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笑话:几位经理参加一个管理培训课程。培训师向学员反复强调:要作出决定,并要将决定付诸行动。他说:“假设一截木头上有五只青蛙。三只决定跳开,你们说木头上还剩几只青蛙?”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两只。”“错。”培训师说,“仍然剩下五只,因为决定跳开与实际跳开是不同的。”或许这则笑话有一点无聊,但是它确实令人回味。行动大于思考,光想不做或光说不做都是没有用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嘴里。笔者记得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小学同学,其实他很聪明,但是成绩平平。他总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也是这么想的。”当别人提出一个好想法的时候,他总是会不服气地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大家就会用将信将疑的目光看他:“真是的,看别人有好的想法就往自己身上揽,谁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说不定你就是在吹牛呢。”或许他真是这么想了或曾经这么想过,但关键是,他没有将其付诸实践,没有第一个提出来,而是让这些好的想法匆匆而过。也许这就是差距吧,决定和付诸实践的差距。
你在一天之内可能会有一百个好的想法,或许你没有精力将你的每一个好想法都付诸实践,但起码你可以找到一个你认为最切合实际的想法而将它实现。这一个微不足道的实践甚至比你之前做过的成百上千的计划都有用。没有人会跳进你的脑子里看看你在想什么,“想”是技巧,而不是生活的主干。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又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学也。这两千多年前就产生的古老哲学,怎么被有些人遗失在了路边?
人生原来就是这样的,总是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总是要在完美与遗憾之间选择,总是要在行动与思考之间平衡,总是要在当下与未来之间苦苦求索。只是,思考如何转化为行动真地是一个难题。
行动比思考重要,因为能够体现你个人价值的是你的行动效果。当你为了某个问题而踌躇不前时,不妨马上付诸行动,即“去做”。很多道理在脑海里永远想不清楚,当你开始“做”的时候,它所蕴含的道理竟会自然而然地明了起来。沉湎于“想”的人通常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自己给挫败,因此便没有充分认识到个人的实际能力,长此以往,错觉由此而生。
行动所达到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深入地理解你。当你需要别人的共鸣时,首先要做的是让这个人了解你,而他了解你的渠道就是观察你的行动。比如,在爱情的世界里,如果你想得太多,做得不够,那么在对方的感觉里,你永远都是零。在排除你自己在外的这个世界里,“没有表达”就是“不存在”。同样,在亲情上也是这样。你很爱你的父母,但你又是个很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那么这种爱就是零,因为你没有让父母感觉到过。即使你的感情在激情澎湃,但你的外表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所以,当你想要做什么的时候,请“率性而为”、有所作为。那样,你的人生至少不会留下遗憾,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