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书宇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程书宇,毕业于上海市七宝中学,曾参加清华大学自主选拔,并获得“领军计划”的降分优惠,最终以裸分546分的成绩超出清华录取分数线,进入计算机系。这个一米八三的大男孩脸上总是挂着腼腆的笑容,淡定地分享他入学前后的故事和感悟。
回忆起一路走进清华园的过程,程书宇感觉自己并没有太多惊险。高二的一天,他突然拿到了清华夏令营的通知,当时他心想,“天哪,我还没想那么快做出决定呢”。“但也感觉是冥冥之中和清华的缘分。”他笑着回忆起高中时的点滴。
对于化学他兴趣浓厚。虽然不搞竞赛,但程书宇曾经在化学竞赛中拿过上海赛区二等奖,这对竞赛氛围不是很浓的七宝中学学生来说很不容易。“那时化学老师刚研究生毕业,虽然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大家一起搞竞赛的氛围很温馨,老师带着我们好像有一种一起战斗的感觉。”程书宇说起来仍然一脸兴奋。
大家都羡慕程书宇的全科成绩均衡,这得益于他对知识的兴趣和扎实的学习,用他自己话来说,也许没有“全面爆发”,但也不会“全面崩盘”。“越是副科我越是要听,因为副科没听懂课后再要弄懂就很难。”他对地理也很感兴趣,招生组面试时老师问他对什么学科比较感兴趣,他回答“唯一不太感兴趣的可能只有政治”,“我觉得读书不要太功利,每门学了就要认真学”,程书宇说。
对于孩子的学习,程书宇的母亲最得意的一件事是小时候给儿子买了一个数学玩具。程书宇清楚地记得玩具可以教他做三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当时他就想,最多只能显示三位数,那最大的就是999,于是就一直凑数字,最后发现27乘以37正好是999。“这不是聪明,而是一种兴趣。有些同学学不进去,可能一是没有理解其中的奥秘;二是它不是一种自愿行为。”
高考时程书宇的语文考出125分的好成绩,作文题目是“穿越沙漠与自由”,意为从辩证角度看人是自由的,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但人又不得不穿越沙漠,所以也是不自由的。“当时我的论点是连穿越沙漠都无法选择那谈何自由,比如‘文革’时对绘画主题的限定,高考制度本身,等等。”
突出的综合成绩、活跃开阔的思维使程书宇在“领军计划”面试中突围而出。作为清华自主招生政策中“领军计划”的一员,虽然可以享受降分优惠,但他仍然以546分的裸分超过了清华录取分数线,并如愿进入计算机系。
程书宇小时候就展现出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天赋,小小年纪的他竟会修各种电脑。小学五年级时,程书宇的父亲给他买了一本编程的入门书,空闲时就给他讲讲其中的一些知识。“我很感谢我爸,虽然当时我还很小,但他激发了我对知识的兴趣,当时我觉得那些知识好神奇。”
然而,兴趣和天赋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优势,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让性格平和的他也不禁直呼“真的很忙”。高中时并不刷题也不是“学霸”的程书宇有点儿拖延症,来到清华后发现这种方式不怎么适合大学学习,导致自己被很多作业“死线”压制。有一份作业晚上十二点之前要提交,他愣是不急不忙地从十点开始做,最后仅提前两分钟提交。
更大的变化来源于内心。“现在虽然每天都很忙,但其实心里会比较空,因为在这儿总会有比你更厉害的人,要找到成就感没那么容易。”程书宇道出了很多初入清华的学生的心声。
面对新出现的变化和挑战,程书宇依旧选择顺其自然,但这次是顺其自然地接受改变,适应并投入新生活。
“我以前喜欢听比较舒缓的音乐,比如班得瑞的作品,还有雅尼的纯音乐《和兰花在一起》,很像我的性格。现在爱听活泼一点儿的,种类也更杂。清华的同学都很有见解,渐渐地我发现认识人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大学里有很多事需要你主动走出去,去争取。走进一个新的环境,会有很多新的体验。”
大一第二学期,程书宇报名参加了校内的很多活动和社团组织。虽然还没有自己的单反相机,但他喜欢摄影,毅然加入了摄影协会;也加入了粤语社,只因对各地方言很感兴趣,喜欢对同学们的地方口音进行总结;参加定向越野,沿袭了高中时对地理的热爱,把北京各大公园转了个遍;周末支教时,也会思考短期支教的意义,以及短短一个周末如何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收获。
充实的生活使他逐渐建立起一种归属感。对高中时一直走读的程书宇来说,在大学里最亲近的人变成了室友。虽然来自天南地北,饮食上四个小伙吃不到一起,但他们为寝室添置了美观的小柜子,布置寝室成了共同的爱好。“他们都很会生活,也会督促我不要拖延作业。”程书宇笑着说。
学业上,他也渐渐适应了忙碌的节奏,但心态依旧平和,认为学什么东西有收获就行。对于未来的科研方向,随遇而安的他对自己有了更高要求,“以前没想那么多,现在会想出国看一看。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性,眼下我想多做科研,多认识一些人,丰富自己的生活。”
无论是顺其自然,还是迎接挑战,程书宇都在为追寻他理想中的自由而努力。“做一件事尽可能做好,尽量争取,如果可以到更高的平台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如果我有能力做好,也会积极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