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农业
——苏联的阿喀琉斯之踵

很多观点都认为,苏联的解体从经济上讲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石油价格大跌,由此导致苏联在经济上的崩溃、政权解体。但我们把整个历史铺展开来会发现,与其说苏联是死在石油上,不如说它死在了农业上。

很难想象,这个领土世界第一、拥有最强大的核武库和仅次于美国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人口不到3亿,它的粮食供给却一直是个大问题。

在斯大林时代,1951~1953年粮食年均产量是8400万吨,人均则是每年450公斤粮,这个标准甚至不及俄国1913年时候的水平(当年粮食产量为8600万吨,人均540公斤)。很多人把这种局面归咎于斯大林强行搞集体农庄,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然而事情恐怕并不是如此简单。

当时的苏联正处于工业化的冲刺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发展的初期,必然会出现工农之间的剪刀差,必然会在资源集中的情况下损害到农民的利益,这并不是苏联的个案。在英国、美国和日本,他们在高速工业化时期也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英国是通过海外殖民消化掉了这个问题,美国是通过屠杀印第安人。苏联的情况则与日本类似,由于缺乏外部空间释放,只能由本国的农民硬抗下来。

看待这段历史时,我们必须得考虑当时的大背景:苏联从建国的那一天开始就处于一种被列强环视的局面,周边的各个国家,包括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的中国,都曾对苏开战过(1918年北洋政府曾派兵参与美、日、英、法等国所组成的干涉军,出兵西伯利亚,站在中国的角度说,这其实是北洋政府试图收复清代丢失国土的一次努力。在同一时期,北洋政府同时还曾出兵外蒙。然而由于莫斯科很快稳定了局势,以及北伐战争的客观影响,这次收复失地的努力最终宣告失败)。在这种强敌环视的局面下,你要想让国家和民族生存下来,必要有足够的钢铁、炸药和内燃机,所有这一切都只能通过工业化才能得到,而恶劣的周边环境又不容许你慢慢来……仅仅从纸面数字来看,斯大林时代的农业的确没有开好头,但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此其实也不该过多苛责。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平心而论,相对于政治和工业领域,赫鲁晓夫最初在农业方面的政策是非常合理的。当时苏联已经有了比较厚实的工业基础,政府开始减小工农业的“剪刀差”,增加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把计划和管理方面的权力更多地下放给集体农庄和农场,并且取消了粮食义务缴售(就是强行收购),免除了之前集体农庄对于国家积欠的欠款。这些措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也刺激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当时赫鲁晓夫还号召农民进行大面积的开荒,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当时开垦的这些荒地,后来成为了苏联以及俄罗斯主要的产粮区。

但遗憾的是这种状态延续的时间并不长。1958年,为了应对来自苏共高层的权力挑战,赫鲁晓夫急于确立自己的权威。因此高层给农业部门下达了更高的生产指标。

在高指标的压力下,政府把刚刚给予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又重新收了回去,很多小规模的农庄被强行合并、改造成了国营农场。除此之外,在对土地的利用方面,当时苏联开始采取了寅吃卯粮的耕作方式:最初,苏联农业采取的是田草轮作的耕作方式,一块田耕种一年,再修养一年,恢复土地的肥力,1958年之后这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被彻底放弃。在当时,苏联的农业用地曾一度按照中央的要求,统一种植玉米,结果导致当年农作物大量减产,由于日照不足,很多指令范围内的土地其实是不适合种玉米的。

1964年,赫鲁晓夫最终在政治斗争中宣告失败,勃列日涅夫成了新的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之前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做法到此才算画上句号。但从最终的数据来看,苏联的农业依然是很不乐观的。1976~1980年,苏联谷物年平均产量是2.05亿吨,比赫鲁晓夫时代增长了57.3%,这样算下来的话,人均可获得的粮食到1980年为785公斤,看上去非常不错,但其实也不乐观。在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粮食产量一直处于剧烈波动的状态,比如在1978年,粮食产量达2.37亿吨,可到了1979年又跌到1.79亿吨,中间相差5800万吨,这么大的差距在世界经济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勃列日涅夫

整体国力世界第二的苏联,把农业搞成这个样子,细分析起来有下面几个原因:

长期以来苏联工农业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从外部来讲,1917年十月革命后要应对外国武装干涉;之后由于欧洲局势越来越糟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仅仅是时间问题,所以斯大林时期必须搞工业化大跃进;“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又开始了,苏联以及她的同盟国面对的西方阵营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工业能力,在这种以少对多的情况下,还是不能放松对工业的要求。可以说从建国的那一天算起,苏联的经济体系始终没有一天是真正轻松过的。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业设备不足,每年因此要少收粮食4000万吨。

