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百善孝为先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孟子

中华民族有两大基本家风传承行为准则,一个是忠,一个是孝。一直以来,中国人就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将其作为区别人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忠孝虽然是圣人提出来的,但不是圣人想出来的。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这是孟子的原话。这讲的就是孝道。孝,指的是事亲与守身。事亲方面,孟子举了舜与曾子的例子。

曾子是个有名的孝子,他的孝顺不但体现在从物质上关心父亲,而且他对父亲还有一种恭敬心,并以此来侍奉父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养志”。舜的家庭也很特别,舜的父母和弟弟多次加害于他,但舜却始终不记仇,舜五十而慕父母,对弟弟更是照顾有加。可见曾子和舜都是十分善良之人,这其实是由他们的本性决定的,这可以作为“性善”论的一个重要佐证。但是,“义在外”的现实同时存在着,所以在人的一生中,更多的是需要在相信“人性本善”的同时加以日常生活的培养,这就是所谓的“守身”,换种说法就是“修身”。修身就是让人领悟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坦荡胸怀。

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们看了这样的一幅漫画,画的内容是一家人正围坐在餐桌前为年近六旬的姥姥举办生日宴会。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也都吃得很热闹,唯独不见姥姥的身影。只见在厨房忙得满头大汗的姥姥被小外孙指着,大声叫道:“姥姥,该您吹蜡烛了。”

很简单的一幅画,然而意味却无穷。虽说是为姥姥举办的生日宴会,实则是让老人无偿地为小辈们付出!看到这里,你也许会禁不住要问:“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里去了?”

众所周知,中国人是十分讲究孝道的。不论是长者还是小孩,都遵循着“孝”。古时候的“孝”又被称作“顺”,“孝”和“顺”永远是连在一块的,最后终于合二为一成了一个专有词。在古人看来,父亲是一家之主,儿女必须听从父亲的教诲,不论对错都要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在现代社会中,“孝”的含义应该有进一步的丰富和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而且不但要从物质上尽孝,更要从精神上尽孝,多关注长者的心灵需要。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周末的时候,儿女们都聚到了老人家里,对老人嘘寒问暖,给老人带去一些保健品,陪老人聊聊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或是用跳舞唱歌等表演逗老人开心,这其实是新时代孝道的一种体现。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进步,孝的含义也变得丰富起来,从古时候的一味顺从发展为今天的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尽孝,这些都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孝”的重视。

讲“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突出的美德之一,同时,“孝”更是一种美好的人格修养。试想,如果一个人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去孝敬,那还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事情呢?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

儿子回乡办完父亲的丧事之后,要求母亲跟他一起住到城里去,可母亲却不肯离开清静的农村老家,说是过不惯城市里边的生活。于是儿子也没再勉强母亲,并且说好以后每月都给母亲寄300块钱生活费。因为村子太过偏僻的原因,镇上的邮递员一个月才来一两次,近年来,随着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邮递员每次出现在村子里的日子便成了留守老人们共同的节日。邮递员每次一进村就会被一群中老年妇女团团围住,这些妇女们无非是想问问邮递员有没有自家的邮件或是书信,然后又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喜悦。这天,这位老母亲收到了一张汇款单,她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逢人便说是自己儿子寄来的。就这样,这张3600元的汇款单在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觉得这孩子很孝顺,大家很羡慕这位老母亲。

几个月过去了,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信上只写了短短的几句,说他不应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性给寄回来,明年寄钱一定得按月寄,一个月寄一次。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太忙,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想法难以实现,本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个月寄给她一次生活费,可又怕自己太忙而忘了误事,于是他到邮局后还是一次性给母亲寄去了3600元。几天过后,儿子收到了一张母亲寄来的3300元的汇款单。

儿子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要把寄给她的钱寄回来,正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际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再次在信中叮嘱说,要寄就一个月一个月地寄,不然的话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也够花的。儿子难以理解母亲的做法,但他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后来,他偶遇一位进城务工的老乡,他便向这位老乡打听起了母亲的近况。老乡告诉他,你母亲虽然是独自一人生活,但她的生活很快乐,尤其是每次邮递员来的时候,你母亲就像是过节一样。她每回收到你的汇款都要高兴好几天呢。

儿子听着听着,不觉已满脸泪水,他这时候才明白,母亲固执地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就是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乐。母亲的心其实根本不在钱上,而是全部在儿子身上。

其实,尽孝绝不仅仅在于形式,也不是说一定要给父母多少钱,空巢老人缺的绝不仅仅是钱,他们真正希望的是儿女们对他们多一点关心。

天下英才何其多,不能以孟子那个时候的天下为天下。这个天下,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与孟子所说的“尚友古人”的意思是相吻合的。因此,不管是什么时候,天下英才可以说是“性善”的追求者。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重要根据。在孟子看来,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有为善的倾向,即所谓的“善端”。这些“善端”是与生俱来的,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因此又被称为“良知”。

孟子认为人虽然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是离不开后天的教育,从而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地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孟子认为,人们只要坚持去寻找心中的“善端”,就会因为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经典启蒙读物《弟子规》里这样写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静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则面。”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教育孩子优良的家风,这些都是说的子女的行为准则,也可以说是做子女的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唐代的时候,法典里边就规定人子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华夏文明的重中之重就是“孝道”,其核心就是以亲子情为主的人际情感关系。而如今,这样的以孝为先的家风正在缺失,一切为了孩子的“家风”盛行。但想象一下,一个连孝顺老人都做不到的孩子,他的孩子又会继承他怎样的家风呢?因此,百善孝为先的优良家风传统,应该继续传承和发展,只有让孩子明白了孝的真正内涵,才能让孝的良好家风永久传承。

专家谏言:

从古至今,孝一直是家风传承中必不可少的。虽然对于“孝”的含义有所变化,但这个字的内涵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在今天,“孝”文化正在发生着变革,面对这样的冲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让“孝”文化永远传承,成为中华民族每个家庭最为宝贵的家风。 f5+/6wzM/NLWs8olaPua9ECprPNaHxcZqAxR/X/30NvpHYQmzGqLuefFspRrHV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