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战略的特征

1. 全局性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写道:“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就把战略学与战役学、战术学严格区分开来。任何一个组织,只要是研究战略、制定战略,考虑和谋划的都是事关该组织全局的大事、要事。

2. 长远性

战略不是解决今天怎么做,战略主要是解决明天、后天以至长远要做什么、怎么做。

3. 纲领性

战略不可能考虑细枝末节,战略谋划的是一个组织的纲领。纲举才能目张。

4. 系统性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以系统作为存在的形式,大系统和小系统、母系统和子系统都存在战略问题。

5. 独特性

任何一个组织的战略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完全雷同的、没有差异的战略是没有生命力的。

从案例看战略

案例之一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兵书,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兵书之一。《孙子兵法》至今虽已历经两千多年,但其内容博大精深,理论高度概括,实践层出不穷,所以世界上很多大国的著名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孙子兵法》在当今社会不但广泛运用于战争,还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商战实践和政府对外关系战略实践。本书共13篇,其中前面3篇“始计第一”、“作战第二”、“谋略第三”讲战略居多,后9篇讲战役和战术居多。

下面试着解说前面3篇。

1. 始计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考察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从,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辅助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

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不管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战略谋划者都必须考虑“道、天、地、将、法”这五者的情况和变化,因为这五者是战争胜败的根本。虽然当代已经进入了电子及互联网时代,但这五个方面仍然必须首先研究,以此可以定胜败。下面即将列举的案例《第一、二次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比较》和《论持久战》就有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扶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毛泽东军事战略中相当一部分是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创造地运用了上述兵法,如井冈山时期总结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红军长征时期多次运用“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连敌军都称赞用兵如神。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不管是战争、政府外交、企业商战,均是如此。

2. 作战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顿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顿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孙子说:按一般的作战常规,出动战车千乘,运输车千辆,军队十万,越地千里运送粮草,那么前后方的军需,宾客使节的招待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供给等,每天都要耗资巨万。只有做好了准备,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兵作战,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挫折锐气,攻城就会耗尽人力,久驻在外,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战斗力下降,财力不足,那么诸侯国就会乘机举兵进攻,尽管有足智多谋的人,也难以收拾这种局面。所以在用兵上,虽笨拙的指挥官也要速战速决,没有见过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未曾听说过。因此说,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害处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有利之处。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调,粮饷不再三转运,武器装备在国内准备充足,粮草补给在敌国解决,这样,军队的军粮就能满足了。国家由于兴兵而造成贫困的原因是长途运输。长途转运军需,百姓就会贫困。临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国家的财政枯竭。国家因财政枯竭就会加重赋役,军力衰弱、财政枯竭,国内百姓穷困潦倒,每家资财耗去了十分之七。政府的经费,亦因车辆的损耗,战马的疲惫,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的制作补充及丘牛大车的征用,而损失了十分之六。

所以,高明的指挥员务求在敌国内解决粮草供应问题。就地取食敌国一钟的粮食,等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钟;夺取当地敌人饲草一石,相当于自己从本国运出二十石。

要使战士勇于杀敌,就要激励军队的士气;要使军队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用财物奖励。因此在车战时,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士卒,换上我军的旗帜,将其混合编入自己的车阵之中;对于俘虏,要给予优待、抚慰和使用他们。这样就会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日益强大。

所以,用兵贵在速战速决,不宜旷日持久。深知用兵之法的将领,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

把军队作战同国家物力、财力紧紧联系在一起策划,而且主张战斗应速战速决,这确实是高明的兵法。美国第一次攻打伊拉克的战争采用的就是这种战略,结果美国取得战斗胜利而且名利双收。

3. 谋攻第三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抑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军兵力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国家之辅助也。辅助之谋缜密周详,则国家必然强大,辅助之谋疏漏失当,则国家必然衰弱。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作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统理三军之政,将士们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机。

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概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不管是战争的原则也好,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也好,将帅与国君处理战事的关系也好,还是预见胜利的五种情况也好,都是在战争的谋划战略中应当慎重考虑和重视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百战必败”可以说是至理名言,是制定战略中必须遵循的真理。

案例之二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扎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崇诸葛亮,得知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尊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天下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计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衡量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篡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几个州郡、几个城池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声小,兵力薄弱,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凭借薄弱的条件成为强者,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争胜。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一带,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就是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如饥似渴想得到贤能的人,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与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天下形势如果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名上等的将军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南阳、洛阳进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出击秦川,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您呢?如果真的做到这样,那么汉朝的政权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这是一篇战略谋划和实践相吻合的古代战略奇文。后来的战争实践与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谋划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由于诸葛亮在治理蜀国和进行战争的过程中,事必躬亲、没有培养后继人才,造就“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并最终被魏国打败的悲剧。但这并不影响《隆中对》在战略谋划中成为奇文的地位。

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深刻地分析了刘备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为刘备制定了先取荆益两州,再夺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目标。文章仅300余字,但每个字、每句话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案例之三 《论持久战》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之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联合抗日旗帜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大奇迹。抗战刚开始时,国民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论点,即“抗日速战论”和“中国亡国论”。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一周年的时候,为了正确指导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举行演讲,题目是《论持久战》。这篇演讲稿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著名的战略决策案例。后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完全按照毛泽东所描绘的战争蓝图走了下去。这篇演讲稿,在全国的军队和人民中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和极大的战争指导作用。现将我对毛泽东同志演讲稿的理解,分述如下。

1. 问题的根据

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在什么地方呢?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具体体现在战争的双方,有如下互相对立的特点。

1)日本方面

首先,日本是一个很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这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也造成了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

