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食物药用的原则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基本观点之一,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结构密切相关,生理功能活动协调平衡,病理变化上则相互影响。例如,肝开窍于目,瞳仁属肾,肝肾同源,肾水能滋肝木。在功能上,肝藏血,肾藏精,目得血而能视。在病理上,肝肾不足,容易形成目暗雀盲。所以,夜盲雀目,视物昏花的眼睛局部病症,在饮食上则宜吃具有补益肝肾,养肝明目作用的猪肝、鸡肝、桑椹、枸杞子、首乌粉、黑芝麻等物品。

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内环境时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即所谓的“天人相应”观。具体地说,人受到春夏秋冬四季气候、东南西北地理条件,以及生存状况、饮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充分反映在食物的味与人体脏腑的关系上,如《内经》中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体通过饮食,摄取营养和机体所必需的物质,完成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古人还认为,五畜、五谷、五果、五菜等不同种类的食物及其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五官有特殊的关系,饮食的偏嗜往往会引起相应五脏的失衡,这也是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最为直观明显,在饮食方面,同样也要综合考虑到这些因素,必须随时变更饮食。如春季万物始动、阳气发越,此时要少吃肥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应多食清淡之菜蔬、豆类及豆制品;夏季炎热多雨,宜吃些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鸭肉等,忌吃温热上火、辛辣肥腻、香燥伤阴之品;秋季万物收敛、燥气袭人,宜吃些滋润性质的食品,如乳类、蛋类等;冬季天寒地冻、万物伏藏,此时最宜吃些温热御寒之品,如羊肉、狗肉、干姜等,忌吃生冷大寒之品。

(二)辨证施食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病情的寒热虚实,结合患者的体质,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从而辨别出属于何种“证候”,然后根据不同的“证候”予以相应的治疗。只有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不仅于病无益,反而会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临床病证不外虚证、实证、寒证、热证,如神疲气短、倦怠懒言、舌质淡、脉虚无力等为虚证;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为实证;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为寒证;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热证。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症,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热性病症,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另外,在辨证择食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

(三)五味调和,全面膳食

所谓五味调和,全面膳食,就是强调膳食组成的合理性、科学性,不能嗜食或偏食。具体要求在饮食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讲究荤菜与素食、主食与副食、正餐和零食等之间的合理搭配。

现代营养学认为,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7大类物质。这几大类营养素分别存在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如粮食类食物主要含有丰富的糖类,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鱼、肉、奶、蛋类则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各种食物中含有人体所需的某种营养物质,但并不是每种食物中具有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因而合理的膳食搭配,能起到营养互补作用,可以保证人体代谢的需要。

可见,如果一味追求素食,进食谷类、蔬菜类食物,摒弃或限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久则使蛋白质的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可引起低蛋白血症,也影响脂溶性维生素D、维生素E等的吸收,引起一系列症状。而效仿西方的膳食结构模式,大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势必使某些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直肠癌等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也为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病的发生打下了基础。所以,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采用平衡膳食,全面膳食。

全面膳食是现代营养学一个基本的观点,其实,在中医学中也早有类似认识,如我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曾经明确提出膳食配伍的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五谷,为米、麦及其他杂粮类食物的泛称,五果、五菜则分别指古代5种蔬菜和果品,五畜泛指肉类食品。谷、肉、果、菜这4大类食物,分别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以满足人体功能活动的需要。

(四)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是指每天进食宜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进食的量,二是指进食的时间。

1.定量 饮食定量,主要强调饮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饱不饥,尤其是不暴饮暴食,否则会使肠胃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如《内经》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千金方》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的害处:“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正常,若饮食过量,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使食物不能及时消化,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从而产生一系列疾病。相反,进食过少,则脾胃气血化生乏源,人体生命活动缺乏物质基础,日久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相应病变的发生。因此,饮食有节,食量有度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2.定时 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3餐。这与饮食在胃中停留和传递的时间有关。食物进入胃中,一般素食停留4小时,肉食约6小时,然后由胃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当胃排空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饥饿感,故可再度进食。研究证明,早、中、晚这3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活跃。按照相对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协调配合,肠胃虚实交替,有张有弛,食物则可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若不分时间,随意进食,零食不离口,就会使肠胃长时间工作,得不到休息,以致肠胃消化的正常规律被打破,胃肠虚实无度,久而久之可发生脾胃病变。

在一日三餐中,历来主张“早餐好,午餐饱,晚饭少”。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与人体昼夜的生理变化有关。因为人身的阴阳气血的运行,在昼夜中有盛衰的不同。早餐时间,经过一夜的休息,早晨阳气活动开始旺盛,胃中处于相对空虚状态,亟须补充营养,以满足上午的工作需要;午餐时间,处于一日当中,且经半天的劳动,消耗较多,故宜适当多进食,才能弥补损耗,满足下午劳动工作的需要;晚饭后,一般活动较少,消耗不多,故宜少食,否则常为致病之因。当然,一些夜生活丰富者,晚餐不仅要好,还要加夜宵。

此外,饮食有节还包括饮食的寒温度、进食时情绪变化、进食前后的运动量以及饮食卫生等内容。 LBDfFjxNXXtw1Mep1TM0FaIUK7Mw0LFeBO5cadL5KGB6x/yCeaOxgVwx+AFcrK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