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包拯 /
组织中生存有道,工于心计的明星官员

问:包拯为什么这么成功?包粉1号立刻抢答:因为他是铁面无私,为民请命的清官。我说:清官那么多,又不止他一个。包粉2号回答:因为他断案如神。我批评他:一看你就不学历史,他其实没断过几次案。包粉3号说:因为他是文曲星下凡,有日审阳、夜审阴的本领。我立刻把这个搞封建迷信的家伙赶了出去。只剩下包粉4号弱弱地说:因为他比较黑……

许多人也有过类似的疑问。为什么这么个政绩不是很多,文采一般般,其实也不黑的中层干部会有如此大的名气?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的优秀品质和奇闻冤案都加诸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还有一件后世人普遍忽略的事:在波澜诡谲的官场,包拯那种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廉洁公正的做事风格竟然会不出事,不但没事,还一路官运亨通,活到了寿终正寝,真是生前风光、死后更风光。难道大家不觉得奇怪吗?历史上很多清官的命运都很悲惨。看看同为清官敢骂人的海瑞受了多少苦?再看看,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又是什么下场,更别说比干挖心、伍子胥抛尸,啧啧!血淋淋的惨哪!别跟我说宋仁宗比明嘉靖帝要好,宋朝还有好皇帝?那么老包的防身秘诀是什么?当然、一定,以及肯定,他是比他们聪明会变通的!

其实,包拯不是一开始直接就是包青天、龙图阁直学士的,他也需要一步步地往上爬,而且还爬了很久,直到58岁,包拯才当上了开封府尹。他是怎样升迁的?

电视机前的各位观众们,扔掉那些虚构的宫斗影视剧吧!一场“北宋版职场指南”马上开演,让我们跟随宋朝“白骨精”包拯的脚步,学一学他在组织中的生存之道,看看“青天”是怎样炼成的。

包拯的防身秘诀:心理防御机制

28岁时,官二代包拯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顺利地考中,并被授予大理评事,光荣地加入了中央法院的队伍,前途一片光明。不过,没几天,他就被外放到建昌县出任知县。其实,做一名地方基层领导也是不错的历练机会。

但包拯另有打算。他说,工作的事先放一放,我是独生子女,老爹老妈身体不好,需要我照顾。以人为本的领导同志相信了,考虑到他家的情况,将他调到了离家近的地方。他还嫌远,索性辞职回了家照顾父母,当起了宅男。

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又在双亲的墓旁守孝3年。奇怪的是,直到守丧期满,他还是磨磨唧唧不去上班,又在家待了两年。算一算,他这宅男总共当了10年,再继续下去,恐怕老包夫妇要从坟里爬出来了!终于,故事里永不缺场的我们敬爱的父老乡亲看不下去了,在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包拯才决定离开家乡,正式踏上仕途。那一年他39岁,对古人来说已是中老年。当时人对这件事的评价是大大的好!就连他的死对头欧阳修也夸赞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

可是,除了法律规定的守丧3年以外,他一个有志大龄青年在家宅了10年,合理吗?说他淡泊名利吧,那还考什么科举?说他壮志未酬吧,又左请右劝的不出门。以包拯的才干以及他后来的所为来看,他肯定是个有理想抱负、胸怀天下的人。非常不合理!

要突破包拯的心理防线,必须从当时的政治环境说起。包拯考中进士那年,皇帝宋仁宗才17岁,朝廷的实权掌握在刘太后手里。这时,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撤帘还政派和晏殊为代表的垂帘听政派,正斗得欢实。昨天还在中央的包拯,今天就被调到了地方,短短的时间,小干部包拯感受到了官场的莫测和可怕。他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也不想加入任何一派,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于是便以尽孝的名义回家自保,伪装了真正的动机,同时还能减轻自己初到官场的挫折感,转移壮志难酬的痛苦,保持心理平衡。这就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几年后,刘太后病逝,包拯父母也随后去世,但派系之争并未结束。极能折腾的范仲淹,这回又当起了保后派,拼命与废后派掐架。时值包拯守孝期间,他又一次合理地避开了危机。最终老范被贬,世界安静了。然后,宋仁宗集权,朝堂稳定,包拯便在“邻里相劝下”复出了。

心理防御机制中最理性的一种就是升华,个人在遇到挫折后,能够将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包拯在出道之初就有意识地运用了升华的防御机制,他在通过心理防御缓解压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激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顽强的毅力等待时机。虽然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包拯这10年到底是怎么过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拯做宅男的那几年,绝对不是在家里举着美女画报浮想联翩。

有人说,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让我们看看包拯即将复出时自己写的诗《书端州郡斋壁》,白话是:“清廉是治世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准则。好的树木最后一定能成为栋梁,而好钢不会被用作弯曲的铁钩。粮仓满了,老鼠和麻雀就会高兴;草没有了,狐狸和兔子就会发愁(没处藏身了)。古代的典籍中已经有很多的教训了,我们千万不要成为被历史嘲弄的人。”这诗的前半部分说的正是胸怀大志,不甘归隐生活的真正心声。而且他有自信,怀才必有可用之时。诗的后半部分,却是对他归隐期间党系之争者的讽刺。由此可见,包拯就是个有着超强心理防御机制的人,他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保全了自己,这正是源于他不做白白牺牲的智慧。

不过,防御机制过强,也会带来心理疾病。可以肯定,包拯是满足的,但却是不快乐的。最能证明防御机制的负面效应就是他的“不笑”。当时流传的一句话:“包公笑,黄河清。”包公一笑,比黄河变清还难得。笑是人之常情,怎能不笑?可以想象,儿时的包拯应该是幸福快乐的。那又为何不笑了?怕泄露内心真实想法呗!所谓言多必失,笑多必误。只要有一点有悖于他一贯行为作风的情绪被抓住,皇帝将不再以为他单纯,他就会成为另一个范仲淹、王安石,这怎么能行?对他的政治抱负百害无一利。终归,他是要干一番事业的,不能在乎个人之情绪。

