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国学门径

先来辨辨古书的真假

【国学笔记】

★诠释经典之书,也有后人伪托,如孔安国《尚书传》《郑氏孝经注》《孟子孙·疏》之类,都是晋代的产品。不过“伪古文尚书”和“伪孔传”,比较的有些价值,所以还引起一部分人一时间的信仰。

★以假为真,我们就要陷入迷途,所以不可不辨别清楚。但反过来看,因为极少部分的假,就怀疑全部,也是要使我们彷徨无所归宿的。如康有为以为汉以前的书都是伪的,都被王莽、刘歆改窜过,这话也只有他一个人这样说。我们如果相信他,便没有可读的古书了。

【品读大师】

据史料记载,牧野之战中,商纣王仓促应战,与周武王的差距过大,但忠于纣王的将士们都视死如归,殊死搏斗。后来,在《尚书·武成》一篇上说商纣王的军队“血流漂杵”。孟子读了这篇《尚书·武成》,颇有感慨。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认为,像周武王这样讲仁道的人,讨伐商纣王这样极为不仁的人,怎么会血流成河呢?他不相信《尚书》中的这个记载,于是提醒后人不要盲目地信任《尚书》。

这就是孟子辨伪的故事,大概也是辨古书真假的最早一例。古书是传承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我们了解国学不可不读古书,然而古书也有真假之分,因此章太炎先生在谈到“治国学的方法”时,首先一条就是要“辨古书的真伪”,因为“对于古书没有明白哪一部是真,哪一部是伪,容易使我们走入迷途”。

那么,我们要分辨真假的古书具体指哪些呢?我们常讲“经史子集”,即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经部主要指儒家“十三经”及其相关的著作,史部指各种体裁的史书,子部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及类书,集部则是收录诗文词的总集和专集。对于这四大类古书,章太炎先生指出,除了集部的内容很少有假的之外,其余经、史、子三部都包含着很多的伪书,尤其是子部。

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先来看看经部。上面说到孟子疑书的故事,孟子怀疑的对象是《尚书》。《尚书》是一部上古历史文献集,保存了上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被称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孟子开了先例,后来的学者对于《尚书》也有很多疑问。例如宋代大儒朱熹就怀疑《尚书》是伪造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一直到了清代,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才明白地指出,《尚书》五十八篇中,只有三十三篇是汉代时的“今文”所有,另二十五篇都是晋代梅颐所假造。除了《尚书》之外,还有许多是伪造的,甚至,正如章太炎先生指出,经部书籍以及诠释经典的书当中,还有许多是明朝时期的人伪造的。这些伪书当中“伪古文尚书”还有些价值,其他的就暂且不提了。

其次来看史书。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史书分正史和别史,正史是史官写的,没人敢造假,但别史就有许多伪书了。章太炎先生举例说,《越绝书》是汉代袁康所造,而托名孔子的弟子子贡所著。《飞燕外传》和《汉武内传》都是宋人伪造的,却列入《汉魏丛书》。看来古时候的人喜欢给自己的书冠上古代名人的名字。

子部中的伪书最多,章太炎先生举出六种,《吴子》《文子》《列子》《关尹子》《孔丛子》和《黄石公三略》,先生认为前面三种还有价值,后面三种则完全不能相信。《吴子》据说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所作,然而书中记载的兵器当时是没有的,可想而知是后人伪造,若真把这本书当做“武经”来读,那就是上当受骗了。《文子》据说是老子的弟子文子所作,而后来的学者发现,《文子》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抄西汉时期的作品《淮南子》,而且已经有人证明它是西晋六朝人伪造的。对于《列子》,章太炎先生认为这本书做得不坏,很能打动人,但书中的内容确实所取材于佛经,而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时期的事,不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列子所作,真假可想而知。

总之,我们对于古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如果把伪书当成真正的经典来看,就不免陷入迷惑。同时,章太炎先生也强调,虽然古书当中有些许是伪造的,但我们没有必要因此而否定所有的古书,认为古书都是假的,否则就只能彷徨无所依了。

略通小学,再读古书

【国学笔记】

★三国以下的文章,十之八九我们能明了,其不能明了的部分,就须借助于小学。唐代文家如韩昌黎、柳子厚的文章,虽是明白晓畅,却也有不能了解的地方。所以我说:看唐以前的文章,都要先研究一些小学。

★哲学一科,似乎可以不通小学,但必专凭自我的观察,由观察而发表自我的意思,和古人完全绝缘,那才可以不必研究小学。倘仍要凭借古人,或引用古书,那么,不明白小学就要闹笑话了。

