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菲利普·布鲁奈莱斯基:
复活大穹顶
(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

布鲁奈莱斯基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从此,建筑师们终于摆脱了工匠的地位,转而以艺术家的重要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与其他的人文主义者一样,这一时期的建筑师也积极投入到波澜壮阔的文化变革中。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同样,建筑界的重大变革也开始于这片土地。后世学者一般将佛罗伦萨大教堂(即圣母玛利亚百花大教堂)圆顶的建成看成是文艺复兴建筑的起点,我们在这里要说的就是这座圆顶的设计者菲利普·布鲁奈莱斯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位建筑大师。

布鲁奈莱斯基从小就被视为天才。他出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富裕的大家族里,父亲是一个公证人。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布鲁奈莱斯基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乖巧听话,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父亲认为他应该去学习一门可以谋生的手艺时,布鲁奈莱斯基选择了珠宝制作。他将自己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应用于珠宝制作中,很快就成为众学徒中的佼佼者。皮斯托亚著名的珠宝商纳尔多·马吉奥·杜基雇用了他,他在这里一直干到24岁,才回到了家乡佛罗伦萨。

大穹顶

由于菲利普家族在佛罗伦萨的巨大影响力,回乡后的布鲁奈莱斯基开始供职于佛罗伦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委员会。这次回乡之行给布鲁奈莱斯基的人生带来了重大的转变。此时,佛罗伦萨礼堂的第二重大门的设计建造正在进行招标,这引发了布鲁奈莱斯基对于建筑设计的兴趣。为了加深自己对于建筑的理解,他专程赶往罗马,认真地考察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遗迹。这些古建筑所表现出来的优雅气质使布鲁奈莱斯基深深折服,他暗暗发誓,自己也要造出这样名垂千古的作品。

为了完成这座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佛罗伦萨大教堂,1417年,主教和羊毛商业公会召开了由教长、公会理事、市民代表、艺术家和建筑师参加的大会,对各种投标方案进行集中讨论。佛罗伦萨大教堂始建于1295年,最初的设计者是卡米比奥(Arnolfo di Cambio)。他设计的平面大体呈拉丁十字形,东部是一个以歌坛为中心的集中式形体。歌坛是八边形,最大直径达42米,形体非常壮观。当大教堂的大部分工程都已经完成之后,八角形歌坛的顶盖却造不起了,不仅是由于它的直径太大,而且此时墙体已经筑到了50米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加盖顶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这样,大教堂的工程一下子耽搁了几十年。由于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巨大影响,当市政当局决定重新开始它的建设时,吸引了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师纷纷参与投标。各个方案之间的角逐非常激烈,或许是由于家族的影响力,本地人布鲁奈莱斯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辩论中最终获胜,得到了建造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的任务。

据说,当人们要求布鲁奈莱斯基拿出自己的模型,并仔细地说明其设计方案的具体细节时,这位建筑师拒绝了。他拿出一个鸡蛋,请在场的人走上讲台,将其立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如果谁成功了,那他就自动让贤,由其来承建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顶盖。人们纷纷上去,但所有的人都不能成功地把鸡蛋竖起来。最后,布鲁奈莱斯基轻轻地拿起这颗鸡蛋,小心地在大理石上磕破了一点皮,于是很容易地将其立了起来。在场的人大叫起哄,说谁不会这样啊。建筑师笑容可掬地回答,如果你们看了我的模型,也会这样说:谁不会这样造圆顶呀。于是,布鲁奈莱斯基最终得到了这项重要委托。

实际上,在招标进行的几年前,布鲁奈莱斯基就已经开始研究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大顶盖。在罗马逗留的那几年里,他还特别深入地学习了古罗马建筑中拱券和圆顶的做法。经过多年的悉心琢磨,他最终拿出了一个设计十分周全的方案,设计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日后施工的便利。1420年,圆顶正式动工兴建。布鲁奈莱斯基克服了施工中遇到的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1431年,圆顶正式封顶,继续建造上面的采光亭。

