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善良是最美的品德

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

—— 卢梭

善良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优良的家风之一。善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人若是不具备善良品质,其人格是不健全的,将来也难有作为。当孩子做出善良的举动时,家长一定要及时表扬孩子。

善良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种宝贵品质,能让人内心时刻充满温暖和感恩的感觉非善良莫属,一个人要想身心都健康,首先要做到善良。因此,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善良品格。

夜幕降临,8岁的平平还没有回家,家长看孩子还不回来,真有种心急如焚的感觉。快8点的时候,平平终于回来了。

“你到哪里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不知道爸爸妈妈担心吗?”妈妈生气地说。

“我本来能早些回来,可是在过马路时遇到一位失明的老人,我扶她过马路。”

还没等平平说完,妈妈非常生气地问道:“扶老人过马路能走到天黑,你是在骗我吧!”

“你先听我说完嘛!我扶老人的时候,听她说她和孩子走散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后来我得知她家住在铁路小区,紧接着我问她知道家里的联系方式吗,她告诉我家里的电话号码忘记了。最后没办法,我只能把老人送回家。”

妈妈对平平的话还是有些怀疑,于是问道:“那老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你这个小孩子帮忙呢。她怎么不找别人?”

“老人在此之前已经寻求好几个人帮助她,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手。后来遇到我,我坐公交车把她送回去的。”

就在平平和妈妈解释的时候,突然来电话了,爸爸接听了电话,一阵点头,放下电话后,平平爸爸高兴地对平平妈妈说:“是那位老人女儿打来的电话,她谢谢平平的帮助,还说哪天要登门道谢呢。”

妈妈这才意识到错怪了孩子,于是赶紧向平平表达歉意,并夸奖平平善良的举动。

虽然孩子有时做出善良的举动带有违背父母意愿的性质,甚至孩子的善良举动换来的是别人的不理解和嘲笑,但是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善良举动给予肯定和支持,并给予赞赏和表扬,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之初,性本善。家长们一定要对孩子善良的行为做出积极的评价,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后,无形中会把善良的行为强化;如果孩子的善良行为被家长误解,很可能孩子此后不会再做出善良的举动。因此,对孩子善良的行为给予表扬和肯定,是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孩子身心能否健康成长,这和善良品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的同时,更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善良。

某寒冷冬日的下午,正围坐在火炉前烤火的小白一家三口看到了路过的母子俩,小白发现这母子俩衣衫单薄,已经冻得浑身直哆嗦,母子俩看到小白一家在烤火,于是询问是否能进来烤烤火。

6岁的小白很同情他们的境况,不等父母开口,急忙说:“快进来!快进来!”母子俩看大人未表态,犹豫不决。

小白转过身看着父母,父母微笑着对那母子俩说:“赶紧进来烤烤火,都冻成这样了!”母子俩这才进屋烤火,小白赶紧起身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那母子俩,随后又进里屋搬了一个凳子给他们坐。

这对母子就在火炉旁边向小白一家说了一下他们的经历:他们本是来此地投奔亲戚,可没曾想亲戚已经搬到别的地方住了,在打听清楚地址后,正好路过小白家门口,想烤火取暖之后,继续赶路。

母子俩烤了一会儿火,仍瑟瑟发抖。小白对妈妈说:“妈妈,您给他们倒两杯茶吧?喝完热茶后,身体肯定会暖和起来。”妈妈答应了小白的请求,一会儿工夫端来了两杯热茶。

看着他们喝完热茶,小白又赶紧跑回自己的房间拿来两件毛衣,准备送给他们,他又向爸爸妈妈请示道:“我可以把这两件毛衣送给他们吗?”深感意外的父母还是很高兴地同意了小白的请求。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啊!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有明智的父母!有时候,和孩子共同弘扬善举,是对孩子善良行为的最大支持与肯定。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家长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给孩子提供互助、友爱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影响是巨大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将这两者合理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做出怎样的言行举止,久而久之也会培养出孩子一样的行为。若想让孩子懂得善良的真谛,首先要为孩子营造出一个互帮互助的家庭氛围来。

第二,对孩子善良的行为及时肯定。

年幼的孩子往往会做出比大人更多的善举。每当这时,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是因为孩子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而否定孩子的这种善举。否则,就会给孩子造成做好事是错误的错觉,如果否定了,孩子也可能因此而变得自私自利,这极大阻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三,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只有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才会理解别人的言行,才会明白别人的感受,才会做出更多正确的选择。大多数孩子喜欢跟风,喜欢和别的孩子欺负弱小甚至是身有残疾的孩子,因此,家长一定要制止这种行为,并教育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让孩子体会到别人的感受,从而做出善良的举动。

专家谏言:

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大树一样,善良是根基,正直是树干,情感是枝丫,有了这些善因才能结出善果。因此,家长对那些遇到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才是培养孩子健康、善良和正直的最好方式。 UStgicUImM30zgr0meHFp5Ma1CSd0+EW4O/X2LFqjEkFSyVvo/mgwFh4R5CmcdA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