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人心如镜,映照百相人间

孝为先,别冷落了人间第一爱

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强调“孝”这项美德的国家。虽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存在“孝”的概念和行为,却都不如中国突出。宗法伦理色彩浓郁,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的特色。这是任何国家都超越不了的。

中国人常说三纲五常或者三纲六纪,哪种里都缺少不了父子这一纲。季羡林认为,原本,父慈子孝是一个对等的关系,但不知道为什么发展到后来就只强调“子孝”了,而淡化了“父慈”,因为一个人的身体发肤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都是可以的,中国的伦理道德将父母摆在一个很高尚的位置,甚至有时候觉得父母们都是没有过错的了。历代有不少皇帝昭告天下说:“以孝治天下。”自己也跟着装模作样,尽量露出一副孝子的形象。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并不缺少为了争夺王位导致儿子弑父的记载,但是那是天子的事,老百姓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如果发生儿女杀父母的事,皇帝必赫然震怒,处儿女以极刑中的极刑:万剐凌迟。可见,不孝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罪大恶极。

在当今社会,孝这个概念显然已经淡化了,对父母不好的人数也渐渐增多,不赡养他们,甚至虐待他们的事情时常发生。季羡林认为,从大的方面讲,这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虽然季羡林也并不提倡愚孝,但是小的时候我们受父母的影响,没有这种抚养,儿女是活不下来的。父母年老,子女来赡养,不说报恩,也是合乎人情的。而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永远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在这个社会里也是不大可能受欢迎的。

所以季羡林诚恳地希望现代的年轻人在“孝”这件事情上慎重。以为只有懂得了孝的重量,才能够深刻体悟到什么是人间第一爱。父母的爱便是人间第一爱。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父母的爱,父母告诉我们,人间并不是凄清而是充满温暖的,但是人间也不是时时处处都充满了温暖,当你遇到了温暖时,会想着把这份温暖分父母一份,当你遇到悲苦的事,想到父母,便又有了前行的动力。

季羡林从小就是一个失去母爱的人,这成了他心头最大的创伤。季羡林说,就算华佗再世,也无法治愈这个创伤的。他一生走遍了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想到他母亲,都会潸然泪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所以季羡林诚恳地呼吁世人们,珍视这人间第一爱,不辜负这份真情。

绕行,也许成功等在转角处

但凡能在大风大浪后独善其身者,往往懂得适度退让与弯曲的道理。季老就是这样的人,在遭遇人生转弯的时候,他懂得“尽人事安天命”的道理,即便暂时不能收获,暂时绕行,也能让他保持淡然心境。所以,无论季羡林一生遭遇多少波折,他的心态总是平衡的。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与人仿佛水火不容,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打压人们的身心,恐惧、压抑是人的常态。季羡林则是心怀雄志,以暂时的忍让麻痹他人,在养精蓄锐中谋划未来。

在现实生活中,放着直路不走,走弯路,无疑是个十足的傻瓜。然而,在很多时候,漫漫人生中,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并非全是直线,而是曲线。什么时候应当强硬,什么时候又需要妥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暂时的妥协是为了将来的强硬。当前方是万丈悬崖,直走过去,不仅不能到达对面,反而会被摔得粉身碎骨。所谓“以屈求伸”“以曲为直”“以退为进”“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等,都是围绕着“迂”和“直”两个字做文章。

“迂”和“直”是一种矛盾,如同退与进是一对矛盾一样,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不能将后退的举动一概视为怯懦和软弱,在无法前进的情况下,适当地后退或者走走弯路,往往是一种必要的、理智的行为。

刘备、诸葛亮火烧博望坡后,曹操发兵数十万,以曹仁为先锋,大举南下,兵锋直指刘备的屯兵之地——新野。根据诸葛亮的提议,刘备退据樊城,同时火烧新野击败曹仁。鉴于刘表已死,荆州新主刘琮投降曹操,刘备集团失去了后盾,诸葛亮建议再行后退。刘备率军兵和百姓弃樊城,过汉江,退往襄阳。刘琮拒不接纳刘备入城,诸葛亮主张向江陵撤退。由于刘备不肯舍弃跟随的百姓,退却的速度很慢,致使江陵被曹操抢占。刘备与诸葛亮等商定后,全军退往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夏口,取得了休养生息、壮大力量的机会。

在休整兵马、加强防备的同时,诸葛亮乘孙权派鲁肃来夏口探听虚实之机,随鲁肃到江东,一番游说,孙刘结成联盟,在赤壁大破曹军,实现了刘备打败曹操的目的。曹军败退后,刘备集团得以长驱大进,夺取了荆州,半生漂泊的刘备终于得到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可见,在前进受阻时,退后一步再图进取,往往能相对容易地达到目的,这就是以退为进。如果刘备不从新野、樊城主动后退,不仅无法打败曹操,而且会使刘备政权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相比之下,南下的曹操却只知进取,不懂后退。当他进到长江边上,兵马虽多,但都已疲惫不堪,已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本该停顿下来或稍稍后退,但曹操仍然劳师远征,试图将孙权、刘备一举消灭。结果在赤壁以众败寡,狼狈至极。赤壁一战后,曹操不得不退回中原,终其一生,到底未能消灭孙权和刘备。

由此可见,处理好退与进的关系对成功来说多么重要。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进道若退”,他力主以柔克刚、以退为进。无论什么场合,无论是胜利后的绕行还是失败后的退却,只要“绕行”仅是手段,而不是最后目的,只要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绕行”又何尝不是上策呢?如同季老那样,在严峻的形势下,暂时地绕行,走走退路,是在为以后的成功埋伏笔。因此,学会以退为进,学会迂回战术,成功或许离你就不再遥远。