【品读大师】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曾说:“凡作文章宜略识字。”所谓“识字”,就是通“小学”的意思,韩愈说要写文章必须先通“小学”,我们现在研究古书自然也得从“小学”入手了,因此章太炎先生讲治国学的方法,第二条就是“通小学”。那么究竟何谓“小学”呢?简单来说,“小学”在古代就是古汉语文字学,古时候的儿童入学,首先要学习六书,因此把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学问叫做小学,因此章太炎先生说,小学在古时,原不过是小学生识字的书,但是因为古今语言变迁的缘故,过去的文字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很陌生了,因此需要专门作一番了解,才能读懂古书。

章太炎先生拿《尚书》来举例,《汉书·艺文志》说:“《尚书》直言也。”直言就是白话,也就是说《尚书》是用当时的白话写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白话文,然而我们今天读起来却觉得“佶屈聱牙”,晦涩得很,因为《尚书》里有很多内容是用商周时期河北的土话写的,我们自然读不懂,然而有一本书就是专门解释这些土话的,那就是《尔雅》,因此《汉书·艺文志》又说,“读《尚书》应用《尔雅》”,读了《尔雅》,自然就能读懂《尚书》了。

那么,研究小学要如何入手呢?章太炎先生为我们提出了三条方法:

首先,通音韵。这一点讲的是字的读音。古人写书时,常常是同音的字通用,就好像现在的人写了错别字一样,拿一个读音一样的字来代替真正要写的那个字。这本来不算麻烦,麻烦的事儿在于许多字的读音今天和古时候不一样,所以更读不懂了。因此,如果我们了解一些古时候的字的读音,知道哪个字和哪个字相通,读古书就不难了。要了解音韵,可以去看《音韵学》这本书。

其次,明训诂。这一点讲的是字的含义。古时候,常常赋予某个字一定的意义,后人进而又引申为别的意义,与原来的意义有很大的差别,如果用后来的意义去理解古书,自然读不懂,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古时候文字的含义。前面说到的《尔雅》就是了解训诂的好书。

最后,辨形体。这一点讲的是字的写法。同一个字,古时候的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大有不同,例如很多书使用篆体写的,我们看不懂篆字,自然就看不懂古书。对于字的形体,可以去看《说文》这本书。

章太炎先生强调说:“是正文字之小学,括形声义三者而其义始全。”章太炎指出,文字之所以能够流传,虽然凭借的是它的形体,但如果从根本上说,一个汉字,是先有一定的含义,然后有了声音能够说出来,最后有形体能够写下来。因此,对于一个字,要知道它的写法、含义和读音,才算认得这个字,有一样不通,都不算是通小学。

说起小学的重要性,先生以朱熹和毛西河举例说,朱熹一生研究四书五经,可研究了一辈子都没有弄得十分明白,正是因为他的小学功夫不扎实。而后来的毛西河总爱挑朱熹的刺儿,但他的小学也不怎么样,所以挑刺也说得没有道理了。而清代的学者十分重视小学,因此他们对于古书的研究前进了许多。可见,通小学对于研究国学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无论读古书或治文学哲学,通小学都是一件紧要的事。”

知晓古代地名与地形

【国学笔记】

★中国本来的地理,算不得独立的科学,只不过作为其他几种(史、经)的助手,也没曾研究到地质、地文的。我们现在要研究国学,所需要的也只是地志。

★我在上节曾讲过“通小学”,现在又讲到“明地理”,本来还有“典章制度”也是应该提出的,所以不提出者,是因各朝的典章制度,史书上多已载明,无以今证古的必要。我们看那一朝史知道那一朝的典章制度就够了。

【品读大师】

“会稽山”“陈留”“汴州”“身毒”“华容”,这些地名都是我们在读古书时常常遇见的,像这样的许多地名,眼看着十分熟悉,却又不知道究竟是哪里,于是读古书就像读天书一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因此章太炎先生谈治国学的方法,第三条就是“明地理”,也就是了解一些古代的重要地名和地形。

要了解地理又分为天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天然的即山川河流一类,一直在那里没有变过的,所以比较容易了解。章太炎先生推荐乾隆时期的《水道提纲》一书,这本书讲山的地方比较少,水道到现在也变更了许多,不过大致是对的。至于大名鼎鼎的《水经注》,先生认为文采丰富,但是已经不太实用了。

人为的就是人们设置的郡县之类,由于是人为的,就经常有变化,所以考证起来比较麻烦。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说,古来封建制度至秦改为郡县制度,已是变迁极大,数千年来,一变再变,也不知经过多少更张。那秦汉时代所置的郡,现在还能大略考出,所置的县就有些模糊了;战国时各国的地界,也还可以大致考出,而各国战争的地点,却也很不明白了。章太炎先生推荐看《大清一统志》和《李申耆五种》,记载的内容较为详细可靠。

