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痛苦,又怎能体会到快乐?
曾经有一首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鼓励了很多困境中的人,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是的,风雨过后的阳光总是格外灿烂,经历困难后胜利的果实会格外甜美。海伦·凯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一个人顺着开凿好的山路,登上两百米的山顶,眺望远处时,他感受到的是喜悦,而一个人开拓未知的道路,攀上珠穆朗玛峰时,他体会到的是漫步云端的畅快淋漓,谁到达顶峰的道路最曲折,付出艰辛最多,他所收获的也最多!
小杨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工作轻松,休假也多。可小杨每天都干得无精打采。
有一天,爸爸对他说:“既然你上班时找不到快乐,那就到我这里来试试吧!”于是,在一个周末,小杨被爸爸带到建筑工地,在烈日炎炎下搬水泥、抬钢筋。一天下来,小杨筋疲力尽,累得骨头都散架了。
第二天,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在舒适的软椅上,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心情特别愉悦,工作劲头十足。
倘若小杨不是经历了在建筑工地上工作的辛苦,他一定还在自己舒适的办公室里,因为和同事之间的配合不顺畅而闷闷不乐,因为新来的主管不够赏识自己忧心忡忡……正是吃了苦,才明白了生活中的甜,发现自己原以为平淡乏味的生活其实很值得珍惜。
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报道:一些城里学校与山村学校开展“走进山村”的联谊活动,让城里的孩子去大山里过暑假。这些“小公主”“小皇帝” 在城市里养尊处优,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是生活在蜜罐里,还整天抱怨这个埋怨那个。到了山区,感受了山村的艰苦环境,过了十几天像山里的孩子一样每天走几十里山路才到学校,在破旧的土坯房里学习,吃咸菜馒头的日子,再回到城市里时,他们不挑食了,变得尊重长辈,也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良好的学习条件。这不正是体验了物质条件艰难和贫乏的“苦”才深切地体会到了生活舒适和优越的“甜”吗?
其实,“苦”与“甜”是相对的,只是经历了苦的人会更深切地感受“甜”。肚子饿的时候,没有填饱肚子的食物是“苦”,可如果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丝面在你面前,这就是“甜”了;下班累了,搭上回家的公交,没有座位还碰上小偷划破新买的皮包是“苦”,坐到靠窗户的座位迎面的清风拂去了一天的疲惫是“甜”;哭得伤心时,走路撞到电线杆是“苦”,身边有人贴心地递上纸巾是“甜”……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对苦难就可以更加淡然了。被困苦包围的时候,展望前方,那里有绚丽的彩虹,明媚的阳光等待着你,现在吃苦,是为了以后尝甜,只要能克服眼前的困难,迎接自己的将是美好的生活;被甜蜜围绕的时候,回首过去,曾经经历过多少的辛苦和磨难才换来今天的幸福,对待得之不易的幸福,更要懂得珍惜。
懂得风雨过后的阳光最灿烂的人,会把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有限的生活中去,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每天的得与失,在品尝苦涩的失败之果时能面带微笑,用坚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努力,换取最后的成功!
摘取成功的硕果后,保持心中的淡定,不因为一次的成功而在拼搏的道路上止步,胜利只是促进他们更奋勇前进的动力,那些常人看来不堪回首的经历,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因为这笔财富,让他们学会了善意、理解和包容。当看到与自己的经历相仿的人需要帮助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他们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因为没有曾经的磨难,今天所尝到的甜又将是何等的寡淡无味。
经历过的人,更懂得感恩,懂得感谢那些让他们尝到比幸福更可贵的苦难。
经历过的人,更懂得欣赏,懂得在经历风雨后欣赏温暖的阳光里别具一格的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