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结构表现主义

18世纪中叶,当欧洲大陆以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折中主义为代表的各种设计复古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悄然展开。这场以钢铁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对整个欧洲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① 新建筑物的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世界贸易的日趋频繁,各国之间开展了大规模的商品交流活动。18世纪之前的手工业作坊以及传统的运输方式和道路交通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式的工厂和交通技术设施,如大型工厂、桥梁、隧道、铁路、火车站以及轮船、港口等相继出现(图1-50)。

② 城市化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农村人口,尤其是失地农民纷纷涌向城市寻找工作,使城市人口剧增。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人口增长了200%,法国增长了38%。这一现状也促进了都市规划和大众平价住宅的发展(图1-51)。

图1-50 轧钢厂

图1-51 拥挤的城市住宅

③ 新建材的出现:工业革命最大的成果就是促进了钢铁、玻璃以及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这些材料成为现代建筑的最主要材料。

④ 新技术的涌现:钢铁的出现及其成为大型建筑和桥梁的主要材料,也推动了铸钢、钢骨结构、连接方式及建筑静力的发展与完善,并衍生出预制装配的建筑元件、玻璃网目表面等新的技术形式。

⑤ 文化承载者的改变:18世纪之前,王公贵族和教会是城市艺术的主要赞助者,城市中的建筑、雕塑主要是为帝王或教会服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城市艺术的赞助者被民主国家、城市以及工商产业的富豪取代。在国家和民族之间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他们不再需要宫殿或教堂,而是需要国会大厦、政府机关、博物馆、纪念碑、剧院、大学以及世界博览会场所。

⑥ 职业的分化:18世纪之前艺术与技术是统一的,彼此之间没有分离。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科学的发展,也导致了学科的细分。如在艺术与设计领域,1739年伦敦成立了工程师协会,1794年法国设立了多元技术学院专门培养工程师,1806年巴黎美术学院(布杂学院)成立,专门培养职业建筑师和艺术家,从而使艺术、技术开始由统一走向分离。

18世纪中叶引发设计史上这场巨大变革的主要诱因是钢铁材料的应用及工程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产生为新风格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钢铁建筑突破了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建造方式,为实现传统建筑不可想象的大跨度空间创造了可能,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体量上都大大超越了古典主义建筑。设计师通过桁架结构、预制构件、铆接方式以及现场拼装等方式来炫耀新建筑的结构、形式,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以表现结构为主的机械主义美学,这种美学形式又被称为结构表现主义风格。

以钢铁为基础的结构表现主义风格首先是从建造桥梁开始的。1777—1779年由托马斯·特尔福德(Thomas Telford)设计的位于英国什罗普郡横跨煤溪谷(Coalbrookdale)赛文河上的乔治铁桥(Iron bridge Gorge)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建造的第一座铁桥,也是工业革命开始的象征。这座桥全长60米,宽7米,跨度为30.5米,距离河面13.7米,由5个半圆形的拱肋支撑。在形体上是模仿传统的石拱桥形状,拱肋是分开的,并用放射状的铁件连接(图1-52)。与传统的石质桥梁相比不仅结构轻盈、坚固耐用,而且能轻松跨越极大的宽度。乔治铁桥开创了世界钢铁桥梁的先例,标志着西方用木、石等天然材料建造桥梁时代的结束。在它之后,伴随着冶炼技术的提升以及建造技术的进步,一座座用钢铁材料建设的大桥被迅速建造起来。它们不但结构越来越合理,重量越来越轻,而且跨度也越来越大。到18世纪晚期铁桥的跨度已经可以达到几百米。如1883年落成的由约翰·罗布林父子(John Roebling;Washington Roebling)设计的纽约布鲁克林大桥,采用缆索结构使主桥面的跨度达到486米。由于它的跨度之长(横跨布鲁克林与曼哈顿)、距水面之高(90米)设计方案一经公布就被指责为“疯狂的梦呓”,而落成之后则成了世界奇观(图1-53)。这座桥梁虽然是19世纪钢铁桥梁之最,代表着当时最高的结构表现主义建造技术,但从它的形态上看仍不难发现一种折中主义的倾向。这是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而被迫采取的一种让步。这种让步就体现在布鲁克林大桥主桥墩的设计上。布鲁克林大桥设计建造的时候正处在美国折中主义风格盛行的年代。桥梁主体虽然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但人们依旧希望能在局部看到古典主义的遗韵。所以,桥墩就被设计成了有两个门洞的哥特式拱门。远远望去,这个拱门就像巨大的古罗马凯旋门,布鲁克林大桥也因此获得了“美国凯旋门”的美称。

