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何为人生,人生为何

人生无真相,唯有烟火寻常

很多人都曾煞有介事地问过这个问题,人生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好钻牛角尖者,甚至会把它当成大问题,庸人自扰。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他自己的“真相”,有的人把人生过成艺术,有的人把人生当成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麻,也有人把人生当成一个过程去享受……总之无论哪种,都无可厚非。

在冯友兰看来,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当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是因为我们身为局外人,不知道其中的内幕。这就好像记者访问政府要员,常常会打听政局的真相,因为非当局者,所以对真相充满好奇。但对于政府执政者而言,真相并不神秘,不过是一些举措设施,他们对此熟悉之极,从来也不会对“政府的真相”感兴趣。

冯友兰用了这个极明显的比喻来解释人生。人生中的当局者,就是我们芸芸众生。当局里的种种举措,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吃饭、生小孩、招呼朋友、艺术家们清风明月的嗜好、制造家鬼斧神工的创造、宗教家覆天宰地的仁爱,诸如此类,都是人生。这些具体的、形象的、琐碎的细节,就是我们所追问的人生真相。

从一个人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直到停止呼吸的那一刻为止,每时每刻、每一点思想、每一个行为举动,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生,正如冯老所概括的那样:人生之真相,即是具体的人生。一个至简的答案,让坚持探寻人生奥妙的人豁然开朗。

冯友兰说,如果人们活在具体的人生里,却还要去寻找人生的真相,那就是掉进抽象的陷阱里,成了“骑驴觅驴”的笑话了。冯友兰曾经和友人谈到“抽象”时,提到过一个笑话,是说柏拉图有一次派仆人到街上买面包,仆人空手回来了,说有方面包、圆面包,就是没有面包。柏拉图说,那你买个长面包吧。但是仆人又空手回来了,说没有“长面包”,只有黄的长面包,白的长面包,没有光是“长面包”的面包。柏拉图说,那你就买个白的长面包吧,但是仆人照旧空手回来,说没有“白的长面包”,只有冷的长白面包,热的长白面包。此番下来,柏拉图终于饿死了。从这个笑话里,冯友兰总结说,人如果没有一种抽象的能力,就连话都不能说。

对于人生真相的理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总要加一点抽象的理解能力进去,否则因为苦苦地纠缠于“人生的真相”,而忽略了最朴实最美丽的人间烟火,丧失了生之快乐、活着的温馨幸福,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最美人生,莫过相忘于江湖

何为人生?冯友兰已经给出了答案。然而,坚持不懈地探究人生的思考者们,紧接着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人生为何?被“目的论”笼罩的头脑,费尽心思地要为人生寻找一个目的,于是有了所谓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就冯老而言,“人生之目的就是生,所以平常能遂其生的人,都不问为——所为——什么要生。”

纯粹的“生”,便是最合理的答案,无需加入太多复杂的目的与功利,也无需经历刻意的修饰。人本来生下来都很朴素、很自然的,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等种种原因,把圆满的自然的人性改变了,刻上了许多花纹雕饰,反而破坏了原本的朴实。

恢复到朴实的境界,活着就是活着。人生没有什么“观”,人生就以生为目的,本来如此,这个题目本身就是答案。不要雕琢,不要苛求人生应该如何如何,其无欢喜也无悲,顺其自然。有时,人应该成为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保留人性中原本的单纯、善良、朴实的东西,不要让外在的雕饰破坏自然的本质。质朴是这个世界的原始本色,没有一点功利色彩。就像花儿的绽放,树枝的摇曳,风儿的低鸣,蟋蟀的轻唱。它们听从内心的召唤,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一如人生而为生一样的单纯。

但身为中国哲学界的泰斗,冯友兰先生无可避免地会被问及除了“生”之外,人生更崇高、更伟大的目的。冯老无意为人生强加什么,他认为:若于生之外,另要再找一个人生的目的,那就是庄子所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泉水干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显得仁慈义气。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地回到大海,悠游自在,互不照顾来得好。“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另一种更为坦荡、淡泊的境界。

对于世俗之人来说,与其患难见真情,还不如根本无情,在安定的生活中,因无此需要而各不相帮,无风无浪才好,至于那些本已得享平淡恬静,却仍不安分的人,不堪一提了。

在庄子看来,混沌无知的状态,是万物最为适宜的状态。不管是什么东西,不管它与其他东西的处境是多么不同,只要是适合于自己原本真性的,它就能生活得怡然自得,以至于能达到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的程度,如同鱼在水里但不知道有水一样,这才是最为适宜的境界。

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说相忘于江湖是一种最佳的境界,那么执着于为自己找一个人生的目的,便已陷入了自己的心结当中。

只为生而生,以一种自然而然、无感无知的状态生活,于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之中,方能实现“相忘于江湖”的惬意、实现本真人生。