其次,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和野蛮的。时至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已经临到最后崩溃的前夜。从社会进程来说,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争并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这就是所谓退步性。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加上它又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这样就要更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其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

再次,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大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同时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在量的方面明显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通过战争解决这个问题。但实际上,战争并不能达到它所期求的目的。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把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

最后,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最终不但将把前者的力量抵消,还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这就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由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本性决定的。总的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

以上四点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2)中国方面

首先,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下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我们仍然是一个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是不如敌人。因此,决定了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

其次,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国内外各种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也锻炼了中国人民。今天中国之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同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比较起来,却有了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抗日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中国的战争是代表历史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并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

再次,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

最后,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国际形势之多助。

以上四点是中国方面的特点。

这样看来,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正好相反,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比较弱的,然而正处于进步的时代,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持持久战,世界上多数国家是会援助中国的。这些,就是中日战争互相矛盾着的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和规定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规定了和规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战争就是这些特点的比赛。这些特点,在战争过程中将各依基本性发生变化,一切东西就都从这里发生出来。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是贯彻于双方一切大小问题和一切作战阶段之中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观察中日战争如果忘记了这些特点,那就必然要弄错;即使某些意见一时有人相信,似乎不错,但战争的经过必将证明他们是错的。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些特点来说明我们所要说的一切问题。

2. 持久战的三个阶段

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么,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

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第二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战略反攻的时期。

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是战略指导所必需的。所以,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将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地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描画轮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

案例之四 美国两次攻打伊拉克战略之比较

1. 第一次海湾战争简况

美国第一次攻打伊拉克战争(简称第一次海湾战争)发生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主权和边界问题存有争端。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伊拉克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中旬,由于石油政策、领土纠纷和债务等问题,伊拉克与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间的争端突然公开化。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后,下定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的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了科威特市。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并将科威特划归其第19个省。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震惊。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反应最为强烈的当属在海湾地区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8月2日和3日,美国总统布什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对策。会议最终决定,采取大规模军事部署行动,以迫使伊拉克撤军,并为必要时采取军事打击行动做好准备。根据这一精神,负责中东地区防务的美军中央总部拟定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8月7日凌晨2时(美国东部时间),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部署部队,第一阶段用3~4个月时间(17周)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建制装备,以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达到同伊军大致相抗衡的水平。第二阶段将视形势发展继续增兵,以使兵力达到足以将伊军赶出科威特的水平。经过紧张行动,分别于11月8日和11月底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是时,美军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连同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50万人,部分未出兵国家提供了武器装备、舰船、飞机和医疗队。随着各国部队的部署,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机构的必要性日益突出,8月中旬,经协商在多国部队最高层成立了协调性作战指挥机构。原则是:战区内所有部队均接受沙特阿拉伯武装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但各国部队又分别接受本国最高当局的命令和指示。面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兵行动,以及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伊拉克采取了相应对策,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拖延战争爆发,使海湾冲突长期化、复杂化,进而分化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阵营,打破对伊拉克的各项制裁,保住既得利益。同时,做好军事上防御作战的准备。为此,它在外交上打出了“圣战”的旗号,并将撤军问题同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军联系在一起,以转移阿拉伯国家的矛头指向;在经济上采取了内部紧缩,对外寻求突破口的政策;在军事上则加紧了扩军备战,恢复和新建24个师,使军队总兵力达到77个师、120万人。同时加强了科战区的兵力部署,按三道防线共部署43个师,约54万人,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美军在开始执行“沙漠盾牌”计划时,即已估计伊拉克拒不撤军的情况,拟定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军事打击行动计划。12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批准了这一计划。该计划的要点是,实施进攻作战,以达到5个目的:

(1)瘫痪伊拉克国家指挥当局;

(2)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

(3)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

(4)尽量摧毁伊拉克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

(5)帮助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

根据这一决心拟定了以下作战方案:实施协调一致的多国、多方向、空中、海上和地面攻击,首先以空中战局摧毁伊拉克重要军事目标,尔后逐步转移空中作战的重点,在科威特战区实施地面作战,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用阿拉伯部队解放科威特市。整个作战过程分为4个阶段:

(1)战略空袭;

(2)夺取制空权;

(3)空袭地面部队;

(4)地面进攻作战。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1991年1月9日,美国国务卿贝克和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日内瓦举行战前最后一次会晤,但是,双方都认为没有妥协余地,会谈没有取得结果。1月16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0时30分,布什总统签署了给美军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的国家安全指令文件,命令美军向伊拉克开战。1月17日凌晨,美军的空袭行动开始实施。整个空袭包括“沙漠风暴”计划四个作战阶段的前三个,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按计划三个阶段同时开始,齐头推进,逐一达到既定目标。通常的空袭模式是: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担负攻击任务的F-117、F-111DAEAF、A-6、A-10、AV-8B、F-15E、B-52等型飞机攻击各指定目标,F-14、F-15C、F-16和FAA18等飞机则担负掩护任务。日出动量达2000~3000架次。据美军统计,至地面进攻开始时,科威特战区伊军部队54万人中伤亡达25%以上,重装备损失达30%~45%。

为了实施地面进攻作战,美中央总部陆军也制定了具体战役计划,这就是“沙漠军刀”计划。该计划事实上是“沙漠风暴”计划的组成部分。计划决定,由五个集团军执行地面作战任务,美第十八空降军在整个战线西部实施进攻,负责切断科战区伊军同后方的联系;美第七军在战线中段担负主攻任务,重点消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在第七军右翼,依次是北线联合部队、美军中央总部海军陆战队和东线联合部队,他们将包围科威特后方及科威特市内的伊军部队,牵制伊军战术和战役部队,其中北线和东线联合部队的阿拉伯部队将负责解放科威特市。计划制定以后,多国部队从1月17日空袭之日开始至2月24日进行了大规模部署调整。美军两个军十万人分别从原驻地向新的进攻出发地隐蔽机动了200多公里和300多公里。

