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成为经济资源

所谓经济资源,必然具备有用性和稀缺性。有用性是资源之所以为资源的依据,稀缺性是经济资源之所以为经济资源的前提。而能否认识和利用这种稀缺的有用性则尚须依赖于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济条件,因此经济资源通常被定义为具有稀缺性且能带来效用的财富,是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各种经济物品的总称。

经济资源和经济物品在语义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谈论经济资源的时候,往往是将其作为某一类经济物品的集合,每一种经济资源实际上又可能包含着成千上万种经济物品,如石油和石英是不同的经济物品,但都属于矿产资源或物质资源或自然资源的范畴。

进一步的研究指出:经济资源并非指向经济物品本身,而是经济物品中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的有用性,亦即人类社会经济体系在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而开发出来的附着于物品之上的使用价值;经济物品仅仅是经济资源的物质载体,一种物品可承载多种资源功能,一种资源功能可由多种物品所承载。

“资源”一词,指的不是某种东西或物质,而是指这种东西或物质所具备的功能或参与发挥的某种作用,是诸如使满足需求等给定目标得以实现的功能与作用。另外,经济资源的使用价值或其作用,究其本源,仍然根植于其输入并转化为经济要素后在经济元系统内部所执行的功能,由于使用价值同其物质载体密不可分,因此,经济资源可以界定为:经济元系统输入的经济要素前体。

尚未进入人类社会经济体系的经济资源只是自然界体系中的客观存在,只是其潜在形态,或潜在的经济资源(Potential Economic Resources)。只有在一定的知识、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潜在的经济资源才有可能被纳入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之中,变为现实的经济资源(Realistic Economic Resources)。经济资源首先必须从潜在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才能输入给各个经济元系统,并且在系统输入端往往形成调节“缓冲池”(Buffer Poo1),然后转化为系统内有机结合的经济要素。经济要素是经济资源的系统内部形态,经济资源是经济要素的系统外部形态,经过上述转化过程,经济资源和经济要素之间并不能简单地一一对应。

经济资源分类因研究视角差异,不一而足,但不论其分类依据的逻辑论证如何雄辩,都不得不承认:客观世界无外乎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形态,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其所有的经济资源同样可归结为物质、能量、信息这三种形态或其复合体或衍生体(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有时也被当作经济资源)。

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人既是其他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自身物质、能量、信息的综合承载体和能动转化体,所蕴含的物质、能量、信息无法物理性分割,必须统一地、综合地运用;而人又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标识性主体,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所以从这一角度,人力本身可被视为单独的,与物质、能量、信息可相并列的经济资源,包括人之体力、人之脑力及其思维活动结果储存——活化知识。远离人类社会体系之外的人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人之存在(如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隐士),而非人力资源。

在经济资源中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分,方可被称为自然资源。但在以往经济学研究中,物质、能量、信息最初大多来源于自然界,所以被笼统地、不那么严格地归并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天然存在于人类社会体系当中,自然资源和人类本身也就被看作最原始、最基本的经济资源——原生经济资源。例如,“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要素只有两个,即自然和人类”“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QHUGPqmp+ov8tEw9/BvzV5R3E3onJDQu+7C7qWfuYSaCFXWelCqZ6/VXcBshuFO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