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腹部按摩作用强大,可调理全身

(一)中医对腹部的认识

1.腹部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五脏的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脏腑中的绝大部分器官组织均位于腹腔之内,一些不在腹腔内的器官也与腹腔内的器官有密切的联系。如心位于胸中,得养于脾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通过经别向下络于小肠,与小肠构成表里相合;肺的经脉却起于中焦,向下通过横膈络于大肠,与大肠构成表里相合(图1、图2)。

图1 心与小肠相表里

图2 肺与大肠相表里

此外,每一个脏腑都有一个募穴,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脏腑的募穴大多集中在腹部,故又称“腹募”。由于募穴与脏腑的部位更接近,所以脏腑有邪多反映于募穴,募穴为审查证候及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

2.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均与腹部有着密切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的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贯穿于胸腹部,奇经八脉中的冲脉、任脉亦同起于少腹胞中,上下贯穿于胸腹部,带脉缠腹束腰,横行腹部。十二经别则进入体腔,循行于胸腹,经过相为表里的脏腑,加强了相为表里两经脉的内在联系,亦加强了脏腑的表里联系,同时也加强了高居于胸腔内的心肺与腹腔的联系。

3.诸般病邪居腹内

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人体就会产生疾病。任何疾病的产生,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形成的各种有形或无形之邪停留于腹部脏器之中,都会造成人体气机的紊乱,影响气的升降出入,进而导致脏腑生理功能失调,血、津、液的运行和代谢也随之失常。由于脏腑阴阳和气血津液的失调,在腹部就会形成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宿食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存在于腹腔内又进一步影响气血的运行,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遏制了正气,助长了邪气,并成为病邪在体内所依附的载体,又成为形成疾病的因素,从而导致多种病症产生。通过按摩腹部,可以直接或间接施治于人体的脏腑组织和病灶,从而清除滞留在人体脏腑等组织器官内有形和无形的病邪,调畅气机,平衡阴阳,改善和提高脏腑的生理功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二)腹部按摩的作用机理

脏腑经络与腹部的关系是腹部按摩调理的基础。由于脏腑和经络均与腹部关系密切,所以腹部按摩可直接影响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气血变化,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节脏腑,平衡阴阳,达到治疗脏腑、经脉及其相连属器官组织疾病的目的。

现代研究证实,腹部按摩推拿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刺激,而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递质、免疫功能反射性提高等途径治疗疾病。所以,腹部按摩不仅对局部有治疗作用,对全身各个组织器官都有治疗作用,属于整体治疗方法。临床实践也证实,以推拿腹部为主对许多顽疾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

腹部按摩治病的道理,关键在于“揉、按、推、拿”等手法直接在腹部上产生一系列由表及里的刺激作用,从而使腹内脏器发生一种相应而有益的变化。通过点按腹部尤其上腹部而促使膈肌升降产生变化,从而使其肺活量增大,呼吸加深,有效地使心肺功能得到加强,从而对心肺功能产生一种良好的调节作用。随着心肺功能的改善又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又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改善。

脾胃位于中焦,脾升胃降带动全身气机升降,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气机升降有度,则脾胃调和,气血调达,身体安康;升降失常,则脾胃受损,阴阳失衡,百病乃生。对腹部的局部揉按,能对脾胃功能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胃肠动力,使腹内脏器的相互摩运加强,增强人体消化、吸收、排泄功能,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使气血生化有源,气机升降有度,精微输布旺盛,组织器官得以濡养,生理功能保持正常,机体的抗病能力和生命活力得到提高。

另外,在揉按的同时腹内脏腑、气血、经络也随之而动,不仅能对局部起到治疗作用,同时能有效地促进和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对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都能起到调整和促进作用,使人体整体功能旺盛而防治疾病。

明朝《按摩经》中载:“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两脚犹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盘脐有块俱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名气冲,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以上所提到的穴位上脘、中脘、下脘、神阙、气海、石关、肓俞穴分别隶属于任脉、冲脉、脾经、胃经、肾经。腹部按摩正是通过有效刺激各个经络及其上的穴位,充分发挥经络和穴位对脏腑的近治作用,达到调和脏腑、平衡阴阳、治病防病之功效。 pvXSllntFz6mR0rNtQka7fiN8ePXR23wPMyfwjvGyfS6A6PH6CCM5TO4Lwpwfk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