灶;第二天,还剩5万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万人的灶了。
庞涓得知这个重要军情极为高兴,得意地说道:“齐国人好放言空谈,士兵都是胆小怯懦之人,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七成!看来,此番我军必胜。”
于是,他立刻传下将令:留下粮草辎重,步兵随后,集中骑兵轻装快进,追歼齐军。
孙膑接到探马回报庞涓轻骑追击的消息,高兴地对众人说:“庞涓的末日到了!”田忌忙问原因。
孙膑说:“前方不远处有一地叫马陵道,地处两山之间,此地树多林密,山势险要,可作伏击歼敌之所。我等可以就地伐树,将小路堵塞,命一万弓箭手埋伏在两边密林中,待庞涓到时,合围歼灭之,即可获全功。”
田忌听后,迅速做好了准备,还将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树干上面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
不久,庞涓率领的魏军骑兵果真来到了马陵道。听说前面的道路被树木堵塞,庞涓忙上前察看。朦胧间他见到路旁有一棵大树,其中白茬上隐约有字,遂命人点起火把看个究竟。
当庞涓看清树上的那一行字后大吃一惊,说道:“中计了!”正要吩咐撤退,只听四周弓弦之声大作。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也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无力回天,遂拔出佩剑自杀了。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并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
示弱是一种手段,可以隐藏实力,诱敌深入,获得更大的效益。但示人以弱大有学问,妥善运用才可能有极大的获益。全力求进未必能够赢得胜利,失败常常源于猝不及防,示弱就可以让对方猝不及防。从某种意义上说,示弱也是一种低调、低姿态,它可以让自己养精蓄锐,又可以麻痹对手而出奇制胜。
锋芒毕露的结果是没给自己留一点退路和余地,把自己暴露在弹火纷飞的壕沟外,因此更容易招致明攻和暗算。
锋芒本意是刀剑的尖端,就像人们显露出来的才干。锋芒是个人立世的前提、事业成功的基础。一个人若无锋芒,那就是立不起来的藤蔓、提不起来的豆腐,在社会上是不可能行得通、站得住的。
然而显露锋芒有好处也有坏处。锋芒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因此显示自己的锋芒时应该小心谨慎,多数时候应该将其收敛在剑鞘里。
清朝康熙年间,皇帝一直都在为一件事头痛,那就是立太子一事。
最初,康熙皇帝立了二皇子胤礽为太子,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和事态变化,使得太子数度被废。
第一次废太子后,不久康熙皇帝就后悔了,又想重新立胤礽为太子,便以推举为名考察众臣。谁料到,众臣在明知康熙皇帝意旨的情况下,仍坚决摒弃暴戾变态的胤礽,一致推举八皇子胤禩为皇太子,这一下极大地触怒了康熙皇帝。
原来,皇八子胤禩聪明能干,在大臣中声誉甚佳,众臣称之为“贤王”。胤禩也非常会笼络人心,朝中不少大臣都与胤禩相交甚密。
然而,风头正盛的胤禩不知道的是,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是不能容忍一个威信几乎与自己相等的皇太子存在的,更何况众臣竟然无视自己的意思,对康熙来说,这口气很难咽下去。
结果,康熙否定了推举,而将人心尽失的胤礽复位。经过此事之后,八皇子胤禩在康熙心中的地位急剧下落。
过了不久,太子第二次被废,胤禩以为自己的机会到了。聪明一世的胤禩竟然被一时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密奏康熙,询问自己现在应担任什么职务。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在上书中表示,为了避免众臣再次推举,情愿卧床在家。
康熙皇帝看了胤禩暗示性的毛遂自荐之后更是反感,但是他还是隐忍不发。
两年后的冬天,康熙皇帝率部分皇子出巡塞外,胤禩由于生病未随行,便派太监去给康熙请安,并送去了礼物。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太监带来的礼物居然是两只奄奄一息的海东青。康熙觉得此物的寓意很明显,那就是讥刺自己老弱多病,即将离世。
恼怒到极点的康熙几乎被气晕过去,他痛骂胤禩,斥责他是大奸大恶之徒。
按常理来说,胤禩进献礼物的目的是为了邀宠,绝不敢故意捉弄皇帝。这很明显是有人陷害,但盛怒中的康熙皇帝已经对胤禩完全失望了。事后,胤禩大受刺激,甚至一度病危。
