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放宽心境,平和为大智慧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足矣。

——老子

人们的欲望其实是个无底洞,该不该得到的全都想要,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最后的结局往往都是众叛亲离、身败名裂。因此,平常人要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才能不被私欲蒙蔽了双眼,因失去辨别能力而被贪欲伤害。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集天下财富于一身的他立刻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因为战争的胜利得到满足,反而变本加厉了。为了满足自己的奢欲,他在都城附近大兴土木,开始兴建阿房宫,修建骊山墓,据记载,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700余米,南北大约115米。除此之外,秦始皇在咸阳周围建造的宫殿超过了270座,在关外的行宫超过了400座,关内还有300多座,皇宫内部设施极为华丽。

当时,修建这样庞大的工程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估算,当时服兵役的人数远远超过200万人,占当时壮年男子人数的1/3以上。庞大的工程开支加上庞大的军费开支,造成了“男子力耕,不足粮饱,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悲惨状况。那时候,百姓们过着“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的痛苦生活,最终人们受不了压迫,推翻了秦王朝的暴政,秦始皇的万世皇帝梦也仅仅维持了短短15年。

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不懂得珍惜现在的一切,过于追逐不应该要的东西,势必为自己招来灾祸和不幸。贪婪是一种顽疾,能令人忘却一切,甚至自己的人格。人们极易成为它的奴隶,欲望的永不满足不停地诱惑着人们追求最高的荣誉,然而过度追逐利益和名利,往往会使人迷失生活的方向。

唐朝有个诗人叫宋之问,他有一个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个年轻有为的诗人。有一天,刘希夷做了一首诗,取名为《代白头吟》,他拿到宋之问家中想请舅舅指点一下。当刘希夷读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之问情不自禁地连声称妙,忙问刘希夷这首诗有没有给他人看过,刘希夷告诉他自己刚刚做完,还没来得及拿给别人看。于是宋之问就对他说:“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话,着实是太妙了,如果别人还没有看过,就让给我吧。”刘希夷对舅舅说道:“这两句话就像这首诗的眼睛,如果把它删掉,整首诗都没有味道了,这是万万不行的。”宋之问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非常不高兴。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宋之问睡不着觉,他翻来覆去只是念那两句诗。他在心里暗自琢磨,此诗一出世,就是千古绝唱,一定要想办法据为己有,于是便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刘希夷害死。过了不久,宋之问因此事而获罪,他先是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这件事公布了以后,天下文人听了,没有不说痛快的,刘禹锡曾这样评价他的死:“宋之问实在该死,这是上天给他的报应。”

在金钱、名誉和利益面前,可以尽显人性的高尚与卑劣,很多人无法在欲望面前保持理智,忍住金钱的诱惑,只有不为不正当的欲望所动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人一旦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就会失去自由,沦为欲望的奴隶,这时非分的欲望便成了祸根,贪得无厌的人终会被所要的东西压垮。凡事要适可而止,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不懂得正视自己,其人生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令人耻笑的。

古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不仅要会识人,更要懂得识己,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不了解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不懂得正视自己,其人生的最终结果往往是令人耻笑的。

皇帝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铁罐看不起陶罐,他对陶罐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

铁罐神气地说:“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是盛东西的,并不是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本职工作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过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积满了渣滓和尘土。

许多年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土层,发现了陶罐。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别把它损坏了,这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

人们立即动手,但是大家把土都掘遍了,也没有找到铁罐的影子——它不知在什么年代就已经被氧化了。

处处表现自己的人是缺乏自知之明的,一个具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绝对不会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他们自知但不自见,懂得“强者有弱点,弱者有强项”的道理,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没什么了不起,别人也有比自己强的地方。

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什么事当做,什么事不当做,这样才不会贻笑于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有自知之明的人是可贵的,他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量力而行,低调从事。

介子推跟随重耳流亡国外19年,历尽千辛万苦,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王,赏赐和提拔了许多有功之臣,却把介子推给忘了。

有人对介子推说:“重耳这人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啊。”介子推却说:“作为国君,日理万机,实在太忙,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想得那么周到。再说我的能力是有限的,在协助主公渡难关时还有点用处,而治理国家却并非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了。我知道自己的能耐有多大,从不怪他人。”

当某一事业取得了成功,自己拥有一份功劳时,每个人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自己既有功劳又有能力将事业继续下去,这是可贵的,也有的人能认识到自己缺乏进一步开展工作的能力而功成身退,这也是可敬的。

拥有自知之明的人懂得检讨自己,会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能真正做到宽以待人,平和处世。

有个师傅有许多弟子,有一天,他打发一个最年轻的弟子下山去买东西。这个弟子高高兴兴地下山去了,可是,他回来时却满脸不高兴。

师傅见了,便问他:“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

“师傅,您不知道,我今天下山,在集市里走的时候,很多人都嘲笑我。”弟子撅着嘴巴说。

师傅又问:“为什么呢?”

“他们笑我长得太丑,个子矮。师傅,我很善良,虽然长得不高,但我的心胸很大呀。他们真是一群蠢人!”弟子气呼呼地说。

师傅听完弟子的话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着一个脸盆,让弟子和他一起来到附近的海滩上。

师傅先把脸盆里面盛满水,然后他捡起一块石头,往脸盆里丢去,水立刻被溅了出来。他又把一块石头扔到大海里,石头沉没了,大海却没有任何反应。

“看到了吗?你不是说你的心胸很大吗?”师傅对徒弟说,“别人只是说你两句,你就生这么大的气,就像被丢了颗小石头的水盆,水花到处飞溅,而真正的心胸如大海宽广的人却不是如此,面对一些不利的评论,他们会相当平静。”真正自知自爱的人一定是宽容的,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激动。别人的看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所以不要太在乎别人说什么。

总之,人应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扬,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要放宽心境,平和处世,从了解自己开始,推己及人,进而了解他人,宽容地对待他人,平和地处理事情,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身居高位更要保持平常心