1991年2月24日,当地时间凌晨4时整,多国部队向伊军发起了大规模诸军兵种联合进攻,将海湾战争推向了最后阶段。多国部队首先在战线中部发起攻击,以吸引伊军统帅部注意力。随后,东西两端开始行动,以造成西端“关门”,东端“驱赶”之势。在这种情况下,担负主攻的美第七军发起决定性攻击。先向北,随后向东,歼击伊军主力部队。伊军在多国部队进攻面前进行了顽强抵抗,后逐渐向北和西方向撤退,并点燃了科威特油田的大量油井。28日晨,科威特城已全部被阿拉伯部队控制,多国部队也大多完成了各自任务。鉴此,布什总统下达了当地时间8时暂时停火的命令。整个地面进攻历时100小时。

暂时停火以后,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和愿意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历次通过的有关各项决议。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3日以12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海湾正式停火决议,即687号决议。海湾战争至此宣告结束。据战后统计,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方面参战的43个师中共有38个师被重创或歼灭,6.2万人被俘,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输送车、2917门火炮被击毁缴获。107架飞机被击落、击毁或缴获。多国部队方面共有126人阵亡(其中美军74人),300余人受伤,12人失踪。

2. 第二次海湾战争简况

第二次海湾战争是美英等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绕开安理会,公然单方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军事行动是在2003年3月20日,即在美国总统布什(小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1)第二次海湾战争的背景

(1)推进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

“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等诸多领域拥有超雄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为总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即霸权战略。同时制定了三大具体目标,即维护美国及盟国的安全、扩展美国经济、在世界推进美式民主。“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展开的。美利用“冷战”后旧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确立这一“空前绝后”的“战略机遇期”,加紧全球战略扩张,企图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单极世界。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地区霸权主义,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调整美国安全战备和对外政策,突出维护国家安全,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得势,布什政府将维护国内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击恐怖主义成了第一要务,将反恐与防扩结合起来,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9·11”事件后,美以反恐怖为名,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进驻中亚,增加了对南亚局势的影响力。这次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通过战争,不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这个钉子,在伊斯兰世界建立维护美国利益的战略走廊;还可以通过控制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实现对俄、欧、中、印等大国的战略牵制,一箭双雕。

(2)基于地缘政治的战略考虑

美国《国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博士乔治·理博伊等人写的一篇文章:“应该根据各国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可能性来确定重点关注的国家。它们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程度各不相同,威胁并不是单单来自一个潜在的‘匹敌的竞争对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这是对的。但是,由于美国的资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须确定标准来决定哪些资源应该投入到哪些地方。”这实际是为美国政府勾画了确定下一个目标的标准,即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地缘政治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资源价值,执掌这个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的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能够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政权对美国的威胁程度,其他国际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这一地区(国家)的战略意图,以及美国是否有合适的时机和条件来消除这种威胁。众所周知,亚太地区是全球地缘战略力量最集中的区域,美国在亚太地区有广泛而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利益。美国历来认为,自己在中东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利益。2002年夏,美国防部向布什总统和国会提交的《国防报告》中,将中东列入美国重点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把铲除中东的原教旨主义温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作为自己在中东追求的又一战略目标。随着布什政府以维护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战略的确立,中东地区在美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区大国,处于中东的中心地带,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在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极为长远的战略利益,美国当然不会错过机会。美国有官员曾公开声称:伊拉克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3)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

在世界范围内推进美式民主、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美国成功地对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改造,并因此深受鼓舞。布什政府更是将推行美国民主、价值观作为他这届政府的一大根本国策,并写入了2002年9月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之中,布什本人对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种近乎宗教式的热情。开战之前,布什就宣称他的目的是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为建立一个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开辟道路。支持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更是露骨地说:“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政权改变,一个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将为中东国家和人民树立典型,伊朗、叙利亚人民将从中得到启示,沙特等国也会为政权形式而不安,从而实行改革。”这充分暴露了布什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发动战争的真实用意。

(4)控制中东的石油

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储量达1120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10%。美国政府官员从不讳言他们的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宫鹰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国防部助理国务卿沃尔福威茨公开声称,对伊动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石油。据《世界日报》报道,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新加坡参加亚洲安全会议期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让我们简单地看这个问题,伊拉克与朝鲜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资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别无选择,伊拉克这个国家到处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时又讲道:“由于美国政府官僚政治的原因,我们就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资源,国防部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员和美国公司的执行官参加的一个委员会,负责监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尽快出售伊拉克石油。这一事实说明,美国想一手垄断伊拉克石油的图谋已成为司马昭之心。

(5)项庄舞剑,意在暗算欧洲

这是欧洲经济界流传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震慑欧洲资本大量进入美国,从而打击欧元,甚至使其破产,以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欧洲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的规模与美国相当,如果未来不出现其他主要货币挑战美元地位的情况,欧元的确可能与美元平分秋色。那么,欧元的挑战会给美国带来多大损失呢?有人进行了计算,美国的损失最高可达到2.5万亿美元。与伊拉克战争做比较,战争及战后经济重建所需费用,尽管各方的估计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计是2000亿美元。这样看来,通过伊拉克战争打垮欧元,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欧元的动机确实可以成立的。但笔者认为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小,尽管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大约占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却只占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东之外的俄罗斯、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国,因此,即使欧洲一夜之间无法从中东进口石油,仍然可以从其他地区获得部分石油,不至于使自己的经济瘫痪。况且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贸易比根除毒品还难,即使欧洲无法从中东直接进口石油,它还可以通过提高油价的方式,轻易地让本来驶往其他地区的油船改驶欧洲。

