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庭系统排列——发现亲密关系中的问题

家庭系统排列,简称家排,是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新的治疗理念,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心理治疗技术。作为家排的创始人,海灵格认为人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生命,每个人都隶属某一系统,一个人是一个家庭成员,一个社区的居民,也是一个组织的成员。从一个人自身来看,他是身体和灵魂的结合体,其心身要素同样构成了一个系统。在大大小小的系统中,不管是个体、家庭、家族或民族系统,这些系统间都会彼此相关联,也会互相渗透,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

在所有系统中,家庭是最基本的,海灵格在这一点上和精神分析的观点一致。那么,是什么决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呢?他称之为“爱的序位”。这是系统中固有的顺序,负责个体的命运。如果家庭成员跟随爱的序位与家人相处,家庭内部就会和谐,每个人也会健康、快乐;如果违背了爱的序位,家人就会受扰,即牵连,与其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会出现问题。

爱的序位,即爱存在于秩序之内,如同种子安放在泥土里一般。如果爱在秩序之内,家庭便会和谐美满;若爱在秩序之外,即错爱,那么个人与家庭间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家排的意义在于呈现出爱的序位,找出家庭中不可见的规律,从而终止错爱的关系,并且阻止错爱传递给下一代。

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心理上的问题会影响到身体,身体上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心理。人身体上的疾病,不论内科还是外科,总会有专门的医生可以治疗。但如果身体的疾病是心理原因导致的,那么单纯的临床治疗则并不能治愈。此时,必须找出心理根源,身体疾病才会痊愈。当家庭中的爱和谐起来,家庭成员便会感觉到背后家族的助力,这股助力会在生命的道路上不断推着你向前;而个体也能够从家族中走出来,即使距离再遥远,只要与家庭的联结被承认,个体就不会有负担,也不会有牵绊,个体也能够真正地享受自己的生命。

家排以治疗师为主导,在团体代表的帮助下对来访者进行治疗,以解决来访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牵连,帮助来访者获得新生。家排不同于其他家庭疗法,它以超自然的力量解决问题,同时带有其独特的神秘性。因此,虽然家排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难以用逻辑清晰的理性方式解释清楚。

家排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它能神奇地牵连到家庭成员的生死问题,却无法用实证科学进行解释。让代表们去呈现当事人未曾经历过的几代以前的事情,会给人唯心的感觉,尤其是接受实验心理学训练的人或接受唯物主义哲学观念的人,对此大多无法接受。因此,对于崇尚科学,排斥唯心主义的人来说,接受家排恐怕需要更漫长的过程。家排不考虑证据,也没有科学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甚至不做解释,因此当事人只能静静地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所见到的现象,然后再用现象去说明问题。

太过理性的人,容易在意识形态上先入为主,因此对家排的拒绝声音特别大。当然,每一种心理学方法只能适应一类人,任何一类问题,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疗方法,家排也不例外。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有许多人们未知的东西,也有许多神秘的力量,而且人类至今为止尚无能力一一解释清楚。但是,不管带着何种哲学思维,初见家排场面的人,几乎没有人不被震撼。一个完全的陌生人进入系统,成为当事人家庭系统中某个人物的代表时,他便能体会到那个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情绪和身体感觉,这是多么奇妙又令人迷惑的事情。

海灵格本人从未对这些做出解释,现象学的角度并不关注背后的原因,可是无数的案例证明,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或许我们可以说,人类具有一个统一的集体意识,在这个层面上,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家排涉及一个人与其家庭系统的联系,主要关注由于家庭成员的身心重大疾病、噩运、意外事故、工作受挫、家庭失和等原因导致的能量不流畅,以及对当事人的心灵成长造成的阻碍。人心理上的疾病,不见得是巨大灾难带来的,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经历如地震、火灾、海啸等自然灾害。因此,人们的痛苦往往来自小痛苦的叠加,比如,险些遭遇意外的恐惧、在校期间被同学欺凌的经历、长期的家庭经济压力与家庭教养……凡此种种,才是心理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来访者如果想要探讨现在的生活,排列的便是现在的家庭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的丈夫或妻子、孩子、前任伴侣,以及父母都属于这个系统,另外前任伴侣关系中留下的孩子也属于这个系统。