19世纪中期以来受钢铁技术在桥梁建造中的影响,很多建筑师也开始尝试将这种新的材料运用到公共建筑之中。除了火车站没有受到古典主义风格的干扰之外,其他公共建筑都没能够摆脱古典风格的阴影。由于火车是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火车站的建设上也就无历史形式可循,设计师可以任意发挥,来创造新的结构形式。如1863—1876年建设的英国圣潘克拉斯火车站,就像一个钢铁与玻璃结合的圆筒罩在铁轨上面(图1-54)。但像图书馆这样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建筑物就不能随意设计了,它必须要符合大众尚未完全摆脱旧传统的心理。1842年,法国设计师亨利·拉布鲁斯特(Henri Labrouste)在设计巴黎圣杰尼耶夫图书馆和巴黎国立图书馆时就采用了一种徘徊于新技术与旧传统之间的折中主义形式。圣杰尼耶夫图书馆的外部形态采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从柱墩到顶部带有一种雅各布·桑索维诺设计的威尼斯圣马可图书馆的印记。而建筑的比例、封闭的底层以及开敞的二层则直接模仿了米兰的美第奇银行。从图书馆的外部来看,毫无新技术的痕迹,这或许就是拉布鲁斯特的精明之处,他将新技术、新材料不露声色地隐藏在了建筑内部,如同一朵羞答答的玫瑰在里面静悄悄地绽放。在位于二层的阅览室中,拉布鲁斯特通过用铸铁建造立柱、拱顶来仿照哥特式风格,并且每一根立柱都由相当比例的石柱支撑(图1-55、图1-56)。而在国立图书馆的设计上拉布鲁斯特也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外部参照了文艺复兴式立面,内部使用铸铁构建来模仿古罗马的穹顶,并在铸铁柱上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柱础、柱身凹槽和科林斯柱头,甚至在柱头上还放置了一个铁质的女头像(图1-57、图1-58)。这种将先进技术与传统装饰相结合的风格是在新旧时代交替时,新技术、新思想同传统思维和传统美学相互斗争、妥协的结果,似乎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精神分裂式的混乱,一方面既执着于过去的艺术风格,而另一方面又无法抗拒因科学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科技魅力 。这样的冲突和矛盾在设计师复杂的心绪里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图1-52 特尔福德,乔治铁桥

图1-53 约翰·罗布林,布鲁克林大桥

图1-54 圣潘克拉斯火车站

图1-55 拉布鲁斯特,圣杰尼耶夫图书馆

图1-56 拉布鲁斯特,圣杰尼耶夫图书馆阅览室

图1-57 拉布鲁斯特,巴黎国立图书馆

图1-58 拉布鲁斯特,巴黎国立图书馆室内

19世纪最伟大的结构表现主义设计是“博览会”建筑。1851年英国为了颂扬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以及向世界炫耀工业革命的成果,决定举办一次博览会来展示他们在艺术和工业方面的成就。这次展览会由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亲自负责组织。地点选在海德公园。为了举办好第一次世界性展览会,组委会向各国建筑师征集展览会场馆的设计方案。参选的245个方案,不是过于复杂、造价过于昂贵,就是周期过长,或不切实际。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建成并适合展览,阿尔伯特亲王听从了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的建议,建造了由钢铁和玻璃组成的温室花房式建筑。温室建筑在英国发展得比较成熟,18世纪以来随着欧洲海外殖民的扩展,在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珍卉嘉木也随之进入欧洲。为了让来自亚洲、美洲以及非洲等地的热带或亚热带植物在寒冷的欧洲生存下来,建筑师和园艺师利用钢铁和玻璃建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建筑——玻璃温室(图1-59)。阿尔伯特亲王采纳了帕克斯顿的建议,并委托他负责展览馆的设计,场馆仅用九个月就完成了。这个占地7.4万平方米、长563米 、高124米的庞然大物通过采用模数制,所有的预制构件都在工厂加工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按次序组装。虽然整个建筑共使用了9.3万块玻璃和超过10万个的组件,但结构却显得十分简便精巧(图1-60)。展馆的外观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由中心向两侧按一定比例缩小三次形成三级阶梯状(图1-61、图1-62),顶部是一个垂直的拱顶,内部的柱间距为2.4米(图1-63),这正好是陈列架的长度。据计算,建筑的全部柱子和墙身仅占建筑面积的千分之一,整体看来只有铁架和玻璃,没有任何装饰。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晶莹剔透,犹如童话中的水晶宫,所以这座建筑物后来又被人们称为“水晶宫”。

图1-59 温室花房建筑

图1-60 帕克斯顿,水晶宫鸟瞰图

图1-61 水晶宫立面图

图1-62 水晶宫局部

图1-63 水晶宫室内场景

“水晶宫”建成以后,这座激进的、异教徒式的建筑受到了来自艺术界与理论家的批评和责难。身为艺术家和作家的约翰·拉斯金首先对它发起了攻击,称它是“两座烟囱间的黄瓜形式”,并说:“1851年,当闪亮的屋顶完全建好,用来展示我们自己流行的豪华的小艺术品——维也纳雕花床架、瑞士胶合玩具、来自法国的广受欢迎的珠宝——在那一年,我说,最伟大的威尼斯艺人的图片在威尼斯一场大雨中正需要屋顶的遮盖 。”(图1-64)。