2)第二次海湾战争的过程

(1)导火线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e of evil)。2002年伊拉克危机爆发,联合国通过1441号决议,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重返伊拉克检查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3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并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武检团立即撤离伊拉克。

(2)开战理由及目的

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践踏人权的行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美国对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

①铲除萨达姆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

②发现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

③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④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

但伊斯兰国家如伊朗、叙利亚则认为原因并不单纯。根据《伊斯兰共和报》等媒体的看法,美国已经被犹太集团所操纵,占领伊拉克仅仅只是犹太集团庞大侵略计划的序曲。美军攻下伊拉克后,将以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出兵伊朗,最后则轮到叙利亚,最终目的是通过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兰国家的经济命脉——石油,从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个中东。

(3)战斗的阶段

①战斗开始阶段。美英联军从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和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②战争僵持阶段。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和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③战争转折阶段。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西德军用机场。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④战争收尾阶段。美军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据美国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为128人,其中110人阵亡,18人死于事故。英军士兵死亡31人。战争消耗了美国200亿美元。

(4)反战与主战

美国战前宣称有49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动,但真正参战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4国,丹麦政府宣布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日本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国、阿拉伯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由于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埃及籍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谴责该军事行动,认为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全球普遍的反战情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行。

3)第二次海湾战争的结果

联军占领伊拉克初期,由于结束了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受到伊拉克民众的广泛欢迎,美军进入巴格达时也曾受到当地市民的夹道欢迎。战后在美国及各国的帮助下,伊拉克经济得到了恢复,但发展缓慢,失业人口庞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针对美英的军事占领而进行的伊拉克游击战正风起云涌,美国16万占领军介入伊拉克内战,深陷比越战更难以自拔的泥淖,兵力紧绷,使美国无余力对付其他挑战。美军阵亡将近3800人,超过了“9·11”恐怖袭击的死亡人数;3万多人受伤,许多人留下残疾,导致家庭破裂等悲剧。直接军费支出5000亿美元,这个数值直追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总战争费用6630亿美元。

4)第二次海湾战争的影响

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倒萨控伊”的目标似乎已经达到,但是美国政府很快发现它们有可能被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中。从布什总统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到现在,伊拉克的局势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趋于稳定,而是越发混乱不堪。越来越复杂的战争形势和巨额的军费开支让美国政府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也使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当前,伊拉克局势动荡不安,战争对该地区及世界经济的打击正日益显现。鉴于经济全球化的纽带令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此次的伊拉克战争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相比,其严重后果必将对正从低谷中艰难走出的世界经济形势产生消极影响。在评估战争对经济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时,专家学者虽然见仁见智,但担心和忧虑仍占据了主流。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美国经济复苏步履艰难等几个方面。

伊拉克国内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火,关于伊拉克战争,很多人说美国胜利了,也有人说美国失败了。说美国胜利的人,只是从军事角度看问题,认为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所以,美国就胜利了。说美国失败的人,是从战略全局,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综合角度看,美国是失败了。

3. 美国发起的两次海湾战争战略之比较

1)从“道义”上看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正义的。美国等多国部队首先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其开战理由也是充分的,就是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第二次海湾战争则是非正义的。首先,美英等国绕开安理会私自开战;其次,开战理由也不充分,即以怀疑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为恐怖主义提供保护为由,但这二者都没有找到证据。

2)从战争目标上看

第一次海湾战争是为了达到把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实现科威特的主权独立;而第二次海湾战争则是占领伊拉克,并按照美国式的民主改造伊拉克。很显然第一次战略目标是正确的,第二次战略目标是错误的。

3)从战争的时间上看

第一次海湾战争采用的是速战速决的方式,第二次海湾战争虽然原先计划也是采用速战速决的方式,但是在主要战斗结束后,美军仍然留在伊拉克不走,这就注定会遭到伊拉克人民的顽强反抗,使美军陷于泥潭而不能自拔。

4)从战术上看

两次海湾战争美军均采用了现代化的高科技武器。从实力对比上看,兵员人数伊军甚至比美军还多,但是从装备实力上看,那就差得太多了。战争一开始,伊军在美军高科技军队打击下就很快陷入瘫痪。

从以上两次海湾战争美军战略之比较可以看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还是战争胜败的第一因素。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和谐。有压迫就有反抗,以暴制暴,只能得到更多的暴力。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可以看出,现代战争,就是比较军队科技实力的战争,提高军队装备的科技水平和兵员对高科技战争的知识技能极为重要。

案例之五 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是怎么提出来的呢?

1. 背景

在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改革开放战略时,中国面临的局势如下。

(1)在政治上,“文化大革命”虽已结束,但当时领导推行的仍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仍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思想路线上坚持“两个凡是”。

(2)在经济上,由于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完全依照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排斥了市场的作用,挫伤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加上“十年政治动乱”的影响,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3)在外部环境方面,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日益加大。

2. 国情定位

党的八大对当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中国国情作了准确定位,那就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随后党的基本路线出现了重大偏差,导致国情定位完全脱离了实际。改革开放战略的提出,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了重新定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对这个论断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准确的定位。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重申了这个论断,并且指明这个初级阶段大约要经过100年的时间。这个国情定位为改革开放战略的提出提供了内部环境的依据。

3. 目标定位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认真分析了国内外环境,提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即第一步:1980—1990年,人均GDP翻一番,建立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第二步:1990—2000年,人均GDP再翻一番,实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使中国社会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001年—21世纪中叶,人均GDP再翻两番,使中国社会生产力基本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 路线、方针、政策定位

