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电机工程留学生在美院校分布

1909年11月,第一批庚款留学生抵美 [37] ,“适值该地学校学期业已过半,且各生程度不一,势难概受同等教育。其优者固宜直入大学,俾无废时之患。其次者亦必及时预备,循序渐进,方无躐等之虞。当经会同驻美监督容揆,将学生金涛等分别送入科乃鲁大学,暨罗兰士各高等学校” [38] 。1910年和1911年录取的第二批和第三批赴美庚款留学生因选派准备的相对充分,则直接进入美国大学就读。如《外务部等为报第二次遣派学生赴美入学情形事奏折》中记曰:“所有取定分数较优之学生七十名,经臣等委派游美学务处文案候选知县唐彝等护送出洋。现据游美学务处转据唐彝等回京复称,奉委后遵带学生于本年八月初八日抵美,适值开校期迫,当商驻美监督容揆详察诸生学力并就该生等平日所习科学因其性之所近,分别从习农工商矿理医文学等科,即由旧金山至波士顿沿途分送入哥伦比亚各大学及考老乐都各专门大学。该生等入校后,均能安心向学等情呈报前来。臣等查上年遣派各生学力浅深不齐,故到美后,就其科学程度分别送入各大学暨高等学校,分班肄业,尚有未能划一之处。此次考选各生甄录綦严,颇能整齐一致,该生等到美后,以所学资格,按诸各该学等级尚无差异,遂一律直入各大学暨各专门大学肄业,较第一次所遣派者尤有进步,可期日臻完备,以收速成之效。” [39]

当时美国的院校分布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著名院校多分布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中东部地区。清华留学经费源于美国退还的庚款,且为确保退款用于兴学,美国政府在退款前曾明确要求“中国应声明每年所减还款拨出若干办学务,或定实用此减收之银若干分,以办所欲办之学务” [40] ;后又进一步采取“先赔后退”的方式进行限定,即“清政府每月仍须 按原数向上海花旗银行缴付赔款,再由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通知银行应汇美国之数,由上海海关道代表中国政府照数购一汇票汇往美国后,再由美总领事签字核明将下余之款退还上海海关道转交外务部” [41] ,“在这个制度下,原是万不能浪费一个月以上的款项的。美国总统照议决案规定,如果查出中国政府用款不当,可以随时有权制止领事转拨款项给中国政府” [42] 。这些规定无疑在客观上保障了清政府对庚款的专款专用。自1909年至1911年,美国政府共计退款150余万美元 [43] ,庚款留学生在美学费、生活费、实验费、医药费等由驻美学生监督直接从该经费中支付。

image

图1-8 外务部会奏第一次遣派学生到美入学情形折 [44]

由于有庚款作为充裕的经费保障,加之留学生自身禀赋和基础较好,因此清华前三批直接赴美工程留学生多进入了麻省理工、康奈尔、伊利诺伊、哥伦比亚等美国著名综合性院校或以工程学科著称的院校学习,这些 学校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图书教材等,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据统计,清华早期三批直接赴美留学生中获得电机工程学位的人员名单如表1-2所示。

表1-2 1909—1911年清华庚款留美生获得电机工程学位人员名单

(资料来源:《清华文库》,http://thulegacy.lib.tsinghua.edu.cn:4237/lib/htm/alumni.htm,检索日期:2011-06-01;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187~216页,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

清华学堂时期的庚款留学生,“因内心里深埋着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的创痛,因此,有着很强的爱国之心。正因为如此,在他们走出国门之后,虽热衷于学习西方文化,却又不会忘却本土根源,大都走上了移植西方科学文化用于发展本国事业的道路,这也是这一留学群体的显著特色” [45] 。很多留学生回国后于国内大学任教,或于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或服务于工程实业领域等。电机工程方面,如 [46] :梅贻琦回国后在清华任教,先后担任教务长、校长职务,后赴台创办了新竹清华大学,对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徐志芗在清华除任副工程师外,兼任某科课程;易鼎新曾任湖南电灯公司总工程师及湖南大学教授;吴玉麟归国后任建设委员会戚墅堰电厂厂长,对于发电输电颇多贡献;张廷金归国后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及电机工程学院院长,嗣任中华、三极锐电公司经理;吴清度归国后任职交通部电政司及铁道部技术标准委员会等。因此,清华学堂时期不仅为当时社会发展培养了杰出的电机工程人才,而且也为后来电机工程学系的建立与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image