从内部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的军工部门逐渐形成了利益集团。国家生产任务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问题,在它的背后,哪个权力集团拿到的生产任务大、获得的资金更多,它在整个权力架构当中的权重也就更大。冷战让苏联的军工集团成为了最大的获益者,而反过来,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国家安全,国家的各项资源只能一如既往地向军事重工业不断倾斜,这就必然影响到农业发展。

其次,我们也必须得承认,在苏联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小农意识。苏联政府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曾制定过“固定收购,奖励超售”的激励政策。即国家对定额之内的粮食以标准价格收购,超出定额部分的粮食加价收购。苏联政府以这种方式来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各个农庄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上报的时候往往是尽可能压低预计产量,这样一来定额就不可能制定得太高,如此一来,通过这种“取巧”的方式,在付出更少劳动的同时,收入反倒会增加不少,人们反倒不愿意多干活了。

此外,农民们对于农庄的资产和设施普遍缺乏责任心。当时苏联曾经透露过这么一组数据:农庄由于谷仓不够或者谷仓设备不足,每年损失的粮食占总产量的5%,打出来的粮食在储存、烘干、加工过程当中,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注意,其中的损失又要占到国家总收购量的6%~8%,之后在运输过程当中,还要损失掉一部分。

在苏联十五计划时期,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生产了大量的农机设备,可这些设备在配发到集体农庄之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结果经常用不了几天就出现故障,接着就丢在仓库里直到报废。以苏联如此庞大的生产工业,农村地区在这五年时间里拖拉机总数最终仅仅增长了266000台,载重汽车仅仅增加172000辆,联合收割机更少,只有26000台。在1965~1977年,苏联还曾前前后后新开辟了844万公顷的农田灌溉设施,同样是由于缺乏责任心,这些设施在工程全部完工时就已经有四分之一报废。

还有一个问题,苏联的自然条件对于发展农业而言也确实不算理想。苏联的大部分国土处于高纬地区,虽然这里有大量的肥沃黑土地,但自然降水一直偏少,这个国家四分之三的谷物生产集中在乌克兰南部伏尔加河流域,还有北高加索,再加上哈萨克斯坦,这几个地方普遍都是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无论是在沙俄时代还是在苏联时代,都没有像我国建国初期那样大修农田水利设施——先是国内革命战争,接着工业化大跃进,等到“二战”结束后又开始搞冷战的战备,而且前苏联也拿不出那么多人力资源。截至1979年,全苏联有灌溉设施的土地1600多万公顷,这个数字只占耕地总面积的7.1%,其中用于种植谷物耕地的灌溉设施只覆盖了300多万公顷,仅占谷物种植总面积的2.3%。

如此一来,苏联农业就成了靠天吃饭。按照之前的气象历史统计,1936~1970年,34年里16年是旱灾,1971~1980年,10年里5年是旱灾,平均每隔一到两年就有一次,其中有时候还是连年干旱,只要一逢旱季,粮食产量就要大幅下降。其中,70年代旱情最严重的1975和1979年,粮食产量都比前一年减少了5000万吨以上。

除此以外,农业投资虽然从总数上来讲不少,但利用却非常不合理。无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他们对农业的投入都优先放到了畜牧业上,譬如培养优良的畜种,修建牛羊的棚舍,而最需要投入的农田水利,在历年的投资中只占15.6%。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畜牧业的最终产品是奶和肉,相对于粮食,副食品更容易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领导人的威信度也会因此提高。这样一来,就进一步导致苏联农业计划缺乏培本固元的考虑。

而从人口来看,农业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偏偏对于苏联来讲,人口一直是不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一共损失了20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男性,随着战后工业产能逐步恢复、扩大,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就已经凸显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于是只能从农村大量招收青年,导致苏联农业人口从50年代开始一直在流失,平均每年至少有160万人要进入城市。

以数字来看,1971~1974年苏联的农业技术学校培养了220万农技人员,实际留在农场的只有22万;1976~1979年培养了540万人,留下来的只有52万。因为极度缺乏熟练的可以操作机器的技术人员,导致很多复杂的机器设备只能单单地摆在那里用不上,由此进一步恶化了苏联的农业形势。

在后面我们会发现,粮食问题将最终引爆了这颗名叫“苏联解体”的炸弹。 sUHHDofyWgj765m9zu2XhNOQP7v22DsbQuzPaTwFft72DVCI3nAOMC+1Y9BcLv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