身居高位的人不过是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平台上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而已,但很多人却以为自己身在高位就了不得,这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一个人功成名就了,证明他的确比普通人强一些,但这不过是就做事的能力而言的,并不能证明他方方面面都比别人强,如果仅因为自己某方面比人强就大加炫耀,最终不仅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反而会招致他人的嘲笑。功成名就而保持平常心是一种谦逊的态度,学会在名利场上做个看客,才能开拓广阔的心境。

毕沅是清朝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编纂的《续资治通鉴》几乎可以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媲美。

乾隆38年,毕沅出任陕西巡抚。在他前往陕西赴职时,途经一座寺院,毕沅便停下来进寺院内休息片刻。当时只有一个老和尚坐在大殿中诵经,当有人通知他巡抚毕大人来到寺院的时候,这个老和尚既没有起身,也没有说什么,依然自顾自地诵经。当时的毕沅只有40出头,正是英年得志,又中过头名状元,怎么说都算是名满天下了,当他看到这个老和尚这样拿自己不当回事时,心里就十分不满。不过,他还算沉得住气,没打扰老和尚念经。老和尚念完一卷经离座起身时,才对毕沅合掌施礼道:“老衲方才佛经没念完,所以有些疏忽您了,希望大人您不要计较。”

毕沅哪能不计较,他正等着老和尚来搭话呢,但是出于礼貌,他仍然回答:“都说佛家有三宝,您也是三宝之一,用不着说什么怠慢之类的话。”说罢,毕沅便坐在上座,老和尚坐在一边陪他。毕沅问老和尚:“请问老法师您刚才诵的是什么经?”老和尚回答:“《法华经》。”毕沅说:“您真是一心向佛呀,诵佛经诵到不在意身边的事,真算是摒除俗务了,想必这部《法华经》您现在已经烂熟如泥了,请问您这部经书中有多少句‘阿弥陀佛’?”老和尚听完,明白毕沅心里不满,所以才故意找茬刁难他,但老和尚并不慌乱,他从容地回答:“老衲资质差了些,虽说诵得多,但忘得也快。毕大人您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想来对《四书》也是烂熟如泥,您可知道书中有多少句‘子曰’?”毕沅听完大笑,对老和尚的机智很欣赏。

老和尚向毕沅献过茶后,便带着毕沅去参观菩萨的殿宇。毕沅看到一尊弥勒佛的佛像时,指着弥勒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您可知弥勒佛的肚子里装的是什么?”老和尚立刻回答:“人间乐事,满腹经纶。”毕沅对此回答很满意,他对老和尚更加另眼相看了,于是又问道:“既然老法师您如此才思敏捷,为什么不考取功名,反而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老和尚说:“富贵于人有如过眼云烟,比不上西方的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起来到罗汉殿,殿内18尊罗汉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毕沅又指着其中一尊罗汉问:“您说这位罗汉在笑什么?”老和尚说:“他当然是笑天下可笑之人。”毕沅奇怪地问:“那天下哪些人是可笑的呢?”老和尚回答:“贪恋富贵的人可笑;恃才傲物的人可笑;仗势欺人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听老和尚这样说,毕沅感觉自己方才实在可笑,急忙打断老和尚的话:“老法师真是妙语连珠,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就离开了寺庙。

其实身居高位的人不过是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平台上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而已,和那些在平凡岗位上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很多人却以为自己身在高位就了不得,总是受不了别人的一点冷落,一旦觉得别人不看重自己,就开始故意找茬,而且不懂得接受别人的歉意,他们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这一年,齐国又逢大旱,一连三个月没有下雨,土地干裂,庄稼全都死了,人们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树皮吃草根,但富人家里的粮食却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丝毫不受天灾的影响。

有一个叫黔傲的富人,想拿出点儿粮来给灾民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好让人感激他,让他的名声更大一些。于是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放在路边,每过来一个饥民,他就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喊道:“叫花子,拿去吃吧!”每说这句话的时候,他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这时,走过来一个瘦骨嶙峋的穷人,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衣衫褴褛,脚上穿着一双破烂的草鞋,他看上去已经支撑不住了,走起路来也摇摇晃晃的。黔傲看见穷人饿成这个模样,就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穷人大声吆喝着:“喂,要饭的,我这里有东西,你快过来吃。”这个穷人却好像没听见似的,并没有理会他。黔傲又喊道:“喂,你听到没有?我这里有吃的。”这时那个穷人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傲说:“收起你的食物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这完全出乎黔傲的预料,饿成这样的穷人居然为了自己的尊严拒绝嗟来之食,而他却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去施舍别人。

保持平常心也是低调的一种形式,功成名就,身居高位却又保持低调的人,就像一块活招牌,不图美名,美名也会来。身居高位自然是好事,但在身居高位之后就想比别人高出一头的想法显然是不合理的,此时唯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真正受人爱戴,而自己夸耀自己只会让别人看不起你。如果在身居高位时对别人施恩,千万不要强求回报,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要知道比起更富者,你是穷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

容人之过,方显大家本色

在处世时,总难免有别人因为某些原因侵犯你的利益,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不妨容他一回,这样才能显出你的大家本色。

大度睿智的人解决起问题来往往比横眉冷对或者高高在上的人更高一筹。如果有谁因为某事得罪了你,大度地宽容他,其实是一种低调做人的处世方式,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的表现,因为这会让得罪你的人终生感激你。

刘秀与朱鲔原来都是更始皇帝的臣子,但是在那段时间里,朱鲔曾参与过杀害刘秀兄长的计划,也曾经一再建议更始皇帝收回刘秀的兵权,可以说,他把刘秀害得很惨。刘秀称帝后,曾经亲自率大军围攻朱鲔驻守的洛阳城,但是用了几个月时间也没能把洛阳攻打下来,刘秀就派了原为朱鲔部下的岑彭前去劝降。