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这个问题上,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三句振聋发聩的话。第一句话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第二句话是:“如果现在不进行改革开放,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第三句话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个了不起的觉醒;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从理论到实践的新的伟大创造;是一次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抉择。

案例之六 中国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1.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系列新的矛盾凸显出来。

(1)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耕地面积日趋减少。

(2)资源浪费严重,已经不能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贫富悬殊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中国独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矛盾。

(4)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体系和全民普及义务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和农民工生存压力巨大。

(5)中国虽然是个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世界创造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劣势。

(6)我国加入了WTO,同时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全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我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必须为保护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作出贡献。

2. 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精辟概括,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抓住发展,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但是,科学发展观中要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不能持续的发展,而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谐发展。

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义,就要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好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中起来,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就必须总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可持续,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是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坚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长期执政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从中国发展全局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统筹兼顾,关键是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抓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就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就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就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适当运用行政手段,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在工作的部署和安排上,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案例之七 GE公司的“数一数二”战略

1. 背景

1981年4月1日,杰克·韦尔奇正式担任GE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CEO),当时的GE公司在世界500强里排名第10,销售收入约300亿美元,年净利润额15亿美元,拥有40万名员工,财务状况是3A级的最高标准。但是,在一派歌舞升平的背景下,当时的GE公司也面临着一些深层的隐患,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它的产品和服务渗透各个领域,从金融领域到媒体产业,从烤面包机到发电厂设备,从塑料制品到医疗器械,几乎无所不包。一些员工戏称GE公司是一艘“超级油轮”。

(2)GE公司内部拥有太多的管理层级,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GE公司有25000多名经营管理者,从生产的工厂到CEO办公室中间隔了12个层级,有130多人拥有副总裁以上的头衔。

(3)会议太多而无效率,无效果。

(4)签字太多,公司各职能部门之间障碍、扯皮太多。

杰克·韦尔奇形容它们“穿了太多的毛衣”,为此,杰克·韦尔奇经过深思熟虑,带领着GE公司这艘“超级大油轮”,开始制定了“数一数二”的发展战略。同时改革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打破职能部门的障碍,推行透明的无边界管理理念,把GE公司引领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 “数一数二”战略的内涵

(1)目标:能够洞察到那些真正有前途的行业并加入其中,并且坚持要在自己进入的领域里做到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位置——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成本控制、利润等方面都要达到“数一数二”。

(2)价值观:追求质量、追求卓越。

(3)企业文化:把“数一数二”的硬目标(核心理念)与无形的“软”的价值观(追求高质量,追求卓越)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GE公司所要追求的企业文化。

3. 手段和策略

(1)杰克·韦尔奇首先在全公司上上下下反复宣传灌输这一核心理念,按他自己的回忆:“直到我自己提到这几个词就有点作呕。”

(2)划定核心业务。杰克·韦尔奇经过认真研究,画了三个圆圈,即核心生产、技术以及服务这三大业务。每一个圆圈里又有若干业务种类。1984年,《福布斯》杂志还以此为题在3月里刊登了关于GE的封面故事。

(3)“整顿、出售、关闭。”凡是不在三个圆圈里的业务,因为它们要么处于行业边缘,经营业绩不好,市场前景暗淡,或者不具备什么战略价值,那就通通“整顿、出售、关闭。”在最初的两年里,为了实施“数一数二”战略,GE公司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回笼了5亿多美元资金,同时完成了118项投资交易,包括收购兼并、建立合资企业以及参股性投资,总投资大约10亿美元。这些举措给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震动和思想文化影响。

经过多年的努力,杰克·韦尔奇为GE公司制定的“数一数二”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杰克·韦尔奇于2001年退休的时候,GE公司的市值达到4500亿美元,增长了30多倍,在世界500强中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把GE公司的几个核心业务拆开,每一项核心业务都在世界500强里。这就是“数一数二”发展战略的最终成果。

案例之八 中国梦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处的新阶段,适时地提出了“中国梦”战略。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成为今后几十年的国家战略。

1. 背景

经过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6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已经稳居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并正在朝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目标前进。2013年人均GPP达到6629美元,处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国家政治稳定、改革开放更加全面深入、经济稳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4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全体中国人民都盼望我们国家在这两个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这个在近几个世纪饱经苦难的国家能够在经济上居于世界前列,政治上、军事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文化上成为与世界主流文化相媲美的先进文化。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的呼声,在2012年11月29日,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同志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战略。他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2. 内涵

1)中国梦的本质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2)实现中国梦的基本条件

第一,实现中华梦必须继续实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改革开放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36年来,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所以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落实这些部署、这张宏图,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继续实施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十六大以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就要求发展转变方式,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对近代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的历程中总结出来的,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无论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绝路、死路。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通往中国梦的康庄大道。

第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第五,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的力量,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像是在大海航行中的一艘超级巨轮,我们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在这艘巨轮上,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都应当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推动“中华号”巨轮乘风破浪、奋力前行,达到“中国梦”之彼岸。

第六,实现中国梦必须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13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第七,实现中国梦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反腐败,以及加强党内制度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等全面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做法,受到了全党绝大多数党员和老百姓的高度赞扬,已经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打铁还需自身硬”“党面临的赶考还未结束”“党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才能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

第八,实现中国梦必须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太平,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西方敌时势力妄图改变中国颜色,日本军国主义企图复活,我国周边仍处于复杂多变的形势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让中国人民静下心来搞建设,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在这里,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作风优良、与人民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强军的根本宗旨。

