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荷马史诗包括两部作品,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名著。这两部史诗之所以统称为“荷马史诗”,是因为相传它们为荷马所作。关于荷马其人,古代希腊人传下的史料不多,这主要是因为荷马生活的时代仍是一个传说的时代,文字尚未广泛流行使用。根据现传的有关史料,比较肯定的是:荷马是古代希腊的伊奥尼亚(Ionia)人,目盲,游吟歌手,曾游历希腊各地,最后卒于爱琴海中的一个岛屿。关于荷马生活的时期,古代的说法不一,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不等。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30)称,荷马早于他不会超过四百年。希罗多德被誉为希腊“历史之父”,他的这一断言被人们普遍接受。根据希罗多德的断言和一些其他有关史料,一般推断,荷马大概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后半期至公元前8世纪前半期之间。至今仍有人把荷马生活的时期推断得更晚一些,不过一般说来,那只是一家之言,并未被普遍接受。荷马史诗叙述的是古代希腊人与居住在今小亚细亚西北隅的特洛伊人之间的一场战争。根据古代文字史料,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初期(有的史料具体为1184年),考古发掘考证的年代比这要早一些,约在公元前13世纪末。在古代无文字记录的情况下,各种重要史事只能以传说的形式一代代口碑相承。特洛伊战争作为古代希腊人早期发展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起初就是这样保存于人们的记忆中的。关于这一场战争的传说成为当时流行的游吟歌手理想的材料来源。歌手们对史传进行加工,赋予其艺术想象,在竖琴伴奏下到处漫游吟唱。荷马显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他创作的诗歌没有被人们遗忘,而是幸运地流传了下来。

每个古老民族都有自己产生于史前时期的神话传说,是他们在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的情况下,借助想象认识和征服自然的产物。古代希腊人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善于进行形象思维的民族,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并且时至今日仍然表现出巨大的魅力,令世人赞叹。现在为人们熟知的古希腊神话主要是有关以宙斯为首的一代神的传说。他们居住在希腊北部的高峰奥林波斯山上,因此通常又称为奥林波斯神。根据古代希腊人的神话概念,神祇能力广泛,天空、大地、海洋和地下(冥间)都是他们的活动范围。人类生活的世界处于他们的活动范围之内,不过神明并不事无巨细地介入和干涉人类生活,统治人类。神明和人类分别为两个世界,各有自己的生活。神明和人类的区别在于神明长生,比人类强大,生活充裕快乐,根据自己的好恶介入和干涉人类生活,而人类则有死,弱小,生活艰辛,对神明有所祈求,用献祭满足神明的愿望,博得神明的好感,不过他们主要还是靠自身的能力生存和发展。这样的神话观念鲜明地反映了古希腊神的自然本质。

正是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特洛伊战争被描写成为一场神祇间的纷争波及人类的战争。根据神话传说,主神宙斯很喜欢女神忒提斯,但是命运规定,宙斯若娶忒提斯,他们的孩子将强过宙斯。宙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便把忒提斯下嫁凡人,嫁给希腊东北部佛提亚地区米尔弥冬人的首领佩琉斯。在为忒提斯和佩琉斯举行婚礼时,所有的神明都受邀请参加,只有纷争女神除外,因为让纷争女神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是不适宜的。纷争女神知道后很生气,便向婚筵扔下一个金苹果,上书“给最美的女神”。神后赫拉、宙斯的女儿雅典娜和爱与美之神阿佛罗狄忒都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那个金苹果,于是争吵起来。宙斯也难以决断,只好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裁判。帕里斯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之子,由于出生时有凶兆,被父母弃于山中,长大后在山中放牧。三位女神气冲冲地由天而降,在小亚细亚的伊达山中找到帕里斯。她们向帕里斯说明宙斯的旨意,并分别许给帕里斯好处,赫拉凭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许以权力,尚武的雅典娜许以武功,阿佛罗狄忒则许以让世上最美的女子给他做妻子,结果帕里斯把金苹果判给了阿佛罗狄忒。阿佛罗狄忒没有食言。一次帕里斯去到希腊,拜访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是宙斯与凡间女子所生,被认为是世间最美的女子。阿佛罗狄忒从中撮合,让帕里斯拐走了海伦,把她带往特洛伊。这件事引起了希腊人的不满。希腊人遣使交涉,没有结果,于是便集合各城邦英雄,起大兵征讨,从而发生了有名的特洛伊战争。战争历时十年,希腊人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互相交织,美妙动人,令人神往。古代希腊人对这场战争的历史真实性深信不疑,并且把它作为自己民族发展史上的骄傲,但是由于只有传说,无直接物证,有不少人便产生疑问,怀疑历史上是否确有此事。这样的疑惑一直延续到19世纪。19世纪70年代,充满怀古心理的德国商人施里曼(1822—1890)对被视为古代特洛伊城遗址的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后来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1851—1941)继承了这一事业,对小亚细亚和希腊本土的许多古代遗址继续进行考古发掘,证实了特洛伊战争确有其事,荷马史诗中的诸多描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从而解开了这一在很长时期里困惑了不少人的重大历史之谜。

