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1条忠告 不要对孩子说“不要干那些无聊的事情!”

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不要干涉孩子的“无聊”,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候,父母感到孩子似乎是在干一些“无聊”的事,比如和泥捏狗,捉虫逮蝶,跑跳滚爬,装猫学虎……这一切,在成人看来,也许是令人发笑的事。而且,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干得认认真真,有滋有味,便上前进行干涉,说:“你整天就爱干这些无聊的事情。”或者说:“把衣服都弄脏了,还不住手?”

这种做法实际上扼杀的是一颗童心。让孩子与一些“无聊”的事分开,剥夺的是孩子认识世界、开发心智的机会。

当年牛顿用木料做过水车,爱迪生用身体孵过鸡,达尔文为追逐迷人的蝴蝶碰破过头……正是这些爱干“无聊”事的“傻子”,后来做出了了不起的大事,为人类作出了重大发现与发明。

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孩子的母亲,因孩子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新鲜玩具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

不料,这位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那我现在该怎么办?”这位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补救的办法是有的。”老师接着说道,“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父母,要保持孩子的创造性,让孩子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会创造。

我们不要干涉孩子的“无聊”,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许,孩子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就是从这里生长的。

尊重孩子的天性

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是很重要的,尊重孩子的天性可以促进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父母可以根据家庭生活的规律,从家庭生活的小事做起。

孩子往往对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孩子走在街上,会突然驻足,盯着正在浇树的汽车观看。他是否在想汽车为什么会流出这么多的水,水从什么地方来的,所有的汽车都能流出那么多的水吗?或者,树也口渴吗?树也把水喝到肚子里去吗?树的肚子在哪里?这时父母不要生拉硬扯地要孩子离开,不要因为耽误了时间去批评孩子或嘲笑孩子,要知道这正是孩子的天性使然。孩子的思维是单项的,而正是靠大量单项思维使其认识不断丰富,经验不断增加,从而产生智能。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孩子日后认知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的父母会常常在孩子的口袋里发现几颗小石子,几张揉皱了的画片。他们会对你说:“这个石子像小猫,这个石子多像娃娃呀。这些带花纹的石子一定是雨花石。”突然又有一天,孩子带回了一株小草,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小草种在了花盆里,并且给它浇水,弄得满手满身的泥,甚至把屋子也弄脏了。此时,作为父母,不应横加干涉或阻拦,或干脆将这些东西统统扔进垃圾桶。聪明的父母会参与其中,和孩子一同分享美化生活的快乐。父母不妨也找些石子、图片,并将这些石子和图片组成新的图形。它们可以是小房子,也可能是一个公园,如果能够根据一个童话故事拼起来一个图形,那就再好不过了。另外,还可以找些真正的雨花石,与一般石子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孩子一同观看种在花盆里的草。长此以往:我们会发现孩子更加留意和关心身边的物和事情,他们会对季节变化敏感,会对自然生态产生兴趣等。 pr6ofxljdRcIPD1stGcS1saPEqnXdUdsHm6mKf1vkT1ZSThGeaZbL60MK402i7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