人生无欲品自高

季羡林曾说过,他不喜欢在名利场上你争我夺,他不是那样的人。怎样才算享受生命大自在,是处于高位,拥有财富无数,还是安然自得,无欲无求地享受每一天?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季羡林认为,无欲无求才是真。

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到,自己并不完全是个没有欲念的人,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也拥有一颗世俗心。但到了晚年,经历了大风大浪的洗礼后,季羡林也渐渐淡然起来。不再关心名利,也不再拥有诸多欲望,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写文、饮茶、养花、戏猫这些事情上,真正地享受着生命的乐趣与逍遥。晚年的他虽然身体虚弱,但也因为没有过多的欲望消磨精力,他在精神上又是强大和饱满的。这不禁让人想起一个词——“无欲则刚”,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会变得很强大了。

所以精神上清净的季羡林战胜了身体的羸弱,也进入了生命的大逍遥和自在。这也劝诫我们,为人处世要少一些欲望,多一些清净,只有这样才能无欲则刚。

当然,许多事情都是说起容易做起难,和尚在寺院里修炼一辈子,没有一个不想成佛的;道士整日闭关打坐,没有一个不想成仙的,可见虽然“无欲则刚”,但要做到“无欲”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古人常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对山河雄伟的赞美,说明海的大、山的挺拔。也可比喻人的胸怀宽广、大度,即要有宽容的性格,又要为人正直,不要有任何的私欲,要大公无私,方可站得稳、行得正,无私则无畏。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位书生准备进京赶考,路过鱼塘时正巧渔夫钓了一条大鱼,这位书生便问渔夫是如何钓到的。渔夫得意地说,这当然需要一些技巧,刚开始因鱼饵太小,大鱼根本不理我,于是我把鱼饵换成一只乳猪,没一会儿大鱼就上钩了。书生听后,感叹说,鱼啊,鱼啊,塘里小鱼小虾这么多,让你一辈子都吃不完,你却挡不住诱惑,偏要去吃渔夫送上门的大饵,你是因贪欲而死啊!

读完这则寓言,想想现在的一些人,对待名利,就像大鱼看到了快到嘴边的乳猪,生怕咬晚了被他人叼走,拼死奋力地抢夺。有的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有的跑官、买官,不择手段;有的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有的追求享乐,腐化堕落……老子说得好,“见谷而止为德”。邪生于无禁,欲生于无度。手中有权者一旦忽略了世界观的改造,而“疾小不加诊,浸淫将遍身”,到头来必然出大事,栽大跟头。

有求与无求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能否正确对待有求与无求,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人格情操的高尚和低下。品德高尚的人,名利上无所求,事业上却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品德低下的人,看重的是名利地位,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一旦满足不了个人私欲,工作上就怨天尤人,不思进取。

清人陈伯崖曾说过:“人到无求品自高。”他所说的无求,并不是前面有些人所说的,在工作、事业上缺少追求,甘居人后,而是告诫人们,在面对名利和低级趣味的生活时,要无所求,对待事业和人生却需要孜孜不倦地追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

“无欲则刚”“淡泊名利”,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碌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庸人的哲学。一个人只有抛开名缰利锁和低级趣味的困扰,去追求高尚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才能胸怀磊落、大展宏图,有所作为。

世间百态,万变不离礼节

富者有礼高贵,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意笃,社会有礼祥和。

“礼”自古是中华民族倡导的优良美德,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礼”自然成为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行为规范。但季老在一篇《谈礼貌》的文章中贬斥了当今社会的一些“无礼之举”。季老说,几年前,他腿脚还灵便时,是公共汽车的常客。他经常会在车上看见吵架甚至打架之人,而理由无非是谁不小心碰了谁一下,或踩了谁一脚,季老就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动干戈吗?”

季老说还曾经看过一个由外国摄影家拍摄的介绍北京的专题片,在将北京的名胜古迹介绍给世界人民的同时,竟然有“一个光着膀子的胖大汉子骑自行车双手撒把做打太极状,飞驰在天安门前宽广的大马路上,给人的形象是野蛮无礼”。对于这种行为,季老气愤之极。人必自爱而后人爱之,在季老眼中,没有礼貌是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表现,所以告诫我们年轻人一定要以礼为重、以礼修身、以礼为人。

胡适先生曾提及,孔子非常重视待人的礼貌、礼节。他时刻要求自己和弟子注意自己的行为,务必对别人做到以礼相待。孔子曾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意思是说,走出家门如同会见贵宾那样恭谨,役使百姓如同承办大祭那样敬肃。自己所不想干的事,不要强迫他人去做。这样的话,在官府任职才会无人怨恨,在家闲居也无人指责。

礼是文明的标志,也是一种修养与修为,更是做人必须懂得的准则,只有以礼待人,才会受到同样的礼遇。德国谚语说:“脱帽在手,世界任你走。”有礼节不一定总能为你带来好运,但没有礼节往往使你与幸运擦肩而过。要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走得更远、更好,就要时刻注意保持礼节。

中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们的先辈创建了丰富的礼仪,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今倡导个性张扬的社会,个别人缺少礼貌修养,以致产生了许多不和谐之声。因此,要想创建和谐社会,有必要重视礼节修养,充分发挥这一社会“润滑剂”的功效。

而且,历史上的成功人士都深谙礼节之道,并由此助他们走向了成功。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尽管个人能力很强,但得不到上司的认可和团队的支持,是很难获得成功的。维系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关系,除了制度外,还需要礼节,离开了礼节,人际关系有可能会变得紧张。决定一个国家机器能否有序运行的因素,除了法制之外,也需要道德礼制,如果缺乏道德礼制,那么国家也就难以正常有效地运行。 WiFjTB/QxSTnqTPox2tDLmIciA9KPOc1B6+SG4apWgPhi+wk+NMoGNJbvS44lUU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