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悟性与聪明的关系

聪明与悟性都是对事物的理解力。聪明大多指思维的一些表面的能力,悟性则多用于指更抽象的联系能力。聪明人只是指现实生活中较能接受某种知识或较好处理与事物关系的人。而有悟性的人则是在后天的学习与思考之中能形成的一种哲理体系的人,他们能看透事物本原及一般规律。聪明者与悟性高者是不同层次的两种智能人,而这种不同则是量与质的区别。无疑悟性高的人也是绝顶聪明的人。

1. 悟性即灵性,悟性即灵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常说,这人悟性高,其实就是说他有灵气、有灵性,领会能力强,一点即通。而对于悟性差的人来说,一件事你说三遍、四遍甚至五遍,他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就是说,这个人灵气不够,悟性不高。一个人有灵气,就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能很快悟到,悟懂,悟明。

烈日炎炎的午后,一个小沙弥耐不住酷暑和烦闷,偷偷跑出念经的禅房,躲到一棵大树的阴凉里酣睡,被师傅叫醒了。他迷迷怔怔地爬起来,睡眼惺忪地看着师傅,吞吞吐吐地说:“这、这里,树影斑驳、凉风习习,多、多么好的地方和……和光景啊!”

“我看着不好,”师傅不温不火地说,“这种地方和光景太可怕了!”

“有什么可……可怕的?”小沙弥讷讷地问。

“太可怕了,”师傅语气森森地说,“我分明看到了斑斓的虎皮!”

“虎皮?”小沙弥紧张起来,惮惮怵怵地问师傅,“哪……哪有虎皮?”

“你仔细瞧瞧,”师傅指着斑驳的树影,绘声绘色地说,“这光景不像虎皮吗?时光就是斑斓的猛虎啊!”

回禅房的路上,师傅又语重心长地对小沙弥说:“夏热冬冷、春困秋乏,就好比猛虎的四只利爪,每时每刻都在剥夺着人们的意志和恒心,稍不留神就会葬身‘虎腹’啊!”

小沙弥终于幡然醒悟。

从这则故事中你能说出小沙弥悟到的是什么吗?小沙弥经过师傅的点拨,想到的是时光如斑斓的猛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光阴如箭和白驹过隙。”是呀,光阴猛于虎,它一口口地吞噬着每个人的生命,珍惜阳光,就是怜惜自己的生命。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会感觉到这个小沙弥是很聪明、很有灵气的,正是因为小沙弥的聪明和灵气,他才悟懂了师傅的用意,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悟性即灵性,悟性即灵气。

2. 至聪之人也是悟性至高之人

对“聪明”一词,有各种解释:《尚书·太甲》说,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荀子·劝学》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后来又有知人为聪,知己为明,知外为聪,知内为明的说法。由此可见,聪明是一种反应,对人对己的反应,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是知识积累的结果。既然聪明是对人对己的反应,非常聪明的人,反应能力必然强,感悟能力一定高,悟性当然就好。

有一个“黄绢幼妇,外孙齑臼”的故事。

据《世说新语》载,蔡邕在曹娥碑上题写上面八个字后的某一天,曹操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修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曹操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修:“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修回答:“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曹操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修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辤’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曹操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杨修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也留下了“智愚相悬三十里”的成语。杨修的聪明是出了名的,他一看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就悟懂了其中的涵义。

据说曹娥碑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那曹娥碑又说的是什么呢?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还有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也证明了至聪之人悟性必高。

三国时,外国人送给时任丞相的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法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称象的办法。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官员们嘴里不说,心里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一时也想不出来。他父亲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他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父亲,还有那些官员们都想看看他到底怎么个称法,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说:“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曹冲真聪明!

然而,曹冲的聪明绝不是天生的,尽管他年纪很小,但他知道要把大象牵到船上去,是他熟悉船的用途和特性,这就是他善于观察和联想之处,正是这种高悟性衍生出的大聪明。以上的几个事例都说明了悟性与聪明是有着联系的,它们相互影响。

3. 缺乏悟性的遗憾

我们不能奢望让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去感悟汤汤流淌的江河,而启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慨叹。我们不能想像一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考、不学习的人,能够悟懂一个定理,掌握一个规律。悟性是随着知识的积累加上艰苦的思考而不断增加的。缺乏悟性大多是因为不感兴趣,不努力学习,不善于思考等因素的影响,与愚笨关系不大。

韩信走马分油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知:一天韩信经过一个村庄,遇两个老妇争执起来,原来,一共有10斤油,共三个葫芦,一个是3斤装的,一个是7斤装的,一个是10斤装的,油在10斤装的葫芦里,每个要各分5斤,可是她们怎么也不能均分开,因此而发生了争执。韩信想了想,不一会就给她们把油分开了。