据说当时希腊各地英雄都曾来向海伦求婚。他们约定,不管海伦选中谁,他们仍要遇事互相帮助。因此海伦被拐后,在海伦的丈夫墨涅拉奥斯的请求下,很快便召集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根据史诗中的描写,希腊军队几乎囊括了希腊大陆和沿海岛屿以及被称为有百座城市的克里特岛的各部族,分别由各地方和城邦的首领率领,共有战船千余,人数在十万以上,由墨涅拉奥斯的兄长、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统率,主要将领包括萨拉弥斯首领大埃阿斯、洛克里斯首领小埃阿斯、阿尔戈斯首领狄奥墨得斯、雅典首领墨涅斯透斯、皮洛斯首领老将涅斯托尔、伊塔卡首领奥德修斯、克里特首领伊多墨纽斯、佛提亚的米尔弥冬人的首领阿基琉斯等。有传说称,希腊人首先遣使交涉,在遣使未果的情况下,才组成了庞大的征讨军队,先后花了十年时间。另有传说称,希腊人组成庞大的军队后,曾经乘船横渡爱琴海,但他们舶岸时找错了地方,不得不返回去,再重新组织远征。就这样,遣使连同初次远征,共耗时十年。后来他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远征,就是史诗中描写的远征。希腊军队到达特洛伊海岸后,把船只拖上岸,构成营寨。希腊军队留驻特洛伊海滨,难以立即攻克特洛伊,因此他们便一面进攻特洛伊,一面不断对特洛伊周围地区进行劫掠,一场围攻战变成了持久战。史诗《伊利亚特》描写的是战争进行到第十年时发生的一件事情。

在诸多希腊将领中,阿基琉斯的武艺最高强。阿基琉斯是忒提斯和佩琉斯的儿子。母亲知道儿子有两种命运,或是参加特洛伊战争,轰轰烈烈,可以博取不朽的功名;或者过和平生活,默默无闻,但可以长寿。海伦被拐后,母亲痛爱儿子,曾把阿基琉斯送往一个海岛隐藏起来,不过还是被其他英雄发现,被邀请一起参加了特洛伊战争。阿基琉斯不仅武艺高强,作战勇敢,是希腊军队的有力支柱,而且有正义感,但他性情暴燥、倔强。阿伽门农是全军统帅,但贪婪自私,强横拔扈。他为女俘的事与阿基琉斯发生冲突,恣意抢夺作为奖赏分配给阿基琉斯的女俘。阿基琉斯受辱后,拒绝继续参战,并且通过母亲的关系,求得本来便对特洛伊人怀有好感的宙斯帮助特洛伊人打击希腊军队,结果使希腊军队遭到巨大损失,陷入艰难的处境。这时阿伽门农后悔自己的鲁莽,听从将领们的劝说,主动要求与阿基琉斯和解,但阿基琉斯仍然怨气难消,拒绝接受阿伽门农的赔礼和和解请求。只是在好友帕特罗克洛斯代他出战阵亡后,他才猛然醒悟,后悔自己的固执,从而重新投入战斗,打败特洛伊人,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挽救了希腊军队,史诗也在这里结束。

诗中经常提到命运。命运实际上是当时的人们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模糊感觉和认识。规律是一种必然性,而必然性的表现往往带有偶然性特征,从而使人觉得不可预测,是某种外在力量的体现。命运无所不在,然而命运之神不仅不属于奥林波斯十二大神之列,甚至在奥林波斯都没有他的位置。人们承认命运之神的存在,但在拟人化的希腊神话中,这一神灵只是由于其名字是阴性名词而称为女神外,却从没有她的具体形象,也不知道她具体存在于何处。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强大无比,所有的神灵都得服从他,然而他却也得服从一个在神界甚至都没有具体位置、显然处于次要地位的命运之神的安排和决定。他没有和忒提斯成婚,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这表明命运不是绝对的,是可以回避和改变的,然而从诗中一再提到的许多英雄死于战场看,命运又是确定无疑的。更令人觉得有趣的是在史诗末尾,赫克托尔的生死命运是宙斯用一杆秤秤量得知的。从史诗本身看,在荷马时代,人们对命运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古代希腊人有命运思想,但意识还是模糊的,强大的外在力量使他们感到命运的不可逆转性,但人的生存欲望又使他们强调自我追求,他们正是在这一矛盾和冲突之中探索命运的含意。应该说,充满完全被动色彩的绝对的命运观,即宿命论,主要是在古希腊社会晚期才形成的,到罗马帝国时期尤甚。宿命论的产生主要不在于外在自然力量的胁迫性,而在于社会个体对某种强大的社会力量的无法抗拒性所表现出的无奈和绝望。

《伊利亚特》全诗分为二十四卷,是一部战争史诗。诗人在诗中通常不直接出现,对战争双方都进行了叙述,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不过如果认真体会整个叙述过程,特别是在对战争双方进行并列叙述时表现出的比较色彩,人们仍可以感觉出诗人的倾向性。诗中描写了不少战争场面,画面都很生动,有如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对不少英雄人物都着力进行了刻画,如阿基琉斯、阿伽门农、奥德修斯、埃阿斯、墨涅拉奥斯和特洛伊方面的赫克托尔等。诗人刻画人物时不仅描写人物性格的正面,也注意描写人物性格的负面,正是这种负面性的东西给事件和人物本身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这一点在阿基琉斯、阿伽门农、赫克托尔等主要人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使整部史诗蕴含着一种悲剧气氛。史诗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这种特征为其后的古希腊文学所继承。

荷马史诗形成于希腊人的史前时期。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同时也包含政治、宗教、社会生产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在古代希腊,它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教材。时至今日,它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王焕生 JFEoOjH1bdMRqxU4aDy7ke7aVYrhLTVf05nQ+vbJHjjFDYTi7CIBY5WA0jCyQGy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