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话译文

儿子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二十日,我接到六弟五月十二日的来信,七月十六日,又接到四弟、九弟五月二十九日的来信。他们在信里都说非常忙碌紧张,寥寥几句话、字迹也很潦草,就是县里考试的第一名和前几名,都没有写出来。同乡里有在同一天接到书信的人,就是考古老先生,人家都已经详细地写下来。同一名信差,发送各家的书信,迟十几天而很充裕;各位弟弟发送信件,早十几天却忙碌紧张,这是为什么呢?而且每次都忙碌紧张,没有一次是从容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儿子一家在京城,大人小孩都平安无事,同乡的各家人都很好;只是汤海秋在七月初八得了病,初九下午三四点时就逝世了。八月十八日考教习,冯树堂、郭筠仙、朱啸山都被录取了。湖南今年的考差,只有何子贞一人得了差,其余的都没有外放,只有陈岱云的境遇最凄苦了。儿子因为去年得的病,反倒因不外放而感到高兴。王仕四已经被妥善地遣送回去了,率五大概乘粮船回去,但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他身体平安,二妹不用牵挂。叔父的病,儿子多次请求把详细的情况写信直接告诉我,直到现在也没收到,实在放心不下。

《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词典

甲三读《尔雅》,每天能读二十多个字,还算愿意受教的。今年正月六弟来信说,想到罗维山那里跟他求学,儿子感到特别高兴!之后的来信绝口不提这件事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寄到北京的来信,写得不是特别好。在省城读了两年书,看不到有多大的进步,儿子心里实在是为他担忧,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恨自己没有很好地教诲罢了。获得进步,大概第一是要去除骄傲的习气,如果本身就没有任何才能,却又夜郎自大,这是最坏的事情。四弟、九弟虽然没有大的进步,但也不自满,请求双亲大人教导六弟,总要以不自满自足为要务。其余的事就等下次再陈告了。儿子谨禀。

富厚堂(曾国藩故居) 0aCkXW76A9YTwrtmYedEN1aUb3P7o35qbBYMgUn1itX8GRb2NN6xqrZiGN9eEW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