图1-9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09年庚款留美电机专业) [47]


[1] 严陆光:《庆祝我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100周年继续努力发展电工新技术》,见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100周年纪念委员会:《百年回眸——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100周年》,18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注: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中外翻译不同,电气、电机有混用情况。)

[2]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百年积淀再铸辉煌——热烈祝贺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见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100周年纪念委员会:《百年回眸——中国电气工程高等教育100周年》,1页。

[3] 王海军:《试论美国庚子赔款的“退还”》,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4]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 《外务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拟定办法大纲折》(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620号;《外学两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载《教育杂志》,1909年第7期。

[6] 《遣派游学学生办法大纲》(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620号;《遣派游美学生办法大纲》,载《教育杂志》,1909年第7期。

[7] 《遣派游学学生办法大纲》(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620号;《遣派游美学生办法大纲》,载《教育杂志》,1909年第7期。

[8] 《游美学务处为报宣统元年全年经费事致外务部呈文》(宣统二年三月十四日),见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游美学务处档案史料》,载《历史档案》,1997年第3期。

[9] 游美学务处三批派赴美国留学生名单,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131~135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10] 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65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

[11] 清华大学校史馆提供。

[12] 清华大学校史馆提供。

[13] 《派遣美国留学生章程草案》,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107页。

[14] 《外务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拟定办法大纲折(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620号;《外学两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载《教育杂志》,1909年第7期。

[15]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311~312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16] 《历年留美学生分科统计表(一、二)》,载《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1931年。

[17] 《外务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酌拟办法折》(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620号;《外学两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载《教育杂志》,1909年第7期。

[18] 《派遣美国留学生章程草案》,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107页。

[19] 《外务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拟定办法大纲折》(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620号;《外学两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谨拟办法折》,载《教育杂志》,1909年第7期。

[20] 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28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1] 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82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22] 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13~14页;刘真:《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第1册,187~191页,台北,国立编译馆,1980。

[23] 《外务部会奏遣派学生赴美拟定办法大纲折》(宣统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620号。

[24] 《外务部为兴筑游美肄业馆奏稿》(宣统元年八月十五日),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3~4页。

[25] 《外务部给游美学务处札》(宣统元年八月十七日发),清华大学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1,案卷号10。

[26] 《派遣美国留学生的章程草案》,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108页。

[27] 即“外务部主张招收十六岁以下的幼年生从小送美培养,否则对外国语言‘已绝无专精之望’,学部则主张招收三十岁以上的中年人,否则‘国学既乏根基,出洋实为耗费’”。(《清华校史组记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学校》,见朱有 char 、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55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8] 《清华校史组记从游美学务处到清华学校》,见朱有 char 、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550页。

[29] 《学部札准游美肄业馆改名清华学堂并应将初等科改名中等科编定高等中等两科课程报部查核》(宣统二年十二月初五日),清华大学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1,案卷号3。

[30] 清华大学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1,案卷号10(清华大学档案馆提供)。

[31] 《清华学堂章程》,见朱有 char 、高时良:《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3辑上册,552~556页。

[32]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62~163页。

[33] 《游美学务处改行清华学堂章程缘由致外务部申呈》(宣统三年七月十四日),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150~155页。

[34]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163~164页。

[35] 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67页。

[36] 《游美学务处第三次派赴美国留学生名单》(宣统三年五月),见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135页。

[37]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一百年》,5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8] 《外务部会奏第一次遣派学生到美入学情形折》,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851号;《外务部会奏第一次遣派学生到美入学情形折》,载《申报》,第13329期,1910年3月20日。

[39] 《外务部等为报第二次遣派学生赴美入学情形事奏折》(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游美学务处档案史料》,载《历史档案》,1997年第3期。

[40] 《外务部发专使大臣唐电》(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发),清华大学档案,全宗号1,目录号1,案卷号1:1。

[41] 《外务部会奏第一次遣派学生到美入学情形折》,载《政治官报》,1909年第851号。

[42]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43] 徐仲迪、章之汶、孙坊翻译:《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经过情形》,14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44] 刘本钊:《二十年来清华之财政》,载《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1931年。

[45] 程新国:《庚款留学百年》,26页,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46]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345页。

[47] 清华大学档案馆提供。 joHK+wLmSIKOTY0WrJ6mJ37giHY1Gm8um25yvzMdiqSbU+52/j652MU5oa2hI+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