图1-64 水晶宫内展出的艺术品

随后的另一位政治家也批评说:“榆树(海德公园)要为众所周知的最大的骗局、最大的牛肉饼、最大的谬论之一而牺牲吗……当爱尔兰穷人在挨饿时,他们却准备花费26 000英镑在这个建筑上 。”

但维多利亚女王却对“水晶宫”予以了积极的评价和赞赏,她说:“我们进入时,通过通道的铁门看到波浪形的棕榈、花、雕像,无数的人挤满了陈列室和周围的凳子,伴随着嘈杂的喇叭,给我们一种永远不能忘怀的感觉,我非常激动……我们来到中部,正前方是漂亮的水景喷泉,这种景象是不可思议的——如此宏大,如此显赫,如此动人——这一天将永存 。”

《时代》杂志早期评论刊也对“水晶宫”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他们认为:“这里是昨天目击的场景,同样的东西前所未有,而这事物中的本性也将永无重复。有幸见到它的人几乎不知道什么是最值得赞赏的或者用怎样的形式来掩盖惊奇的感觉……大厦,那里收集着艺术珍品……它们上面升起闪亮的拱券远比我们高贵的大教堂更崇高 。”

展览会结束之后,这幢临时性的建筑物被拆卸后移至伦敦郊区肯特郡的锡德纳姆(Sydenham)异地重建,并一直屹立于此,1936年一场大火焚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结构表现主义建筑。

19世纪后期,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结构表现主义设计也是诞生于博览会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1889年为迎接国际博览会在巴黎举行以及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同时为了向英国的工业和贸易地位发出挑战,法国政府决定建造一系列能够影响历史的建筑物。巴黎世博会的机械馆和埃菲尔铁塔就是其中的两个。1889年,由工程师V.康泰明(V. Contamin)和C.L.F.杜特尔特(C.L.F. Dutert)负责博览会的机械展览馆的设计(图1-65)。这座展览馆长420米,宽115米,高度达45米。在设计中首次采用了三铰拱的原理,利用钢铁的抗压性能,将120吨的拱顶压力集中在逐渐变细的铁架支点末端(图1-66),充分展示了力与美的建构,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审美习惯,从此开创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可惜它的命运与“水晶宫”一样,博览会结束后随即被拆除。

图1-65 康泰明等,巴黎世博会机械展览馆

图1-66 巴黎世博会机械展览馆细部

与机械展览馆同时建造的另一个划时代建筑是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钢铁结构的铁塔,塔基占地约1万平方米,高300米(图1-67)。四座塔墩由水泥浇灌,塔身为镂空的钢架结构。在建造方式上与“水晶宫”一样也是采用预制构件的方法,在工厂加工完毕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300名组装工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用了250万个铆钉,把重7000吨的1.8万个结构部件安装成高塔(图1-68)。建成之后这座以建筑师埃菲尔命名的铁塔受到了市民和一些评论家的强烈批判,讥讽它为“怪物”,破坏了巴黎的景致,要求拆除。幸而当时无线电刚刚发明,因塔身高而被用作无线电发射塔,才免于被拆除的命运。现在,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

图1-67 埃菲尔,埃菲尔铁塔

图1-68 埃菲尔铁塔的细部

这场以钢铁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结构表现主义设计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材料学和工程学的革命,而非美学的革命,虽然它将建筑从复兴古典风格的折中主义思想里解放出来,并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建筑的理解,但并不能为人们创造一种更美的形式。在功能第一原则的影响下,美学上的探索更是乏善可陈,这也是结构表现主义建筑未能终结古典主义复兴的原因所在。当然,这里虽然还有传统建筑影响在人们的思想里根深蒂固一时难以去除的因素,但新的钢铁建筑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形式也是不可否认的。很多建筑虽然运用了钢铁构架,但不是将其不露痕迹地包裹起来,或隐藏在古典主义风格之下,就是用钢铁竭力模仿古典装饰语汇,自信心的缺乏也是导致结构表现主义建筑无法取代传统建筑的又一原因。钢铁建筑虽然因缺乏美感而受人诟病,但在日用品领域钢铁结构的产品已经不仅是美与不美的问题了,而是品质的问题。由于钢铁结构是一种新兴的工程技术,加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尚不完善,如当时生产的缝纫机,粗糙的台面常常会划破使用者的手指,所以,这种形式的产品就成了缺乏美感、品质低劣、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受到人们的抵制。虽然如此,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古典主义复兴已是明日黄花,虽然盛艳,可惜错过了季节,秋风寒霜,回天乏力,它不可能再继续成为未来设计的主流。而钢铁结构的建筑或其他设计是时代的产物,符合时代潮流,终结旧时代、开启新时代也是它的使命。所以,建立在钢铁材料和技术基础上的结构表现主义是一个转折点,即将拉开现代设计的大幕。 kfsSYX+8J0+FPTdlDfRftDbt+0VvmNn6az2vHz6W5AqIeLJ2gWZcWlH1XVf1Wd/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