第九,实现中国梦必须建立新型的国际关系。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大势、谋大事,加强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密切结合,打开了外交工作新局面,展示了我国外交新气象。大国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决定性力量,我们积极运筹中俄、中美、中欧等主要大国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路人。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中讲究“真、实、亲、诚”,互利共赢,获得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赞词。中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推出“一带一路”促进周边国家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周边国家的热烈响应。在处理国际关系中,我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更多地考虑对方的利益,决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坚持做互惠互利之事。在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我们的底线就是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特别是对国家主权坚持寸土不让。

第十,实现中国梦必须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深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这番话,道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根本动力。改善民生既是目的,也是动力。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人民是主体,民生改善了,发展会良性循环,否则就会恶性循环,改善民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关注民生,为了民生,特别是对贫困地区人民,要有最低保障,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办实事,办成实事。

案例之九 苹果 卖的不是手机——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竞争力

不久前,多家全球市场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苹果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达1565亿美元,排名世界500强第19位。已连续3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细心的手机用户都能发现,以前的老大诺基亚的手机已经逐渐失去它的终端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其自身定位。诺基亚的定位仍然是“以通话为主的手机”,这与苹果截然不同。看过苹果手机的广告,你会发现,它的广告内容都是宣传应用内容的,而且以一种前卫的、科幻的、时尚的方式进行展现,让人产生无限向往。因为苹果卖的不仅仅是手机,更是手机应用。

1. 平台效应,多方共赢

苹果之所以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超越其他手机厂商,关键在于其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我曾经讲过的对1P营销模式的一个应用,即同一个商品,不只卖给一类目标顾客,而是同时卖给多个或多类目标顾客,从多个顾客那里获取收益。

从技术上看,苹果手机与其他手机并无太大差别,这就好比麦当劳与普通的饼店在饼技上没有太多两样。麦当劳的核心正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麦当劳卖两样东西,一个是卖饼,一个是卖它纯粹的商业模式。后者是工艺流程和管理流程,这两个流程变成了两本册子,每个加盟店支付加盟费,完全按照流程操作。加盟店的数量没有限制,如果一个加盟店的加盟费是一百万美元,那么这一百万美元对麦当劳而言没有任何追加成本。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一个并无多大技术含量的麦当劳普通饼店变成了世界五百强。苹果也是这样,App商店就是手机价值链上的重大模式创新,它为海量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将自己的创意商业化的机会,同时也为消费者的移动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包括早在2001年苹果推出的数字音乐播放器iPod也是这一思路的体现。iPod其实就是一款MP3,但不同于其他MP3厂商,iPod内置了一个支持视窗系统的iTunes版本,即网上音乐商店,集成了包括EMI、SONY等在内的主要版权音乐提供方。它支持用户在线购买单曲,为传统音乐制作商提供一个新的售卖渠道,将付费数字音乐推向主流。

无论是iPhone+App Store,还是iPod+iTunes,苹果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智能终端,而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作为一个“中介”,它向上连接手机用户,向下连接内容提供商——应用程序开发商,从而形成了一条共赢的价值网络。现在,iPod在北美MP3市场的市占率超过了70%,是最畅销的MP3播放器之一。而App Store则拥有35万个应用程序,并且下载量超过了100亿。截至2011年3月份,苹果公司已经向开发者支付了20亿美金的应用分成。

苹果的成功招来了竞争对手的争相模仿,联想公司就推出了与苹果产品相似度极高的乐phone和乐pad,但这一举动却在业界被广为质疑。因为苹果三大利润来源在中国土壤实在难以复制,比如,高价格,和运营商分成以及软件商店。联想的切入点始终只有“终端”,且只能以低价取胜。

苹果的创新,就如同乔布斯所言的“think different”,乔布斯用一种个性的、创新的思维,使得苹果的手机具有鲜明的个性。模仿一个人的外表很容易,但思维、个性、价值观却无法复制,苹果产品就技术本身并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它背后商业模式的构建,这让竞争对手的复制遭遇了极高的门槛。

2. 灵活定价,击溃对手

长期以来,苹果不仅获得销售苹果产品的收益,同时也获得第三方的分成收益。而且这家公司还会根据市场情况变换游戏规则:只要从第三方获得的分成收益大于零,苹果产品就会考虑小于平均成本销售;当从第三方获取的收益足够大时,它甚至以零利润或负利润销售;它还通过不断地升级换代,低价清理库存,打击新进对手。

反过来,当第三方同时能为苹果产品的消费者带来更为舒适、更有价值的应用体验时,消费者们也往往愿意用更高的价格为苹果产品买单。这也是为何每一款升级换代的苹果产品一经面市,就会有成百上千的消费者趋之若鹜,排队购买。

事实证明,苹果这种灵活的定价模式对于其他的手机厂商,包括诺基亚与摩托罗拉,形成了致命的、毁灭性的打击。对于传统的手机厂商而言,除了从购买手机的用户那里收了卖手机的钱,再无别的收益。用这种模式跟别人竞争,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必须大于平均成本,否则,就没有盈利。与此同时,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手机终端市场,所有的传统手机厂商不仅要降低价格,还得考虑提高产品质量,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获取竞争优势。然而这种竞争最终只是一场零和游戏,因为提升产品质量就会增加成本,降低价格就会减少收益,收益在减少,成本在增加,利润越来越低,结果只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而苹果可不是这么卖手机的。苹果将手机卖给消费者时,同时也将消费者卖给了别的顾客——第三方,也就是内容提供商和应用程序开发商,苹果公司因此成了中间的获益者。

3. 先发优势,运筹制胜

眼下,一些终端厂商已启用Google的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意欲追赶苹果,Google甚至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展开了与苹果公司的正面交锋,然而,这场较量对于现阶段的苹果并不会构成威胁。

