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的传承之路——与谦卑相伴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传统文化倡导人们要谦逊、谦虚,始终抱有一颗谦卑之心,若有人能够身体力行,必定会受益无穷,而那些自以为是或常常自满的人,则非常容易受到损失。谦逊、谦虚和谦卑意思相近,但也有差异。谦卑在谦虚之外带了一层臣服的含义。谦卑并非没有自信心,也不是技不如人,谦卑的人,懂得人生与自然,对世界有深层次的感悟和透彻的理解,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谦卑的人,势必怀有一颗感恩之心,由此才能节制、收敛、礼让,也因此更懂得尊重他人。

有人说,治疗师做的工作不过是安全地助人,即治疗师自己先转化,继而扩及他人。因此,治疗师并没有救世英雄的本领。凡是参与排列的人,都是家庭内部存在问题的人,有的人没有发现,有的人发现了,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力将事情弄清楚,也没有能力将序列排整齐。而治疗师能做的只是将真相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被当事人和代表的情绪带入进去。如果治疗师不小心被卷入其中,便承担了他人的责任,即越界。在家排中,治疗师的无为并不是说治疗师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在可行的范围内做。不同情,不共情,不与当事人分享相似的体验,如果陷入同情,治疗师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他也无法发现产生问题的根源。

对治疗师而言,家排的技术并不难学,难的是治疗师在心态上的把控。在家排过程中,治疗师要清楚一点: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治疗师要以谦卑的态度指导排列,放下自己的需求和期待,把自己放低、放空,臣服于从家排中呈现出来的一切问题。唯有带着爱去感知,治疗师才能发现被系统排斥和忽视的成员。静心对治疗师来说非常重要,据说海灵格有一年什么事都没做,就是为了静心。一个治疗师能够驾驭多大的场域,往往取决于治疗师心静的程度——不为外物所动的程度。这里的驾驭并没有控制、掌握的意思,治疗师在引导当事人的心灵成长时,切记不要有想要控制一切或想要改变的念头。治疗师应该只关注观察到的东西,那些观察范围之外的东西,治疗师不应做任何道德上或治疗上的评论。

有一种家排方式叫结构式家排。初次体验的人还以为代表在演话剧,表情做得像真的一样。这当然不是演戏,也没有事先排练过,只是治疗师引导出了太多的负面情绪,感染了全场人,使得场面看起来像做戏一样。可是,一个排列做三个小时,事无巨细地做下去,也并非好事。虽然感觉好像做得很彻底,当事人也感觉非常舒服,甚至连观众都津津乐道地说:“原来这就是家排呀!”但是并不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也是家排的一个误区,就像心理咨询一样,一次一个小时左右,不要超过太多时间,家排如果超过了一个小时,太多情绪释放出来,反而导致能量分散。道理就是样样通、样样松,如果涉及的范围太广,那么在细节上便做得不够深入。况且,时间越长,当事人及代表越无法集中精力。在家排中,想要一次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而且这样的治疗师未免野心太大,就算当事人分享说“我感觉很舒服,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也说明这个当事人同样野心太大,不够谦卑。

家排没有那么神奇的能力,不会奇迹般地用一个小时或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把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恩怨全部解开。而且治疗师也没有那么强大的能力,不管是家排,还是其他心理治疗方法,最终起作用的都是当事人的自我觉醒。所有的心理治疗都是自疗,治疗效果的好坏需要机缘,更需要当事人强大的治疗愿望来配合。此外,人的心灵成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排列做到圆满的结局时,治疗效果实际上在走下坡路,当事人的成长受到了限制。只有在接近圆满、尚未圆满的时刻停止,当事人的能量才能充分发挥。况且,留下一段希望,留下一段需要当事人独自面对的上升道路,对整个排列都是有帮助的,毕竟治疗师不可能永远陪在当事人身边,心灵的成长需要当事人自己来完成。

文凯上家排培训课时,遇到过一个进行得非常缓慢的排列案例。排列进行到40分钟时,当事人的情绪才开始表达,正当所有学员全神贯注,等待着治疗师下一步的处理时,治疗师却停住了。许多学员感慨地说:“情绪好不容易调动出来了,停下来太可惜了。”文凯也觉得可惜,他认为也许是这位治疗师看下课时间快到了,才停止了继续排列。

一上午的课程结束后,文凯心里闷闷的,并没有他以往参与家排培训时那种痛快感。虽然所有人都说这位留洋的治疗师很有一套,但文凯倒是没见识到他的真本事。吃午饭时,文凯和一位学员交流了一下感受:“多不容易呀,卡,戛然而止,真不知道这治疗师是怎么想的?”文凯说。“可不是,我还想看接下来的情绪怎么发展呢,估计下午回去要换新的课题了。”看来这位老乡和文凯的观点一致。