岑彭在城下对朱鲔陈说天下大势,并劝他归顺,朱鲔在城上回答:“刘秀的兄长被害时,我曾经参与过,还多次劝更始皇帝收回刘秀的兵权。我自知得罪过他,所以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投降的。”

听完这话,岑彭就把朱鲔的话报告了刘秀,刘秀说:“想成大事的人不会去计较小恩怨。朱鲔现在如果投降,我可保他官爵,而且绝对不会加害于他!我可以向这滔滔的大河发誓,绝对不会说话不算数。”

岑彭对朱鲔说了刘秀许下的诺言,朱鲔还是不放心,于是,他从城头上坠下一条绳索说:“你这话若是真的,就顺着这条绳索上来!”岑彭毫不犹豫地抓住绳子就要往上爬,朱鲔见状相信了岑彭,便答应投降。

几天之后,朱鲔带着一些人在岑彭的陪同下去拜见刘秀。临走的时候,他对手下的士兵们说:“我这一去如果不回来,你们立刻率部队突围出去。”然后他把自己捆绑起来,来到刘秀大营,没料到刘秀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亲自把他身上的绳索解开,好言好语地安抚他,并下令让岑彭当夜将朱鲔送回洛阳城。

第二天一早,朱鲔就率部下向刘秀投降,刘秀立刻任命朱鲔为平狄大将军,封为扶沟侯。随后,刘秀进驻洛阳,将洛阳定为东汉的首都。

宽恕别人的过错,把自己对他的仇恨放在一边,才能提升自己,开阔自己的心胸。能够不念旧恶的人才能对仇敌以礼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表示亲近。宽容是一种大家风范,能让对方心存歉意,自然不会再与你为敌。如果你能真诚地对待他人,即使是仇人也会成为朋友,而把仇人变成朋友也能让自己的羽翼更丰满,何乐而不为?容人之过并不意味着让你吃亏,如果你能容人之过,放过一个大仇家,他必定会尽力报答你,因为他有着迫切的回报之情。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大胆地使用了一个与自己有“仇”但确实能辅佐自己的良才——管仲。

齐桓公名叫小白,原是齐国的公子,而管仲原本是小白的哥哥公子纠的师傅。齐国僖公死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相互争夺王位,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争王位,曾用箭射伤了公子小白。但公子纠的实力没有小白的强大,争夺的结果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而公子纠与管仲则逃到鲁国。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交战中大败,只得向齐桓公求和,齐桓公要求鲁国处死公子纠,并将管仲交由他处置。

管仲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很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到敌方去无疑是要被折磨致死。有人建议说:“管仲啊,你与其厚着脸皮被送到敌方去,不如先自杀吧,也省得到时候受他的侮辱。”管仲却说:“如果他要杀我,就应当和主君一起把我杀了,如今只找我去,就不会杀我。”就这样,管仲被鲁国人押回了齐国。

不出管仲所料,齐桓公不但没有为难他,还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原来齐桓公看中了管仲是治世之良才,认为失去这样的人才是自己的损失。自此之后,管仲一心一意辅佐齐桓公,在治国安邦方面,给他出了不少好主意,最终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也使自己千古留名。

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人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才做出某种举动的,如果我们宽恕这样的人,不但能尽释前嫌,还能成就自己。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礼尚往来的关系,你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他一粒芝麻,在他有西瓜的时候,一定会送给你的。

在处世时,总难免有别人因为某些原因侵犯你的利益,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就不妨容他一回,这样才能显出你的大家本色。

只有你以宽厚的心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给予你同等的回报。不要太过贪婪,也不要斤斤计较,否则只能伤害别人,最终也伤害了自己,而用宽容之心去对待别人,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这也是一个有风度的人应该做的事。

做人要圆融通达,不要锋芒毕露

毁或无妨,誉则可怕,假如不能正确地看待名利,就是件十分危险的事。尤其是对一些厚黑功底不够深的人来说,一旦有些成就便锋芒毕露,往往更容易走入死角。

做人圆融通达一些、低调一些才能够在各种场合都吃得开。毁或无妨,誉则可怕,假如不能正确地看待名利,就是件十分危险的事。尤其是对一些厚黑功底不够深的人来说,一旦有些成就便锋芒毕露,往往更容易走入死角。

有的人取得了一点成就就摆架子给别人看,骄傲得不得了;还有些人一旦自己占理了,就咬住别人的错误不放,一直强调自己的正确观点,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得罪人的开端,无形中就给自己画了一个圈,让一般人难以接近。反之,放下架子,做人圆滑一些,则会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印象。在做人圆融通达方面,曾国藩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曾经巧妙地利用自己高超的社交手腕把不利于他的局面转化为有利于他的局面。

不过,曾国藩也并非天生就是个精通世故的好手,他也是慢慢修炼才练就了这身功力的。当年,曾国藩在母亲病逝后居家守丧时响应皇帝的号召,把湘军组建了起来,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曾国藩自然不能像常人一样为母亲守三年孝。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孝的行为,他自己也认为不合适,可是因为时势紧张,一位好友又对他说“移孝作忠”,他就顶压力为皇帝效命。

他虽然有才能,却锋芒太露,以至于处处遭人暗算、忌妒,最后连皇帝都开始怀疑他的能力。后来,曾国藩的父亲病逝了,于是皇帝给了他3个月的时间,让他在服丧3个月后去江西带兵打仗,但当曾国藩要兵权时却被皇帝拒绝了,他是个聪明人,便上疏试探皇帝。奏章中说自己回到老家后天天自我反省:“自问本非有为之才,所处又非得为之地。欲守制,则无以报九重之鸿恩;欲夺情,则无以谢万节之清议。”他精,皇帝也不傻,看完后,皇帝就明白了曾国藩的试探之意,但看到江西军务局势已有好转,而此时的曾国藩又只适合效命,不宜授予实权,所以,皇帝回他说:“江西军务日渐好转,你可以暂在家守孝了。”曾国藩看了哭笑不得,没想到皇帝会给他来假戏真做这一招。与此同时,他还要承受舆论的压力,因为他放弃军务回家奔丧,已经是不忠的行为,后来又向皇帝要权,更让人怀疑他平日标榜的理学家面孔是装出来的,他因此惹来了许多非议,又一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中,曾国藩忧心忡忡,最后竟然因此而患上失眠。他的一位朋友知道他失眠的根源所在,于是在给曾国藩找医生治疗失眠的同时,他给曾国藩开了一剂心药,暗喻曾国藩以前采取的铁血政策可能有失偏颇。这位朋友的规劝让曾国藩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他自统领湘军东征以后,失败过也胜利过,但在官场上却是四处碰壁,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充分信任他从而给他实权。而此时,曾国藩也想到自己在为人处世和修养方面有很多缺点,比如固执己见和自命不凡,这让他听不进别人的话,只要自认为是正确的,就一味地蛮干,结果得罪了不少人。