章太炎先生讲“明地理”主要是针对读史书而言,史书上涉及的地名十分繁杂,又不可不懂。比如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争,所以胜所以败的原因有许多和地形有关,如果不了解地形自然就不明白其中的原委。在先生看来,二十四史中最难研究的是《南北史》和《元史》。原因在于,东晋以后,五胡闯入内地,北方的人士多数南迁。他们数千人所住的地,就侨置一州,我们今天对于《南北史》中那些侨置的地名,实在容易弄混。而元帝成吉思汗拓展地域很广,《元史》中涉及许多西伯利亚和欧洲东部的地名,是我们比较不熟悉的。

当然,不论是读历史,还是治文学、哲学,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的地名与地形总是很有帮助的。章太炎先生指出,不明白地理而研究国学,容易发生三种谬误。首先是臆测的谬误,这是因为历史上一些时代南北隔绝,北方的作者对于南方的地理不清楚,南方的作者对于北方的地理也不清楚,例如《水经注》,对于北方地势,还能正确,记述南方的地志,就错误很多,福建人郑樵所著《通志》,也错得很多。我们若是跟着这些错误的解释来读,就永远不能了解真相了。其次是纠缠的错误,中国幅员辽阔,有许多相同的地名,例如今天我们有吉林省、吉林市,古代也是如此,不能不加以区别。最后是意会的错误,古书上许多地名与今天的许多地名相同,于是许多人便认为是同一个地方,实际上却相隔万里。例如诸葛亮五月渡泸一事,泸水就是现在的金沙江,诸葛亮所渡之地,就是现在四川宁远。后人因为唐代曾在四川置泸州,大家就误以为诸葛亮五月渡泸是在此地。由此可见“明地理”的重要性了。

辨文学之应用

【国学笔记】

★自从韩退之崛起,推翻骈体,后来散体的声势很大。宋人就把古代经典都是散体、何必用骈体做宣扬的旗帜。清代阮芸台起而推倒散体,抬出孔老夫子来,说孔子在《易经》里所著的文言系辞,都是骈体的。实则这种争执都是无谓的。

★《尚书·顾命篇》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一语,从前都没能解这两个“肄”字的用意,到清代江艮庭始说明多一肄字,乃直写当时病人垂危舌本强大的口吻。《汉书》记周昌“臣期期不奉诏”“臣期期知其不可”等语,两“期期”字也是直写周昌口吃。

【品读大师】

所谓古书,也就是古人写的许多文章,读古书自然要涉及文学派别的问题,正如我们今天讲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古代的文章也如此。如果能够了解古代文章的派别,读起古书来就会容易得多。章太炎先生讲治国学的方法第五条就是“辨文学应用”,也就是文学的各个派别。

文学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诗和文,有韵的叫做诗,无韵的叫做文。章太炎先生认为,凡是诗必须要有韵,有韵才能传达情感。这就好像自然界中的鸟兽鱼虫,虽然不能说话,但它们用优美的声音传达感情,古人也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和声”,可见诗是必须要有韵的。因此先生认为,现在有些白话诗不用韵,即使有美感也不能算作诗,只能算作散文。

无韵的文也可分为两类,骈文与散文。“骈”字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两马并驾”的意思,后来引申出成双成对的含义。而骈文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而且,骈文还讲究平仄的运用,使得韵律和谐。散文则刚好相反,不讲究音韵也不讲究对偶排比,是一种很自由的文体。对于骈文和散文,章太炎先生认为,“凡简单叙一事不能不用散文,如兼叙多人多事,就非骈体不能提纲”。先生举例说,《周礼》和《仪礼》都是周公所著,但前者用骈体,后者用散体,这不是作者随意决定的,而是文章的内容要求必须要用骈体或者散体,可见骈文和散文各有特点和应用。

然而历史上的学者对于骈文和散文的争论却是相当激烈。骈文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自然就有讲究形式而忽视内容、堆砌辞藻而华而不实的缺点。因此许多人认为应该以散文取代骈文。例如唐代的韩愈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和辞藻、排偶的骈文,而他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叫做“古文”。后来,又有人出来推崇骈文而反对古文,总之争论不休。对于这种争论,章太炎先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实在,散、骈各有专用,可并存而不能偏废。”

最后来说白话,前面提到《尚书》是用当时的白话写的,《汉书》里面也有一些白话,一般人理解,白话比较真实,但章太炎先生说:“现在的白话文只是使人易解,能曲传真相却也未必”。先生举例说,“二程”、朱熹和陆九渊都有语录,语录就是用白话写的,但“二程”是河南人,朱熹是福建人,陆九渊是江西人,各地方言不同,如果各传真相,那么应该所纪各异,为什么他们的语录都是同一体例呢?可见,白话文能完全表达口语的真相这个说法,也未必是真的。 oKIo/dNM2cL7N6BvM6jThuHCHp3LDpYty5CE59YWkAzl5+o/JRNc3qAI+1jCAy2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