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一个小公司工作,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她的工资并不高。其实工资低一点对她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她只是想好好锻炼一下自己。可是工作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简单,相反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需要加班,而且公司里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厌烦,她渐渐地萌发了考研的念头。
但是她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一直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考?申玉左右为难,考的话她怕考不上,不考的话她又不甘心,因此她为这个问题一直纠结了半年。
由于她每天都心不在焉,所以工作就常出错,多次遭到老板的训斥,老板甚至暗示会辞退她。她很郁闷,心里乱得像一锅粥,最后她主动从公司辞职了。
辞职之后,她没有急于找工作,她想先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好好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考研。可是,她一直休息了3个月,都没有考虑清楚到底要不要继续考研。
申玉觉得不能一直在家里待下去,自己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她对考研越来越没有信心,最终决定还是暂时搁置考研计划,先找一份工作。
于是,她又在一家刚成立才半年的公司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进公司没多久,她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而且她因为在很短时间内为公司拉来了几个客户,所以公司的老板非常看重她,很快就给她加了薪,并把她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受到重视的她非常高兴,再也不考虑考研的事情了。最近,她又联系上了一个大客户,但还没有最后签约,这个时候只需要再努力一下,就有可能成功签约。可是她却有些害怕,她很怕人家会因为自己所在的公司刚刚创建而怀疑公司的实力,因此不和她签约。但她也清楚,如果不最后努力争取一下,那这个大客户就很有可能被别的公司抢走。她已经为这个问题左右为难了一星期,不知道该不该打电话联系那个大客户。就这样,她无比焦急地等待着。
就在她犹豫、彷徨的时候,公司安排了一场培训,她原本不想去,可是因为实在安静不下来,就去参加了培训。当她在公司的会议室听到讲师讲到“等死模式”时,她长时间以来的疑惑、犹豫、彷徨很快一扫而光了,她明白自己现在是在拖延,而且这种拖延就是在慢慢等死,一点积极意义都没有。所以她下定决心要采取行动,给那个大客户打电话,最后努力争取一下。
培训结束后,她马上拨通了那个大客户的电话,向对方诚恳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对方能和自己的公司合作。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她感觉非常轻松,她知道不管对方答应还是拒绝,她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结果那个大客户听完她的话,就笑着回答说:“这个电话你早就该打了,我还以为你去找别人了呢。其实我非常看好你们公司,愿意和你们合作。”
申玉听了对方的话高兴极了,随后她代表公司和那个大客户签了这份合同。
申玉在考虑是否应该考研时,因为左右为难而一味地拖延,最终考研只能不了了之,这说明她已经陷入了“等死模式”。当她进入一家新公司联系到一个大客户时,她又一次因为陷入“等死模式”而变得一味拖延,没有办法做出决定,后来因为偶然听到讲师讲“等死模式”,她才有所领悟,终于做出了决定,突破了一直困扰着她的“等死模式”。
“等死模式”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严格地说,它是一种心理障碍或是心智模式,拥有这种心智模式的人面对一件难以决定的事情时,通常都长时间无法做出决定,他们陷入犹豫、彷徨,因此总是把事情一直拖着。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会极度地焦虑,往往要熬到最后一刻,然后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采取行动,甚至是直到最后一刻也无法做出决定。不管怎么样,他们每天都会过得非常糟糕,时间一长,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滋味,他们也就会慢慢变成等待死亡的人。
可以说“等死模式”是很多人心灵上的一种痼疾,它让无数人无法成功或是功败垂成,一味地拖延只能让人错过大好的机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在一种毫无希望又极度忧虑的情况下慢慢地丧失活力,直到死亡。其实一个人之所以会陷入“等死模式”,最根本的原因是内心的想法与外在的行动没有办法达成一致,或者说是内心陷入矛盾之中,自己无法做出最后的决定,所以就只能逃避、拖延,梦想着问题能自动消失。
比如说,在生活中我们为自己订立了一个过高的目标,但是自己所付出的行动又没有办法和内心的目标达成一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希望心中的目标不费力气就完成,可是理智却告诉我们目标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我们非常清楚这个结果,但是心里又迟迟不愿意接受,这个时候你就会拖延,因为你实在不想面对现实。
等死模式会让生活陷入拖延的泥潭之中,让自己每天都面对着因为拖延而带来的巨大烦恼和悔恨,让我们没有办法高效地生活,最终让我们对生活失去信心。
因此,与其默默地等死还不如积极行动,当然在行动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和策略,那么就还会有成功的可能,就算失败了也不可惜,因为我们再也不用忍受巨大的烦恼和悔恨,而且还可以集中精力去做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