于是他开始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凡事不再做得那么绝,对谁都会留点余地,过了一段时间,他在官场中渐渐走得顺利起来。这可以从他后来给他弟弟写的信中看出来:“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故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遇不相同。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由此可见,处世方法的改变为他带来的收获不小。

开始的时候,曾国藩十分厌恶官场中逢迎、谄媚和腐败的作风,不肯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还因为看不惯别人的作风而和他们发生矛盾,所以他成了众官的眼中钉,受到其他官员的排挤也是常有的事。经过多年宦海浮沉,曾国藩终于大彻大悟了,他深深地意识到,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没办法和整个官场斗,假如他想继续在官场中生存,唯一的途径就是向官员们学习,让自己适应这个大环境。“国藩从官有年,饱历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渐疏和同之气,盖已稔知之。而惯尝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愆尤,丛讥取戾。”后又说:“吾往年在官,与官场中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此次改弦易辙,稍觉相安。”由此可见,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渐渐地走向圆融和世故,他的人际关系也渐渐和谐起来。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都应该懂得把事情做得圆滑,给别人留点余地,而不是时时想着自己拔尖或者挑别人的毛病,否则只会为自己招致灾难。对待非原则性问题,不如放宽心,对别人好一点,这不仅能让你身心愉快,还会使你有个和谐的人际关系。遇事给对方留些余地,让对方有路可走,看上去像是自己吃亏了,其实这也是为了自己日后方便。总之,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就,有多大的能耐,都不该锋芒毕露。

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怨

处世时不妨把标准降低一些。如果能退一步想想,做个知足的人,你就会是快乐的,如果无所欠缺而你还是不知足时,你的生活就是不幸的。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这句话是孟子对知足常乐的见解。《道德经》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话:“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常乐几个字为每个人所熟知,可是现实中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很多人看似聪明,却因为贪心过重,永远不知道知足为何物,结果终日为外物所累,奔波于名利场上,忘了人生的乐趣,甚至因为不知足而惹祸上身。

有个小孩在山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藏着许多金子的地方,他从没看到过那么多钱,可是他只从里面拿了一小块金子,因为这一小块金子足以让他过上快乐的生活。

有位富人从他那里知道这件事后,就开始在山上寻找那个山洞。找到山洞后,他把所有的口袋都装满金子后还想拿走更多,甚至准备连整座山都搬走。此时,山神说话了:“你可不要太贪心,天一黑,山门就关上了,到时候你不但得不到一点金子,连命都难保了。”

但是富人对此置若罔闻,最后,就在他不停地搬运金子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山门真的关上了,那位富人和山洞便一起消失了。

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知足者才能常乐,而贪图小便宜终究是要吃大亏的,处世时不妨把标准降低一些,如果能退一步想想,做个知足的人,你就会是快乐的,如果无所欠缺时你还是不知足,那你的生活就是不幸的。不要因为一时的贪欲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贪婪是一切罪恶之源,它令人丧失理智,做出愚昧不堪的行为。面对欲望应当采取的态度是:懂得知足,远离贪婪,只拿属于自己的东西。

陈臻看到孟子接受了薛国给的金子,觉得很不解,于是问孟子:“前几天,齐王要送给您一百金您不接受,今天,薛国送您五十金,您却接受了。如果您前天不接受是对的话,那么今天您接受就是错的了;如果说今天接受是对的,那前天不接受就是不对的,总归有一件是不对的,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孟子回答他说:“这两件事对我来说都是对的。在薛国时,我曾因其有兵难需要设防而帮助了它,受其金理所应当。在齐国时则没有什么要办的事,道义上应当不接受。有时推辞而不接受,有时接受而不推辞,对于我来说都是合乎道义的。”

做人固然不必时时都是君子,但也应该懂得知足,这样才不至于为自己招来灾难,也不至于对生活有那么多怨言。要知道,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让欲望一直膨胀下去,必将后患无穷,而且不知足必定衍生嫉妒等不良情绪,所以不妨抱着“比下有余”的处世态度生活,这不仅能让你的心境开阔,还能让你在处世时有个好名声、好人缘。

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

不把自己太当回事,你才不会产生自满心理,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从而缔造完美人生。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被恭维、赞誉、羡慕的时刻,遇到这种时刻,有些人会泰然处之,报之以淡淡的微笑,有些人却会飘飘然,仿佛自己真的就高人一等而变得自命不凡。然而,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出色,时时处处都做得比别人漂亮,你可能在某些方面是十分出色的,但如果由此而认为自己时时处处都会出色,那就离愚蠢相去不远了。所以,不要太看重自己。

不把自己太当回事,你才不会产生自满心理,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从而缔造完美人生。

孟子反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被孔子称赞为“了不起的人”。

鲁哀公十一年,鲁国遭遇战争,孟子反是带兵出战的将领之一。战争开始以后,鲁国军队虽然奋力征战,可最终还是被打败了。在战败后撤退过程中,很多将军和士兵一样,都拼命地向后方跑,生怕跑慢一步就丢掉性命,军队已经溃不成军。孟子反看到这种情况后,毅然决定让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而他自己一个人挡在后面拒敌以掩护大家撤退,鲁国的溃败之师因此得以安全撤退。

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孟子反却抽着马,沮丧地说:“并非我勇敢,只是我的马不肯走。”孟子反的谦逊态度,让人们更加敬重他了。

其实,不把自己太当回事,坦诚而平淡地生活,没有人会因此把你看成是卑微、怯懦和无能的人,但如果你总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危险。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并问自己一句:“我是谁?”

