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当我们谈起壁炉,我们谈些什么?

壁炉,毫无疑问,是一个让人兴趣盎然的话题。当我和朋友们谈起壁炉时的感受,总是温暖而感性的。

朋友会动情地谈起:“一个阴雨天,我在苏格兰,打完高尔夫后回到会所,突然看到燃烧正旺、木柴噼啪作响的壁炉,那突如其来的温暖让我感觉幸福极了。”有人会谈起电影《费城故事》的情节:安德鲁在跳跃的炉火前,伴着意大利咏叹调的那段让人潸然泪下的倾诉,让乔一下子理解了什么叫包容和人性。有人会谈起他在东京的某酒店大堂里,目睹数米长的现代线火壁炉时所受到的震撼和冲击。有人幸福地谈起他在美国圣地亚哥面向太平洋的家中,傍晚面朝大海,拥炉而坐的惬意。有人会谈起他每次回托斯卡纳乡下的家里,都会一个人久久地静待在摆满家族照片的壁炉旁,回忆着往昔的时光。有人会谈起《唐顿庄园》里英国绅士和淑女们在美丽的壁炉前优雅而端庄的举止。我的画家朋友对我谈起,他最喜欢在冬天里急切地赶去画室,在做画前先烧好火炉,作画时瞥一眼炉火,一般都会画出好画。

一位女士谈起她每年总是迫不及待地等待冬天的来临,披着羊毛毯坐在壁炉旁的椅子上看书,不时看一眼旁边玩耍的女儿,耳边的音乐是柴可夫斯基著名的钢琴曲《四季·壁炉旁》……。

最有诗意的说法,是一位广东朋友随口吟出的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顿时一室的浪漫……最让我动容的是好朋友对我谈起的一句话:“冬天是我觉得最温暖的季节。”他北京的家很大,平时家人分散在客厅、花园、卧室,只有在冬天的时候大家都聚集在有壁炉的偏厅,特别温暖。

人类对壁炉的喜爱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男或女,无论大人或孩子。

壁炉的意义也远不只是带给身体上的温暖。在西方,壁炉有着悠久的历史,壁炉已经是温暖、家、爱的象征,无论是家还是公共场所,壁炉旁总是人们的钟爱之地。很多西方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地方比火炉旁更舒服。”说这话的,正是“欧洲文艺复兴,实际是对西塞罗的复兴”中提到的古罗马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西方人,被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深深影响。

欧洲有句谚语:“有房子无壁炉,就等于有躯壳而无灵魂。”的确,静默的壁炉总是从容不迫地传递出温暖和煦、友爱亲切、优雅浪漫、宁静惬意、乐观积极、坚韧耐久等各种美好的气息。

西方室内装饰中最能够代表建筑风格的就是壁炉,它统领整个室内设计风格。所以,壁炉往往是室内设计最重要的元素,这个传统从三百年前的英国乔治亚时期就开始了。西方建筑史上非常重要的建筑大师如罗伯特·亚当、约翰·索恩等人都非常重视壁炉的作用,并总是亲自设计壁炉,已知罗伯特·亚当设计的壁炉超过了500多种款式。

壁炉几乎是西方家庭最先开始选择的室内元素,先于橱柜等的选择。人们会在室内装饰工程的前期选择壁炉。一位英国朋友对我说起:“当英国凯特王妃第一次怀孕数月时,为改造将要出世的小王子的房间,王妃在她居住的肯辛顿宫接见了他,并精心挑选了两款壁炉。”

对多数中国人而言,壁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止于概念,陌生和困惑于具体问题:我家里有地热空调或我家是一个不大的现代公寓还需要装壁炉吗?我该如何选择壁炉的种类?有什么壁炉品牌啊?什么时间开始壁炉设计?在中国即便是壁炉从业者,回答这样的问题也并非易事。

很多中国人喜欢古典式壁炉,可是有多少人弄得懂自家房子的风格是英国乔治亚风格、美国联邦风格还是法国路易十六风格呢?中国在短短30年时间里完成了对西方建筑和室内风格的粗略复制,这非常了不起,但又是一种遗憾。太多作品中风格混乱、似是而非的古典设计,绝不是能用“新古典、美式、欧式、现代、混搭”可以解释的。优美且定位准确的大理石壁炉曾在中国踪迹难寻。我曾为家里需要的几台美式壁炉,遍寻北京和上海达半年之久,结果一无所获,这很难想象。中国消费者对国际一线品牌的高级家具、卫浴、橱柜品如数家珍,并愿为之投入重金,但当他们需要选择对一个家极为重要的壁炉时,却只能选择国内石材厂生产的制作平庸、比例失调的产品,这的确令人遗憾。