现在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孩子,只要善于思考也能平分得开。先把油倒入3斤的葫芦,倒满后,倒入7斤的葫芦内,再把3斤的葫芦倒满,再倒入7斤的葫芦里,这时7斤的葫芦内有6斤油。第三次把3斤的葫芦倒满,再拿3斤的葫芦里的油把7斤的葫芦倒满,这时3斤葫芦里剩下的油是2斤。之后把7斤葫芦里的油倒入10斤葫芦,再把3斤葫芦里剩下的2斤倒入7斤葫芦内。之后再把3斤葫芦倒满,再次倒入7斤的葫芦里,这时7斤的葫芦里正好是5斤油,10斤的葫芦里也是5斤油,如此就分开了。

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悟性就会大幅提高。爱因斯坦小时候,没人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然而在物理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不就是出于他的大脑吗?

绝大多数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这一特性,而水却是例外,水由液体状态变为固体(结冰)时,为什么不会缩小反而体积增加了呢?由此引发的问题是:两种轻元素——氢和氧组成的简单分子,又具有什么样的内聚力,使它们能在常温下凝聚为液体,而不是气体呢?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1932年,贝尔纳应苏联的邀请到苏联参加科学讨论会。讨论会结束正要乘飞机返回英国时,机场上突然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由于能见度极低,飞机无法正常起飞,于是贝尔纳同前来送行的原苏联热力学家福勒闲谈起来。两人触景生情,话题转移到雾,由雾又跳跃到水。贝尔纳在向福勒解释水的结构的过程中,突然想到:水的本质,关键在于它的分子结构。用H 2 O表示水的分子时,对其中的氢原子是如何排列未作说明,一般都理解为H-O-H,即氢原子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然而假定氢原子排列成 ,那么,不就形成了强烈的电子矩,这样就可以解释水分子的内聚力为什么能在常温下,使水分子凝聚为液体了。此外,通过分子间的不同组合方式,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水比冰重这一反常现象了。

回到英国,顺着以上灵感启发的思路,贝尔纳马不停蹄地继续深入研究。数月后,贝尔纳和福勒合写的关于水结构方面的专著出版了。这样,由关于雾的闲谈而触发出来的灵感,导致了水结构学的诞生!

贝尔纳的这一发现,直接的原因是由闲谈触发了灵感,悟到了其中的原理,如果贝尔纳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没有对这一问题的深入不断的探索,他不可能在闲谈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不难看出,悟性好,主要的原因是后天的努力学习,不断思考,善于思考而逐步获得的。只要我们做一个勤奋的人,做一个乐于学习的人,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悟性就会多一些,成绩就能好一些,贡献也会大一些。

许多情况下,人的潜能是呈隐蔽状的,不经挖掘是显不出来的。

有一则寓言说,一个喜欢冒险的男孩爬到父亲养鸡场附近的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拿了一枚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一只母鸡来孵。孵出来的小鸡群里有了一只小鹰,小鹰和小鸡一起长大,一起在草丛里捉虫,一起在地上刨土,不会飞翔。小鹰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它不知道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别的什么。

因此,它也只有和鸡一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刨食,没有了冲击长空、翱翔万里的雄心。

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给他讲了一段亲身经历,才敲醒了他。

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第一眼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人有时需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正如古人所说,“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但别人这面镜子是需要选择的,如果它是平整的、明净的,则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是扭曲的、污浊的,那不仅看不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反而还会自我感觉良好。所以,重要的是拿自己做镜子,认真检查自己,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父亲的故事唤醒了少年爱因斯坦心中的那只理想之鹰,让他得以摆脱周围环境对他潜移默化的禁锢和束缚,悟到了未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不可否认,成才与环境有关,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典范,可见人置身于积极向上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间便对成才起着催化引导的作用;而恶劣平庸的环境会不知不觉地腐蚀人才甚至埋没天才。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一样不能挑选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时,在你茫然地打量着周围环境的同时,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在环境中迷失。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说白了,成功最早来自于心中的那个“我要成功”的意念,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某种突破和反抗。如果你是一只不幸生于鸡群中的鹰,千万不要放弃飞翔的特质,要早早在心中播下“搏击长空”的种子。

其实寓言中的那只鹰不仅仅指有天分的人,若把环境比作鸡群,理想便是鸡群中的那只鹰,是平凡人心中的那一种“志存高远”的境界,是为这种理想境界和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意念。努力吧,放飞你心中的雄鹰,成功对于你便不仅仅是一种梦想。 2VDqOeZbyjVoCMEDH52ELwEbL0+jTERvUtszPbWmPk3GwkSQ6oJZyxQ1ktGbkO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