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要素与资源

要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必须以具备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所谓资源,是指“某种可备以利用,提供资助或满足需要的东西”。资源,亦即经济活动要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指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说明,经济科学最初认识的要素有“土地”和“劳动”两个方面。“土地”要素代表的是从事社会劳动所需要的物质性资源;“劳动”要素即指从事社会劳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人力”的物质实体,存在于人的身上。自然生命体状态的“人”是人力资源赖以存在和发挥的条件,是使用物质性资源的主体。

而后,经济学在“土地”“劳动”要素之外,又增添了“资本”“企业家才能”等要素。“企业家才能”,实际上是对上面的三个要素或资源进行配置的管理能力。

从现代经济运行及其管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有六个要素或六项资源,即物质资源、劳动要素或人力资源、资本、管理、技术和信息。

人,是一个具有多种质的规定性的概念。人,有其自然性、生物性,也有其社会性;有其经济性,也有其政治性。对劳动与劳动者极其重视并做出了开创性研究的马克思指出,“人本身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存在来看,也是自然对象,是物”。由此,人力资源的概念得以成立。没有人的工作,一切经济活动都无法进行。

但是,在存在着“人力”这种资源的情况下,它是否被配置、被运用了?是否配置在合适的岗位上?其自身是否有充足的动力?其工作能力是否能够得到较充分的发挥?显然,不同的人力资源自身状态和对人力资源的不同配置和使用状态,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导致不同的产出,具有不同的效益。

应当指出,人力资源是具有意识和思维、具有主体能动特征的资源。要获得人力资源的最大产出与最大效益,必须从宏观与微观方面,在自然、社会、经济多层面做出努力。

人力资源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从能力的角度进行解释,人力资源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第二类,从人的角度进行解释,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社会区域内所有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的总和。在这两类定义中,从能力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更接近于它的本质。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秦国宰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则提出:“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企业人力资源包括宏观战略管理、中观部门管理和微观具体操作等多个层级,这就要求每个层级在决策和执行上都要注意对细节的掌控和落实。特别是在站在风险管理的立场上,程序上的任何小瑕疵都会导致潜在的风险成为现实的失败。

因此,精细化管理应该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从总经理到专员上下层级的管理关系,也包括人力资源部门和非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既包括从入职管理、在职管理到离职管理全流程的纵向关系,也包括岗位管理、薪资管理、培训管理等各模块的横向关系……

可以说,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个人成功是艺术,集体成功是科学;个人成功靠能力,集体成功靠业绩。个人因为自信而成功,集体因为成功而自信。对个人而言,性格决定命运;对集体而言,命运决定性格。 yUfh7CAofBl3iqWqLl9FtbwQZ4ZGeRjUngkTAEtofODdw6RDXmpTf3y/p8hRty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