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活着是上天给予的一种恩赐

在季羡林看来,从古至今都不存在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所以他说,不完满才是人生。从古人的诗词、民间的谚语里我们就不难看出其中的道理。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这条真理在一切人身上都适用。

人人有本难念的经,就连稳坐龙位的皇帝都有他的难言之隐:虽然表面上看,皇帝能够为所欲为,操控天下,但与此同时,皇帝们也要承受着宫廷内部的残酷争端,他们“最怕一旦魂断,宫车晚出。”就连史上那些英明神武的君王都曾梦想着超越生死,长生不老,妄图永保皇位。

帝王且有不如意之事,更不要说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了,命运织就一张疏而不漏的网,让我们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当我们明白了这个平凡的真理,也就能够看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恩赐,月虽有阴晴圆缺,但至少活着的我们曾见过它圆满时的美景。人有悲欢离合,虽不能常相见,但至少活着的我们尚且能够彼此想念。所以说,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天大的恩赐。

在季羡林走过的几十年漫漫长路中,酸甜苦辣都曾经经历过。喜事是自己的事业与学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在国际上也是德高望重的权威。苦事是曾经遭受过迫害,人生最苦闷最无望的阶段也是在那个时候。那时的季羡林觉得自己仿佛已经无路可走,看不到丁点儿的希望,但他没有放弃,撑过去了,人生便多出一条路。

等到季羡林一路这样走来,纵然有万般无奈,也终于将人生看开。万念俱灰时的那些自杀的念头,再也不会冒出来。彼时的季羡林经历人生重重风雨,已经相信人生总有路可走,相信问题总有解决的希望,很多“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活着就是一种恩赐,后来的他便学会了珍惜这种恩赐。

很多时候,人生并不是因为拥有全部而获得幸福,有时虽然不够完美,却在残缺中获得意外的惊喜,生命也因此迎来无限转机和希望。当我们有了这种觉悟,便会生出感恩的心,便有了勇气和智慧勇敢地正视与面对人生的不完满。有时,过于顺利和完美,反而会令我们感到乏味,以致心生厌倦,不再珍惜。亚历山大大帝因为没有可征服的土地而痛哭;喜欢玩牌者若是只赢不输就会失去打牌的兴趣。西方谚语说:“你要永远快乐,只有向痛苦里去找。”你要想完美,也只有向缺憾中寻找,最辉煌的人生也有阴影陪衬。当你感觉到缺憾,你就体会到了人生五味,而这就是季羡林说的不完满中的完满,这就是真实而完整的百味人生。

知己不足,而后晓天下

懂得了人生的不完满,学会了知足,已经能够让我们向幸福人生靠近一大半。但光有这种知足还不够。要想更透彻地体会这个世界,体悟我们的人生,我们还要知自己的不足。

季羡林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里面提到,知己的不足,要从认识自我开始。他以自己为例,开始剖析。他说,自己并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资质中等,喜爱绘画和音乐。但中学的时候,他的绘画水平已落后其他同学,他也曾深深地为此伤心无奈。季羡林觉得自己是个谨小慎微、性格内向之人,有自己的私心,但也会为别人着想。曾经犯过错误,伤害过一些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会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利害。所以,整体来讲,季羡林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是个讲原则的人。因此后来,当他发表了那些感悟人生,探讨天下的人生哲理时,才能够让世人信服和学习。这就是“知己不足”的力量,这力量不仅让季羡林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世界。倘若我们普通人也能够常常做到“知己不足”,在这过程里会有怎样的收获,自然可想而知。

人们常用“自省”这个词来警示自己、提醒他人,但是对“省”的真正含义或许并未全然知晓。省有两解: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先有省悟,后有反省。省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季老这样清晰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历来就是最难解决的命题之一,这需要一定的方法。庄子给出的方法就是“心斋”,季羡林他的著作里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日,孔子弟子颜回对孔子说:“老师,我想出去做事,除暴安良,接济贫苦人民。”孔子却说:“你现在不能出去,你还不成熟,过于浮躁,还没有认清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你还是先去斋戒吧。”颜回就说:“我从小家里就穷,很少吃肉喝酒,这算不算斋戒呢?”孔子说:“你指的是祭祀上的斋戒,我说的是心的斋戒。在生活中,你不仅要通过耳朵去听,还要通过心和气息去感受,将感受到的气息回归内心,形成自我认知,这就是心斋。”

著名学者于丹说:“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有向外发现和向内观看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她说的这段话就是心斋的另一种解释,也是认知自己的一种独特方式。认清了自己,便可获得一个更广阔的人生境界,收获也可更加丰盈。

同时,认清自己就可进入自省的第二层意境:反省、自我检查。《论语》里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宋代的朱熹也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意皆在反省。反省可“自知己短”,弥补短处,纠正过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反省自己是十分必要的。有人也会怀疑反省的作用,认为反省并不见得有多大作用。但是,真正懂得反省的人,经过它的荡涤,日臻完善。

完满之事古难全,不如淡然

但凡能彻底觉悟“人生是不完满的”这个平凡哲理的人,通常都是经历过人生悲喜,将世事看开的人。人间万象已看过,练就了不惧不喜的心态,凡事都能够淡然处之。

当一个人从最初的少不更事到历经沧桑之后的宠辱不惊,从少年、中年到老年,变化不仅仅是时间,更是一个人历经世事之后的处事态度。从最初的浮躁、火暴与不安,转变为后来的淡定、从容和平和,是心境的转变,也是人生态度的转变。季羡林就是这样的人。

他曾经在文章中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两句诗形容为自己的座右铭,他对这个座右铭的解释是“随遇而安”,是面对任何事都平和地对待,不大喜不大悲。在他眼中,一切仿佛浮云,再激荡的情绪,也可以用随和平稳的态度表达。季老经历过少小的困苦,学业的突飞猛进,也遭受过巨大的人生打击。曾经的痛苦无以言表,但这一切终究还是过去了。

这一切对季羡林而言就是厚重的人生积淀,是他继续活下去,而且活得更好的资本。而到了晚年,这积淀或许就是季老的淡然一笑,是面对即使天大的事情也不会情绪奔涌的平常心。以平常的心境对待事物,生命才能达到祥和。

因为了解人生的不完满,才能够有淡然的平常心。拥有平常心并不是始于今人,古代圣人也是如此。孟子一生思想不为当世君主所接受,还受到各种中伤。但他为人豁达,只一句“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意思是我的思想如果可行,那么自然会被推行。如果行不通,我自己也会见势而止。而行得通或行不通则不是人力可以安排的,这需要靠天意了。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人格魅力,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得机会,救天下,救国家,救社会;不得机会,则自己修身养性,一切处之泰然。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充满苦难,总是在得意与失意之间游走,患得患失就会永无宁日,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此,面对人生的荣辱,何不以平常心处之?

平常心不是漠视,而是以尽可能平淡的心情面对已经发生的事,这会让痛苦尽快消退,让欢愉不冲昏头脑,生命也会在一种宁静、自然的状态中存在,这也就是季羡林所推崇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所以,用平常心面对一切,当你能够了解人生的不完满,因为这份不完满,经历了很多人生悲喜之后,持一份淡然心境,在宁静中感受至美,在平常中体会永恒。 aXcy2OIRSsWC84zbWa6O6+4rztmQEhyCuyb0PyZYfb2QbqXIYS/IeuPhBwvkO5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