一个人只有隐其锋芒,才能让自己更接近成功。其实隐藏锋芒也是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是一种走上自己人生辉煌的方法。
与八皇子胤禩不同的是,四皇子胤禛为人就沉默多了。
胤禛极具心计,在储位之争中一直保持独行客身份,对皇位继承问题表现得毫不关心,同政坛上敏感者也刻意保持距离。他平时常常与文友谈诗论文,给人以喜欢清闲的印象,还吃斋念佛,并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
不过,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十分悠闲的人其实一点都没闲着,他暗地里早有夺位策略。胤禛在谋臣的建议下对康熙皇帝表现诚孝,适当展露才华,这样既不让人觉得他无能,又不会锋芒毕露引起康熙嫉恨;对兄弟表示友爱,容忍为上,这样就使有才的人不嫉妒,无才的人把自己当做靠山。
最关键的是,胤禛懂得拉拢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不是像胤禩一样,对所有的大臣都施展拉拢手段。胤禛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连康熙皇帝也觉得他诚实可用,实际上,胤禛却在挖最重要的墙脚,比如川陕总督年羹尧和步军统领隆科多。
胤禛的“闲”和胤禩的“贤”是有天壤之别的,其造成的结果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贤”著称的八皇子尽管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出尽了风头,却备受挫折,相反,以“闲”自诩的胤禛却为自己创造了最好的进取条件。
在康熙的心目中,胤禛是个踏实的人;在对手眼中,胤禛是没有野心、无足轻重的闲汉。可是,他对内抓住了掌有戍卫京师兵马的步军统领隆科多,一旦京师有变,即刻可以平定;外有川陕总督年羹尧,可以防止皇十四子胤禵挥师东进,切断对手与京师的联系。潜伏不动、外表悠闲的胤禛其实早就已经胜券在握了。谁也没有想到,平时闲人一个的胤禛会在康熙死后登上皇位,更没有想到,平日里吃素念佛的他登上王位之后会杀掉自己的兄弟。这一结果告诉我们,从一开始,他就已经在谋划这一切,只不过他一直藏得很深。
那些不起眼的小花小朵往往能够开足花期,成熟为果,而那些美丽的花朵虽然为人艳羡,却常常为人摧折。人也是一样,如果太突出了就容易被人伤害。
聪明的人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不让自己太刺眼。财不可露白,才也一样不可轻易露白,一旦表现得过分优秀,就会引来别人的妒忌和打击。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在魏国为魏武侯效劳,镇守河西,立了大功。吴起为人正直廉洁,治军有方,才能出众,因此深受魏武侯的器重。
魏相田文死后,公孙叔继任为相,但是,公孙叔无论是才能还是功劳都不及吴起,对吴起的能力很是嫉妒,尤其看到吴起受宠,内心便如火烧。思忖了很久,他想了一个计策。
公孙叔故意接近吴起,并邀请他到家里摆宴喝酒。对公孙叔的邀请,吴起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拒绝。谁料到,当天正值二人酒酣耳热之际,公孙叔的夫人突然对公孙叔大骂起来,公孙叔则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一声不吭。看到别人的家事,吴起也不好插嘴,更何况公孙叔的夫人还是魏国公主,于是,他连忙起身告辞。
不久之后,公孙叔对魏武侯说:“吴起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应该让他长期为魏国效力,但是魏国小,秦国强大,这样吴起就可能背魏而去秦国,实在令人担心。”
魏武侯一听,连忙问:“你有什么主意可以让寡人知道他是否忠心?”
公孙叔便向魏武侯献了一计说:“可以让他娶公主,如果他答应,他就是愿意长期为魏国效力,如果不答应,就说明他不够忠心。”
魏武侯听后,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就决定试一试。
可是,当魏武侯提出要把公主嫁给吴起时,吴起坚决拒绝了。原来,吴起看到作为一国之相的公孙叔窝窝囊囊地受公主老婆的气而不敢反抗,便想:“一国宰相尚且受气,何况自己还是外国人。”
然而,魏武侯并不知其中就里,看到吴起拒绝了婚事心中不爽,自此就疏远了吴起。幸好吴起也不笨,发觉自己处境不妙,就立刻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