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的意义

研究弗洛伊德主义,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直接有助于人们扩大心理科学的视野,提高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素养。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我们对任何科学的掌握,不仅要从水平测度去认识,而且要从垂直测度去理解。一般所学的普通心理学知识,还只是了解一个心理学现代科学知识的横断面,并不知道心理学的概念、范畴、理论、学说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所谓“不知其源,焉知其流”,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说,一个研究心理学的人,不懂得心理学史,特别是各种心理学流派的演化及其规律,就是专业上的无知,这话恐怕不无道理。弗洛伊德主义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势力之一。它不同于格式塔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之处,就是提出一套精神分析的理论范式,注重深层心理(潜意识)、动力心理(情欲)、整体心理(人格)的研究,创立和发展了深蕴心理学、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因此,我们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直接有助于了解西方现代心理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即由意识心理学向潜意识心理学的发展、由心理静力学向心理动力学的发展、由元素主义向整体主义的发展。不难看出,不了解弗洛伊德主义就难以认清潜意识学说的深刻内涵及其重要价值,就难以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和构建科学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框架,就难以理解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金字塔”、“多元化自我”和“自我实现”的历史渊源。

弗洛伊德主义是西方许多心理学分支,特别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柱。当代西方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主要有五种理论范式(见下图),即从五种不同的取向、观点和方法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例如,对侵犯的研究,神经生物学家侧重研究对行为起作用的大脑深部的机制,并寻找一种药物或一些生物学方法(如做手术)来控制大脑深部的机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富于侵犯的学习经验的类型的判别,以及特殊情况下激起敌对行为的特异刺激,力图改变环境条件以提供新的学习经验,并对非侵犯行为给予奖励;认知心理学家集中研究个人如何认知特定的事件(按照他们的激怒—唤醒的特征),以及给它以不同类型的信息时其认知会被怎样修改。尽管它同行为主义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但更多地注重引起愤怒的情境中的个体知觉与思维过程;精神分析学家主要探讨个体的潜意识以发现为什么敌对性会指向某些人或情境,并力图使它转入更易于被人接受的渠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注重研究社会某些方面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并提供条件以促进其建设性和合作性潜能的发展。诚然,西方许多心理学家的观点日趋折衷,但是,弗洛伊德主义却不失为西方心理学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石。因此,研究弗洛伊德主义对于我们了解西方心理学流派的演化及其理论基础,对于了解潜意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心理学体系都是非常必要的。

心理学的诸观点

其次,研究弗洛伊德主义有助于人们了解和评论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学派和学说,提高科学哲学的理论水平。

心理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各种观点在解释人们行动的原因时都多少会有些不同,并且每种观点对于我们关于整个人的概念都有所贡献。希腊字母psi,ψ,有时用作心理学的缩写。

弗洛伊德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的流派之一。这一学派反对传统哲学以认知对象(物质、自然)为本体或以认识手段(感觉经验或概念、观念)为本体的本体论,主张以人的内心世界深层结构的潜意识的本能、欲望为主体的决定论,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他们认为,以性欲为核心的本能冲动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动力和基础,科学和艺术创造是对人的本能压抑而得到升华的产物,社会历史进步是以压抑和抵抗人的本能欲望满足的结果。这是德国唯意志论和法国生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一种哲学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哲学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也是“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他们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均视为“新人道主义”理论,用人本主义的观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认为资本主义的矛盾就是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之间的矛盾,即“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冲突,主张通过“心理的革命”(或“本能结构的革命”)以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实现“心理健全”、“没有冲突”、“互助互爱”、“共同协作”的“理想的”、“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这种试图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的理论,或者说用精神分析学“补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质上是用弗洛伊德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即把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化。

弗洛伊德主义是当代西方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并成为西方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T. Parsons)和西尔斯(E. B. Shils)曾把弗洛伊德和杜克海姆(E. Durkheim)、韦伯(M. Weber)三个人并称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伟大创立者”。 当代哲学家赫伯格(W. Herberg)甚至说:

精神分析学从一开始就大大地影响了社会思潮……我尤其要指出的是,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运动对于社会科学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论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如此深刻的程度,以致使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可划分为“前弗洛伊德或后弗洛伊德,(Pre-and Post-Freud)两个时期”。

因此,弗洛伊德主义几乎成为一种世界观,早已远远超出了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狭小领域,其范围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神话学、宗教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法学、文学、艺术、哲学等广泛领域,成为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家一种思考的模式和方法论的基础。

显而易见,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直接有助于我们了解弗洛伊德主义产生的社会、科学背景及其同意志主义与生命主义的内在思想联系,认清弗洛伊德主义反传统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的性质及其社会理论意义,明确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实质。不难理解,不了解弗洛伊德主义就难以全面理解西方现代哲学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化的重要线索,就难以深入认识反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的全部内涵及其对西方人文科学的广泛影响,就难以正确评价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最后,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直接有助于人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弗洛伊德主义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传统心理学家长期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排斥在心理学之外。英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P. B. 梅多沃(Peter Brian Medawar)在抨击弗洛伊德时说:

精神分析理论是20世纪最惊人的狂妄的智力骗局,也是一种濒临灭亡的产物——有点类似思想史上的恐龙和齐柏林式飞艇,结构硕大无比,设计极不合理,毫无发展前途。

至今仍有人把弗洛伊德斥之为“冲进人类文明花园的一头野猪”。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对其态度日益客观,评价也逐渐有所提升。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在他的巨著《实验心理学史》1929年版中,根本没有涉及弗洛伊德的篇章,但在1950年新版中却在动力心理学一章专门论述了精神分析。他说,弗洛伊德是“最大的创建者,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以潜意识历程的原则完成了心理学的进军”。他推崇人类心理学上有四个伟人,即达尔文、赫尔姆霍茨、詹姆斯和弗洛伊德,并说“目前达尔文影响最大,50年后弗洛伊德的影响会更大”。 目前精神分析学已被公认为世界心理学五大理论模式之一。美国《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对20世纪100位著名心理学家的评比中,弗洛伊德排名第三。1982年由美国心理学史家评选的公元1600年后世界影响最大的已故1040名心理学家中排名第一。2000年英国BBC把弗洛伊德与阿奎那、笛卡尔、马克斯韦尔、牛顿、达尔文、康德、马克思、爱因斯坦选为十大千年伟人。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一书中写道:

弗洛伊德与牛顿、达尔文、马克思一样,都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塑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

因此,如何评价弗洛伊德主义就有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既是坚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一点论,还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的问题。在研究弗洛伊德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的科学态度,重视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把弗洛伊德主义的历史逻辑和思想逻辑有机地统一起来,紧密联系我国的实际,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无疑,这是一个极好的理论思维的锻炼,人们的分析能力、鉴别能力、批判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升。 o2jUkzI64KEeUKWhu9ZPqAQojLTsgXN1oLx3KMqzS13BCIPhjP7FTSqghll/GsF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