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善于在生活中学习

阅读“无字之书”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从中借鉴,避免走弯路;读“无字之书”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徐渭、朱耷、吴昌硕等前辈大画家,对于“有字之书”的精研,都是齐白石所推崇的,但是齐白石更重视“无字之书”,他的画之所以会推陈出新,创造出独特的书画风貌,是他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开拓艺术生涯的结果。

纵观齐白石一生的杰作,所展现出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鱼虫、欣欣盎然的草木,刻意求工处恰如雕镂,粗犷豪放处犹如泼墨,真可谓“形神兼备”。尤其是他的水墨画虾,更是别具一格,活灵活现,令人情不自禁地叫绝。但又有谁知道纸上的画有多少画外之音呢!

以水墨画虾为例,为了能够将虾画好,齐白石对虾观察了无数遍。

齐白石画的虾可谓是妇孺皆知,出神入化。他看虾、画虾已有几十年,可直到70岁时才觉得自己赶上了古人画虾的水平。

他严谨的创作态度更表现在不看“无字之书”不肯下笔作画上。他的好友老舍在某年春节时,选了苏曼殊的四句诗请他作画。

诗中有一句“芭蕉叶卷抢秋花”,齐白石因对“芭蕉叶卷”没有亲见,当时又正值北国的严冬,无实物可进行观察,为了弄清楚芭蕉的卷叶到底是从右到左的,还是从左到右的,他逢人便问,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进行过细心的观察,所以都不敢肯定是哪一个答案。

这个在别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原因使得他最后放弃了为老舍作“芭蕉叶卷”画。人们虽觉得迷惑,但他却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之所以“不能大胆敢为也”,是因为“未曾见过”。

和齐白石一样,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是一个善读“无字之书”的人,他广博的医学知识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李时珍的父亲也是一名大夫,那时的山里人因劳动特别辛苦,腰肌劳损是种常见病,所以,父亲常常给这类病人泡制用白花蛇做主料的药酒。

李时珍当时特别好奇:为什么白花蛇会有这么大的功效呢?李时珍很虚心地向很多医生请教了这个问题,但没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他决定到深山里去,亲自了解一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但是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他们说:“白花蛇生活在深山里面,而且剧毒无比,万一有个闪失,就会把性命丢掉!”

但李时珍并没有被困难给吓住,他一心想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在医学方面有一个大的进步。

李时珍终于向深山进发了。经打听,李时珍来到了龙峰山,这里是白花蛇的理想栖息地,他在山路上足足等了两天,才等到一位捕蛇人路过。捕蛇人告诉李时珍说:“我家世代都以捕蛇为生,但是没有一个能够善终,都是给蛇咬死的,特别是白花蛇,毒性特别大!”

听了捕蛇人的说法之后,李时珍并不感到害怕,而是告诉那位捕蛇人,为了减少天下人的病痛折磨,就是死于毒蛇之口,他也在所不惜。捕蛇人被李时珍这种不畏艰险的执着精神所感动,终于点头同意带他去找白花蛇了。

路上,李时珍向捕蛇人请教了许多关于白花蛇的问题,例如生活习性、特征和毒性等。捕蛇人见李时珍确实好学,就倾囊而授,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非常详细地讲给他听。虽然如此,李时珍并不满足,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亲眼看看白花蛇。

两人在山里耐心地寻找着,一连好几天,他们连白花蛇的影子都没看到。捕蛇人泄气了,但李时珍毫不气馁,他有个坚定的念头,不亲眼看见白花蛇,决不出这座山。这一天,李时珍和捕蛇人又在龙峰山山腰间搜索白花蛇。眼看着山顶云层聚拢,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于是捕蛇人便催捉李时珍,赶紧往回走。

捕蛇人走在前面,李时珍在后面跟着,两人正匆匆忙忙地赶路,突然李时珍“哎哟”叫了一声。捕蛇人回头一看,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原来是一条白花蛇缠住了李时珍的左腿,蛇头正被他踩在脚底下!

捕蛇人赶紧来到李时珍身旁,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这条白花蛇给抓进蛇笼里。捕蛇人对李时珍说:“如果不是你碰巧踩在蛇头上,今天你就没命了!”

这次深山之行,李时珍不但亲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栖息环境,而且还亲手抓住了野生的白花蛇,他又接连走访了好几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有关白花蛇的第一手资料。李时珍就是这样,凭着勇于实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如今这本巨著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诗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男孩宝典

要想掌握有用的知识,你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满足,而应当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在生活中验证你在书本上所学得的知识,一边读书一边实践,这样你才能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 CJ6764t/KynDqhC6Cj3JUVcpqw/Xm4ajOxlLfRr9alK90iA4ZZIzu+HZEXazf96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