防御机制过强也是他一生鲜有朋友的原因。一个你永远不知道他真正在想什么的人,怎么做朋友?你看他工作严谨,为人民服务数十年如一日,还没有一点生活作风问题。人至清则无徒,所以,虽然有那么多清流名士,如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等,却没有一个是他的朋友。

包拯就是因为这个“被黑”的,千年后我们眼里的黑炭头是可爱的,但千年前,时人实在以为他可恨得紧,朝堂上众人个个都想躲着这个黑着脸、说话呛人的家伙。这是包拯的悲哀,却是百姓之幸。

包拯的职场绝招:印象管理

终于,正式进入官场的包拯要大展拳脚了。事实上,包拯的政绩并不在断案上,这些在史料中少有记载。他的工作主要以弹劾别人为主,类似于今天的纪检委。据统计,在他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并且被他弹劾的都是当朝权贵。包拯火力猛、气势重,越弹越牛,硬生生把仁宗宠妃的伯父张尧宗给弹下马来。在争执到达最高潮时,还喷了皇帝一脸唾沫星子。这股子牛劲让权臣畏惧,于是有了官场流行语“包弹”。为官清正,就叫“没包弹”,贪官污吏就叫“有包弹”。

问题来了,在北宋复杂的政治氛围里,包拯的生性耿直、犯颜直谏,似乎与他的官运畅通很矛盾。有台湾学者认为,那是因为老包有福,赶上一个好脾气的老板。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看看那些与包拯同朝的名人,他们的名字亮花了眼:王安石、苏轼、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都是仕途坎坷、屡遭贬逐。

究其原因,还是包拯猜透了老板的心理,成功地运用了“印象管理机制”。

“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使这个印象符合自我和他人的期待。简单说是,在组织中,确保别人积极看待自己,并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当需要的印象与个人目标十分密切,或者目标的价值非常大时,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包拯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是非常强烈的,他蛰伏隐忍10年,为的就是要有所作为、为民请命、青史留名。

那么如何进行印象管理呢?首先,个体会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然后再决定如何去做。选择哪个印象类型要依据自我概念、个人的现有社会形象、设定的目标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在组织中的道理更简单,即老板需要什么下属,就把自己塑造成什么下属。

包拯先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皇帝的心理,给自己设定了要建立的印象类型。宋仁宗在位的40年里,一度被太后剥夺的皇权虽然重新回到皇帝手里,但分量却不像原来那样重了。仁宗为了集权,就要对已有势力,即权幸之辈有所打击。他开始重视谏官,顺便扶植朝廷的正气。但他又不希望大臣的势力做大,组成小团伙。包拯以此选择了他的印象类型:无团体、不合群、不为权、只为名,一门心思做事,不惧权贵。

选择完成后,该如何做呢?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很少涉及人们是如何进行印象管理的。有些人以直接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有些则通过间接的方式,哪种更好尚没有定论。而且,不同的人进行印象建构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总是有些人比别人更善于建构自我形象。比如,有心理学家认为,在存在权力差距的情况下,权力小的个人常表现谦虚,并在无足轻重的小事中表明自己的平庸,甚至自嘲;但在关键事件中表现突出、自我抬高,是非常有效的印象管理手段。

包拯是这样实施印象管理的。朝廷之上,不论大事、小事他都要弹;做错事弹,不作为也要弹,地位越高他越弹。于是,在皇帝眼里出现了这么个人:他看起来极不合群,甚至傻愣愣的,他不为权钱、只为清名,目的极为单一。皇帝决定将他树立成一个“青天”的形象,用以体现自己的明君之态、治国之道,从而让臣民对自己及朝廷有所期待,以此来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于是,包拯想流芳百世、服务大众的心态,和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做出的政治宣传一拍即合。包拯的印象管理成功了,他成了一个明正的典范、清官的代表(黑脸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举个例子,包拯弹劾外戚张尧佐成功,其实是他迎合了仁宗打压外戚势力的心理。所以,他根本不用担心与皇帝撕破脸皮的风险,因为仁宗最后一定会答应,这就是共同的政治利益。

现代最时髦的印象管理组织,大概就是有些明星的公关团队了。他们雇水军、拉记者,无所不用其极地忽悠大众,以确保明星的公众形象符合社会期待。当某某嫖娼、某某出轨、某某吸毒事件曝光后,人们还一度“不相信爱情了”“不相信人性了!”其实他们原本一直就是这样,在强大的公关策略和印象管理下,变成了大众偶像,是社会给他们强加上了道德模范的帽子。

回到包拯这儿,当皇帝对于谏官的态度有变化时,包拯也变化了;老板不想纳谏,他就少谏言。包拯在为官的后期,没能把弹劾精神坚持到底。只因在封建专制社会,皇帝个人的喜怒哀乐始终大于制度,任何个人的进谏都难以始终如一,如果把握不好火候,常常是难以保全其身。包拯知道这一点,随时调整印象管理策略,改变形象,这也是他能善终的原因。

当然,包拯还有其他主要性格特征:刚直、实干,这些是包拯的核心精神,是他一生立身行事的准则。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之中,他都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真正做到了道德人格与政治人格的最大统一,成就了一代正义的化身,一个至忠至正、至刚至纯的清官标志。 kXvhohsq9pHrXclQFHFE8BJ5OmuL3aboPiFnNnZCvSCyIj+zGQZtospCk49FgF6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