人人都希望别人注意到自己,不喜欢被别人忽略,而绝大多数人不仅喜欢别人的关注,还会错误地以为自己与众不同、胜人一筹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其结果往往是在迷雾散尽、真相大白时,才发现自己与人无异而使情绪跌落至低谷。

为了少些失落,少些尴尬,还是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不要让自己的心“绷”得太紧。如果你太把自己当回事,即使心不累,也难免遭遇尴尬。

北宋年间,有个叫苗振的人进士考试及第,做了几年地方官后,回到京师应试文职类职位。丞相晏殊对他说:“你长期从事吏治,笔墨可能荒疏,应当温习一下。”

苗振脱口就答道:“哪有做了三十年接生婆,却把婴儿裹倒了的呢?”

晏殊听了,低头哂笑。

等到考试时,考试题目是《译宫选士赋》,要求押韵“王”字,苗振随手把《诗经》里“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句子拈来,把“臣”字省掉,以求押韵,结果意思大变,因此没有考中。

晏殊知道了这件事,便笑着说:“苗振果然倒裹婴儿了。”

自命不凡,就难免失败。谨慎从事,谦逊为人,才能更上一层楼。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因为别人的几句恭维而飘飘然,不要以为自己是那朵最美的花朵,更不要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及他人。

一个人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在人世间安稳行走,而高调地自以为是,带来的将是挫折。要以谦让为礼,以宽容待人,对于自己的才能不必过分自矜,你要知道,只有低调做人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敬。

孔子的弟子子路性格直率,表现不够谦虚,孔子常常因此教训他。

有一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闲坐,孔子说:“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假如有人知道了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外有邻国军队的侵犯、内有灾荒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需用三年的工夫,我就可以使该国人人勇敢善战,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说:“治理国家和做人都要会礼让,可是你说话时却一点不谦让,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无论本事有多大,才华有多高,都要谦恭知礼,才能被别人认可。“才不自矜方为远,静以修身有人传”,太把自己当回事,则会惹人讨厌甚至妒忌。高傲自大的人就常常使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如果一味地强调突出自我,恃才傲物,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不仅人生道路不得平稳,在事业上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与人交往中,若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忽略了别人的能力,只会给自己树立更多的对手,即使自己真是一个天才,也不容于他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其结果只能是自毁前程,让人笑话。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晚年的文学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他从不恃才傲世,仍一遍遍地修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夫人怕他累坏了身体,劝他说:“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先生生气吗?”

欧阳修回答说:“不是怕先生生气,而是怕后生笑话!”

人生在世,总是谦虚一些、谨慎一些、多一点自知之明为好。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无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心里都有数,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

谦逊是使你终生受益的美德

做人要虚怀若谷,对人对事不要骄狂,否则就会使自己处于四面楚歌之中,被世人讥笑和瞧不起。一句话,谦逊是通往成功和赢得人们尊重的桥梁。

古之成大业者,无不谦逊处世、虚心待人。谦逊的人懂得积蓄力量,因此,在他们的周围总是聚集着许多朋友,而他们往往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爱戴,这是因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可以超脱浅薄的虚荣,使人们乐意接受。

时时标榜自己的才干、掩饰自己过失的人是遭人厌恶的,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人更是让人难以接受的,而一个有功绩又十分谦逊的人,他的身价定会倍增。

做人要虚怀若谷,对人对事不要骄狂,否则就会使自己处于四面楚歌之中,被世人讥笑和瞧不起。一句话,谦逊是通往成功和赢得人们尊重的桥梁。

春秋时期,晏婴任齐国国相。一天他乘车出门,只见车上遮着大伞,车夫赶着四匹马驾着车子,意气扬扬,非常自得。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看到了车夫趾高气扬的样子。

不久,车夫回家,妻子请求离去。

车夫问:“你为什么要走?”

妻子说:“晏子高不过六尺,而位居国相,名显诸侯。今天我看见他出去时意志深沉,谦虚谨慎,而你身高八尺,只是给人驾车,却自以为了不起,所以我要离去。”

听了妻子的话,车夫惭愧不已,自此以后,车夫变得谦恭退让。

晏子对于他的改变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车夫如实相告,于是,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获得别人尊重和得人心的要诀之一就是练好“谦”功,养成谦虚的习惯。周公身居高位,却从来不自矜地位高而高调为人。他唯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次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见客;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周朝由此变得更加兴盛。对于周公的事迹,曹操以诗为赞:“周公吐脯,天下归心。”

没有别人的支持,自己将什么也不是,但生活中就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高调做人、大开大阖,才能担当重任,而畏首畏尾、不敢得罪人就会沦于平庸,因此,他们总是趾高气扬,对人满不在乎,总是与人争执不休,因而失去了他人的信任与好感,有时还会为自己招致灾难。

秦朝嬴政当政时,吕不韦为相国。吕不韦原来是一个商人,曾经帮助嬴政之父庄襄王子楚登基,后来,又迎质子嬴政回国,有护国之功。当嬴政刚登基时,自恃功高的吕不韦一手把持朝政,对于幼主嬴政常有不敬,甚至不施君臣之礼。这让嬴政很恼火,更让嬴政愤怒的是,吕不韦甚至提出要国君尊自己为“父”。

但是,嬴政由于当时根基未稳,对于吕不韦的势力有所忌惮,所以不得不下诏,尊吕不韦为“仲父”。对于嬴政的屈服,狂妄的吕不韦心中很得意,然而,他不知道自己已经祸根深种,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