对于现代壁炉,我们知道的就更少了。几年前我在香格里拉旅行时,因为看到某著名国际酒店“有壁炉”的宣传而特地选择了这家酒店。当我兴冲冲地想感受一下这里的壁炉时,酒店方却只允许我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使用20分钟。房间里的壁炉是国外品牌的开放式燃气壁炉,却竟然没有排烟装置!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低级错误。

如今在杂志和互联网上,只要有介绍室内设计的地方就能看到壁炉的美丽身影,但当你想了解更专业一些的壁炉信息时,只能找到一些碎片化、似是而非的相关信息。我算是一个壁炉发烧友了,在两年前我萌发了编写一本能把壁炉介绍清楚的书的念头。我希望以此帮助像我一样喜欢壁炉的朋友们了解真正的壁炉世界,欣赏真正的壁炉之美。其实在中国,喜欢壁炉的人非常多。

壁炉就像家具一样是一个很大的门类,它包含了很多种类。它也是一个浓缩了西方历史、建筑、艺术、文化、科技、技术、生活的大千世界。想要穷尽所有关于壁炉的发现和感动,的确困难重重。我的英国朋友吉米先生,他主修的专业恰恰是壁炉艺术与设计,他的鼓励和建议给了我很大帮助。

我所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资料稀缺,现有的介绍国外壁炉的书籍往往只涉及壁炉某一部分的内容。在做了大量的功课后,我联系了几位世界上权威的专家,包括毕业于剑桥大学的ChesneyPaul先生;联系了数十位欧美一线室内设计师,索取他们使用壁炉案例的图片,并请求他们写下对壁炉设计的理解;联系了很多在世界范围内壁炉细分领域领先的壁炉公司;我还从图片社、博物馆等机构购买了部分图片的版权。和壁炉有关的事情似乎总是令人温暖和鼓舞——很多人热情无私地帮助了我们。在本书最后的致谢页里,我已经尽可能地列出了这些慷慨的专业人士和机构的名单。

接踵而来的另一个困难似乎也是温暖而幸福的:半年前我把收集的珍贵资料汇总在一起时,发现它们足够可以支撑编辑数本以上的壁炉书籍,然而是否要在一本书里穷尽关于壁炉的方方面面呢?

最终我决定还是要回到我写这本书的初衷—尽可能地帮助喜爱壁炉的朋友们全面了解壁炉。因此,这本书的三个重点就呼之欲出了:

其一,尽可能地对庞杂的壁炉历史和文化做整体、严谨的梳理和取舍,重点从壁炉承载的文化价值、精神意义及美学价值着手,以期能够帮助读者整体地理解壁炉。

其二,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来介绍壁炉在西方室内设计中的理论和最新的应用案例(包括古典和现代风格),以帮助读者在实践中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壁炉。

其三,系统地对当今世界上主流的壁炉进行分类和要点介绍,以期可以帮助读者选择最合适的壁炉款式。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呈现的壁炉款式,绝大多数都是目前消费者可以在中国市场上找到的,包括古典壁炉、古董壁炉和现代壁炉。

在最后一个章节,我抛砖引玉列举了部分壁炉技术的要点及图表,目的是想告诉读者:壁炉看似简单,但专业技术非常复杂,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帮助。

本书不是壁炉的编年史(历史常常是交织不清、争论不休的),也不是壁炉的技术规范。如果本书可以给读者在有关壁炉的趣味、灵感、设计等方面带来一些有益的帮助,我们就会像“待在壁炉旁”一般心满意足了。

英国Chesney’s公司出品的美国白宫款式壁炉

荷兰Boley公司出品的定制壁炉,由荷兰设计大师Jes des

英国著名的房地产公司Northacre开发的兰卡斯特高级公寓项目。该项

“有房子无壁炉,就等于有躯壳而无灵魂。”

——欧洲谚语 OdTwKm7Ogl8o+OLGlk7FK3NEqaysIa5RoDbdbCQA7CsCDNXcWNZvpdPbGTY4qj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