即使当事人非常排斥,治疗时也要决定哪个人先进入系统。先进入的人往往和当事人要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实际上,决定谁先进入系统,或决定排列新生家庭还是原生家庭,完全取决于当事人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和原生家庭有关的问题,则先排列原生家庭的成员,上一代人甚至上几代人都要排列出来。比如,一位家中长子总是觉得自己很孤独,在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新生家庭,还关系到原生家庭,但其根本原因可能要从原生家庭中寻找,因为这涉及当事人父母的关系以及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亲密关系,其次是亲子关系,容易出问题的家庭也多是这两种关系没有处理好。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搞清楚自己面对的问题。比如,有些来访者只能告知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表象问题,如“我不知道是否应该离开现在的老公”“儿子是个问题学生,经常在学校里闯祸,我头疼得要死”“初恋之后,再没遇到喜欢的人,难道我要孤独终老了吗?”这样的表达算是头脑清晰的来访者,有些来访者甚至搞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更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困惑,比如用含糊不清地说法表达“我想要发挥能力,却一直受阻”或“我们家所有人都有问题,关系非常差”。当事人不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让欲解决的问题越来越模糊,让代表无法清晰地体会到感觉的变化。当然,也有另一方面原因,当来访者清晰地表达问题,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时,表明了来访者的求解欲望非常强烈,迫切期待问题得到解决。如果当事人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地表达,可能是因为来访者并没有那么迫切解决问题的需求。

家排之所以能够显现效果,得益于治疗师对整个治疗过程的把握,也得益于来访者面对现实的勇气。毕竟正视问题背后的真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毕竟大部分人都固守着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他们宁愿继续忍受痛苦,也不愿意向前迈一步。

在原谅、接纳、与过去和解这些方面,家排和精神分析思想有相通之处,即系统整合。和精神分析采用的谈话、自由联想、释梦等依赖语言的方法,家排突破了语言的局限性,可以算作对经典的谈话治疗方法的补充。

在家排中,治疗师尽量做一个理性的感受者,用感觉感受系统动力的存在,接受系统的引领。因此,预设的标准程序是不存在的,治疗师无法根据个人意愿创造预想的排列效果,只能用成员之间的牵连将系统内的问题呈现出来。和传统的心理咨询不同,家排以团体治疗的形式存在。对于特殊情况,治疗师也会做一对一的排列,如一些特别隐私的案件,或不适合在众人面前表现的内容,面对这类情况时,单独的排列效果会更好,当事人也更容易敞开心扉。尽管如此,治疗师更倾向于团体治疗。从治疗效果来看,团体治疗胜过单独治疗。当一个人能够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的伤痛时,可见其力量和勇气,治愈的概率也会更大些。同时,在团体当中,整个团体都会产生力量,当事人暴露自己的伤痛时,没有遭到轻视,反而得到了他人的关怀和爱护,这也算是对伤痛的另一层治疗。家排的效果不在于排列本身,而在于团体的支持,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家排中的代表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代表可以是当事人的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要注意,如果是熟人,要排除先入为主的影响,因为熟人对当事人很熟悉,对当事人面临的问题也略知一二,在系统排列时,难免将个人理解、同情和其他方面的想法加入其中。如果是陌生人做代表,则可以排除任何主观干扰,他的反应全部是根据身体感应到的信息表达出来的,不含任何隐瞒或偏见。

有人会问,如何辨别代表的反应是否真实?怎么判断他们是不是在演戏?通常情况下,代表的身体会出汗、手麻,忽冷忽热,某些部位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情绪反应则表现为喜怒哀乐。当代表在系统内移动时,思想会产生一些想法,而和大脑中不可见的思想相比,身体上的反应更可信一些。毕竟,代表不是由演员来扮演的,他们也没有精湛的演技,他们很可能是教师、公司职员、家庭主妇等,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忽冷忽热、胃痛、头晕、痛哭流涕等感受,大多是他们的真实感受。而且,不同的身体感受代表着不同的情感,治疗师需要具备识别这些情感的能力,比如胃痛是压力大的表现,肚子痛或手麻代表着愤怒。当代表能够将内在情感正确表达时,相应的身体感觉便会消失,治疗师也找到了身体表现背后的情感根源。虽然治疗师不会主动参与排列过程,但他绝对不是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治疗师会通过测验、验证等方法了解代表的感受,从而发现更深入的真实情感。

排列对代表的影响是次要的,毕竟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主要还是看当事人自己的态度。只有当事人的内心发生变化时,他周围的人才会受到其影响而跟着变化。如果妈妈想要改变孩子不喜欢读书的毛病,那么治疗师是没办法改变儿子不喜欢读书这一状态的。但是,家排可以改变妈妈对孩子的态度,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的变化,至于孩子会做出何种反应,并不在治疗师的控制范围之内。改变往往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就连当事人也不甚清楚,也许孩子在感受到妈妈态度的转变后,说不定会开始认真读书了。 r/9AZMUPGMEsaR7BkFd5dFkX44x4wFPi1exKnxlCsL1LpZJjHB8a0H6ql5PNzd9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