理智为先,妥帖了荒芜人生路

既然有欲,那必须要靠理智从中调和,万事才得以成方圆。

欲望,一个原本平凡无奇的字眼,因人类面对时所产生的极端态度,而变得让人又爱又恨,一如人们对待金钱一样。它一方面是人们不懈追求的动力,成就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箴言;另一方面也诠释了“有了千田想万田,当了皇帝想成仙”“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性弱点。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欲望存在,初时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随着欲望的不断满足,人们获得的越来越多,欲望也会随之膨胀。欲望的阴暗面开始侵蚀人的心灵,它一点点地占据人们的思想,直至人们会为了私心而不顾一切地舍弃其他的东西。至此,欲望已完全控制了人心,而人也离曾经地追求的幸福越来越远,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人之所以偏离了正确的道,就是因为欲望太多。”

欲望太多,但我们又都不是小说中的神仙,想要什么,立刻就会有什么。不可能所有的欲望都得到满足,而且不与现实里的道德认知发生冲突。冯友兰认为,倘若真有这种美满的人生,也就不需要理智这种东西了。直接凭直觉便可。

但在真实的世界里,即便是再乐观的人,也不会说自己的人生美满。因为种种欲,总没有全部得到满足的时候。因此人生就会出现种种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依托,便是理智。无论是理智地解决人生问题,还是盲目冲动、仅凭直觉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种理智行为。因此冯友兰认为,理智在人生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有欲的地方,就有理智。

理智无力,欲则无限。先生如是说。

人生原本是一场荒芜的旅行,很多行囊不是天生带来,而是俗世的欲念强加上去的。当欲望的行囊变得愈加沉重时,就应该适时地减少一些累赘的东西。靠理智,来清减那些负累的欲。

冯友兰先生一生以哲学为其奋斗的方向,渴望在事业和学术方面有所建树。他想办一所很好的大学,他想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然而,“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他因声望与地位极高总是会被委以重职,出任行政工作。他的心中也有不灭的事功之心,他也有对权力与地位的欲望,但他始终觉得做教授最舒坦,于是,他一次次地辞去了行政工作,让自己的生活回归学术的单纯。这就是他“理智有力,欲则削减”的作为。

有人会问,那些没得以满足的欲望怎么办?克制不住,也无法凭空消失。冯友兰给出的建议是,人生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多,能够完满得到满足的欲望又太少,所以一定要学会自己哄自己,使不能满足之欲得以发泄,否则,人生真的要凶多吉少了。

世上凡人皆不朽

世人大概都很忌讳“死”这个字,人人都辛苦奔劳地求生,谁都不是为求死,所以人人也都怕死。但死亡不分高低贵贱,到最后都会公平地让每个人遭遇一回。肉体固然不能长生,但在冯友兰看来,假如稍加用心,人人都可以不朽。

不朽和不死大不相同,前者是流芳百世,后者是痴心妄想。东晋桓温曾说:“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一句话道出了世人的心声:人生在世不过几十载,终有退场的一天,因此人们总希望即便将来灰飞烟灭之时,也能在这个世间留下些什么,至少证明自己曾经活过一回。于是有了人们对于“流芳百世”的追求,无法达到此种境界之人,便唯有退而求其次,如桓温说的那般“遗臭万年”亦无妨。

其实,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无论一个人的人生多短暂,也不论他的人生多平凡,只要曾经用心地在世上生活,便一定会留下些存在的证明,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朽”。他说:“不朽是指人之一种不可磨灭的地方,这样不可磨灭的地方人人都有,也就是人人都是不朽,而且想朽也是不能的。……不过这种种的不朽,有大不朽与小不朽的分别。大不朽是人人都知道的,如尧、舜、孔子。知道小不朽人少。如夫役洗凳子的声音。……所不同的,就是在乎人知道的多少罢了。”

桓温所言的“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都因其知道的人多而称其为“大不朽”。然而,世间之人更多的是实现人生的“小不朽”,或许有些时候,是连自己都不曾察觉的“不朽”。

与其去追寻“遗臭万年”的大不朽,还不如去争取平淡诗意中的小不朽。同时,亦需铭记,人的所有举动都会留下印记,不会因为是恶行就被时间抹掉,故而行事之前请三思。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相对的意义,有些人想要成为叱咤风云的领袖,有些人想要成为闪闪发光的明星,有些人想要成为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些人想要成为除暴安良的执法者,有些人则只想安安稳稳地过一生……无论哪一种人生的期望,都是合理的,而且在这合理之中,我们都能找出于己有益,于人有益的“大不朽”和“小不朽”:你有过哪些功绩,带来过哪些影响,造福过多少人类,为人间送去多少太平,或者你一生安分,用真心爱了很多人。

这些大小不一的“不朽”,组合成了人生的意义。你曾来过这世界上,用你的方式留下印记。你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供后人去缅怀。在这些缅怀者的回忆里,你的灵魂得以延长,肉体虽然腐化,但精神、奉献以及爱,从此不朽。 csiwk4FnOIjCjV/TAd+hvFKrxDbqa7ClLrHJcX1mzejgVsxh3PtNqdrSGod68Tx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