随着嬴政的长大,其势力也渐渐得到了加强,终于有一天,嬴政逮住一个机会,把吕不韦赶回老家反省去了。可是,回到自己领地的吕不韦依然不知道低调为人,他精神焕发地接待、拜访当地豪杰、父老,兴致勃勃地研究政治、军事局势,热情洋溢地招纳外来的宾客,不断同东方各国派来的神秘人物频繁交往。

在嬴政的眼中,吕不韦的所作所为让他觉得吕不韦不是失宠待罪的大臣,而是雄踞一方的领主,更让嬴政嫉恨的是,吕不韦在极短的时间内招集了一批宾客。吕不韦的招摇令嬴政的疑心越来越重了,有人向嬴政报告:“关东各国诸侯不断派宾客、使者和吕不韦联系”、“吕不韦家中宾客盈门,有不少人为其歌功颂德”、“各诸侯与吕不韦信使相望于道,往来密切”。

开始,秦王嬴政对这些消息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他暂时不想和吕不韦闹翻,但吕不韦似乎迫不及待地要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威望胜过秦王,又抛出了一本《吕氏春秋》,并以千金求错。

终于,秦王嬴政动怒了。

有一天,吕不韦正在领地的邸宅内与众宾客闲谈,忽然门卫报告:秦王自咸阳派人传令已至府门。吕不韦慌忙至门前迎接,双手捧过三尺竹简,拆开封泥,只见简上写道:“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蜀!”诏令的意思是说:你有什么功劳,被封为文信侯,还食十万户?你与秦王有什么亲属关系,敢称自己是仲父?

于是,吕不韦及家人都被流放到蜀地去了。不久,秦王嬴政又给吕不韦送了一杯毒酒,彻底结束了吕不韦的生命。

无论身份高低,功劳大小,都不能过分骄傲,而应该低调为人,学会谦逊,这样才能安然处世。

当然,为人处世并不能一味谦逊,谦逊要把握好度,过度的谦逊则会变成虚伪。自毁功绩是不必要的,真正谦逊之人能正视自己的功绩,只不过他们不会常把功绩挂在嘴边,放在心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谦逊其实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低调做人的风度。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事实上,鲜有人能够做到不争和淡泊,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他们往往喜欢与人争。他们不仅仅喜欢争名夺利,还喜欢彰显自己的能耐。

一般来说,胸怀壮志者必然思想激越,思想激越者必然容易触怒世俗和所谓的权威,而淡泊名利者却受人尊敬。

秦孝公时,秦国任用了一位强硬的铁血宰相——商鞅。为了快速地提升秦国国力,商鞅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他制定了苛刻的刑罚制度,改变了秦国的民风,也使秦国国力大幅提升。

然而,商鞅虽为治世之能臣,但由于过于严苛的法治,他得罪了不少人。更为糟糕的是,功成名就的商鞅并没有想过自己的归宿,也没有看破名利,而是被国富兵强的业绩所陶醉。得意之余,他还问赵良:“你看我治理秦国,与五毂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贤?”赵良没有回答,而是述说了五毂大夫的事情,并分析了商鞅所处的情形。他劝商鞅见好就收,可是,商鞅根本就听不进去。

秦孝公死后,太子秦惠王即位。秦惠王的老师公子虔为了报商鞅刖鼻之仇,告商鞅意图谋反,并请求秦惠王下令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国,不料魏国人因为曾经中过商鞅的计策吃了败仗,把商鞅当成了仇人,因而拒而不纳。商鞅没办法,只好再次回到秦国,最终被五马分尸,家人也全部被杀。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一种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的表现,是以大局为重的心态,个人得失在大义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而人一旦有了非分之想,即使曾经值得称赞的人最终也会被人唾弃。

李斯曾经辅佐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的大功臣。

李斯是秦朝的丞相,家世显赫,儿子娶了公主,女儿嫁给了秦朝皇室子孙,他的权力可比君主,可谓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百官对他也都趋之若鹜。

可是李斯在大义面前没有禁住名利的诱惑。秦始皇刚死,赵高就对李斯说:“假如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为皇帝,一定会让蒙恬做丞相,那样不仅你的官位不保,还可能遭灭门之灾。”李斯听了有点害怕,后来,赵高又利诱他:“假如改立幼子胡亥为帝,一定让你‘长有封侯,世世称孤’。”李斯听后,虽明知胡亥是个残暴的人,并不是做皇帝的料,保他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灾难,但是面对可能被害和封侯的抉择,他选择了后者。“生逢乱世之中,既然不能坚守臣节而死,也只好听天由命了”,于是他和赵高把残暴的胡亥扶上了帝王的宝座。

胡亥称帝后,马上就露出了昏庸残暴的性格,先是骨肉相残,后又严苛地诛罚大臣,还没有节制地役使人民。直至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看到国家即将大难临头,李斯才想到保国,谁想胡亥不仅没听他的话,反而斥责了他。没办法,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再也不向他进言,只是一味地讨好胡亥。但是最终也没有好下场,他俯仰于赵高和胡亥的结果就是被玩弄于股掌之中,并最终被其所害,父子双双被腰斩于咸阳市。在临死前,他想到自己在上蔡做一个平民百姓时的自由自在,虽然没有荣华富贵,可是却很快乐,他哭着问儿子:“我想要再次和你们一起牵着猎狗去追逐狡兔,这样的日子还能再有吗?”

