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了采购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企业产品成本中外购部分占了比较大的比例(60%~70%)。因此,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采购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采购与采购管理往往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之一。
1.采购的供应地位
采购的供应地位,即源头地位。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采购的源头作用都是不能忽视的。有了采购,生产才会有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生产资料;有了采购,经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商品。因此我们说,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开端,是整体供应链中“上游控制”的主导力量。
2.采购的质量地位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一般企业都依质量控制的顺序将其划分为来货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及出货质量控制。由于产品中价值60%的部分是经采购由供应商提供,毫无疑问,产品“生命”的60%由来货质量控制得到确保,即企业产品质量不仅要在企业内部限制,更多的应控制在供应商的质量过程中,这也是“上游质量控制”的体现。供应商上游质量控制得好,不仅可以为下游质量控制打好基础,同时可以降低质量成本,减少来货检验费等。
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如果能将1/4~1/3的质量管理精力花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上(这里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指系统的供应商质量控制和改进,而不单指质量控制),那么企业自身的质量水平(过程控制和出货控制)最少可提高50%。可见,通过采购将质量管理延伸到供应商,是提高企业自身质量水平的基本保证。
3.采购的价值地位
在全球范围内,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中,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因行业不同而异,大约在30%~90%,平均水平在60%以上。从世界范围看,对于一个典型的企业,一般采购成本(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要占60%,工资和福利占20%,管理费用占5%,利润占5%。
根据两个比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主体和核心部分,采购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其目光仍然只是管理费用以及工资和福利等,裁减员工、削减福利往往成为企业控制成本的首选。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这些占企业总成本还不到40%的次要方面,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会带来人心浮动,员工抱怨指数增加,可以说是得不偿失;而企业往往忽视了占总成本60%以上的采购成本,这样一来,其对成本的控制就是事倍功半。
采购管理是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采购管理是企业正常生产的保证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由供、产、销三个环节组成,缺少了采购供应这个环节,就没有原材料、燃料、零部件、辅助材料及所需的一切物资,就无法组织生产。没有采购,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采购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
企业产品的质量当然与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有关,加工不当会影响产品质量,但是,没有合格的原材料,合格的设备和工具,就根本无法生产出合格产品,更不用说优质产品。
3.采购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主体部分
采购成本由订货费、保管费、购进费和进货费构成。采购成本,是产品成本的主体。采购成本的少许变化都会对产品的成本产生显著影响。过高的采购成本会降低企业的效益,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采购是企业与市场资源的接口
采购人员采购物资,主要和资源市场打交道。但是,资源市场与销售市场是混杂在一起的,采购人员在获取资源市场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取大量的销售市场信息,这些信息可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5.采购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开端
企业的物资供应是直接和生产发生联系的,采购方式决定和影响着生产方式。科学的采购方式,必然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科学的生产方式,并要求与供应和生产相关的整个企业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6.采购决定着企业产品周转速度
采购是企业生产的开端。采购不仅是企业生产的基本保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品的周转速度。采购人员必须解决采购物品的适时适量问题,必须实现与生产等环节的高度统一。这种统一,不但保证了生产而且节约了资金。否则,要么物料不到位,车间停工待料影响生产;要么到货物料超过需求,造成物料积压,使物料周转速度减缓,物料保管费用增加,甚至于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处理积压,造成更大的浪费。
7.做好采购工作可以合理利用物质资源
节约和合理利用物质资源,是开发利用物质资源的头等大事。采购工作须贯彻节约的方针,通过采购工作合理利用物质资源。
(1)通过合理采购,企业可以防止优料劣用,长材短用。
(2)优化配置物质资源,防止优劣混用。在采购中要力求优化配置和整体效应,防止局部优化损害整体优化,部分优化损害综合优化。
(3)在采购工作中,要应用价值工程分析,力求功能与消耗匹配。
(4)通过采购,企业可以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
(5)要贯彻执行有关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法规,如产业政策、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等政策法律法规,拒购被淘汰的产品,防止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发生,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