下午的课程刚刚开始,一位学员便忍不住了,质问治疗师说:“上午的个案为什么要停下来,能请老师认真解释一下吗?”听这口气,这位学员的情绪很激动,因为在其语气中责怪的意味非常明显。治疗师早就料到了学员的反应,气定神闲地说:“首先,那个时间点刚刚好,当事人已经有了感受;其次,心灵成长是需要过程的,揠苗助长的方式不可取;最后,排列关注的是每一个人,而不是当事人一个。”在接下来的分享过程中,当事人的反应佐证了治疗师的说法,他认为治疗师对时间的拿捏恰到好处。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文凯打消了对这位年过古稀的治疗师的怀疑,因为文凯从治疗师身上看到了谦卑之心。这位治疗师可以酝酿一个长达40分钟的排列,也可以在5分钟内解决问题,治疗过程中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驾轻就熟。可是,这位治疗师依然觉得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学,有很多事情需要他注意察觉,而且他尊重每一位学员的意见,同时也非常尊重自己所展现出的排列。

治疗师引导着整个排列的方向,所以更不能盲目向前,也不能被排列隔绝在外。系统的力量非常强大,治疗师的盲目对排列不利,治疗师本人也可能因此受伤。对于系统,治疗师应有的态度是谦卑,否则当事人家族的沉重力量将由治疗师承接下来。如果治疗师逞能,表示“我能处理好一切问题”,往往取得的效果事倍功半,这样的行为又危险又可悲。当治疗师作为导师带领学员时,更不能一味向前冲,学员的问题交给学员自行处理即可,导师只要负责引导就好。当事人在排列时,也应该带着谦卑和爱的态度,尊敬自己的父母、祖先以及家庭中发生过的事件,承认它们的存在。

三十多年来,伊兹一直生活在爸妈的阴影之下,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爸妈争口气,爸妈也一直这样要求她。伊兹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足,精神匮乏的家庭里。当公务员的爸爸是一个重男轻女的老古板,偏偏家里的第一胎就是个女孩,也就是伊兹,为了保住工作,爸爸只好忍痛放弃抱儿子的梦想。于是,爸妈之间存在一个永恒的矛盾,为了一个不可能出生的儿子,他们让伊兹从小生活在硝烟的世界里。

从小妈妈就教育伊兹说:“我就你这么一个孩子,你一定要给妈妈争口气呀。”爸爸也教育伊兹说:“咱们家算是绝后了,以后就靠你了。”为了让爸妈能够过得开心,伊兹一直在努力做一个懂事、乖巧的好学生,为了给爸妈争气,爸妈的人生追求也成了伊兹的人生追求。

一路走来,伊兹从来没有机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爸妈要她怎样,她就怎样,要她考哪所大学,她就考哪所大学,要她回家乡工作,她就回家乡工作,至于心里的苦与累,只有伊兹一个人知道。有时候,伊兹为了证明自己很有能力,偏偏去挑战她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一败涂地后,上司对她不满意,回家她还要听爸妈的抱怨。

面对事业上的打击、整日硝烟弥漫的娘家,不作为、无担当的老公,挑三拣四的婆婆,生下孩子后,伊兹患上了失眠症,严重时每晚只能睡两个小时。去医院开药时,她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此时伊兹觉得自己还算幸运。但从医院出来后,她则觉得自己倒霉透顶,父母、工作、老公、孩子,没有一样不让她操心。妈妈曾告诉她说:“人生总是越经历越痛,越痛就越深刻。”伊兹没觉得越痛越深刻,只是觉得越来越痛苦,在某段时间里,她甚至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后来,伊兹参加了家庭系统排列治疗。做了家排后,伊兹才发现,原来自己做了许多年的“超级英雄。”伊兹以为自己孝敬父母,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实际上她介入了父母的关系,试图用“争口气”的方式来缓解父母之间的矛盾;伊兹为公婆付出很多,想做一个被婆婆称赞的儿媳,结果她越界了,将自己完全带入到了婆婆的生活当中。这种不符合规则的介入,即使付出再多,依然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而这也正是伊兹的悲剧。

治疗师让伊兹对着爸爸说:“爸爸,你是爸爸,我是孩子。”对着妈妈说:“妈妈,你是妈妈,我是孩子。”伊兹重新退回到孩子的位置上,父母之间的硝烟是他们的事,那是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和伊兹没有关系。伊兹从父母中间退出之后,突然间释然了,身体觉得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治疗师引导伊兹分别对父母、老公和婆婆表示尊敬,尊敬他们是父母,是老公,伊兹也得到了来自父母、老公和婆婆的拥抱。在父母的怀抱里,伊兹重新变回了孩子;在老公的臂弯里,伊兹变成了小鸟依人的小女子,而不是顶天立地的大女人。终于,伊兹不再觉得那么疲惫了。 3pIuBU8xLmKmmiwXnc/VXpSO8BZr+x2WrKO7JHTwy0Gkwd3E40nTvOAs/6qDrD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