首先,苹果已经有了先发优势,聚合了一批有价值的手机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者,后进入者需要有足够多的手机用户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商,才能启动市场。而且手机用户从一个平台转移至另一个平台是有成本的,就好比手机用户开始用的是移动的网络,后来想转到联通,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转换成本。

其次,苹果和第三方,即内容提供商与应用程序开发商已经签署了长久的排他性合作协议。合同期内,这些第三方不得再与别的手机厂商签署类似的协议,再加上第三方已经跟苹果的手机用户发生了长久的联接关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收益,后进入者在收益分成方面也就没有了优势。因此,只要联接了足够多的手机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商,并且是真正地将用户与第三方联接起来,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商和手机用户的数量,别的厂商要想学习复制苹果模式,就不容易成功。

由此可见,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很多堪称伟大的公司如耐克的虚拟经营、IBM的“轻舞飞扬”等,都是将新技术、新创意和新的商业模式完美结合的典范。因此,真正的变革绝不局限于伟大的技术发明和商业化,它们的成功在于把新技术和恰到好处的强大商业模式相结合,这一点,苹果公司做到了。

当然,苹果作为市场的引领者,同时也承担了教育和培育市场的使命,大量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商已不断涌入,智能手机应用的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构建,这为后来者的进入省去不少的成本。因此,苹果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仍然需要开发精品程序,以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提升吸引力。另外,苹果也应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升消费者对智能手机、手机应用程序的使用习惯,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

案例之十 华为公司战略管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近几年还大量生产服务器、存储、高清智真视屏、IT安全以及手机等消费者个人终端产品。在电信领域为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员工15万名,分布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华为销售收入2400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8%,位居全球三大电信设备商第一位。利润286亿~294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330亿元人民币,占14%,运营商网络业务收入占70%,是全球排名前50名中的45家电信运营商的设备供应商。其中服务和软件收入比重占37%,消费者业务收入544亿元人民币占23%,企业业务收入168亿元人民币占7%,服务人口超过全球1/3。华为2014年投入36亿元人民币研发5G。

华为的逆势增长,是长期以来实施正确的战略管理的结果。

1. 始终坚持“成就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

在华为《基本法》第一章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在华为官网中提出的核心价值观表达为:“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华为是这么说的,也是二十多年如一日这么做的。任正非在外界看来是一个很神秘的企业家,许多官员名人想见他一面很难,而客户拜访他是有求必应,哪怕是再小的客户。企业家心中客户的位置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华为文摘》中的许多员工为客户服务的真人事迹,从许多客户中口口相传的华为故事,足以证实,华为的成功首先来源于对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长期实践。

2. 始终坚持以“奋斗者为本”

很多优秀企业都提出“以人为本”。华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奋斗者为本”,华为认为,不能让雷锋吃亏,要让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华为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工资确实是高的,股权回报更是令人羡慕,在同行业中处于高位。所以华为人才辈出。

3. 始终坚持“技术创新”

华为从一开始度过温饱期之后任正非就决定,研发投入至少在销售收入的10%以上。2013年达到330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14%。如此高额的资金投入再加上优秀科研人才的投入,华为的专利已占世界同行第一位,华为产品的技术性能获得了客户的赞誉就是必然的了。

4. 始终坚持“团队合作”

任正非的名言,“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外界评论为“狼”文化,狼不但是嗅觉灵敏,具有攻击性,更重要的是团队精神,一只狼受攻击,所有的狼都出动拼死相救。华为的员工持股也是中国优秀民营企业中做得最好的,员工就把华为视为自己的企业。自己对客户服务好了,企业就好了,企业好了,自己也就好了。

5. 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

华为多次同IBM、HGYOW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在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管理理论和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痛苦的改革和实践,华为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上最优管理模式相媲美的切合华为实际的一流管理流程和模式,推动了企业技术、管理两个轮子齐飞,推动了公司的可持续成长。

6. 始终坚持国际化战略

从农村包围城市,从落后国家做起,逐步渗透到发达国家。屡败屡战的坚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终于走出一条成功大道。搭船出海,全球合资,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华为目前已加入91个国际标准组织,并在这些组织中担任10多个职位,取得了欧洲发达国家运营商的严格认证,取得了主要供应商的地位,大大开拓了欧洲市场。

7. 始终坚持“压强”原则

任正非对毛泽东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烂熟于胸。看准了核心技术,就最大限度集中人力、财力,尽快突破,形成核心竞争力。

坚持领先半步战略。坚持从“技术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坚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参与决策。反对好看而不好用的“作秀”,坚持市场需要原则。每年研发人员中有一批人转做市场,同时在市场人员中选拔一部分人做技术开发。

8. 始终坚持现金流为王原则

华为始终坚持“预付款”和“出货前付全款”原则,融资战略实行内部职工银行,参股合作。广泛使用出口信贷,利用政府协议,让对方预付款。使公司一直有充裕的现金流。

9. 用“灰色”理论指导战略管理

所谓“灰色”,就是介于黑与白之间,就是不走极端,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在企业中坚持只改良不革命,在稳定的基础上创新,在学习照搬西方管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加以创新,在坚持原则和适度灵活中处理各种矛盾。任正非就是用这种“灰色”理论,用毛泽东的“虎气加猴气”的辩证法理论指导华为的战略管理。

案例之十一 阿里巴巴的战略管理

阿里巴巴是马云于1999年创建的“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平台。2003年5月,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平台淘宝网。2004年10月,投资成立网上金融平台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公司总部,在中国杭州成立中国总部,在美国硅谷、伦敦等地成立分支机构。合资企业3家。2014年5月6日,阿里巴巴在美国申请上市,2014年6月5日,首日股价报收于93.89美元,市值达2314.4亿美元,2014年10月,阿里集团在中国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阿里巴巴所有交易市场形成一个拥有来自24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100万名注册用户的网上社区。截至2013年3月31日,淘宝网和天猫的交易额合计突破人民币10000亿元。阿里集团2013年成交额达到15420亿元。

