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橄榄山上

你知道耶路撒冷的橄榄山上有位老爷爷免费为旅行者们提供食宿吗?在约旦时,一位中国背包客小伙对我说。叫易卜拉欣之家,他说。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离开约旦前,我在网络上搜索陆路过境以色列的信息时,无意中又见人提起易卜拉欣之家,并附有详细的地址。

来此之前,我只知道易卜拉欣之家的主人是一位名叫易卜拉欣的巴勒斯坦老爷爷。在耶路撒冷的橄榄山,当地人为我指路,几乎没费工夫就找到了传说中的易卜拉欣之家。这是一栋巴勒斯坦社区的简居。一走进客厅,墙上、门上贴满了各国杂志,报刊对老爷爷的采访报道。

欢迎!随着一声响亮的问候,一位身着阿拉伯长袍、面容慈祥的老者出现在客厅。正是易卜拉欣爷爷。

一位长期在此居住,并为易卜拉欣之家帮忙的美国大伯欢迎我的到来,为我介绍易卜拉欣之家为旅行者提供的设施。跟着这位带领者一圈转下来,我由衷对老爷爷感到满心敬佩。这里几乎为旅行者考虑到了一切,住宿、饮食、热水澡、洗衣机、手机卡、无线网络,冰箱里有瓶装饮用水供旅行者外出时携带,以及果汁和新鲜水果随时可供食用;每天会为旅行者准备好午饭和晚饭,荤素搭配,味道不错;卫生间里有备好的香皂和卷纸。易卜拉欣之家没有强制收费,挂在墙上的捐款箱接受房客们的自愿捐赠。我拿着干干净净的床单和枕巾坐在床上,仍觉得不可思议。

易卜拉欣之家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在神学院学习的韩国青年,在美国读书的华人大学生,长住以色列的美国大伯,独自旅行却处处能抱成团的日本背包客们。有一位自学中文的日本小伙会用标准的发音唱许多中文老歌。得知我来自中国,这小子张口就来: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人多的时候,易卜拉欣之家比热门旅馆还要热闹。床位睡满,地下室沙发也睡满,随遇而安的年轻旅者们干脆打起地铺,用旧床垫解决住宿问题。

我没有护照,却几乎走遍全球,这是我的旅行。易卜拉欣爷爷笑说。他常受到各国邀请,作为特殊宾客前往。

易人拉之家迎接世界各地的旅行者。

Welcome!Eat!Eat more!(欢迎!快来吃饭!多吃点儿!)——这几句话是易卜拉欣爷爷的口头禅,每天都可以听到。一日,爷爷因穆斯林斋戒的关系白天不进食,旅行者们坐在餐桌前享用午饭时老爷爷正躺在一旁的沙发上睡觉。忽然门口一阵声响,老爷爷误以为有新旅行者到来,顿时从梦中惊醒,迷迷糊糊冲着门口大喊一声Welcome,把一桌子人都逗乐了。

一位日本阿姨出了车祸,左脚骨折。于是,易卜拉欣爷爷让日本阿姨安心住在这里养伤,期间多次送她去医院。阿姨返回日本,老爷爷坚持送阿姨去机场。日本阿姨英语不利索,只有握住老爷爷的手,反反复复说着谢谢。阿姨眼眶红了,我想,几十声Thank you也无法表达出她的感激之情。

我问易卜拉欣爷爷何时创建易卜拉欣之家,爷爷回答,50年前。

“50年?还是……15年?”我怀疑自己听错了fifty和fifteen。

“50年,Five—Zero—。”老爷爷伸出双手,左手伸掌作“5”,右手握起作“0”。“从我父亲开始的,50年前,后来我接替父亲将这件事继续下去,现在我已经70岁了。”

我看着眼前这位老人家,惊讶得说不出话。这个为世界各地旅行者们建立的爱心小屋经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细心呵护,50年的风霜雨雪都没能击垮这场跨越两代人的传承。

然而,这栋爱心小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政府向易卜拉欣之家征税,老爷爷手里握着厚厚一叠税单,看着上面那些白花花的数字,叹着气。

“我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忙不动了。”老爷爷无奈地说。

感伤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屋子。这里究竟还能支撑多久呢?

如果,有机会再来耶路撒冷,真希望易卜拉欣之家还在那儿。 EDzOv2Tb8uTqszUBpQeb2gMK7uAGA3+sUxYRDP9oqX3o8NtS5qJRJ8suMpaaCU1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