李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权势和高位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但这样做也并没能保住他的性命及富贵。贪图富贵名利,最终可能被其所累,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往往既得了名,又得了利,虽然名利对他们来说只是附加之物。

对待下属要宽容

如果能对自己下属的过错既往不咎,那么得到的就将是下属永远的忠诚。

上司应该有一定的容人之量,正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领导者应该学会低调地处理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有不计前嫌、宽以待人的品质。如果能对自己下属的过错既往不咎,就将得到下属永远的忠诚。

有一次,宋太宗在北陪园饮酒,他让臣子孔守正和王荣陪他一起喝酒。

也许是酒宴太热闹、大家太高兴的缘故,这两位臣子都喝得酩酊大醉,结果,由于醉酒,他们居然因为一点小事谁也不让谁,当着宋太宗的面就闹得不可开交,完全失去了做臣子应有的礼节。

当时,内侍看到这场景吓坏了,在皇帝面前吵架可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呀,于是他立刻奏请宋太宗,要把他们两个人治罪。可是宋太宗并没在意,反而派人把他们送回家去,并送去了醒酒的汤药。

第二天,孔守正和王荣酒醒了,想起昨天晚上喝了许多酒,然后在皇上面前大吵大闹,他们都很后悔,也十分害怕宋太宗会不高兴。于是,两个人约好一齐跪在金銮殿上向皇帝承认错误,并请求处罚自己。

等他们来到殿上请罪时,宋太宗却装作什么都忘记了,然后对他们微微一笑,道:“不瞒你们两个,昨天晚上朕也喝多了,根本记不得你们说的这些事情。看来朕错过了看好戏的机会,不过,既然你们都说是酒后的事了,当然不能当真,这样的话,你们又有什么罪呢?赶紧起身吧。”两个人都很感激宋太宗不计较他们的过失,于是更加尽心地帮助宋太宗治理天下。

宋太宗托辞说自己也喝醉了,这样不但没有失掉皇帝的体面,而且也使他们心知肚明,还能让这两个臣子学会自律。宋太宗这招装糊涂既表现了他的大度,也收买了两个臣子的心。

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力量此消彼长,谁也不知道哪边力量更强一些。起初袁绍的军队是一支强大的队伍,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就差很多,曹操手底下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和袁绍有书信往来,因为他们都想自保,怕曹操万一哪天被袁绍打败了,自己没有了退路。

官渡之战后,袁绍彻底失势,而曹操则强大起来,在士兵清点战利品时,有人把在袁绍军队中缴获的一大捧书信拿给了曹操。曹操一看,发现这些书信都是自己的部下与袁绍往来的书信,于是他把这些书信拿到大营。曾经给袁绍写过信的人一看到这些信件,自然知道事情败露了,以为自己要面临杀头之祸,因而个个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出乎意料的是,在他们十分紧张的时候,曹操并没有点谁的名,而是在他们面前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毁了,还对他们说:“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从前我的军队不强大,与袁绍打仗就像拿鸡蛋往石头上碰,你们这么做我也理解,换作是我也许同样会这么做。”众人听曹操这么说,深感他的宽容和大度,眼看着一大捧书信烧成灰烬,他们都如释重负,同时决定誓死报效曹操不杀之恩。从那以后,这些人都成了曹操忠实的谋士,为曹操成就霸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曹操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但是他的宽容却让这么多人愿意为他效力。其实没有哪个君王对臣子完全信任,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大臣,更是被怀疑的对象。不过,宽容却是一个姿态,一种聪明,原谅下属的过失是一种拉拢的政策,同时也是一种提醒。上司对下属宽容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告诉下属:我信任你了,所以不要辜负我。

上司和下属之间经常有一些隔阂,但是聪明的上司能够巧妙地处理这种关系,他们常常用宽容来对下属表示信任。面对下属的过失,聪明的上司往往表现得比其他人更宽容。上司的宽容大度也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报偿,宽容其实是一种富有远见的“精明”,否则失去的就可能是一个好帮手。

当上司用宽容之心对待下属时,就能赢得下属的拥护和忠诚,所以,宽容实在是一种收买人心的好方法。

简朴是低调做人的根本

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身价多么尊贵都不能奢侈。简朴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进取的态度,自古以来,简朴就为人所推崇。古之帝王将相能成大事者,往往都具有简朴处世的美德。

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也能赢得别人的交口称誉。相反,如果高调为人,大出风头,则必定为人忌妒,甚至为人所暗算。

西晋时期有位大富豪叫石崇,他真可以算得上是富甲天下。他家的厕所装饰豪华,还备有甲煎粉、沉香汁等高级香料,甚至还摆了一张丝纱帐的大床。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厕所里一天到晚都有十来个漂亮的小丫环,身穿华丽的衣裳,打扮得花枝招展,轮流值班侍候前来上厕所的人。上完厕所后,他们都要脱下身上的衣服换上一件新衣服后才出来。

当时有个叫刘寮的人去石崇家做客,他曾经去过皇宫,自以为见过世面。那天他突然内急,便往厕所跑,谁知到了门口一看,见到里面有一张丝纱帐的大床,两边还站着花枝招展的小丫环,笑盈盈地手捧锦香袋。

刘寮还以为跑到石崇夫人的卧室来了,于是扭头便跑,回到客厅连忙向石崇赔礼。石崇不以为然地说:“你去的就是厕所。”刘寮听了,顿时傻了。

对石崇如此炫耀财富,有好心人劝诫石崇说:“你如此炫耀,岂不是把目标告诉强盗、窃贼吗?”他说:“怕什么?窃贼就算驾着车来搬银子,也要搬个一年半载。”

国舅王恺听说石崇富可敌国,而且极尽奢华,很是不服,便找到石崇,要和石崇一比高低。石崇当然不愿示弱,爽快地应战。

王恺命令家人用饴糖水刷锅洗碗,石崇听说之后很不以为然,他立即下令厨子用蜡烛当柴烧火做饭。

王恺见没有震住石崇,便又想了一个办法:他叫人用紫丝做屏障,沿路铺陈达40里长,十分壮观。石崇便让人用更高级的彩锦做屏障,沿路铺排达50里长。

两人争来斗去,实在难分高低。这个时候皇帝看不下去了,他想助国舅一臂之力,便把外国宾客送的罕见珍宝——一棵二尺高的珊瑚树送给了王恺。

王恺得了珊瑚树喜出望外,就忙不迭地跑去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看后,突然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

王恺护宝不及,顿时勃然变色,石崇一笑,道:“别心疼了,我还给你。”说罢,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

只见那些珊瑚树高度皆有三四尺,条干绝俗,光耀如日,比王恺那株强多了。王恺见了,怅然若失,回到家大病一场。

尽管石崇竞奢豪富,但是因过分彰显自己而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最终被杀,家产也尽数被抄没。

自高自大的结果除了处处碰壁之外没有其他的好处,换取的却可能是别人的嘲笑与不屑。

北宋初年,开封城里有座简朴的庭院,这就是宰相范质的家。

一次,范质病倒了,宋太祖赵匡胤前去探望,范质请皇帝用茶,拿出来的都是粗瓷碗杯。赵匡胤皱了皱眉头,暗想:“他是宰相,至于这么穷吗?”