阿里巴巴成立16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证明了马云制定并实施的阿里巴巴的战略管理是正确的、有效的、可持续的。

1. 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只做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金融平台。在广州网货交易会上,马云在与网商交流时提出,要通过发展新的生意方式创造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马云还提出阿里巴巴的3个理想。

(1)为1000万个中小企业生存服务。

(2)为全世界1亿人创造就业机会。

(3)为10亿人提供网上消费平台。

2. 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一次,马云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大会,克林顿夫妇给他讲了一个关于“使命”的道理,让他心里一下子豁然开朗。后来,马云多次参加世界性的经济论坛时,听到的全球大企业的CEO讲的都是企业生存的使命感。这就加深了马云对阿里巴巴使命感的认识,经过多次反复讨论、思考,马云提出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有一次,在公司高层会议上,一位高管提出:各位,我们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现在这样只会让生意越来越难做。听后马云立即接受这个意见,立刻就改!在他看来,无论哪种情况下,使命感都不能丢,只有让客户越用越舒服,使用的客户才会越来越多。

3. 价值观——客户第一

马云有一句名言:“最后赢一定是赢在客户上面。”阿里巴巴要求员工要牢记:客户是衣食父母;无论何种状况,微笑面对客户,始终体现尊重和诚意;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用客户喜欢的方式对待客户;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最终达到甚至超过客户期望;平衡好客户需求和公司利益,寻求双赢;关注客户需求,提供建议和资讯,帮助客户成长。

马云说过:很多企业都说客户第一,但不少企业说归说,做归做。阿里巴巴不行,我们要把这条当作铁的纪律,谁违背了,就要开除。阿里巴巴开除了不少因违反客户第一这个天条的员工。

2015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阿里巴巴网上销售产品抽检合格率低,公司有些人不理解,但马云表示一定要配合好政府有关部门打假,这样才能赢得客户,保护阿里巴巴的品牌。

4. 招贤纳才定天下

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马云对此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在事业取得成功后他说过:“我们永远记住自己是谁。是我的团队,我的同事把我变成英雄的。我只不过是把人家的工作成果说说而已。”“一个优秀的团队、优秀的同事是一个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创业初期十分困难的时候,马云就用自己的理念,激情和创业故事,让蔡崇信这条大鱼愿者上钩。蔡崇信出生于台湾,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入阿里巴巴前,曾在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担任高管。结果是被马云和阿里巴巴的信念、使命和激情所感动,舍弃高职位、高待遇,投奔阿里巴巴的首任CFO(首席财务官)。为阿里巴巴的融资和收购业务立下汗马功劳。马云还用数年时间,以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精神,吸引了搜索之王吴烔加盟阿里巴巴,成为阿里巴巴集团CTO(首席技术官)兼中国雅虎CTO。

作为一个CEO、企业家,马云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员工。马云非常重视让员工作为阿里巴巴的重要资产让其“保值”“增值”。他经常说:“我们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就不会成长。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5. 制度治人

当阿里巴巴员工扩张到200人时,管理就出问题了,当扩张到1000人时,马云提出了管理危机问题。他聘请了具有十几年GE管理经验的关明生出任阿里巴巴的COO(首席运营官),领头制定阿里巴巴的管理制度。阿里巴巴的制度特别对那些违反公司价值观,违背客户利益,收取客户回扣的害群之马会痛下杀手,坚决消除公司腐败。

6. 执行力是经营成败的关键

良好的执行力是阿里巴巴的一个核心竞争力,马云在关键时刻经常说一句话:“立刻!现在!马上!”企业要提高执行力,需要建立执行力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企业的最高准则。阿里巴巴注重承诺、强调责任、以结果为导向,这就是执行力文化。

阿里巴巴在秘密筹备淘宝网站时,马云给几位接受任务的员工下了死命令:30天之内让这个C2C网站上线运营,最后期限是2003年5月10日!并且交代:“我只要结果,不要跟我谈过程,不要跟我谈困难。”后来爆发了“非典疫情”,而阿里巴巴的这一群年轻人临危不惧、坚持奋战,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成功上线。可以说,是阿里巴巴的强大执行力创造出了中国最具竞争力的C2C网站——淘宝。

7. 快乐工作

2005年10月19日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活动揭晓,以阿里巴巴为首的十家“快乐工作”指数最高的企业被选为最佳雇主。“快乐工作”是马云和阿里巴巴团队一直在努力营造的核心文化。马云和阿里巴巴一直主张:企业文化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不要挂在墙上,而要刻在员工心里;不依靠任何大张旗鼓的宣传,而是于细节处施以点点滴滴的影响,浸润每一个员工。比如,关心职工的生活起居,策划员工的集体婚礼、趣味运动会、单身舞会,员工俱乐部。创办内部杂志《感动阿里》、内刊《阿里人》、高管公开邮箱,等等。

“快乐工作”的企业文化不仅使阿里巴巴的员工快乐地工作。而且也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效力。前资深副总裁兼执行董事邓康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2004年,当邓康明决定离开微软中国时,某大型跨国公司曾开出高于微软中国20%的薪金及携带妻儿赴美国留学的丰厚条件,可邓康明最终选择到薪水比中国微软还低20%的阿里巴巴工作。邓康明说:这家公司和我以前待过的公司不一样,很有意思。结果,和马云聊完后,邓康明就决定留下来。 JUgRXf4k9IqN6b0tVMPz95+mBSmCcp8IMVjVA0Xj88dKn4wq0WNLOzvsmbqzkAP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