佛罗伦萨大教堂的顶盖呈尖矢形,上面开采光口,口上再罩一个亭子。布鲁奈莱斯基借鉴拜占庭建筑的经验,在圆顶的下面加了一座12米高的鼓座,这样就把圆顶举得更高,使其看起来显得更加雄伟,外廓更为饱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建成后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总高约107米,加上亭子的高度则达到了118米,一下子成为当时佛罗伦萨全城的最高点。

为了方便施工

修建圆顶的困难之处不仅在于它长达42米的巨大跨度,还有安放它的八边形墙体,既高又相对较薄,而且不能够在施工中使用脚手架。为此,建筑师想尽办法减小圆顶的重量,尽量降低它作用于墙壁上的压力。布鲁奈莱斯基将圆顶设计成内外两层。内层是以铁环和木圈箍住的24根肋条构成的鱼骨券,由它来承担圆顶的全部重量。其中包括在八边形墙体的八个角上用白色石料砌成的大肋架券,它们裸露在整个圆顶的外部,将圆顶与上部的采光亭和下部的鼓座联系起来,加强了建筑的整体性。圆顶的外层全部用红砖覆盖,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除了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圆顶,布鲁奈莱斯基还设计了欧洲最早的慈善机构建筑佛罗伦萨育婴院(Ospdale degli lnnocenti)。育婴院的平面呈长方形,在整体上给人以规矩整齐的印象,就像是一座修道院。建筑师设计了一些小路和过渡性的小院落,通过各种小门洞将育婴院内的主要房间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处理使育婴院在规整之中又透出了许多活泼和生气,让生活在里面的那些被人抛弃的孩子们切身地感受到温暖和舒适。从育婴院设计中透露出来的浓厚人情味,可以看出布鲁奈莱斯基力图打破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界限、寻求建筑领域艺术表达的自由性的努力。许多后世专家认为,佛罗伦萨育婴院才是意大利第一座具有完全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育婴院是布鲁奈莱斯基力图打破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界限,寻求建筑领域艺术表达的一种努力

在承担了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建筑任务后,布鲁奈莱斯基名声大振,佛罗伦萨市内和市外的许多公共建筑的设计都落在了他的头上。圣洛伦佐教堂的圣器保管室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建筑内部空间简洁、明快,粗大的科林斯式圆拱构成壁柱楣拱,上接三角穹拱和支撑性拱桥,将整个带有棱角的圆拱顶托起,布局清晰,轻快鲜明。布鲁奈莱斯基还设计了许多小教堂,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为帕兹家族小礼拜堂。它位于佛罗伦萨圣克罗切教堂内一个又窄又长的院落内,总体结构对称,带有比较纯粹的罗马风格。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架形,两个互相垂直的轴线中心弧拱上架设一个小小的圆顶。正立面采用类似罗马凯旋门的构图方式,内部装饰则强调圆柱形结构和空间的横向发展,利用凸缘来构造墙壁结构,带有文艺复兴建筑的鲜明特色。

在晚年,布鲁奈莱斯基犯下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在1429年佛罗伦萨围攻卢卡城的战役中,建筑师被派往前线,主持建造围攻该城的工事。布鲁奈莱斯基认为在谢尔基奥河建造拦河大坝提升水位,必要的时候打开闸门,就可以淹没卢卡城,迫使城里的居民投降。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与布鲁奈莱斯基的设想正好相反,冲下来的大水不仅没有淹没被围困的卢卡城,反而冲入了佛罗伦萨人的营盘。佛罗伦萨人将自己战败的责任全都推到了布鲁奈莱斯基身上,只是因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的建设此时仍在进行中,人们才没有将这位伟大的建筑师送上绞刑架。

1446年4月16日,布鲁奈莱斯基离开了人世。此时,佛罗伦萨大教堂圆顶上面的采光亭还在建造中。佛罗伦萨人以隆重的葬礼将建筑师埋葬在佛罗伦萨大教堂里。瓦萨里这样评价布鲁奈莱斯基:“在创作了这么多作品的辛劳一生之后,他理应获得世界上不朽的声名和天国里永恒的安宁。” 0CmEPAaHpWWfRopsNNl1W3vj1xhk9TlsiKfeZ7Vo7LZ8xHCTUYhowEOKzoqjk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