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荷兰病”变成了“苏联病”

同时期苏联又在干什么?20世纪的60~70年代,苏联迎来了自己经济状态上最好的时期——西西伯利亚发现了巨大的油气田,苏联的“第三巴库”正式诞生。1973年石油危机期间,国际油价翻了几倍。那时候苏联政府每在西伯利亚油田投入一卢布,3~4年内就可以获得30~40卢布的利润。在这种高回报的刺激下,苏联的石油开采量一涨再涨:1960年苏联的石油产量为1.479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4.4%;1980年全苏总产量是6.03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19.5%;而到了1988年,产量猛增到6.25亿,占到世界总产量的21%,其中俄罗斯联邦的采油量达5.7亿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19%——整个七八十年代苏联几乎一直在疯狂地开采本国的油气资源。

随着油价的攀升、石油产量的增加,在很短的时间内,苏联就聚拢了大量的财富,原本充满隐患的政治格局、早已很不合理的工农业比例等问题统统被滚滚而来的钱流掩盖了起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外汇,苏联高层不用再做任何改变,只要从国外购买精密设备和消费品就可以解决国内需要,这导致国内经济众多基础环节的投入也大大减少,大量的资金依旧流向军工领域。

“第三巴库”指的是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鄂毕河流域的油田群,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秋明油田。

20世纪80年代,有部苏联电影叫《机组成员》,里面反映的就是苏联80年代的生活状态:当时对于苏联人来讲,他们最时髦的生活方式基本就是通过购买国外日用品来实现的——日本的录音机、电视,西欧的服装、香烟。

为了维持民众的这种“高品质生活”,苏联石油出口量占开采量的比重不断增加:1970年为25.8%、1980年为27.7%、1987年为29.1%、1988年为34%。而苏联天然气出口占外汇收入的比重1989年为29.2%,当年出口天然气1010.5亿立方米(对经互会46.7%,南斯拉夫联邦4.8%,西欧45.5%)。

石油财富增长的好事还没完,7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中东局势最乱的时候,先是中东战争,紧接着又是两伊战争——伊朗、伊拉克同样是高油价的获益者,只不过它们将受益用来购买军火。苏联恰恰是当时中东国家主要的武器来源地。这样一来,除了石油之外,武器出口又让苏联人大大挣了一笔。

这种“皆大欢喜”的局面让苏共领导人慢慢变得麻木,当时苏联无论是政界还是经济学界,都在给人们传达这样一种消息:油价会一直上涨,当涨到某一个高度就会稳定下来,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这种好日子是不会过去的。这一错误判断最终将让苏联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20世纪80年代,如果苏联高层能够保持清醒的话,他们就会发现,这个时候苏联其实已经患上了“荷兰病”——由于资源出口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高额的利润又会刺激整个国家发展重心完全被压在资源出口这一块,从而导致其他产业急剧萎缩,而一旦这种资源价格下跌,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就会面临崩溃。因为这种经济现象最初出现在荷兰,故称之为“荷兰病”,而用不了多久,人们就可以称之为“苏联病”了。

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是一个典型的“荷兰病”患者。比如,苏联政府在西西伯利亚地区的投资,40%都被用到了秋明油田的建设中。原因很简单,当时石油天然气是最赚钱的,但是这个投资比例意味着其他领域的工业项目得到的投资会大大减少。

在当时,这种情况在整个苏联都是普遍存在的。1970~1986年,苏联政府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投入提高了1~2倍。1970~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石油工业占工业总投入的8.8%~9.3%,1986年则提高到了19.5%。苏联石油产能1970年为美国的74%,1986增长到了140%;同一时期,天然气产量则从相当于美国的30%增长到了133%。苏联从西方进口的机械设备中,成套石油开采设备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的43.8%——这必然意味着其他工业项目都在萎缩。所有这一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石油成了整个苏联工业的NO.1,而其他的制造工业,比如钢铁、汽车、电子、航天,虽然说在这段时期也有很大的进步,但这个进步完全是基于苏联庞大的经济总量,如果当时政府能够合理分配投资的话,苏联在消费品这一块会有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苏联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没有任何工业消费品的。

即便是石油工业本身,政府的投入多数也不是用来培本固元,挖掘老油田潜力,而是用于钻探新的浅层油井,以在短期内扩大油气产能——苏联政府依然维持着那种短视的石油开采方式。

不仅仅是苏联的工业得了“荷兰病”,农业也一样。原本在1970年的时候,由于各方面的压力,高层还是非常重视粮食生产的,1970年当年产量不仅能满足自己,而且还有350万吨的出口量。石油危机爆发后,苏联手里握有大量外汇可以用来进口粮食,于是高层再也“无需”为农业问题费心了——1974年苏联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年成为粮食净进口国。至此,苏联自身的农业发展日趋缓慢。1984年苏联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粮食就达2680万吨,1986~1988年,在食品生产总额为1360亿卢布的情况下,食品短缺约为210亿卢布。除大量进口粮食外,1989年进口肉类60万吨,奶油24万吨,植物油120万吨,砂糖550万吨,柑橘50万吨。

当时有这么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发现粮食在当年出了问题,他想到的不是找农业部门,而是一个电话找到了西西伯利亚主要石油开采企业的领导穆拉夫连科,向他提出请求,内容是:“面包出现问题,请增加300万吨计划外石油。”也就是说,以石油换粮食已经成了苏联的常态,这么一来,无论是高层还是基层,都失去了靠自身努力去改善苏联农业状况的欲望。原本苏联有着丰富的黑土地资源,如果他们在化肥、育种以及农田水利灌溉上稍稍用一点心,它的粮食产量也绝不会像当时那么难看。 DYRwiiQeyVI2CowQjuU3iHkesVQeQ5Z+95VHGvG53Xb1HfZ6xMS03BqGFDdnxA6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