于是,赵匡胤便留了心,以后又去了几次,故意四处看看。他发现范质睡的是硬板床,床上铺的是旧棉被。

看到这样的情况,赵匡胤终于忍不住了,便吩咐人给范质送去雕镂的床、华丽的被服和精美的酒器等。

不久,赵匡胤再次去探望,看到范质仍然睡在硬板床上,用着粗瓷碗。赵匡胤说:“你是宰相,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陛下!”范质给宋太祖行了礼,接着说,“身为宰相,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在家里不接待一切以私事求我的人。同我来往的都是贫贱时的亲友,招待他们也不必用华丽的器具。陛下给我那么多俸禄,岂能置不起好家具?只是我那样做别人都会效法,以至于影响朝廷的风气!”

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身份多么尊贵都不能奢侈。简朴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进取的态度,自古以来,简朴就为人所推崇。古之帝王将相能成大事者,往往都具有简朴处世的美德。

一次,汉文帝刘恒想修一个露台,当他得知需要花百斤黄金时,便立即作罢。汉文帝在位23年,宫室、园囿、车骑、服御均无所增益。他常穿粗布衣裳,不穿绸缎,他的后妃也是“衣不曳地”、“帐不纹绣”。正由于汉文帝当政时能注意简朴,所以“海内殷实”,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成功、权力、财富、名望、幸福、快乐等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全部。但有道是“成由勤俭败由奢”,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节俭,并以简朴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

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他人的过错,指正是无可厚非的,但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这样你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精彩。

如果人们都能忍下自己心里的怒气,以宽容的心对待他人的过错,这个世界就会少发生一些悲剧,使更多的人成功。

汉惠帝时,匈奴变得很强大,他们对汉朝也就不像从前那么尊重了。一次,匈奴国王冒顿派人送信给吕后,言辞极其下流无礼,吕后看了书信后,怒气直往上窜,想要杀了来使,然后兴兵攻打匈奴。樊哙见吕后受辱,非常激愤地说:“我愿意统领十万兵马横扫匈奴,以泄您的心头之恨。”

季布听樊哙这样说,立刻对吕后进谏:“樊哙真应该杀头了,他居然怂恿您去与匈奴发生战争。从前匈奴在乎城围住高祖,汉兵有33万,樊哙那时也是将军,但是依然不能解除围困。今天樊哙又口出狂言试图用10万兵马横扫匈奴,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夷狄是一群像禽兽一样的人,从他们那儿听到好话不足为喜,从他们那儿听到坏话也不应该动怒,您根本不必在乎。”吕后听完后想了想,觉得季布说得有道理,就打消了攻打匈奴的念头,下令让手下人回信时务必客气,并照样送给他们好车和好马。这样一来,匈奴国王冒顿明白了自己的无礼,就派人来谢罪,说:“我从前没受教于贵国的礼仪,幸好您不计较我的罪过。”他们向汉朝进献马匹,此后汉匈依然相安无事。

包容是对令自己不悦的人和事的隐忍,是大度的表现。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宽恕是消除怨恨、责怪、愤怒的良药。不懂得宽恕的人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最终毁灭自我,而宽恕的结果则是自我升华。

汉宣帝时期,鲁国人邴吉是博阳侯,后来当上了丞相。他性情宽厚,他手下的一个马夫非常喜欢喝酒,有一次,这个马夫随同邴吉一起出去喝酒,酒醉以后,马夫就吐在了邴吉的马车里。西曹主吏见到后向邴吉说了这件事,并说要重重处罚车夫。邴吉说:“他只不过弄脏了我的马车而已。如果就因为酒醉而处罚一个人,那么以后别的下人还怎么做下去呢?”西曹主吏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个马夫是边疆人,熟悉边疆郡县的情况。有一次邴吉出门,正好看到一位驿使持着汇报边疆情况的公文跑过来。车夫就向驿使打听边境少数民族的情况,并向邴吉说了那里的情况。不久,汉宣帝召见大臣,询问边境少数民族的情况如何,邴吉都一一作了回答,而其他的大臣因为皇帝问得突然,没有一个能答上来的。皇帝赏赐了邴吉,其他大臣则都受到了皇帝的斥责。而邴吉的这些关于边疆的情况都是依靠车夫得来的。所以邴吉感慨道:“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如果听不到车夫的那些话,我又怎么能受到皇帝的赞赏呢?”

古人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古往今来,做大事和成大事者都有博大的胸怀,宽容是一种伟大的仁慈,更是一种笼络人心、让自己获利的手段,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而且是成大事者必备的一种素质。如果你宽容别人的错误,就会让你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如果他是你的对手,你会把他比下去;如果他是你的朋友,友谊则更坚固;如果他是你的下属,他将是对你最忠心的人。此时的宽容就不只是美德,它还是为你获利的一种谋略。

宽容是解除矛盾的最佳良药,佛祖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抓住别人的过错不放,别人也会顿生报复之心,而宽容会让有过错的人对你产生感激,他可能会加倍回报你。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他人的过错,指正他们也许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坚持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你的世界就会变得更精彩。 rGp7CCRERXpZ7GeMh+WQHappK9IlIrN1LHL/JhZougsIqG5JYyZwhMNw3P+Swre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